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航班。国泰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一九四八年,香港最主要的英资商行Butterfield&;Swire(即太古集团前身),收购了当时为澳美合资的国泰四成半股权。港英政府后来把香港以南的航线分予国泰经营,以北的则交予国泰唯一本地对手香港航空经营。直至一九五八年,国泰收购香港航空,正式雄霸本地航空业及进军东北亚市场。一九八零年,香港政府制订一条航线由一家航空公司经营的航空政策,首先获得空运牌照局发牌的一家航空公司可获得该目的地的独家经营权,此政策令国泰航空受惠,正是这项政策阻挠了港龙公司的发展,也减轻了港龙公司对国泰的威胁。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泰航空这些年来,国泰航空的航线不断扩展,国泰于八十年代全速发展国际航线网络。一九八八年更引进波音747…400客机,成为全球最先采用此客机的航空公司之一。国泰更多次创下航空史上的创举。其实早于一九八零年七月十六日,国泰开通香港至伦敦的航班,初时每周运作3班,中途停经巴林。伦敦航线于一九八一年增至每天1班,其后国泰于一九八三年七月二日全球首创不停站往返香港及伦敦的直航服务,写下航空历史新一页。在七年后的一九九零年六月,国泰加强伦敦航线的服务至每天2班。 现在自己可以全面发展港龙与国内城市之间的航线,至于那条该死的保护主义航空政策等待明年自己全力狙击英镑的时候在和英国政府谈,到那时,伦敦唐宁街那些笨蛋会来求自己的。 座落在美国西雅图市美国波音公司总部,公司大股东李学锋先生在香港打来电话,这个平时不怎么管事的股东居然一次要订购二十架波音747…400,另外还要订购没有获得适航证书的波音747…400D(Domestic)三十架,弗兰克施龙智面对这个奇怪的要求希望得到这个香港富豪的解释,李学锋马上告诉他,他会和公司其他的董事为这件事奔波的,这不是什么难题。 搞定波音公司,李学锋的加密电话,打到了海参崴,他要求西罗诺夫在苏联全力寻找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的高级技工,当然其他的高科技航空人才他也需要,面对支支吾吾的西罗诺夫,李学锋在电话中用严厉的语言警告他:“西罗诺夫,十多个国家独立了还没有惊醒你吗?不要再想脚踏两只船,我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每天开导你,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想造轰炸机,而是我的航空公司需要制造大飞机的人才。”电话这头李学锋的暴怒很快惊醒了西罗诺夫,在连声道歉以后,向李学锋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做好这件事,因为糟糕的经济已经让那些科技人员穷困潦倒了。李学锋这才恢复平静,和颜悦色地对西罗诺夫说,那就让他们全家移民过来,只要有一个是人才,其余的全是废物也不要紧的,也就多支付一点生活费而已。至于你的贡献,就要看你推荐的每一个人创造多大产值再给你奖钱,越是高级人才,贡献越大,你的功劳也越大,那么你在瑞士银行账户上的钱就会越多,难道你的家里人没有给你打电话说他们的生活很舒适吗? 同样的电话也打给了瓦列里&;#8226;格拉斯莫夫,同样的问题却没有让这个远东高级军官有什么太大震动,面对李学锋的要求,他甚至追问了一句,李先生,难道您只需要航空方面的人才吗?我认为你的产业越来越大,各种技术人才都应该需要,我想趁这个机会多找一些并不会吃什么亏,如果不行的话,再把他们打发回苏联就行了。听见忠心的瓦列里&;#8226;格拉斯莫夫说得这么慷慨激昂,李学锋很满意他的态度。口头上表扬之后,瓦列里&;#8226;格拉斯莫夫的账户上多了一百万美元,而且李学锋甚至在电话中向他做了检讨,说自己选才方面出现了偏颇,正是由于他的建议,自己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自己马上会改正自己的缺点,放手让他们选材,自己不会亏待他们的。挂掉格拉斯莫夫电话,马上再一次和西罗诺夫通话,要求他选才不要拘泥于航空界,只要是那种真正的技术人才全部都要。 打完电话,李学锋坐在自己的老板椅上轻轻打了个响指,自己有财很重要,但是未来的世界人才更重要。 北京李学锋的家中,李学锋向爷爷提出全面赞助国产运十的计划,他认为运十下马是一个大的错误,现在是改正这个错误的时候了,如果国内不想进行这项计划的话,他希望全盘接受运十研创人员,作为补偿,李学锋将会付出一百亿美元。面对李学锋的咄咄逼人,李龙并没有什么激烈的态度,自己的孙子也是想为国家做贡献,只是这件事需要研究。 一九八六年运十下马,而且是由于“非技术原因”停止了飞行,“直接的事实是缺少3000万人民币,在这个的背后还有诸多的理由。”当时“运十”副总设计程不时这样说。当时外界盛传的“理由”还包括“产品不成熟”、“没有市场”、“技术落伍”等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运十”飞机于一九七零年八月以(国发)77号文件下达研制任务,初期曾以任务下达的年月称为“708”工程。“运十”的设计方案经过全国专家会议评审、研制中进行过166项大型地面试验,工程耗资约3。5亿人民币。远航配置航程大于8000公里,起飞重量110吨,最大载客量180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民用客机,并且是我国首次使用国际适航标准作为设计根据的机型。试航期间飞到过北京、广州、成都、昆明、拉萨、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多个大城市。程不时伸出五指,这些航线用粗线条勾勒出来,就像人的五根手指一样,覆盖了我国的大陆版图。 “运十”的研制成功,是经过我国广大科研人员10年的含辛茹苦,大力协同,会战攻关,严密论证,我国拥有无可争辩的知识产权。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运十”机型是一项多学科高科技交叉的综合性工程成果。如果在这个成果基础上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成功率要大得多,并且能使我国大型飞机产业顺利过渡到具有机型开发能力的阶段,从而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面,为我国保留不受制于人的自主空间。 有人将其比喻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块伤疤,现在就让自己治愈好这块伤疤,让他成为可以和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相媲美奇葩。 当然,并不是说运十什么都好,它也有很多毛病,但是运十是中国大型民用客机开发平台,在他的基础上,自己一定会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民用大飞机。李学锋自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做到有民用机场的地方就有运十。 这一次的研究估计在中南海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刚刚下马五年的运十再一次被提起,而且强势的李学锋给了中央两条路选择,一是在他的赞助下,重启运十大飞机项目。而是全面收购运十,包括那些参加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天激烈辩论,最后决定,重启运十大飞机项目,由中央和李学锋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事情定下来以后,李学锋第一批二十亿美元进入运十项目组的帐户。 在香港这面,瓦列里&;#8226;格拉斯莫夫,西罗诺夫两个人找到的第一批专家已经抵达香港,得到消息的李学锋马上赶回香港,在铜锣湾最好的酒店亲自接见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宴会上,李学锋让这些苏联专家感到了他热情的一面,面对那些很少在苏联见到的美味佳肴,这些本来还对苏联有些恋恋不舍的专家们立刻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饭都要吃不饱了,为什么不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给家人换来美好的生活呢? 酒足饭饱之后,几辆豪华巴士拉着这些专家和家属经过罗湖桥口岸进入深圳。当这些专家在一片美轮美奂的别墅区下车后,立刻被这些别墅所吸引。在苏联,这样豪华的别墅只有那些高级领导人才会拥有,这位李先生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难道是要我们见什么高级官员吗?都在莫名其妙的专家们被李学锋的话惊呆了:“先生们,很高兴能带着你们来这里,我知道,你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你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科技领域都是最棒的。现在,你们离开自己的家园为我工作,作为一个商人,我当然要照顾好你和你们的家人,这些房子现在就将成为你们的住处,很简陋的,也不知道你们满不满意?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马上和我联系。现在开始,你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别墅了。” 整个专家群里没有一点声音,人们都惊呆了,自己还没有为这个老板做过一点贡献呢?怎么就可以得到这么好的别墅呢?疑问让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话,谁都不敢走动一下,只是傻傻地看着李学锋。 本来想看这些专家挑选别墅场面的李学锋自己也愣住了,不是吧,自己洗脸了,裤子拉锁拉好了,为什么这些人还这样看着自己?难道这样的房子他们也相不中吗?看来这些专家的口味很高啊。怎么办?难道要重新建设新的别墅吗? 这种场面很是搞笑,幸亏这片别墅区是红星实业专属,没有外人进来,否则这种尴尬的场面会笑翻一批人。最后还是李学锋打破了这个沉默:“各位专家,难道你们不喜欢这个房子吗?我知道了,你们是不是喜欢那种带有俄罗斯风格的房子?很抱歉,这件事情是我想的不对,现在我们返回香港,你们想要的那种房子马上开始建造,你们可以提供你们原来住宅的照片,原来的样子我会尽量让工人们模仿出来的。” 什么?回香港,重新建设自己在苏联的住宅,那不是传说的傻X吗?我们这么高的智商,怎么会犯那样的错误呢?“李先生,您误会了,不是我们不喜欢这些别墅,我们是惊呆了,我们还没有创造一毛钱的财富,您就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别墅,我们都不知道怎样感激您了?”误会就这样解释开了,专家们也开始自己选择自己和家人喜爱的房间了。
第七十七章 我们的技术很强悍
看见那些专家欢天喜地选择好自己的别墅,李学锋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一半,一个电话打出去,过了没有几分钟,十几辆厢式货车开进别墅区,李学锋开始提醒那些专家出来领取自己家庭的日用品,其实这些可以提前放到这些别墅里面的,可是李学锋就是把这件事放在这些专家眼前办理,这样也是为了给他们增加一些视觉效果。 果然就像李学锋希望的那样,这些专家和家属看见为他们送来的各种日用品,大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小到牙膏牙刷毛巾,甚至还有从苏联运过来的鱼子酱和伏特加。小处见真情,这些专家都暗自发誓一定要把自己全部的热情献给李学锋先生的事业。 花些钱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李学锋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很是敬佩,洋洋得意是不可避免的,等到李学锋仔细看完这些专家的资料后,更是让他为自己的计策喝了一大杯。 在这些专家中有三名彼尔姆发动机制造联合体的高级工程师,这三个人最显赫的功绩就是参与了苏联最先进的PS…90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研制,虽然PS…90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性能比不上同时期罗尔斯…罗伊斯RB211…535E4涡轮风扇发动机,但是这几个人掌握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一定要比国内的技术人员强很多。发动机,作为大飞机身上的心脏至关重要啊。 还有几个曾经参与图…204,伊尔…96等大飞机研制的工程师也在这些专家名单内,说句心里话苏联的民用客机性能很一般,最大的笑话就是在芬兰做国事访问的普京总统是乘坐备用专机伊尔…62回国的,因为伊尔…96总统专机在滑行时发生一处技术故障,机长临时决定让总统乘坐备用专机回国。但是作为大飞机事业刚刚起步的中国,还没有取笑人家的资本,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来的这些人都是老师。在这些人当中,李学锋认为最具价值的就是亲自设计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契科夫。 图…160是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于70年代开始设计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估计该机是在70年代初图…22M首次试飞后开始研制的。TU…160的研制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参与招标的有图波列夫设计局、米亚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U…144超音速旅客机的基础上发展的;米亚设计局提出的设计称为M…18方案;苏霍伊设计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4飞机基础上的改进设计。 当时空军认为M…18设计方案是比较好的,但是考虑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具有大型轰炸机的设计经验和生产能力,所以最后决定还让图波列夫设计局在M…18方案的基础上研制TU…160战略轰炸机,批量生产厂家为喀山飞机制造厂。原型机81年12月19日首飞,87年5月开始进入部队服役,88年形成作战能力,替代米亚…4和图…95飞机执行战略任务。 1988年8月2日,苏联向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首次展示“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使其感到震惊。这种轰炸机的作战方式,主要采取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海盗旗”战略轰炸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机翼为变后掠翼;装4台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成对地装在机翼下靠近飞机重心的两个发动机短舱内;十字形尾翼;武器舱位于机身中部。 “海盗旗”装备2台HK—32发动机,最大时速2200公里,航程14800公里(不加油),实用升限15000米;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激光照射器、电子对抗设备和空中加油设备;弹舱可挂载12枚X—55空地导弹,能够携带24枚AS—15“肯特”巡航导弹和AS—16“反冲”带核弹头的导弹,另外还可以携带一系列非制导炸弹。目前,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轰炸机,前苏联原计划制造100架,但由于苏联解体,最终只生产了38架,1992年停产。 契科夫正是图波列夫设计局在M…18方案的基础上研制TU…160战略轰炸机时加入到研究队伍的。李学锋怎么想不透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人物居然能脱离苏联克格勃的监控,加入到这个移民的队伍里来。不过既然来了,就要好好款待了。在李学锋特意安排下,契科夫和他的家人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当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大庆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他的身影。发现他的时候,天空中飞过的是二十四架中国自行生产的轰十二隐形战略轰炸机,有些人才想到这个人也曾经参加过图160的设计工作。他如今的身份是一家航空设计局的董事长,固定资产超过五十亿美元。 第一个见识到轰十二隐形战略轰炸机威力的是东瀛岛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那只恶犬在他的主子的授意下拼命挑衅中国,终于两个有世仇的国家,在2014年发生了一场战争,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全面向日本宣战,宣战的当天午夜,四百架轰十二隐形战略轰炸机在上千架歼14的掩护下对日本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世界各大媒体对这次轰炸用的最多词是遮天蔽日,这是后话。 在这批专家里不光有航空人才,几个红宝石海洋机械中央设计局设计师同样得到李学锋的喜爱。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在海洋深处对抗的就是苏联潜艇,人们都把红宝石设计局称为“苏联潜艇之母”,红宝石设计局是苏联设计潜艇级别最多、建造数量最多和历史最久的设计局。在苏联,三分之二的苏联核潜艇由该设计局设计。不仅如此,红宝石设计局的设计质量也是相当高的。以台风级核潜艇为例,作为俄亥俄级体积将近2倍的潜艇,在海洋中它的噪声级却仅为120分贝。而奥斯卡级更被称为“航母杀手”。 现在,这个潜艇之母走出来精英走到了自己的眼前,看来自己可以在位于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造船厂创办一个新的潜艇设计局,有自己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持,就一定不让美国的潜艇一枝独秀。 李学锋对瓦列里&;#8226;格拉斯莫夫和西罗诺夫这一次找人的成绩很满意,满意当然就要物资鼓励了,电话打到了远东,每个人在一次得到了一百万美元的奖励,语言上则是鼓励两个人再接再厉,争取多招募人才,到找好的人才。这一次,李学锋说的很明白,苏联马上就要雪崩,将会有大批科学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在迷茫中,你只要给他一根火把,他也许就会认为你就是光明,就回来投奔你。从现在开始,放开招募人才的一切掩盖,就光明正大地找,要以高薪为诱饵,把人才吸引到远东,然后再转移到香港,同时自己将会派人去远东大做广告说明加盟自己公司的好处。在电话里,李学峰还郑重地告诉二人:“苏联马上就要完了,在这关键时刻,远东所有的军人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一定要把军权抓住,两个人轻易不许离开远东,任何敢挑战你们的人都不要放过,一定要给人一种远东军人惹不得的感觉。两军一定要紧密合作,无论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