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甄嬛传之华妃重生 作者:十六加一(晋江2013-01-06完结,重生、宫斗)-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妾惦记着太后近来身子不大好,特意差哥哥从青海带来了株上好的雪莲。”年世兰说话间颂芝打开盖子递给竹息。

太后笑着瞧了眼盒子:“是天山的雪莲吧。”

年世兰道:“太后真是好眼力。臣妾的哥哥在青海平叛,知道太后向来畏寒,这雪莲有驱寒强心的作用,便想着给太后送来,还望太后不要嫌弃臣妾一番拙心。”

太后也只是笑:“难得你这份孝心,竹息,收下吧。”

华妃如此有心,太后也免不了要关心一番。

“哀家瞧你脸色似乎不太好,胎儿可还好吗,可有叫太医每日来请脉?”

年世兰面露愁色,顿了顿,才道:“臣妾自从前次小产后,身子一直不太好,太医说胎儿不稳,臣妾真担心这个孩子会保不住。”

太后刚想宽慰一番,便听年世兰又道:“可这还不是臣妾最担心的,臣妾是担心臣妾的哥哥,每日里都吃不下也睡不好。”

太后抬眼看去,年世兰只垂首坐着,肩膀微微颤动,似乎是在啜泣。

“你哥哥立有大功,你又是皇帝心尖上的人儿,皇帝是把你们当亲人,都是自己人,皇帝又怎么会怪罪,你就别瞎操心了。”

年世兰道:“臣妾知道哥哥不懂事,给皇上添了不少麻烦,但臣妾敢担保哥哥对皇上是绝无二心的。不然,凭哥哥和隆科多的关系,又怎会不跟着他做那错事。”

末了,年世兰压低了声音,太后却听得真真切切,她一言不发,拨着佛珠的手停了下来。

年世兰似松了口气,叹道:“幸好哥哥劝服了隆科多,否则,即便哥哥没有这么做,就凭着哥哥的儿子是隆科多的义子,只怕哥哥也难逃干系。朝政上,臣妾是一丝都不懂的,只是,做妹妹的怎么忍心看哥哥有事。”

她本来是猜不出那人的身份的,可巧偏偏哥哥进宫来找她,一五一十把事情都说与她听。虽然没有道破太后与隆科多之间的关系,但也看得出太后与此事必有关联,毕竟,勤郡王是太后所出,且太后对这个儿子十分上心。

太后看着年世兰,反倒镇定下来。

那天,她果然是听到了。

皇帝的性子,太后是知道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若皇帝除了年羹尧,真的能给隆科多一个善终吗?

从前,在对待前明余孽上,皇帝便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平白牵扯进了许多无辜之人,又何况是他们二人。

她早就听说隆科多在外头的作风不得皇帝欢心,此时是用人之际,皇帝自会忍耐,可一旦没有了用武之地……其实不用想,她也知道,她本来还一心盼着皇帝顾念自己这个额娘,能网开一面,不过是她想得太过美好了。

华妃是在提醒自己隆科多与年氏一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是想要自己保住她肚子里的孩子和年氏一脉。

太后笑了笑,道:“皇上膝下子嗣本就不多,你如今有了身子,旁的事情就别再操心了,好好养着,给哀家生个孙子才好。竹息,往后太医每日给华妃请脉后都来哀家这里回报。”

年世兰眼中一亮,笑道:“臣妾多谢太后。”

说话间,外间响起了脚步声。

“奴才给太后请安,给华妃娘娘请安。华妃娘娘,您在这儿呢,可让奴才好找。”说话的正是苏培盛。

年世兰诧异道:“苏公公找本宫何事?”

“皇上和年大将军都在勤政殿,请娘娘过去一趟。”

本作品源自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第24章 赐宴
勤政殿是养心殿西暖阁前室,盛暑之际皇上便在此处理政事,此时叫她前去,难不成是哥哥出了什么事?

照前世所看,这时候哥哥还没有清除西南土司的问题,按理说皇上眼下还不会为难哥哥。但如今许多事情都不是按着先前的轨迹发展,譬如一直未晋分位的甄嬛,譬如皇上遇刺,譬如她肚子里的孩子……不同的轨迹将会指向截然不同的结局,她只怕,自己打乱的过程会提前哥哥的结局。

“苏公公可知道是何事?”年世兰手中绞着帕子,眼珠直盯着苏培盛。

苏培盛笑道:“娘娘莫急,这可是天大的喜事,皇上设宴款待年大将军,请娘娘过去一起用膳。”

年世兰有些喜出望外,再看太后,也是一脸笑意:“哀家方才还道皇帝心里你是最重的,这不,立刻就请你们兄妹一起去用膳。你看看整个宫里,皇帝对谁用过这番心思。”

不论真假,这样的话,却是她最爱听的。哥哥曾和她说起,在缅甸有一种叫做罂粟的美丽的花,花里头含了对身体不好的东西,可就是这样,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去尝试,情愿饮鸩止渴,且甘之如饴。

太后朝年世兰笑着招手:“你过来。”

她自然是走过去恭恭敬敬在太后跟前福下。

太后自发髻抽了个簪子出来,便要往年世兰发间戴去。

年世兰一惊,即刻婉拒:“臣妾不敢当。”

太后只是笑着制止,动作不容拒绝。

“来,这支步摇是哀家刚做德妃的时候,孝惠太后赏的。皇帝叫你一块儿去用膳,你打扮得这么素净,多不合适。依哀家看,这步摇给你戴正好。”

年世兰难掩欣喜,忍不住伸手在发间摸索一番:“多谢太后疼爱。”

太后左右瞧了瞧,甚是满意:“哀家觉得,这步摇戴在你头上更显华光,快去给皇帝也瞧瞧去。”

“那臣妾先告退了。”

外头早就备下了软轿,年世兰方一出来,一行人就朝着勤政殿去了。

待年世兰到,两人已经就坐,案前摆开了不少菜样,丝毫不影响宫人们继续流水似的往里头端。

胤禛正笑着开口:“宫中菜式虽多,却不知合不合你的胃口,你便多尝尝,若然实在不合,朕让华妃的小厨房做与你。”

回想起前世皇上也曾与她和哥哥一起用膳,瞬间脸色煞白,心中忐忑难安,眼神只注视着年羹尧的一举一动。

年世兰见哥哥听了这话即刻站了起来,面朝胤禛,拱手道:“皇上这话可是折煞臣了,臣能与皇上和华妃娘娘一同用膳,已是莫大的恩遇了。”

胤禛忙挥手,嘴里责怪着:“你坐下,一家子吃饭,动辄站起来坐下谢恩告罪,这原本的趣味都没有了。”

年羹尧拱手道:“谢皇上,谢华妃娘娘,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话间,又是一道菜端了上来。

只听胤禛道:“这道炙羊肉鲜嫩可口,朕素日甚爱,你尝尝。”年世兰才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宫里的规矩,但凡端上桌的菜都要用银器试了毒性,再由太监布菜,且每道菜多是浅尝辄止,再好吃也只要遵循食不过三。

这些细枝末节她本是不甚在意,可事关皇上与哥哥,她一直都是上心的。如果没有记错,前世,哥哥非但不领情,反叫苏培盛布菜。

她生怕再来这么一出,情急之下给颂芝递了眼色,哥哥纵然再不愿意,想来总不至于驳了自己的面子。

果然,哥哥就着颂芝布的菜一一尝了,嘴里还夸道:“的确美味,多谢皇上。”

这动作胤禛自然看在眼里,年羹尧没说什么,胤禛看似随意地玩笑道:“看来小夏子还得好好跟你师父学学。”

年世兰看了眼胤禛的神色,才道:“哥哥常年在外,随意惯了,这还是头一次得蒙皇上赐宴赏菜,臣妾是怕哥哥不知道赏菜得由宫人伺候夹菜,坏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还御前失礼,这才叫颂芝过去伺候。”

年羹尧瞧年世兰的神色,三分小心,三分担忧,三分关切,看着叫人格外心疼,心里虽觉得妹妹在宫中待得久了变得有些小家子气,嘴上还是顺着她道:“多谢华妃娘娘提点,臣到宫中自会遵守宫中的规矩。颂芝心细,华妃娘娘有了身孕,还是叫颂芝伺候着臣才安心。”

胤禛神色如常,对年羹尧道:“你一直在外征战,自是事必躬亲,这些小事不打紧,你自己吃着随意即可。规矩是提点君臣之礼,而非约束亲戚之情。颂芝便去华妃身边伺候着,苏培盛。”胤禛一挥手,示意苏培盛前去替年羹尧布菜。

年世兰面如土色地看着哥哥,年羹尧看了一眼,才站起身行礼,说了句:“臣不敢当。”

胤禛却道:“你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逐步扫清残余敌军,为朕安定西北,威震西陲。且又在朕昏迷时忠心耿耿,还助朕拿下了允俄等逆贼,可算是朕的恩人。”

当时夏刈只听得年羹尧对华妃道出隆科多意欲助勤郡王即位一事,便即刻返回向胤禛报告,后头的话虽未听到,思及后来年羹尧的反应,也不疑有他,心中早已盛满了皇额娘偏心老十四的怒气。

听及此,年羹尧行至中央,撩起官服跪在地上:“皇上夸奖,臣愧不敢当。”

胤禛道:“朕即位不久,朝廷内外未完全安定。朝内诸皇子蠢蠢欲动,像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便是一桩。若边关一乱,朕将腹背受敌,难以顾全。你如今的大功,不但朕应该嘉奖于你,朕的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都该对你心怀感念。”

这话说得极重,饶是年羹尧也不由感念道:“华妃娘娘尽心于内,臣尽忠于外。臣兄妹二人愿为皇上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

胤禛再看向年世兰,他是许久未见到了。他记得她那里什么都是最好的,有最好的小厨房,用最好的骡子黛,穿最上等的蜀锦……多日未见,却越发消瘦了,心中忽然一紧。胤禛见年世兰今日一袭素色衣衫,更显苍白憔悴,唯有发间那支步摇上的红宝石璀璨夺目。

这支步摇分外眼熟,胤禛脑中一闪,恍然道:“朕记得这支步摇是皇额娘的。”

年世兰垂首微微一笑,步摇在发间光彩夺目:“皇上好眼力,这正太后赏给臣妾的。”

胤禛瞧了半晌,大笑:“朕觉得这支步摇你戴着,甚美。”

这顿饭吃得年世兰胆战心惊,好在是有惊无险。

倒是年羹尧觉察出异样:“我说妹妹呀,你这是怎么了,我瞧你脸色也不太好,刚才就见你吃得心不在焉的,是身子不舒服,还是谁给你气受了?”

她总不能说是担心哥哥再重蹈覆辙,只得叹了口气道:“我自从怀上这个孩子,整日都睡不好,还要担惊受怕。”

“那些太医都是干什么吃的,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他自小心疼这个妹妹,见不得她受一点委屈,“我从青海带了个军医来,一直在我身边伺候,医术自是不用说的,不如我把那军医送进宫来每日替你请脉?”

年世兰当即拒绝:“那倒不必了,军医留在哥哥身边照顾,我也安心。”

年世兰转身看了眼身后的宫人,颂芝和周宁海知道他们有话说,远远隔出了距离,其余的宫人就离得更远了。

这些日子,她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是哥哥一直护着她,才让她觉得有些转机。

“我知道哥哥护着我,可我更想哥哥帮我护着这还未出世的孩子。”

“这是自然,我不护着自个儿的亲外甥,还能护着谁?”他这个傻妹妹,年羹尧一听便笑了,“旁的你也无需担心,皇后没有子嗣,三阿哥是个不成器的,四阿哥又不得皇上宠爱,五阿哥素来体弱多病,也只有你的孩子才能继承大统。”

年世兰左右瞧了瞧,怪道:“哥哥这儿可是皇宫,你也真是什么都敢说。”她还有些心虚,毕竟前次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太医并未言明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可哥哥是已经认定了这是个男孩。

年羹尧不屑道:“这原就是事实,你是皇上的宠妃,你的儿子可不就是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些话,可千万别在别人面前说起,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年羹尧笑得无所谓,年世兰脑中忽地灵光一现,既如此,索性将错就错。

“哥哥若真这么想,那不如提前帮外甥一个忙。”

本作品源自城 欢迎登陆jjwxc观看更多好作品



第25章 转圜
这话倒让年羹尧吃了一惊,不过妹妹所求之事,他鲜有不答应的:“有什么事,你只管和哥哥说便是。”

跟在身后的宫人与他们相去甚远,年世兰还是凑近年羹尧耳语道:“哥哥可还记得上回告诉我的糊涂事?”

年羹尧把华妃送回宫中,又折回勤政殿面圣。

皇上今日格外开恩,不仅留他在宫中用膳,还特许他送妹妹回宫再来复命。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应当。妹妹是皇帝的宠妃,如今还怀着龙子,而他是皇帝的小舅子,他们就是一家子,皇帝对他们好,也不觉得是什么恩典。

可皇帝是个孝顺的儿子,年羹尧不得不承认。当年他还未追随皇帝就听说,在先帝的孝懿仁皇后殁之时,皇帝便衣不解带坚持守灵,半步都不离开。而对于如今的太后,皇帝的亲额娘更是可想而知了。

于是,年羹尧不得不考虑起一个从前根本就不会去想的问题。

“皇上。”年羹尧突然变得谨慎起来。

胤禛待他的确客气,边挥手边道:“快坐。”

“臣恭敬不如从命。”

胤禛正在看着折子,年羹尧在一侧坐下,从他坐的位置望过去,皇帝的两鬓有些许银光。到底是过了不惑之年,离知天命的年纪也不远了。若是再发生上回的情况,难道真能每次都安然无恙?

皇帝没有说话,年羹尧也并没打算开口,妹妹的话犹在耳畔。

太后这次会授意隆科多支持勤郡王登位,那下一次呢?

他妹妹是有了皇子,可还在肚子里的皇子哪比得上已经出生的活蹦乱跳的阿哥。

若真来了个意外之事,皇帝驾崩,他外甥还是个奶娃娃,又怎么敌得过有太后和隆科多一干人支持的勤郡王?

自从皇帝把自己的长子过继给隆科多当义子,他二人的关系确实增进了不少,年羹尧相信,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但他同样也可以肯定,他们,绝不是利益一致的人。

这确实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在皇帝继位这件事上的功劳并不亚于他,再加上太后这一层,要扳倒此人,不可谓不难。可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将来哪里还有他年家的容身之地。

砍不倒大树,那就先砍光大树的枝桠。年羹尧忽然觉得,自己的妹妹比他记忆中的聪明了许多。不过,这也不是容易的事,大臣眼里他与隆科多是一伙的,要分清那些聚集在他们周围的人究竟是支持隆科多还是他年羹尧也得花一番功夫,这也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胤禛终于看完了手中的折子,抬头见年羹尧安静坐在一侧耐心等待,不由生出几分好感来。

“如今云贵、甘陕一带可还平静吗?”

年羹尧闻声回过神来:“一切都好,只是进京之前臣已听闻卓子山一带的谢尔苏部落不太安稳,怕会要生事。果然昨日得到消息,已经在甘肃庄浪生事。”

胤禛道:“都是乌合之众,想来很快能压下去。”

每次提及自己所长,年羹尧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平日里的傲气全然不见。“皇上所言极是。只是臣已听闻谢尔苏部落密谋与新疆额尔丹互为犄角,这倒不能不慎重啊。”

胤禛对年羹尧这方面的能力是极为信任的。

“那你以为如何?”

年羹尧沉思片刻,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好的机会,可以帮他部分解决方才烦恼的问题。

“谢尔苏不过是个小部落,若派大将出征未免太过重视,反而失了气度,但若不加紧怕又会成为心腹之患。所以,臣斗胆举荐臣的次子年富出征。他虽年轻,却也历练过,臣想放他一试。”
他的长子既然已经过继给隆科多为义子,自然也要防着。以他多年行军的经验,此番出征极易取胜,让年富那孩子出征,正好可以借机平步青云封官拜将,他年家可以多一份保障,而他,也可以安心揪出隆科多的党羽。

胤禛听罢自然点头应允。“想来虎父无犬子,年富必能担当此重任。”

胤禛沉思片刻,又道:“朕感你劳苦功高,特刺你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黄金千两。”

年羹尧立刻起身行了个标准的臣礼:“臣叩谢圣恩。”他心知此时不说,今日再没有说的机会,便继续道,“臣有一事想恳请皇上应允。”

“你且站起来说话,若是朕能做到,自然应允你。”

年羹尧这回倒是没有依言站起来。

“西北苦寒,臣常年在西北患了足疾,天冷之时便会时常发作,臣惶恐,不能再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恳请皇上准臣回乡休养。”

眼下还没有能替代年羹尧的大将,年富那孩子虽能用于一时,可西南土司一起事,还是少不了他,年羹尧很放心。此时退隐,不过是想借机看清哪些人因着他退隐之事而另投他人门下的,也方便今后一网打尽。

胤禛明显一怔。他收到不少折子道年羹尧横行霸道嚣张跋扈,从不将自己和别的大臣放在眼里,按理说,他不应该有退隐之心才是。莫非有别的目的?

胤禛眯起眼,目光凌厉:“你善于行军打仗,朕还要仰仗你替朕平定四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