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活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有的
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视线活动概括了。。 70%的体态语表达领域。具
体来说,目光语的作用通常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目光能塑造自我形象,能给人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目光炯炯,给人以健康、精力旺盛的印象;目光迟钝,给人以衰老、身
体虚弱的印象;目光明彻,给人以坦诚的印象;目光昏浊,给人以糊涂的印
象;目光闪烁,给人以神秘、心虚的印象;目光如炬,给人以威严正义的印
象。《诗经》中的“美目盼兮”、“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指的即是
青年女子的目光语能给人以漂亮、迷人的印象。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
这样一段文字: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
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着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
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
了。她的眼使她全身都灵动起来,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
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她的眼
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
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
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她可爱。她的眼中的光
会走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转引自《描写辞典》
上述这段话,与其说老舍把人物的眼睛写活了,倒不如说人的眼睛本来就有
这么大的魅力。这种“眼睛会说话”、“眼睛招人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


常常可以见到。

常常可以见到。
目光“会说话”,能传达细微、复杂强烈的思想感情。黑格尔在《美
学》中说:“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
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情况中的千变万化,全部要由艺术化成眼睛,
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目光语所传达的
极为细微、深邃、美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有时连有丰富表现力的有声语言
也无法胜任,无法替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眼目传神”,历来
即有“上台全凭眼”、“一眼有神,满场皆活”等说法。人物的喜、怒、哀、
乐、娇、痴、呆、傻、嗔、怨、恨、羞、骄、横、媚、俏、昏、灵等各种复
杂感情,常常都是靠眼睛来表达的。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说:早先男女间的求爱表现出害羞、
幼稚和局促不安。某位女士想引起某位男士的注意,就微微地低下头向一边
歪,然后用一种或者说忸怩或者说卖弄风情的眼光去注视他。“忸怩”和“卖
弄风情”这类细腻感情靠有声语言往往是难以传递的,而目光传递则常常“游
刃有余”。

另外,人们兴奋已极时,气愤已极时,悲伤已极时,既来不及用言语表
达,用言语也难以表达。这时,目光语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请看下面
的例子: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史记·项羽本纪)》

吴荪甫皱了眉头,嘴唇闭得紧紧地,尖利的眼光霍霍地四
射。(茅盾《子夜》)

当下把个张三、李四吓得目瞪口呆。。那跑堂儿的一旁看了
也吓得舌头伸了出来,半日收不回去。(文康《儿女英雄传》)

“目眦尽裂”,形容愤怒到了要“爆炸”的程度;“尖利的眼光”,形
容凶狠到了残忍的程度;“目瞪口呆”形容遭受的猛烈打击已到了不能自恃
的程度,这里的目光语将各人强烈的感情完全表露出来了。

(3)自然流露的目光语,能反映人物的遭遇、性格和深层心理。目光语
的运用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无意识的目光语,是内心世界的自然表露,
从这一点看来,也是“目如其人”。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
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鲁迅曾说过:“要省俭的表现一个人最好是画她的眼睛。”他笔下的祥
林嫂初到鲁镇做工时,“只是顺着眼”,表现出善良的性格。但是,经过夫
死子亡之后,已经完全麻木、绝望,并且濒于死亡,这时“只有那眼珠间或
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光对表现性格及深层
心态所起的重大作用。

2.目光语的运用艺术
据科学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叉神经元,
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目光语的运用就眼睛自身的动作来说,包括瞳孔的变
化(人极端兴奋时瞳孔就放大,反之则缩小),眼球的活动(急速思考对策
时眼球转动就快,反之则慢),眼睑肌的运动(遇到感兴趣的人与事,眼睛


睁大;不愿意理睬某人某事,就耷拉下眼皮),泪腺的分泌(过于激动时,
眼泪像断线的珍珠般落下)。这些都受了脑神经的支配。

睁大;不愿意理睬某人某事,就耷拉下眼皮),泪腺的分泌(过于激动时,
眼泪像断线的珍珠般落下)。这些都受了脑神经的支配。

(1)注意目光的投向
目光注视的部位不同,表明双方的关系不同,投入的信息也不同。亲密
的注视,是注视对方两眼与胸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社交的注视,目光停留
在对方的双眼与腹部之间的三角区,但要注意各民族的习惯与文化背景。如:
南欧人常常把注视对方看成是冒犯;日本人在谈话时是注视对方的颈部,而
不是面部。因此,在目光语交往中,一定要考虑文化差别的因素。另外,即
使是同一民族,即使是“亲密注视”,注视妻子、儿子、兄弟姐妹的目光也
有区别,这些都要灵活掌握。

(2)注意目光的时距
目光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也是很有讲究的。长久不注视,则被认为是
冷落对方,或者是对对方不感兴趣;长时间地盯着对方,也被认为是失礼的
行为,或者是向对方挑衅。刚一注视就躲闪,则被看作是胆怯和心虚。在影
片《列宁在 
1918》中,捷尔任斯基要卫队长看着他的眼睛,对方则始终不敢
看。这表现的是正义与邪恶的意志较量。美国的亚兰·皮兹说:

有些人在与我们谈话时会使我们感觉很舒服,有些人却令我
们不自在,有些人甚至会看起来不值得信任。这主要是与对方注
视我们时间的长短有关。亚杰的报告中指出,若甲喜欢乙时,甲
会一直看着乙,这引起乙意识到甲喜欢他,因此乙也就可能会喜
欢甲。换言之,若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有 
60%到 
70%
的时间注视对方,这会使对方也开始喜欢你。因此,你就不难想
象,紧张、羞怯的人由于目光注视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就不
容易被人信任了。在谈判时,应避免戴深色眼镜,以免使对方感
觉你在瞪着他。

(《人类行为语言》)。

(3)注意目光的视式
目光视式,确切地表明交际者的态度。当他对对方非常重视,或者在谈
严肃的话题时,一般是正视;当他对某人表示轻蔑或者反感,就会采用斜视;
当他对某人毫无兴趣,甚至厌恶,就会采用耷拉眼皮的姿势。这都是很有讲
究的。比如,演讲者或教师,在发表演说或讲课时,一般要用正视,还要适
当地配合扫视和环视,既显得庄重、严肃,又照顾得很全面,不要冷落了每
一个角落里的听众和学生。

(4)控制对方的眼神
如果你是向对方讲解什么问题或传授知识,需要用图画、实物、手势作
辅助,应设法控制对方的眼神。当然,主要是靠你的注视,使对方不便“走
神”,觉得你时刻在“盯”着他,注视他,也可以用一支笔或教鞭指着图画
或实物,同时念出所指的部分,并注意把笔或教鞭移到彼此目光的直线上。
你注视对方是为了使对方聚精会神地接收你传递的信息,你想法控制对方的
眼神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二)微笑语


1.1.
是一种跨文化即超越文化的通用的体态语言。
微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1)微笑能美化自我形象。微笑是健康长寿的途径,又是身体健康的标
志。有所谓“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不仅如此,微笑还可以美化人们的
外形,陶冶人们的心灵。因此,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是美好心灵的外现。外
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说:“一个人的微笑价值百万美元。”据调查,很多
政治家、外交家、演员、公关小姐、运动员,他们事业上的成功,不仅因为
他们有出众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们那颇具魅力的微笑。例如,1988年 
9月
26日的《解放日报》有则报道——《高敏是个爱笑的四川姑娘》:
她每跳完一个动作,从水中跃上池边,总是轻盈地转身向观
众鞠躬,随之脸庞上浮起两朵甜甜的笑靥。

优雅、妩媚的风度,使这位跳水名将,在比赛中增添了印象
分。在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路透社记者就劈头劈脑地问:“在
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你总是面带笑容,这是不是一种战术?”高
敏用又一个微笑回答:“笑一笑,能使我轻松一下呀!”

。。正是这种双重性格,使她在紧张激烈的大赛中,既能集

中地完成高难动作,又不忘用微笑去赢得印象分。
“跳水皇后”高敏在比赛中的微笑,是必胜的信念、美好心灵的表现,是热
情的性格、高度的涵养的表现,是善良的心地、友好的态度的表现。在奥运
会上获得双向飞碟冠军的我国运动员张山在比赛中也是始终面带微笑,赢得
了对手及观众的喜爱。

可见微笑对形象的美化,对事业的成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微笑能改善交际环境
交际环境对交际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构成交际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人际关系。交际时人际关系并不都是很好的,有时交际的对方很不欢迎,很
不友善,关系很不融洽。遇到这种情况,交际者可以主动地用微笑语言去加
以改变。改变这种环境,微笑比有声语言更方便,更直观,更得体,更有效。
如:

卡耐基要求几千位工作人员作这样一件事:对他们周围每天
遇见的人都报以微笑,并将结果反馈回来。不久收到了纽约场外
交易所斯坦哈特的来信说:现在,当我出门上班时,我微笑着向
公寓电梯司机打招呼,我微笑着向门卫打招呼;在地铁票台要求
换零钱时,我向出纳员微笑;当我来到场外交易所,我向同事们
微笑。

我发现人们很快就对我微笑。我以愉快的态度对待前来找我
发牢骚、诉苦的人,我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诉说。这样一来,我发
现调整工作容易得多了。微笑给我带来美元,每天都有很多。

(美国·戴尔·卡耐基《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斯坦哈特就是这样改变了所处的不良环境,和自己部下友善融洽,和睦相处。
微笑给他带来了愉快的工作,微笑给他带来了经济效益。

(3)微笑能委婉和得体地达意

有时,人们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但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只可意会,难
以言传,这样可以用微笑来沟通双方的思想,完成交际任务。如:周恩来总
理在访问印度的归国途中,在尼泊尔首都举行过一次精采的记者招待会。会
上有个外国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恩来总理,您日理万机,但身体
依然很好,精力充沛,满面红光。您是否可以谈一下您是怎样生活的?”(杨
岗主编《企业家外交丛书》)这个问题对平凡百姓,倒没有任何敏感的地方。
但对一位中同总理来说,是不大好回答的,可以说这是智慧与机敏的考验。
如果大谈特谈自己的个人生活,如果板着面孔说:“无可奉告”,如果佯装
没有听见,“王顾左右而言他”,这都是不合适的。周总理听完后,先是微
微一笑,这个微笑中传递的是友善、轻松、有风度的信息。接着随口答道:
“我是按照东方民族生活方式来生活的”。这一笑一答,含蓄巧妙,立即赢
得了热烈的掌声。

有时,人们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但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只可意会,难
以言传,这样可以用微笑来沟通双方的思想,完成交际任务。如:周恩来总
理在访问印度的归国途中,在尼泊尔首都举行过一次精采的记者招待会。会
上有个外国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恩来总理,您日理万机,但身体
依然很好,精力充沛,满面红光。您是否可以谈一下您是怎样生活的?”(杨
岗主编《企业家外交丛书》)这个问题对平凡百姓,倒没有任何敏感的地方。
但对一位中同总理来说,是不大好回答的,可以说这是智慧与机敏的考验。
如果大谈特谈自己的个人生活,如果板着面孔说:“无可奉告”,如果佯装
没有听见,“王顾左右而言他”,这都是不合适的。周总理听完后,先是微
微一笑,这个微笑中传递的是友善、轻松、有风度的信息。接着随口答道:
“我是按照东方民族生活方式来生活的”。这一笑一答,含蓄巧妙,立即赢
得了热烈的掌声。

2.微笑语言的运用艺术
在运用微笑语传情达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笑得自然。微笑是发白内心的,是美好心灵的外现。这样才能笑
得自然、笑得亲切、笑得美好、笑得得体。不能为笑而笑,无笑装笑。像电
影《满意不满意》中的小杨师傅那样,由于不安心服务工作,心里有抵触情
绪,他的笑是为应付差事而“挤”出来的,是假装出来的,是皮笑肉不笑的。
这样,不但不能迎来顾客,而且还会吓跑顾客。
(2)要笑得真诚。微笑语既是自己愉快心情的外露,也是纯真之情的奉
送。它意味着:“我喜欢你,你使我高兴,见到你很愉快。”真诚的微笑令
对方内心产生温暖,有时还可能引起对方的共鸣,共同陶醉在欢乐之中,加
深双方的友情。例如:前面谈到过的香港影片《三笑》中,秋香对唐伯虎的
微微一笑,在唐伯虎看来,是非常真诚的、美好的。尤其是第二次、笑三次
的笑,秋香是更真诚的,两人用微笑交流着深深的爱恋之情。
(3)要笑得合适。微笑并不是不讲条件的,也并不是可以用于一切交际
环境。它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这讲究就是艺术。
首先,场所要合适。当你出席一个庄严的集会,去参加一个追悼会,或
讨论重大的政治问题,自然不宜微笑。当你同对方谈一个严肃话题,或者告
之对方一个不幸的消息时,或者你的谈话使对方感到不快时,也不应该微笑,
或者应及时收起笑容。

其次,程度要合适。微笑是向对方表示一种礼节,一份尊重;也是自己
仪容的展现。但也有一个程度问题。笑得太放肆,太过分,太没有节制,就
会有失身份,引起对方的反感。微笑如果一笑即收敛,一闪而过,也同样收
不到好的效果。总之以适度为宜。

再次,对象要合适。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使用不同含义的微笑,传达
不同之情,表达不同之意。对恋人,微笑是递送爱慕之情;对同事、朋友、
顾客,微笑是传达友好之意;对长辈,微笑是表示尊敬;对晚辈,微笑表示
慈爱;对敌对者的笑与上述微笑不同,是一种冷笑、讥笑,带有轻蔑、讥讽、
鄙视种种含义。


二、首语的运用

二、首语的运用

首语的表现力也是较强的。

点头,可以表明这样一些意思:如表示致意;表示同意;表示肯定;表
示承认;表示赞同;表示感谢;表示应允;表示满意;表示认可;表示理解;
表示顺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 
1期)

摇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表示不满;表示怀疑;表示反对;表示否
定;表示拒绝;表示不同意;表示不理解;表示无可奈何等。

歪头(侧头)也有多种义项;表示思考;表示天真,如小孩子在听大人
谈话或思考一个问题时,喜欢歪着头,并配合托着面腮,咬着手指等动作。

昂头表示的义项有:充满信心;表示胜利在握;表示踌躇满志;表示目
中无人;表示骄傲自满。头一直往后仰,还表示陶醉。如鲁迅笔下三味书屋
的那位老先生,一边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边“将头仰起,摇着向
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低头表示的义项有:表示顺从;表示听话;表示委曲;表示无可奈何;
表示另有想法等等。

在首语方面,我国有很多成语,既是用法的总结,也是读解的说明。如:
点头哈腰、昂首阔步、搔首弄姿、俯首低眉、俯首贴耳、摇头晃脑、探头探
脑、缩头缩脑等。

首语的运用,要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动作要明显,尤其是当它发挥替代
功能时,如到底是点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