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一趟大有收获,不仅得到了举大事必需的〃乌青草〃,路过酉阳时,还察觉当地苗寨竟然在私开金矿。王府随即派人进山打探,发现金矿面积不大,成色却极好。这里偏僻隐秘,盐铁转运司的官员手再长也伸不来。可惜开采者技术落后,只炼出粗糙的马蹄金。几番接洽,双方建立起合作关系,由逸王府提供技术,苗寨提供人力,所得三七分成。承安做事一向公道,苗人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不过前些时候矿上出了点事故,死了几个工人。苗寨寨主处理不当,引起躁动。情况紧急,干系重大,承安于是带了赵温,亲自前往酉阳善后。事后赵温便作为王府一方代表留在当地,兼任技术总监。
返回时承安对赵温说:〃你多年闯荡江湖,已经留了名号,不适合露面。这里的事正好由你来做。至于有多重要,毋庸赘言。〃
酉阳金矿,已是逸王府这两年的经济支柱。殿下对自己如此信任,赵温心中不是不感激的。他当然知道,把自己调到这偏远之地来开矿,也是为了避开丹青,免得因为和江家的旧交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让手下不犯错误的办法是,不要给人犯错误的机会。殿下永远这样周到体贴,赵温心悦诚服。
来酉阳之前,曾经偷偷去了一趟〃漱秋斋〃。店内一片狼藉,几个泥水匠正在干活。原来白掌柜举家回乡,店铺兑给了别人,伙计也都散了……赵温想:动作真快,他还是那样干脆利落,滴水不漏。这样看来,那两个字他应该猜出来了。只是明明意料中事,真正面对,却依然苦涩难当,这一段十多年的交情,就此画上句号。
隆庆十三年春,江家分号在短短几天之内全面撤出南方,其他分号也停止一切临仿作业,只经营正常的字画生意。两大临仿基地:越州王宅和銎阳湖东大宅都搬到雍州乾城。这里是江氏故里,当年江留渡起家的地方。江姓在当地根深叶茂,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容易应对。
王梓园、张开、林下以及楚州分号撤回来的供奉胡不归,四个老头子安心颐养天年。几位老先生早已看惯兴亡,乐天知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王梓园常常挂念丹青,江自修赌咒发誓,说一定竭尽全力接应,让他安然返回,才哄得老人家放下心来。
承安洗去一路风尘,刚刚坐定,贺焱和照影已经等着了。
照影手里捏着一叠梅枝水印素笺。承安接过来一看,一笔写经小楷,十分火候,筋骨挺拔,血肉丰润,满纸端丽妩媚。
丹青本来并不喜欢这样装饰性很强的字体,水墨却说:〃小楷最为实用,写经字体好看却难见个性,讨人喜欢,不漏底细。你总有人前动笔的时候,用它最合适。〃师兄的话,那就是圣旨,所以丹青颇用心练了练。这不,果然用上了。
〃明胶二斤、朱砂二两、雄黄一两、赭石二两、蛤粉五钱、珍珠粉三钱、云母三钱、铅粉五钱、鸽血红粉三钱、星光石粉三钱、泥金一钱、泥银一两、黄栌木一斤、栀子一斤、茜草半斤、花青二两、胭脂二两。。。。。。〃头三页都是调制颜色的原料,很多还在后边注明了种类、产地或者专售店铺。
翻到第四页,是所需工具和其他材料:〃八尺青檀双层夹宣纸一张,象牙色斜纹水云绫一丈,三寸田黄石料两块,寸半青玉石料一块,铜碾子一套,乳钵一套,天平一杆,中号白瓷碟十个,小号白瓷碟十个。。。。。。〃
虽然种类繁多,倒也不算难办。承安想着,翻到最后一页:〃白色细纱精纺棉布长衫两套,纯色白玉环珠文士冠一顶,水滴紫晶镇纸一对。。。。。。〃有的还在旁边画了一个样子。
承安不禁笑道:〃这个丹青,画画难道还要规定衣服帽子不成?莫不是到王府打秋风来了?〃
〃丹青公子说最后这些东西,若找不到一模一样的,类似的也可以。先把前边的备齐了再张罗不迟。〃照影答道,〃只是一样也少不得。〃
〃先生也看看。〃承安把一叠素笺递给贺焱。
贺焱逐页翻看一遍,道:〃除了最后这页有点特别,都是该用得着的东西。小葛和阿蒲通文墨,交给他俩采买即可。〃
〃恐怕还得请先生费心指点指点。〃
〃份内之事,殿下放心。〃
〃清单都开出来了,这么说,赵让都跟丹青交代清楚了?〃
贺焱叹口气:〃是我去交代的。〃当下把那天丹青如何逼出真相的过程说了。
听到赵让出糗的窘况,承安实在憋不住嘿嘿两声。待到贺焱说完,却沉默了。贺焱等了半天,见王爷没反应,试探道:〃当初赵温问的时候,殿下说事成之后就放人。。。。。。〃
〃先生觉得呢?〃
〃这孩子。。。。。。太聪明了。。。。。。可惜。。。。。。〃
这样聪明,怎么敢放?
承安在王府后花园里散步,沿着黛湖慢慢往前走。湖形如眉黛,故得此名。
不知不觉走到了〃藏珠小筑〃。湖既是眉黛,湖后假山楼阁自是眉里藏珠痣一点。
〃藏珠小筑〃 是一栋江南风格的小巧建筑,坐落在半山腰上。以青白二色为主,尖尖的檐头屋角悬着铜铃,别致出尘。一层没有墙,四面栏杆通透,类似凉亭,沿着木梯上楼,直入二层厅堂,东面镂雕隔扇门后是个暖阁,真正冬暖夏凉。西面伸出去一个平台,映入眼帘的恰好是半边山水。
丹青把画室定在了这里。
承安停下脚步,望着小楼笑一笑。他可真会挑地方。也好,这里相对独立,平时就格外清静,现在吩咐一声,闲杂人等更不会来打扰。
只是……你霸占了逸王殿下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呀。承安习惯性的欲抬腿上楼,想起如今已经换了主人,悻悻作罢。绕过〃藏珠小筑〃,顺着青石台阶往假山另一边踱去。
承安一转弯,就见前方并立的两个圆形单柱亭子顶上,一个人正趴在上面不知扒拉什么。当初为了显得天然自在,这两个亭子顶上铺的都是茅草。当然了,这草也不是一般的草,那是又长又韧的白丝茅,拿竹条层层扎好铺平,周边齐刷刷垂下,好比高超出世的隐者满头鹤发银丝。
承安走近一点,亭子一边架着梯子,底下摆了一圈铜盆,看顶上那人的动作似乎在往草里注水。看了一会儿,甚是莫名其妙,抬头道:〃丹青,这是做什么呢?〃
第 32 章
丹青工作的时候是很专注的,也没想到会突然来人,不由得一惊。回头看时,竟是王爷殿下大驾亲临,光想着赶快爬起来,却忘了脚下是个斜坡,手里还拎着一壶水……稀里哗啦锵啷咚隆就从亭子顶上滚了下来。
这景象落在承安眼里实在太具有娱乐性,〃哈哈。。。。。。〃放声大笑。不过他仍然十分仁义的箭步上前,把丹青捞到怀里。也亏得逸王殿下虽然不是江湖高手,却多年坚持习武健身,身手甚是敏捷,才免了丹青屁股摔个八瓣的悲惨命运。
承安低头看时,丹青还紧闭着双眼,长睫微微颤动,两只手抓着自己衣袖,显然吓得不轻。一壶水兜头浇下,发梢衣襟全是,兀自滴滴嗒嗒。几根白茅草凌乱的挂在额前,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承安笑意不减,手底却很有分寸,扶着丹青慢慢站稳。看他乌黑鬓角上支楞的茅草屑,忽然觉得怎么那么碍眼,伸手就拂了去。
丹青睁开眼睛,正对着一张笑嘻嘻幸灾乐祸的脸,还拈了自己头上的茅草取笑,忽然就忘了对方身份,红着脸,一个眼神剜过去。
呀!承安只觉得那双眸子流光溢彩,勾魂夺魄,整个人都明亮起来。粗头乱服,难掩国色,原来是个动感美人,平时那副木木的样子把魅力都掩盖了。
正想多看几眼,丹青退后两步,正正衣衫,一躬到底:〃请殿下恕丹青冲撞冒犯之罪。〃
承安也收起笑容,摆出一贯的和蔼姿态,道:〃你到底在上边做什么呢?〃
〃取茅草漏汁。〃
〃哦?〃承安不禁好奇起来:〃这个有什么用?〃
〃以多年老屋顶上茅草漏汁反复沾染,可使纸张绢帛呈古旧之色。我寻遍王府,才找到这两个顶上铺着茅草的亭子,幸亏年头不短,色泽正好。只是听三才先生说近日无雨,所以。。。。。。〃
看看地下的铜盆水壶,再看看丹青单薄的身段,承安道:〃怎么不跟照影要人帮忙?〃
〃没做过的人不知道深浅,取得的汁水怕不合用,还是我自己慢慢来吧。〃
承安脑中灵光一闪,猛地意识到丹青为什么不肯找人帮忙……自己随口问的,都是人家的行业机密呢。这样一条秘诀,也许是几代人的心血,价值千金。王爷开口垂询,又不能不答。。。。。。心下颇为过意不去,道:〃我随便问问的,丹青若不方便就不必说了。〃
〃没什么,毕竟要靠手上功夫。〃
承安想一想,笑道:〃反正已经知道了,不如我给你帮帮忙罢。你放心,我总不至于要和你抢饭碗。〃
〃多谢殿下体恤。〃丹青扬起脸,却忽然变作一个古怪的表情,道:〃殿下,今日只能半途而废,待茅草干透了再说吧。〃摸摸自己湿漉漉的头发,〃请容草民告退更衣。〃施了一礼急急地走了。
〃奇怪的小孩。〃承安揉揉鼻子,接着散步。
不多会迎面碰见照影,往〃藏珠小筑〃送一些采买回来的用具。打个招呼,继续往前走,却听见后边照影似乎在闷声〃咳咳〃。
〃他着凉了吗?〃承安想着,往照月的屋子走去。
承安敲敲门框,照月正坐在案前研读什么,回过头准备见礼,一时没撑住,趴在案上把头埋在胳膊里乐不可支,双肩抖个不停。承安走到大铜镜前,看见镜子里玉面华服的年轻王爷发冠上斜斜支楞着两根茅草,自己也乐了。怪不得。。。。。。这些可恨的家伙,竟然不提醒我。。。。。。(这时候,暖阁里换好衣服的丹青正在想:〃我暗示得那么明显,他应该看得懂吧……阿嚏!〃)
等照月笑够了,承安也在案前坐下,拿起刚才他在看的东西。原来是一张洒金玉版熟笺,上书《无题》一首:
料峭黄昏冷沁纱,
秋枝无恙老新芽。
委泥风絮归期误,
逐水落红怀抱差。
春事恁般违可意,
心情依旧怅年华。
相思未忍凭君问,
窃谓惊鸿落谁家?
同样是一笔写经小楷,只是更加用心些,一个字一个字如珠玉相缀,娈婉可爱。
照月立在一旁,有点心虚的小声解释:〃我在三才先生那里看见他写的清单,好漂亮的字。实在喜欢,所以托了照影讨来的,就说是照影自己想要。。。。。。〃
〃你倒滑头。〃承安又端详一番,道:〃我可是花了老大价钱才把人请来,你怎么好意思叫人家白干?〃
〃哪有。我把过年殿下给的金锭子换了一张银票。〃照月急忙申辩,〃但是他不肯要。〃
〃怎么写了这样酸溜溜一首诗?〃
〃是我要求的。。。。。。呃,殿下不觉得,这纸、这字,配这样的诗句正好?〃照月一脸陶醉。
承安失笑。一首缠绵悱恻的闺怨诗偏带出磊落硬朗之意,这个丹青。。。。。。想起正事,对照月道:〃把东西给我吧,有机会了。〃
照月起身从床头墙板的夹层里取出三个小小玉瓶,端到案上……瓶里装的是经过多次提炼以后的〃乌青草〃汁。承安拿起其中一个,小心的拔开软木塞子,放到鼻下嗅一嗅,又轻轻摇一摇,看了看颜色。
〃殿下放心,气味是绝对没有的了。颜色虽然不能完全脱去,若加在黄、绿、青、蓝等颜料或是墨汁中,无论如何也察觉不到的。〃照月语声里充满自信,道,〃不过,一次不能太多,三瓶都要用了才够,得多找一些机会。。。。。。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恐怕。。。。。。〃
〃这个就交给我吧。〃承安说着,把三个瓶子揣到怀里。
〃真可惜。。。。。。如果能和他做朋友,一定很有意思。〃照月对着案上的玉版笺叹气。
丹青提着壶一圈一圈把水缓慢均匀的倒在茅草上,让它顺着缝隙渐渐下渗,最后滴入盆里。承安说是帮忙,其实只能在下边扶扶梯子,挪挪铜盆。从茅草缝中漏下来的水渐渐在盆中聚积,呈现出一种任何染料都无法调出的淡棕色。那是多年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的颜色,饱含着岁月沧桑的味道。
难怪要用这样的水浸染纸张。承安已经是第五次跟着丹青采水,仍然觉得奇妙非常。略一弯腰,袖子里滑出一个玉瓶,拔开塞子,往盆中倒了小半瓶〃乌青草〃汁,一眨眼就融入到水中,再也分辨不出。
丹青从亭子顶上爬下来,一只手撑着亭柱,一只手捶捶后腰。以前在王宅或者湖东宅子,都有专门的茅屋。到了下雨天就收集漏汁,存在大水缸里备用,哪里用得着这样辛苦。
一阵风从湖上吹来,穿过石穴树枝,在亭子里打旋儿。承安看丹青额头亮晶晶的全是汗,把水汇到一个铜盆里,端起来道:〃咱们上屋里歇着去,小心着凉。〃
〃嗯。〃丹青抿嘴一笑。这是最后一次采水,总算不必再像猴子似的爬上爬下了,颇有成就感,高高兴兴收拾了东西,两人一前一后往〃藏珠小筑〃行去。照影远远看见,连忙上来接过自家主子手里的盆,送到二楼厅堂。承安停下脚步在楼梯口等着丹青,再一起走上去。
〃他们什么时候这样融洽了?殿下这是演的哪一出?不会是动心了吧。。。。。。〃 照影心里忖度着,手上却没停,递了热毛巾过去,又泡了香茗端上来。
丹青净面洗手毕,走到厅中的大书案前。这里本来摆的是一套酸枝靠椅和茶几,专供闲坐观景,如今都撤走了,搬了府里最大最好的一张紫檀书案放在中间,靠窗放了一张贵妃榻,可坐可卧,以便工作中累了休息。
那张八尺整青檀双层夹宣纸就平铺在书案上,象牙色斜纹水云绫覆在上面,四边用镇纸压平,不留一丝折痕缝隙。承安轻车熟路,把铜盆端过来,递给丹青一把软毛刷子。照影则悄悄退了出去。
丹青每刷完一遍,就靠在榻上歇一歇,等快干时又接着刷第二遍,如此反复,直到把大半盆水全部用完。案上的纸和绫已经完全不复当初的洁白光润,显出一种历经坎坷的浅黄褐色,深沉内敛,含蓄端庄。
这半个月以来,每隔三天,承安和丹青就去亭子里取一次茅草汁,然后刷上大半日。剩下的时间都花在调制颜色上。矿物原料要一样样碾碎研磨飞水提纯,植物原料得一棵棵舂捣兑水过滤凝结,然后或烘或烤或煮或熬,按比例配置调和。成品半成品都分门别类用不同的容器一一装捡,贴上标签。
漂制朱砂时,丹青把沉淀在乳钵最下面的一层用玉挑子刮尽,加入艾绒,茶籽油,还有研得极细的麝香、冰片、陶土。。。。。。搅拌均匀,存在密封的白瓷罐里。隔几天打开来翻搅一通,搅到第三次,罐中印泥已是红中带紫,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满楼飘香。
承安看丹青垂首拨弄着,挑了一点抹在手心细看,衬着玉脂般的肤色,宛如生出一颗红艳艳的朱砂痣,忽然就觉得透着一股子深入骨髓的妖冶来,刹那间心旌荡漾。
〃这紫朱印泥我特地多做了一些,自己留着赏玩或是送与同道中人,都挺不错。〃丹青侧头露出半个顽皮的笑脸:〃画上虽然也用同样的印泥,经过处理之后,是看不出来的,不用担心露馅。〃
〃殿下,〃照影放重了脚步走上楼来,〃这是‘华宝斋'刚刚送来的东西,请丹青公子过目。〃
第 33 章
〃华宝斋〃是益郡信誉最好的古董珠宝商行,门类齐全,主营玉石。照影送上来的是之前王府向他们预订的印章石料、各色宝石粉和金银粉,还包括一顶毫无瑕疵的白玉环珠文士冠。
丹青看了看玉冠的式样,便转头研究用于调制颜色的各类粉末,用小银勺轻轻舀起,再缓缓倾落,比较成色和粗细。
〃照大哥,这鸽血红的颜色不够正,应该是原石里有粉点,得跟他们掌柜说,研磨的时候先把粉点去了。〃又拿起印章石料端详。两块田黄质地色泽均为上品,没什么问题,接着看那方半寸青玉。
〃我要的是毛坯料,怎么送了一块精磨成品料?〃
照影问道:〃这个不能用么?送货的伙计说他们掌柜听说是逸王府要刻印章,亲自从库房里找了这方贡品青玉,还是前朝宫中流出来的呢。〃
〃好是好,不过……〃丹青笑了,〃临仿刻印多数都是一次性的,用这样值得收藏的石料未免太浪费了。〃
除非印章本身也作为仿品流入市场,否则为了保密起见,用于临仿作品的印章往往事后便销毁或者磨掉,是以只求质地大小一致即可。
〃而且,〃丹青拿起那方青玉,手指摩挲着,感觉侧面似乎刻了装饰字画,于是翻过来,一看之下,心头巨震。只见银钩铁划四个蝇头小字:〃看朱成碧〃……那是纯尾最擅长的盘龙狂草。下方刻了一枝碧桃,寥寥几笔,栩栩如生。字和花都用丹砂填色,精巧绝伦。
丹青仿佛欣赏一般抚摸着,神色依旧:〃而且,尺寸说是一样,其实精磨石料比毛坯料要窄两厘,鸣玉山人刻印一向喜欢留宽边,这方石料有点小了。〃说着,把手中青玉放回盘子里,对照月道:〃还得请他们换一块普通毛坯来。〃
〃换什么,也显得咱们王府太小气了。〃承安笑道,伸手拿过那方青玉看看,〃果然不错。小影,就收到书房里吧。〃
照影应了,道:〃那就请他们换了鸽血红,再送一块青玉毛坯。不知还有什么要注意的,省得他们弄错。〃
丹青略想想,道:〃若是有仲冬采下的‘青霜玉'最好,没有也不碍事。〃
照影告退。丹青把新送来的这批东西一一归到该放的地方。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