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娇重生日常-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漪澜殿他的心总是要柔软一些。这里不光是他出生的地方,小时候玩耍学习的地方,还是他开始从一个不得宠的皇子成长为太子乃至日后大汉皇帝的开始。也是……他偷偷慕恋那个女孩的开始。
    她对他充眼不看,他伤心会到这里;她对他笑了,他开心也会到这里。年少的心就这样被她的一切充满,以致长大了她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在动用了手段让她嫁给了他之后,他以为在得到之后,他会满足。他有很多事情要忙,他有他的梦想和计划。没有那么空闲去哄一个女人。他想等他厌倦她的冷淡和敷衍,也许会再找新的心病,毕竟皇帝的自尊是不能让人随意践踏的。她不欢喜他,他凭什么要凑上去?
    在登基之时,朝事本就繁忙,他又要守孝,于是即使看得出她真的对椒房殿抗拒,他也回绝了她想要换宫殿的打算,并有意无意的淡了去椒房殿的脚步。
    本以为她会日夜流泪,惴惴不安,然后想尽办法讨好与他。当年母后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可是他发现他错了!
    即使半个月没有见她,她也只是一句:“陛下,朝事虽忙,但是还是要注意身体。”
    他很得牙痒痒,即使她每天查人去关心他的身体,他的情绪,可是她从来没有主动去看过他。结果是他忍不住的先来了,她却还是没有半点改变。
    如此反复,快两年了,他还是放不下,甚至在政事期间他还想起。他是帝王,既然放不下,那就不放了,就如同他不想她嫁给别人,那就只能嫁给他了。
    至于原因,也许是不甘心,或者别的什么,他现在不想追究。却知道他想要她爱他,最好是如痴如狂。他要她的眼中只有他的存在,姑姑或者祖母可以排在他之后他懒得管。他必须要在她的心中是第一位。
    他冷哼一声,头也偏了过去,然后吻上她的唇。
    如此激烈的吻让阿娇有些喘不过气来,想说话却被他趁虚而入,但他的动作反而边温柔了,有些诱哄的味道。
    终于在激吻之后,刘彻覆在她的身上,气息有些粗,道:“娇娇,放心,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就让我们慢慢的耗吧。”看谁耗得过谁?
    阿娇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说:“陛下,可要出去?”她得回去查查刘彻在和外祖母势力相当的情况下,竟然后退的原因。
    她可不相信他只是想当孝孙,前世他羽翼还未封就开始发乱,也是被外祖母提前动手差点换人做皇帝。
    这时刘彻皇帝的地位稳稳的,那些诸侯虽然来找外祖母,可是却无人替换皇帝的说法,说明刘彻作为帝王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经过叛乱,他在军队的威信更加上了一层。这恐怕也是赵绾敢提出之用皇帝之印的底气。所以刘彻的势力应该和外祖母相当,也许他更有把握,毕竟他也是占着大义的。
    那么他今天说的话,她就细细思量了。
    刘彻终于放开她的身体,却改为牵着她的手,说:“走吧,回椒房殿。”
    到了椒房殿,他不看书,就看着她忙。
    她只好放下手中的事情,说:“陛下不去宣室殿吗?”
    刘彻好整以暇的说:“我已经下了御旨,以后朝堂之事尽负给祖母,我还年轻,需要继续学习。所以娇娇,我的时间多得很,你可得陪我。”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说了,阿娇无奈的说:“陛下有旨意,阿娇敢不从?刚刚走了大半天了,陛下不如先歇歇?”给她空点时间啊,他这样紧迫盯人,她都没有机会去问问瑞紫的消息。
    刘彻摇摇头,说:“我不累,你去忙吧,不用管我。”说完拿起了一本书去了偏殿。
    阿娇忙找来瑞紫,瑞紫听完之后,说:“中宫,婢子整理了近几日的消息,您看看是否有用?”一个好的收集消息人员自然也知道上方的意思,当然分析不透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藏着掖着的。她刚刚只是觉得消息琐碎,可是并不知道这些消息有什么大用。她只是一个婢子,自然眼界还是不够的,那就需要中宫亲自看了。
    阿娇点点头,说:“拿来我看看。顺便把宫女手册拿过来。”
    这是要掩人耳目了。
    瑞紫会意的抱了一堆的竹简来,自然消息就夹杂在其中。
    阿娇仔细的看了其中几条,都是不起眼的,什么长安这季粮食减产,但是江陵却有所增加;什么匈奴又开始扰边,但是却屯边将领反击回去,匈奴毫无所得等等,竟然还有长安又增加了多少人什么的,如此琐碎,也只有耐心的瑞紫才能看得进去,并一一记录。
    不对,阿娇问瑞紫,“长安去年就增加了五千的婴孩,那整个大汉又增加了多少?”
    瑞紫一愣,道:“这个奴婢倒没有计算过。”
    “那就去弄清楚。”阿娇瞧着竹简,说。
    也许这是刘彻退让的原因,大汉要是人口增加了许多,那么就得保证这些人口能长成,即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长成,那也是大汉的一大笔财富。但是相对的也会让国库压力增大。尤其是现如今大汉的国库很多都是从诸侯国的进项。而诸侯大多在长安。
    所以果然是牵一发动全身。他现在退让了,时间却是站在他这边的。老诸侯们已经来了,而刘彻却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来调教新晋的人才。
    并且如果她没有记错,建元二年还有一件大事。难道刘彻也洞悉了?

  ☆、第73章 羽林初成

说起来建元二年的确是多事之年,刘彻雄心勃勃的新政计划失败,丧失朝堂上主政的权利;匈奴自马邑城之战边境平和六年之后,又开始了扰边,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每天都有,严重拖累了大汉的财政;几十年的修生养生政策让大汉的人口激增,但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产,而且即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前世阿娇是知道刘彻为此还是很忧虑,所以她还特地去长乐宫向外祖母讨教。外祖母只是意味深长的说:“慢慢看,慢慢想。”
    后来她才知道是诸侯们出了自己的身价才度过了这年的难关。难道这也是刘彻目前放弃的原因吗?毕竟在他的心中大汉可是最重要的。
    可是刘彻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或者说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呢?前世她并不关心朝堂之事,刘彻也不和她说,所以她并不清楚。
    阿娇在猜测,刘彻却在偏殿悠闲的看着书。过了一会,他起身前往正殿去找阿娇。阿娇正在仔细的看着一本册子,他走过去,道:“看什么呢?这么认真。”连他进来,都不抬头。
    阿娇放下手里的竹简向他那边一推,道:“陛下也看看吧,这是准备拨到宣室殿的宫女和寺人,要是不合心意臣妾再过挑选一下。”宣室殿的宫婢上次被刘彻赐死了很多,还是要原位置补上的。
    刘彻推开说:“这些事情,你处理就好。”反正能进宫的已经被查了个底朝天了,去宣室殿的又被查了很多次,他倒是不怕中间还有什么岔子。
    阿娇笑着说:“那我就勾选几个先伺候着,要是陛下不满意,到时咱们再换。”
    刘彻勾起了嘴角,他喜欢听她咱们这个词,拉起她的手,说:“先歇歇,你不累啊。”
    阿娇缩回手,锤锤胳膊,笑道:“是有些累了。陛下,也很晚了,不如一起用晚膳吧。”
    刘彻点点头,说:“好,以后我就这里用早膳晚膳了。不过,先出去走走再回来用膳吧。”
    阿娇自是起身,跪坐着看腿都有些麻了。
    结果还没有走一会,刘彻就被长寿宫的人叫走。她只好自己用,腹诽道:还以后都再这里用膳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不过反正她也习惯了,以前刘雪倒是经常过来陪她。但是她觉得每个人得有自己的空间,于是就让她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到让刘雪更加的成熟起来。
    就在阿娇津津有味的吃着美食的时候,长寿宫却有些箭拨弩张。
    王娡这次真是怒形于色了,道:“长乐宫欺人太甚,彻儿,不如我们再多联系一些人?”
    刘彻没有回答,却说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道:“母后,朕肚子饿了,可以用膳了吗?”
    王娡一下子泻火了,民以食为天,彻儿还有心思用膳,说明情况并没有到很糟糕的地步,她也可以放心许多了。
    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晚膳,王娡终于找到机会,说:“彻儿,你两个姐姐也是很担心你,她们都在外为你奔波,有些列侯已经改注意了,不知彻儿,你是一个什么章程?”
    刘彻道:“母后,别担心。我还年轻,和祖母学习处理政事,过几年,等祖母认为我可以亲政了再说。”
    王娡差点被气晕过去,指着他说:“你,你就这样认输了?我们还有好多筹码没有用呢。”
    刘彻摇摇头,说:“母后,祖母历经三朝,不知经历多少风雨?如今她有此意,自是朕还不够好。再说朕也不希望大汉再次有大的风波,所以暂时这样,免得给匈奴和谋逆之人有可趁之机。”
    一说到匈奴和谋逆,王娡自是感触很深,看刘彻眼神平静,也只好放下心来。虽说她认为有很多筹码,但是就如同平阳所说和长乐宫比起来,他们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彻儿本身不愿意的情况,更加不可能成功的。
    她叹了一口气,说:“好吧,母后不懂你的谋划,只能听你的。不过,你有时间也去看看你两个姐姐。现如今这个状况,她们不便进宫。免得引起长乐宫的猜忌。”
    刘彻自是也是知道的,于是点点头,说:“母后放心。只要您身体康健,才是对儿子最好的支持。”
    王娡听到这话,心里妥帖了很多,脸上也有了笑意,说:“好,彻儿你还是这么孝顺。既然你已经做了坐定,明日开始母后就去长乐宫请安吧。”虽然彻儿不让她做,但是讨好婆婆,这么多年她也是有心得的。
    “母后自己决定就好,但是还是以母后的身体为主。”
    “知道了。”
    母子说开了,自然也就其乐融融了。
    刘彻回到椒房殿的时候,阿娇还在内室看书等他呢。他沐浴完毕,才上榻抱住她,说:“安歇吧。”
    又过了大半个月,果然如前世一样,长安开始了连续的晴天,一个月过去了,一滴雨都没有下。
    不光长安,连鱼米之乡的江陵都熬不住了,一封封的告急信寄望宣室殿,然后转向长乐宫。
    干旱继续持续着,连着蝗灾也开始闹起来。眼看着大汉今年的收成已经注定要减产了,朝廷再不行动,只怕老百姓也活不下去了。
    窦太皇太后终于开始行动,列侯们拿出自己贮藏的粮食开始求助老百姓。大汉紧张的气氛终于被压了下去。
    终于老天爷下起了雨。闷热的天气才有了秋天的凉意。
    阿娇看着外面,面无表情的问瑞紫:“你是说董仲舒能知晓天文历法及相地术?”以前她只知道董仲舒是儒学大师,没有想到竟然还是一位术士。
    瑞紫点点头,道:“其相近之人都道其有周公之才。”
    阿娇不再问了,董仲舒此人深得刘彻信任,难怪刘彻能够提前知晓那么多事情了。说:“把董仲舒身边我们的人叫他们不用再探消息了,保重自己为主。”刘彻是不会让他身边有太多的消息漏出的。知道了太多也就暴露得更早。
    瑞紫正色道:“诺。都是中宫您心善,奴婢们才愿意为中宫誓死效忠。”如她们这样的,一般主子只要结果,他们得到消息的过程甚至他们的生命,又有谁会在乎呢?她真是庆幸跟了一个好主子。
    阿娇不置可否,说:“只要有我一天,总得让跟着我的人不至于伤心绝望。”
    瑞紫又接着说:“陛下下旨让长安勋贵们将其子弟送入上林苑陪他………额,学习。”其实是玩耍,长安有些人都觉得陛下已经荒废了。“长安勋贵们很是不满,但是太皇太后已经答应依着陛下的意思来办。勋贵们只好按照陛下的要求送人到了上林苑。”
    阿娇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了。”这就是后来最忠于刘彻的羽林军啊,谁又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前途是如此的好呢?但现在勋贵们只会将不得宠的子弟送进去陪少年天子。
    瑞紫想想没有什么信息了,就准备告退。阿娇却突然问:“陛下可去了平阳公主府?”
    瑞紫摇摇头,说:“并无。”
    阿娇挥挥手,叫来了楚云,说:“选进去宣室殿的几个人陛下可满意?”
    楚云想想说:“他们目前并不能进得陛下的身,再说陛下常常在上林苑,宣室殿都已经很少去了。”
    这个阿娇倒是清楚的,每次刘彻回来歇在椒房殿,就会兴奋的和她将上林苑的跑马什么的。但是有些人没有动作,她倒是很奇怪。
    不过她不着急,她也不会急就是了。
    楚云有些犹豫的说:“中宫,您为什么选中的宫女都如此有颜色,要是陛下看到了,只怕会心生怜惜。”尤其是那个叫李倩的,不光样貌好,人还沉稳,并敏而好学。去了宣室殿几个月,就隐隐成为那群人的中心人物。
    阿娇嗤笑一声,说:“楚姑姑,陛下看不到,就不会有问题吗?不是她们,也会是别人。那么我何必浪费精力呢?一个和十个,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可是陛下对您很好啊,至少也得等您有了皇子之后再说啊。”楚云争辩道。
    “好?”阿娇有些好笑。原来这几年的专宠,给她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啊。她好整以暇的说:“好吧,我们且不说陛下和我,司马夫人你已经很熟悉了,你可觉得她很好?”
    “自是很好,到如今司马大人可是没有纳妾呢。”楚云宫外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阿娇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那就一个月以后,你再看看吧。”
    楚云有些狐疑:虽然她并没有特地关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是听说他们两人成婚这么久,还是如胶似漆,让长安的少女们可是很羡慕的啊。难道中宫有其他的内幕消息?

  ☆、第74章 外戚冲突

楚云想想又摇摇头,中宫天天忙宫中之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却管这等小事?但是她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还是有信心的。
    就笑道:“好,那婢子就等着了。”
    阿娇不再说这个话题,反而问起了宫女政策的先行试探的情况。
    楚云答道:“宫女们自是很欢喜的,都齐说中宫仁慈呢。”古今往来所谓一如深宫深似海,能有机会出去自是有了活路。
    阿娇点点头,不管欢不欢喜,她都是要做的。再说放宽到二十五,攀不上高枝的没有指望了自然出宫是最好的出路。
    “那就好,将要放出去的都整理出来,主子身边愿意留下的也都登记造册。”阿娇吩咐道。
    “诺。”
    “母亲现在如何?”阿娇又问起了馆陶公主。最近这一年,馆陶公主需要避嫌,所以也就在侯府深住,不常出来见客。
    楚云道:“侍医说公主身体很康健,婢子去看公主,也说气色很好。中宫不用担心。”
    阿娇每隔半个月都要派人去堂邑侯府问候的。今天又是到日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派去的人自是回来了。所以才有此一问。
    日子到是不紧不慢的过着。刘彻自在漪澜殿说了那番话后,就真的只听不管了。儒生们也消停许多了。而他就如他所说除了在上林苑或者宣室殿,晚上总会回到椒房殿说说话,两人之间竟然有种温情在流动。
    阿娇也是感觉到了,看着椒房殿的人走路都带风,虽然有些好笑,但是还是乐见其成的,于是对刘彻也用了心思,每天过来的膳食都是精挑细选的。
    这天晚膳时,刘彻吃完之后,道:“娇娇,椒房殿的膳食越来越好了,以后午膳也给我送过来吧。”
    果然阿娇就是会享受,做的膳食越来越美味。弄得他现在尝别的食物完全没有食欲了。
    阿娇自是万分愿意的。刘彻给的台阶,她不上也太傻了。
    大汉旱灾终于过去了,刘彻看着外面的雨幕,心情大好。杨得意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陛下日益威严了,连从小陪伴的他已经猜不透他的心思,自然也…不敢猜。
    但陛下明显的笑意,他自是更加愿意看到,所以忙笑着说:“陛下,这雨一下,明年粮食也就大丰收了。”
    刘彻笑道:“离明年还早呢,不过下了雨至少能解些燃眉之急。”晚稻还是有收成的。
    杨得意忙请罪,道:“是奴婢不懂这些,陛下文治武功一定会成就不世功业的。”这倒不是拍马屁,而是他心中内心的真实想法。
    刘彻笑笑没有说话,这时一个寺人进来对着杨得意示意了一下,杨得意出去问了一下,说:“陛下,皇后殿下又送午膳过来了。”
    刘彻舒展了一下双臂,说:“好,拿进来,都有些饿了。”这些天娇娇一直送过来,他都习惯了,稍微一天不送,他都不愿意吃了。还好阿娇最近…。。很好。
    杨得意看着刘彻脸上明显的愉悦,他一拱手,道:“诺。”
    刘彻正吃着,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他问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