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聪明的故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三桶水,如果。。”

“行了,完全对。”国王满意地说,并奖赏了这个小孩。

这个小孩的回答是含糊的,其实水池究竟有多大,他根本没有回答。可
为什么国王十分满意呢?这是因为这个小孩说得很合理、很确切。所以,确
切性、合理性是含糊回答法的重要条件。

(3)假装应变法。
王羲之小时候很受大将军王敦喜爱。王敦常常让王羲之在自己的帐子里
睡觉。一次王敦先起床,接着钱风入门来。两人便退去别人,密商谋反,却
忘记了还有个小孩在帐中睡觉。

王羲之当时已醒,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知道他们一旦发现阴谋泄漏,
自己性命难保。在这危急关头,王羲之急中生智,用手指捅喉部引起呕吐,
把自己的脸和被头都弄脏了,并作出睡得很香的样子。

王敦他们密谋到一半,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两人都很惊恐地说:
“这下子不得不把这个孩子除掉了。”等掀开帐子,见王羲之口里吐出来的
东西把被子都弄脏了,确信这个孩子一直在熟睡。这样,王羲之才保住了性
命。

王羲之所使用的应变方法就叫做假装应变法。假装应变法是制造某种假
象以进行随机应变的方法。它要求假象必须装得很像,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
用。如果一眼就给人看穿,或者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假的,那么就应变不起来。

看下面一个事例:

著名作家易卜生在20 几岁时,参加了社会主义者库斯·特列恩领导的
工人运动。他跑上街头发表演说,揭露黑暗的现实。他参加许多重要会议,
写了许多秘密文件。反动政府十分恐惧,千方百计要进行破坏。有一天,工
人领袖库斯·特列恩和一些进步青年被逮捕了。警察也突然包围了易卜生的
住宅,进行大搜查。

当时,易卜生正在家里写作,逃走已经不可能了,把那些藏在他这里的
秘密文件烧掉也来不及了。有些文件直接关系列一些人的生死存亡,这怎么
办呢?

恐怖的警笛声在附近响着,警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易卜生急中生智,
他把藏着秘密文件的柜子打开,把重要文件拿出来胡乱地丢在床上,桌子上,
有的揉成一团,当废纸丢在桌子旁边,像是作废的稿纸。而把那些无关紧要
的文件迅速而又整齐地装在柜子里。当警察破门而入时,易卜生恐慌不安地
离开柜子,坐在桌子旁边,故作镇静地拿起笔来,继续写他的文章。野蛮的
警察这里翻翻,那里动动。对外面摆着的一切,易卜生做出毫不介意的样子,
只是不时地回头,神秘而又恐惧地看看那个柜子,好像在说:“千万别搜那


里!”

愚笨的警察觉察出易卜生的不安,立即向柜子扑去。易卜生要用身子挡
住已经来不及了。里面的东西全被拖出来,散落一地。他们得意地一本一本
地查,一页一页地看。翻了半天,实在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警察们都失
望了。对那些散乱在桌上、床上的东西,当然更不屑一顾了。

就这样,易卜生保住了重要文件。

易卜生所以能迷惑敌人,随机应变取得成功,主要是他装得很像,没有
破绽。如果有一点破绽,那么他的随机应变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假装应变
法要求逼真性。没有逼真性就没有假装应变法。

(4)针锋相对法。
有个叫翟永龄的人,他母亲信佛,嘴里整天念着阿弥陀佛。翟永龄三番
五次地劝她,她就是不听。
有一天,翟永龄故意高声叫她,她应了一声。接着又高声地叫,一次、
二次、三次、四次地叫。她恼火了,皱着眉头说:“我儿啊,你既然没有什
么事,老这样叫我做什么?”翟永龄笑着说:“我只叫了三四声,你便恼了,
你这么无缘无故地念佛,一天念了千万遍,我想,佛也一定会恼火的。”

从此以后,他母亲就不信佛了。

翟永龄所用的应变方法就叫做针锋相对法,针锋相对法就是以其人之
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

如下面一个实例:

1983 年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访问我国,邓小平会见了他。双方在谈到湖广
铁路债券案时,邓小平指出所谓湖广铁路债券案纠纷,不过是某些人荷包里
装着的东西,随时可以拿出来在中美关系上制造麻烦,美国政府应该制止这
种行为。

舒尔茨辩解:美国的司法制度是独立的,政府无权过问。起诉的几个美
国人无非是索取一些赔偿,并非制造事端。

邓小平当即驳斥说:如此说来,美国实际上有3 个政府——国会、内阁、
法院。叫人家究竟同你们哪一个政府打交道才好?如果说,美国人有权向我
们索取赔偿,那么我们中国人民100 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蒙受
了那么大的损失,难道不可以判你们都来赔偿?如果你们一见面就提出这个
问题,还谈得上什么发展关系呢?

邓小平所用的方法,也是针锋相对法。他用得十分纯熟、巧妙,像一把
锋利的匕首刺向对方的心脏,使人无法反驳。

怎样才能使针锋相对法应用得更好呢?主要的一点是本身应该是站在
正确的立场上,是有充分理由的。邓小平之所以能有力地驳斥对方,就是他
立场的正确,理由的充分。反之,如果一个人思想狭隘,立场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理不直气不壮,就无法反驳对方,无法进行随机应变。由此可见,随
机应变是和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不能设想一个坏人能有什么好的随机
应变。坏人的所谓“随机应变”,只是一种诡计,而诡计是迟早要露出马脚,
被人识破的,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承接应变法。
1984 年,马季和赵炎这对老搭档到山东省潍坊市演出。那天,两人演出
的节目正是脍炙人口的相声《吹牛》。两人正在“吹”得不可开交之时,突
然礼堂天棚上有盏大灯突然炸裂,灯下的观众被洒了一头玻璃碎片,不禁大


吃一惊;别的观众听到响声也把注意力转到天棚上。一场精彩的演出已受到
严重影响。怎么办?这时马季却镇定自若,巧妙地将这一事件转化为相声内
容,从而避免了一场演出中的骚乱。

马季用手指着天棚,装做得意洋洋的神情,对赵炎说:“你能吹?瞧我
的,我能把电灯吹炸!”观众听后先是一愣,接着全场爆发出海涛一般的掌
声、欢呼声。

马季所使用的应变方法,叫做承接应变法。承接应变法是承接着原来的
题目进行随机应变的方法。

承接应变法要求在原来的题目上做文章,看起来比较容易,但实际上难
度较大。因为在原来的题目上做文章,范围比较狭小。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
解决这一困难呢?这就要求应变者善于别出心裁,不能拘泥于一般常规的解
决办法。

如下面一段故事: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一些工业间谍也利用各种
交往之便,进行不可告人的活动。

一天,法国一家著名的照相器材厂来了一批外国人。这家工厂的实验室
主任接待客人十分热情,自始至终陪同客人参观。在观看一种新的显影溶液
时,一位客人俯身贴近盛溶液的器皿,仔细看了一下。这种极为平常、自然
的举动,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可是,精明的实验室主任却发现,这个客人的
领带比一般人的长,一俯身正好使领带末端“无意地”粘到了溶液。如果回
去把领带上的溶液痕迹化验分析一下,就很容易得到这种显影液的配方。于
是,主任赶紧悄悄叫过一位女服务员,对她吩咐了一番。

参观结束后,当那客人心满意足地走到实验室出口处时,那位女服务员
彬彬有礼地走到他面前说:“先生,你的领带脏了,诸换条新的。”说完便
轻轻解下他的领带,给他换上一条崭新的漂亮领带。那位客人尴尬之极,但
又有苦难言,只好连连鞠躬道谢。

如用常规的方法叫客人把领带解下来,那不仅不礼貌,而且不容易达到
目的。现在换上一条更好的领带,客人就没有理由可以拒绝。

(6)归谬应变法。
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景公有一匹最心爱的马,突然得暴病死了。齐景公
气得咬牙切齿,暴跳如雷,立即命令武士把马夫推出去斩首。晏子知道后,
又气又急,很是不满。可是,怎样制止齐景公这种武断残暴的行为呢?直言
劝说,他可能不听,甚至给你驳回来;当面阻止,他会觉得失了国君的面子
而恼怒,马夫难免被杀掉。晏子想了想,上前问景公:

“有个问题向陛下请教,尧舜肢解人时,不知从谁身上开始的?”齐景
公被问得张口结舌。他想:“尧舜是贤明君主,人们世代传颂,从没有肢解
过人,怎么问从谁身上开始呢?”又一想,才猛然醒悟过来,这是晏子在用
尧舜开导自己,于是,很不高兴地说:“相国,我明白了,肢解人也不应该
从我开始。”当即命令,把马夫押到监狱里去,不再对他斩首了。

晏子心里清楚,国君这口气出不来,马夫早晚还得倒霉。晏子便异常严
肃地对国君说:“陛下,马夫犯下了死罪,处死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与其
让他糊糊涂涂死掉,不如让他明白自己到底犯了哪些罪,而后,名正言顺地
把他杀掉。”

这一说,齐景公那冷若冰霜的脸挂上了一层笑容。“陛下,现在我就把


马夫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吧!”晏子一本正经地历数马夫的罪状:“马夫的
罪行有三条:他把国君的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的马又是国君最心爱的
马,这是第二条。第三条,马夫让国君因为死了一匹马而杀人,老百姓听说
了,都会同情马夫,怨恨国君;官员们听说了,会以为国君残暴,不通情理,
而蔑视国君,远离国君。这样,举国上下,朝廷内外,都会对国君不满、失
望。这是马夫最严重的罪行,完全应该杀掉。”

齐景公听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赶紧打断晏子的话,说:“好了,
我明白了,马夫确实无罪。把他放了,立即把他放了!”

晏子所用的应变方法就叫做归谬应变法。归谬应变法是先承认对方提出
的看法是对的,然后根据对方的看法引出谬误的结果来。由于这个结果,使
对方自己明白他原来的看法是错误的。晏子就是这样的,他先承认齐景公的
看法是对的,然后他历数马夫的罪状,齐景公听了,这些罪状都将是由于他
而引起,一切将会归罪于他,于是他就不杀马夫了。

在应用归谬应变法时,要注意引出的谬误必须是和对方切身利益有关
的。如果无关或关系不大,那么就不能击中对方,从而也就说服不了对方。
只有和对方密切有关,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武则天执政以后,年龄大了,想把政权交给侄儿武三思。这事她
拿不定主意,就和狄仁杰商量,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没有正面回答,
而只是说了一句:

“如果传位给武家,那么将来祭祀时,在祠堂里祭的就是您姑姑了!”

狄仁杰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武家祭祀只会祭他们武家人,哪会祭李家
(唐朝皇帝姓李)的你呢?

武则天一听,于是赶快打消传位给武家的念头。

狄仁杰的归谬应变法中归谬和武则天有切身关系,触动了她的要害,所
以使武则天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八怎样说话吸引人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十分重要。“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伦
语》)“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
语言既有这样强大的力量,说明学习语言很重要,从小培养说话能力也很重
要。

能说会道是好事,这是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的真理。请看下面的一件事
例:
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拥挤,父亲只能扛着林则徐进了
考场。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
“子将父作马。”
周围的人哄然大笑,林则徐父亲一脸窘态,十分尴尬,可林则徐一点不
慌张,他当即大声对道:

“父愿子成龙。”

笑声突然停止,满场人赞叹称奇。

如果林则徐不能说会道,那么他和他父亲只能受人讥笑了!

能说会道对学习也有较大的帮助,因为能说会道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
有知识就不可能能说会道。而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加强学习。这样学习和能
说会道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能说会道促进学习,学习促进了能说会道。
这样,就会有力地使学习成绩很快提高。

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
培养提高的。

比如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之所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是由于
他不怕困难,勤学苦练。原先他的口才并不好,在初次登台演说时,就受到
了听众的嘲笑。因为他的发音不准,而且声音微弱,演说的姿势也很呆板。
但他毫不灰心,坚持苦练,立志要做一个出色的演说家。

他每天清晨起来跑步到山上,一边跑步爬山,一边作长篇演说,口里还
含着小石子,让自己的发音清晰而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由于德摩斯梯尼对演说的热爱,有成功的坚强信念,终于战胜了自己的
缺陷,成为一个口若悬河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1。真诚性原则
以情感人,以诚动人,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说话、能说会道的原则。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特曼,曾作过一次实验。在一次选举之前,他准备
了内容相同的两个宣言,都是劝说选民选举某个政党的。其中一个宣言带着
浓厚的真诚的感情色彩,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党如果在选举中失败将可能产生
的悲惨后果。另一个宣言则用理论性的语言对这个党的政纲进行评述,力图
用抽象的方法来说明该党失败后所造成的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两个宣言发出去以后,结果是带有真诚感情色彩的宣言,投票赞成的
人数明显地多。

这个事例说明,在说话时,以情才能感人,以诚才能动人。如果一个人
对人说话,充满虚伪,不诚恳,那么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你的说话效果就等
于零。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鼓舞军民抵抗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英国首
相邱吉尔向秘书口授了一篇讲演稿,其中写道:


“。。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
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战,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在空中越战越强。我们将不
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在田野作战,在山区作
战。我们任何时候都决不投降!”

当这篇讲演口授完以后,邱吉尔竟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后来,
这篇讲演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战斗意志。

真诚性原则对能说会道十分重要。如果能说会道不遵循这一原则,那
么,能说会道会走向反面,走向诡辩,成为骗人的工具。这也是有些人看不
惯能说会道的原因。

2。充足性原则
充足性原则,完整地说应该是充足理由原则。这就是说要想说服别人,
或者要使自己能说会道,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没有充足的理由就不能说服别
人,同时也不能算是能说会道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理由是充足理由呢?所谓充足理由,就是所举的理由必须
是能恰当地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理由。

看下面一个例子:

林肯在当总统前曾经是一个律师。有一次,他的已故老朋友的儿子小阿
姆斯特朗被人指控谋财害命,已经判定有罪。林肯为了救护他,以律师身分
查阅了有关案卷。了解案情后,要求开庭复审,要为被告辩护。复审开庭了,
原告方面的证人福尔逊首先作证词,他发誓说在10 月18 日晚上11 点亲眼看
到小阿姆斯特朗开枪打死了被害人,并说当时他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
在西边的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因为当时月光很明亮,而且正照在小阿姆
斯特朗的脸上,所以看得很清楚。

当证人福尔逊的证词一讲完,林肯立即指出: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
的骗子,证词完全是假的!并举出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林肯说:“福尔逊
一口咬定10 月18 日晚上11 点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一想,10
月18 日那天是上弦月,11 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下山了,哪里会有月光呢?
退一步说,也许证人把时间说错了,提前一些时候,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
时月光应该是从西边向东边照射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
向草堆,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处看
清被告的脸呢?”

林肯所举的理由十分充足,它有力地驳斥了福尔逊捏造的证词。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说,在说话时要能灵活机动地对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千
篇一律的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