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五同人)彼岸春+番外 作者:两者无形炼成一(晋江2014-05-31完结)-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猫最后废约放手(呃,貌似离宝玉悬崖撒手亦是不远,又一效颦之处),只能说是情到至浓至烈之时,反不再执着当初表象(悔旧日太执信约誓,算是MV剧透呵)。花神庙猫之一段独白,文字或许生硬矫揉,但此时阿一实已是春蚕思尽,再难涅槃。此文结局之处,情节已被大家猜出十之□□,所以写得辛苦之极,痛楚之极。两周内共写了两万三千字,心力衰竭,险些住院,也算是为猫大人鞠躬尽瘁了,一笑。
  说说雅苏。多人说此文用笔华丽,阿一实不敢当(有心人请计算一下,阿一全文一共用了几万个“淡淡”,“静静”,“缓缓”,实在是离绮丽多变之文风差了十万八千里)。但纵观全文,最配的上华丽二字的出场,确是赋予了雅苏。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男配,可惜大多数读者终究对他无感,令阿一愤愤然捶地。雅苏那一耳光,打在素光之身,痛在阿一之心。但若非雅苏,倾昭之间困局永无化解之日。不必再询问素光之于雅苏,究竟是族妹,恋侣还是玛尔赛之替身(大明宫词之中,李隆基对太平朦胧之情,堪称神来之笔,只恨阿一笔端无力,难以敷衍成文)。伊法罕与雅苏棋逢对手,若有番外,阿一首选便是这一对塞外天骄。
  摩勒,一颗赤子之心,纤尘不染,最为可贵。他是阿一最爱之人,是阿一最想令素光移情之人,当然也是素光最不可能移情之人(骨灰级言控老友Vivian直言,摩勒就是一打酱油的,阿一泪)。素光若是颦儿,则摩勒便是专情的宝玉。“我不必知道她那夜去了哪里”,阿一写至此处,为摩勒伏案大哭。
  赵祯,虽有可恨之处,却也是最可怜之人。一代仁宗,平生分明,阿一绝不想令小龙形象崩坏。结局之处,小龙于睿思殿内变诏之时,其心境悲悔之处,实在难以想象。小龙戏份虽少,但因身份特殊,对主线情节的推动,远远超过了小白,归程篇前半段还为将身归宋四字枉担了虚名,其任劳任怨之处,阿一深深谢过。小龙之郭后曹后,俱是痴情之人,千红一悲,同掬此泪。
  赶快来说五爷。俗话说,无耽美,不昭白(好吧,这话是阿一编的)。如何能能在粮食文中不屈五爷之光彩,实在是猫之后摆在阿一面前的另一道难题。“你这丫头能有几分姿色,也值得我白五爷轻薄”。只这一句,便气煞了素光,花痴了阿一。素光最交心之蓝颜,当是小白。丫头二字,唯有五爷自素光十九岁唤到二十四岁,其间亲密之意,想必猫大人亦是暗自妒忌的(说到底,猫就是爱吃醋,一笑)。写小白,阿一主要以倾城与如斯(反而只是偶尔用上猫大人)为小白之衬托(有本衬,有反衬),遗憾在于本想多写出些五爷的英辣(阿一总觉得,五爷之英辣,犹过于五爷之桀骜,这是两种气质,对吧?),可惜最后还是失之于过分柔情。五爷,阿一对不住乃,让你从此有岛难归,袖手江湖,完全和猫易地而处,实在不妥不妥。不过,若是结局理解为HE,则猫与素光尚有回京之可能,小白亦有可能与如斯母子返岛而居。唉,HE还是BE,阿一今生难辨,来世亦不能解。
  晏四方才已聊过,再谈两句狄青。以纳兰之脆弱纤柔,反衬汉臣之郎心似铁,正如美夕之于拉法(喂,这也实在是太发散了)。白牡丹同学,很多文友问起你的出处(请见王銍的《默记》),西北篇太紧凑,戏份过少,没给你啥发挥余地,还让你吃了一顿鞭子,有些对不住你在野史中之故事,以后还请你活跃在纯阳故事中寻觅那三世情缘吧,莫要再给汉臣跑龙套才好。 
  文中一众配角,简而言之:以桑大人之拉风,任大人之悲情,种大人之智慧,范大人之心怀天下,陆离之有勇有谋,阿一已无再多遗憾。反倒是开封六子,着墨寥寥,戏份太少,不过是几张脸谱,即便公孙亦如是。
  行文主旨:言情言情,此文万语千言,不过是一个情字。年宗泽与玛尔赛,晏希来与阿紫(请勿自行比对重阳朝英或一航霓裳),公孙大娘与贺怀智,种世衡与阿奴,有情皆孽,无人不痴,总之这“求不得”三字,只令人唏嘘不已。
  文字处理:阿一感觉,写古风,最难处理的,并非辞藻,而是是声口与文白之间究竟该如何掌握。一个“的”字,一个“罢”字,一个“什么”,均得细细想来,务求和谐。前后文风一致,才是王道(阿一自己完全未能做到,恨恨)。至于辞藻,即便是古风,也不必太过追求冷僻艳丽,而是要在人人耳熟能详之词句中做出新意,按照蓉儿烧豆腐炒白菜之标准烹制起来,才算是文心雕龙。有文友吐槽,此文太过文艺,文艺得令人看不下去,细想来确是如此。若要阿一来说,此文不是一篇小说,而更像是一篇以散文讲述之故事,只盼能勉强做到形散神不散罢了。另外,大家想必已然看出,阿一最喜欢写对话(因为容易),但如何如曹公丁公一般做到千人千声,听音辨人,阿一既无那般功力,亦无那般奢想。
  关于BUG:还请诸位高抬贵手,莫要深究。许多疑问,全然不经推敲。譬如,包拯为何十余年开封府无升无贬(连累猫也没升职),神木桑为何只需要二十八日(以后蚕儿都吃啥?),履霜曲究竟是贺怀智还是伯奇所作(呃,貌似应该是履霜操才对),玉壶冰是否果真一张膝琴(阿一不通琴理,不知膝琴有何特殊之处),好水川之役是否有人生还(宋史载笼络川有千余生还者,好水川无一生还),倾城能否大半日行尽七百里山路(这岂不与高铁媲美?),黑火药二十年后是否过期(唉,实是超越了物理化学之极限),铁浮屠究竟是人是兽(没写清楚,只是阿一笔力不足,绝不是到了武言与玄幻之临界点),春彼岸秋彼岸能否嫁接(据说草本植物嫁接难度大,成活率不高,真真难为四小姐)……凡此种种,细思之下均是令人喷饭之处。但无论如何,为了文中一言一语,一景一物,阿一已竭尽全力,遍觅诗集文海,搜罗半生所学,每每落笔之前,翻地图,查年表,读宋史,阅刑统(本行如是,无可奈何。许多文友因阅此文询问阿一职业,一笑),忙得不亦乐乎。如此,虽不理得,也算心安。
  结语:
  阿一命中劫数,为此文呕心沥血,耗费数年光阴。其间诸多任性,拖累一众文友,万望恕罪。诸位若有文评,无论长短,还请慷慨相付。阿一鞠躬深谢,花蛋全收。
  沉思往事立斜阳。成文之际,佳节又重阳。忆起汴京水傀儡戏文一节,深叹岁月荏苒,但求神佑倾昭。此一刻,心内万般纷乱。左脑是桑大人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右脑是柳三变晓风残月,低唱浅斟。方欲道,人生何必几多愁,头颅三十已堪羞,又恍见,碧水轻浮白鹭舟,蜻蜓飞上玉搔头。唉,不疯魔,不成活,写文令人精神错乱,可见一斑。历经此篇,此一生,发誓不再作长文。
  万般虽苦,不改初衷。叹自作多情之处,盼自然相知之人。此文绝不敢有辱红楼江湖,唯一共通之处,便是一字一句,俱以作者之泪著成。笔有轻重,才有深浅,但心泪之苦涩,古今皆同。曹公丁公泉下有知阿一托言致敬之名作此唐突拙品,以他二人之胸襟气度,必能宽怀谅我,Amen。
  莫笑荒唐言,不悔辛酸泪。
  掩卷聚情思,再品其中味。
  阿一
  2014/05/30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