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乡记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能出水啊?这块地可高。”这是自己挖井挖不出水的村民甲。

    “咱几辈子吃饭的本事还能看错?不出水你就把我这老头子埋里头!”老匠人对自己的本事可不含糊。

    人群哄笑起来:“别听这小子胡咧咧,他是自己没挖出水来不服气呢。”

    “挖井可不是逮个地方就能出水,要不然要我们这样的人干什么!”老匠人很自得,指着院子外头的树,“看着没?那树长得多好,没水能长那么好么?”

    “是啊,这树是长得好。”

    ……

    议论了一会儿,两个徒弟挖出的土已经有点儿潮呼了。老匠人蹲下身捏一把,这土已经不会散开,而是松松地结成了一块。老匠人张开巴掌给众人看:“看见没,这都已经潮呼了,有水气了。这底下肯定有水。”

    “唉呀,这可真是。”看过老匠人手里的土,大家伙这才真信服了。

    就有人开始问:“这打一口井得多少钱哪?”

    老匠人笑得眯缝起了眼,看看,这生意不就来了,不紧不慢地道:“这得看是什么样的井了。深水井就贵,浅水井便宜。也能单独看水脉,给你找准地方,家里有劳力的自己挖去呗,那就更便宜了……”

    林远涛这个主人家在一边给出主意:“谁家地多,赶紧请了去地里看看,要是能在地里打出水来,省得担水浇地。”

    老匠人得了主人家的允许,被一群人夹裹着往地里去了,就连说好了要留下陪客的李成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林远涛跟两个还在不停挖土的匠人打了声招呼,就会堂屋去看看。今天来看热闹的人很多,他答了半晌的话,嗓子都快冒烟了,趁着这时候没人喝点水才好。当然,他还想顺便去厨房看看——今天头一顿,得吃的好点儿,周瓦的厨艺还没太大进步。这是当然的,前些日子院子里的菜蔬还都没下来呢,周瓦想学也找不着练手的啊。

    不过许是听到有人进堂屋了,周瓦很快端了大壶茶水出来,见只有林远涛一人,还挺惊讶。他一边给林远涛倒了杯茶,一边问:“这人都哪去了?怎么一眨眼就都不见了?我还想着你们说了半天话,必是渴了,特意煮了茶水出来呢。”

    林远涛吹吹,喝了两口水才答道:“刚才挖出来的土都有潮呼的了,大家伙觉得这匠人靠谱,有几个有意思想打井的样子。反正现在还不用老匠人下井,我就让他们先去看看去了。这不,一下子呼啦啦就走光了。”

    “真是,感情他们瞅半天就是为这呀?还靠谱不靠谱的,咱花钱请回来的人还能瞎请么!”周瓦对于某些人谈论自己家挖不挖得出水来挺不高兴——来看热闹没什么,就不能说点儿好话?有人就是见不得人好!

    林远涛很满意周瓦的态度,这说明他是真把这里当成家了,处处为家里着想才会不高兴。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抓着周瓦的一只手安慰地拍了拍:“对了,趁这会儿没人我去厨房看看?搭把手啥的。”

    周瓦脸一红,“不用。”看四周没人,凑到林远涛耳边说:“李进家的带着好几个人帮着我呢,都知道我粗活儿不好,怕我出丑。你千万别进去。”

    “行,我就问问,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人帮忙我还凑什么热闹?那啥,反正米菜都有,你请帮忙的也留下吃顿饭,别让人白忙和一场。”林远涛又拍了拍周瓦的手,没想到周瓦人缘这么好了,这才多长时间啊,还没到五月节呢。

    “行了我知道,”周瓦抽出手来,“你还是出去看着点儿,给挖井的师傅送点儿水喝,我去忙去了。”转身又进了厨房。

    一进厨房就被人围上了:“说,出去干啥了?那么多功夫。再多一会儿饭都又蒸一锅了!”“就是,俩人说半天说啥了?”……

    幸亏周瓦身体比这些哥儿都壮出不止一号,才好不容易挤出来:“我就出去送茶水,问问人怎么都没了,还能说啥?让我留你们吃饭呢,咱们再后头也开一席。”

    还是李进家的给他解围:“人都哪去了?咱们帮点忙顺把手的事,吃什么饭呢?还开一席!”

    “对啊,刚才院里还围着一帮人呢,我想看一眼他们怎么开挖的,连个缝儿都没有。”一个人就问。

    “说是看这个挖井的靠谱,有的人也想挖,让挖井的帮着相地方去了!”周瓦回答道,又说:“等会儿饭菜都给咱自己带出份儿来,都留下吃饭。前头吃啥咱就吃啥,我这可是真心实意地留人啊,谁要是抹不开脸我可上家门口抓人去。”

    “瞅瞅周瓦,留人吃饭都这么霸道!吃,大伙儿都留下吃!”说完,几个人都笑起来,手里的活计忙的也更快了。

    ***

    对于村里的大热闹,有的人是不熟,不好意思上门看;有的人呢,则是没脸上门凑这热闹,比如和周瓦结怨的张土才家,或者周瓦的娘家。

    对于林远涛家打井的事,张土才其实挺好奇的,他家里日子过得不错,人口也多,要是花不多少钱他也有心挖一口。不过不是在家里,他家地多,稍微旱点儿的年头,他都要跟村里人争水。一回两回行,年年都这样,以后不是要和村里头的人都结怨了?那样的话,他在村里也就过不下去了。所以,他想着能在自己地里打口井最好。

    他和林远涛不熟,和周瓦因为水打过一回,也就没脸跑到林远涛家去打听消息。不过没关系,村里人去的不少,总有人能知道。为了早点儿知道,他特意把一堆农具送到大门口,他就坐在门口收拾,希望等过来人就能搭个话。不过他不知道林远涛出个主意,把人都支到地里去了,他在家门口等,当然等不到人。

    “这都啥人,看热闹看个没完了咋地?”左看没人,右看没人,张土才等得闹心。

    张土才家的在一边给他打下手:“你跟着着啥急?多少年没有打井的,谁不想多看会儿热闹?”想起现在的周瓦,“你要着急就上林远涛他们家看看去,他能把你怎么的?还能把你撵出来啊?”

    “我和他屋里头的打过架,咋上门?”张土才没好气的说。

    “不就因为争点儿水嘛,现在人家的地也不和你挨着啦,还能老记着这事啊?”张土才家的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本来那回就是你不厚道,那么多人非得跟个小哥儿争,让人戳后脊梁不?周瓦他家就指着他活了,他能不跟你拼命吗?还非得和人家不对付一辈子啊。找个坡就下吧。”

    “你跟谁一家过日子啊?咋净帮别人说话呢?”张土才郁闷了,“说的我欺软怕硬似的。再说,和周家那哥儿打一回,我不没占着便宜吗?”

    “跟谁一家我都是凭良心说话!一个村地你都要得罪遍了。以后咱儿子说亲,你这么霸道,看谁家能把哥儿给过来!”张土才家的白了他一眼:“跟个哥儿打架打输了你还有理了呗?还有脸说呢,我都替你害臊!还有,你那时候说的啥话,还要纳个小?让周璋家的撵周瓦出门子,你缺德不缺德呀?”

    “我就说说吓唬吓唬他,那能当真吗?!”张土才被说得脸上下不来了,“庄户人家谁家能纳小?还过日子不?我那是气话!就那么一说!他们老周家办的缺德事可跟我没关系!那周璋家的还是你们老李家人呢。”

    “你说啥呢?俺们老李家人怎么的了?就那么一家没脸的你老拿出来说嘴,让我兄弟他们跟你来唠扯唠扯?”张土才家的才不怕他说,他们家敢在村里得罪那么些人,一个是张土才家兄弟不少,地也多;另一个,就是他娘家兄弟多,还是村里的大姓李家人。

    就在他们要吵吵起来的时候,终于有人回来了:“张大哥忙啥呢?老些人都下地看能不能挖井了,你家那么多地不去看看?”

    “不在老林家挖呢吗?怎么这会儿又下地了?”张土才家的问。

    “人那个老师傅,会看水脉,林远涛就说趁这功夫老师傅不用下井,让老师傅先给大家伙儿看看。你家也去看看吧,这功夫就在西边地头那呢。”

    张土才家的就推他:“你快去瞅瞅去,咱家西头地多,让人师傅就便看看。快点儿地!”张土才站起身,东西也不管了,急忙往西边走。

    这头张土才家的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这个林远涛还挺关照咱村里人,人不错啊。我还在这合计人能不能看上咱村里人呢。”

    “这话说的,人要是看不上咱村里人,能娶周瓦吗?现在人两口子过得挺好,老一起下个地啥的,还带着周瓦城里头逛去。”这人也起了八卦的心思,问:“老张大哥以前说要纳周瓦做小,真的假的啊?”

    “呸!你听他说!一张嘴胡咧咧,连个把门地都没有!”张土才家的没好气,“就是一句气话,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到处传,不怕造孽!”

    “我就说嘛,老张大哥不是那样人哪。”这人也相信,关键是张土才家的不但娘家弟兄多,自己也挺厉害的。

12节礼() 
林远涛家的深井挖了整三天,才终于出水了。老匠人绞着轱辘上的绳子从井底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被泥糊满了。即使是这样,也掩盖不住老匠人又挖出一口好井的得意:“我给选的这好水位,又打了这么深,我再给你整个好井台,你这井传几辈子都不愁没有水!”

    林远涛也十分高兴:“借你老吉言了。快到屋里,预备好热水了,你老也洗洗。这井底水可凉。”

    老匠人带着徒弟在林家做了几天工,不但痛快地得了工钱,也受了好款待不提。村里虽然没有人再雇人打井,但是找老匠人选地方看水脉的倒是有不少。特别是地多的,又不挨着河边的,想着得了指点自己动手挖一挖,也省的旱的时候干着急。

    林远涛干脆好人做到底,留老匠人多住两天,给村里头好好看看。老匠人在村里走遍了,有的地方能挖出水来,有的地方挖不出,还有的地方虽然底下有水脉可是太深,非得找挖井匠人动手不可的……一时之间,打井成了村里人人都要议论几句的话题。

    “你还说咱们打井太过显眼,你看,如今村里头差不多的人家都要打口井哩。”林远涛拿起个馒头咬了一口,“你这馒头比一般人家都做得好。”林远涛自觉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特别乐意在吃饭或者晚上躺下后和周瓦商量事情,显得两人亲密。

    “我劲儿大,揉的面当然好。”周瓦不以为然,和别的当家主君比起来,他也就剩下劲儿大一个优点了,“别人家都是在地里打井呢,自家吃水还是靠村里头那口大井。别人都说过好几回酸话了。”酸话什么的自然不会有人当着他的面说,是有人传给他的。

    听说周璋家的挺着大肚子在村里说周璋没用,挑个水都费劲,不知道以后有了孩子用水可怎么办呢。又是前辈子没修下的,没有那阔绰劲儿,能在自家院子里挖口井。

    “都说是酸话了,别搭理他就完了。”林远涛不以为意,“咱们日子比别人过得好,就免不了被人说两句。也别想着名声不名声的,日子过得好是真的。”以后要是真买了后头的山地,养起了蚕,说闲话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我还能有啥名声?就是跟你说一声。”周瓦要是有多看重名声,以前也就没办法把周家那一摊子撑起来了。

    “对了,过两天就五月节了,咱趁着今儿天好,上县城逛逛得了,置办点儿过节的东西。”林远涛看看外头响晴的天,虽然说现在住在村里了,县城里要好的该走动还是得走动。也带着周瓦多出去走走,老呆在村里消息都不灵通了。

    “行,李进家的还说我要是去县城让我给带点儿东西呢。等会儿到他家门口我问一声。”李家村离县城也有三十多里,马车跑得快没什么,走路去也是挺远,平常也难得去一次。

    因为快过节了,李成也想着到城里走动走动,他家也有牲口,就套了车和林远涛搭伴进城。有两辆车进城,不少村里人就借光搭车也进城去看看。林远涛和李成两个人自然应允,到时候他们去办他们的事,回头回来的时候接上人就行了。人多热闹,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县城。在城门口大家伙分了手,约了下晌还在城门口见。

    林远涛带着周瓦径直到了相熟的铺子,让掌柜的给配上粽子等凑四样节礼。

    那掌柜的与林远涛相熟,麻利应道:“还和往年一样?您放心好了。”林远涛道:“今年多加一份。”对周瓦解释说:“这家铺子是我相熟的,以往的节礼都是在他家买。老钱掌柜的人办事最牢靠,只要钱给的痛快些,就再妥当不过的了。”又对掌柜的道:“这是我家里的。若是我不在家,我家里的出来办事是一样的。”

    那钱掌柜就道:“知道,现在这几家谁不知道你娶了哥儿都不舍得出门了,轻易不到街面上来。如今想见你一面都不容易呢。”又对周瓦道:“哥儿莫听你当家的,我老钱办事最讲究了,我从来都说你家来买办东西记账年底一起算都行,你家当家的怕我蒙他从来不肯。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就是了。”

    几句话的功夫,店里的伙计把几份礼都包裹好了。那钱掌柜的亲自递过来:“知道老林你忙,不虚留你们。改日闲了进城里来到家坐坐。”

    周瓦离了店里才开口:“这掌柜的怎么这样客气?”还记帐什么的。

    林远涛把东西拿到车上放好,让周瓦也上车:“熟人,和他有些生意来往。以后慢慢跟你说。我在县里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林远涛带着周瓦拜访了些人家,有县里的小吏,衙里差役,还有以前见过的陈捕头和石家兄弟。都是进了门略坐一坐,送了礼,说两句话就走的。林远涛出了门跟周瓦说:“以前我做些买卖与他们相熟了,多认识些人总没坏处的,逢年过节的走动走动,遇事也有个能帮着说话的人。”

    “我明白。这也是应当的。”周瓦也知道这个道理,林远涛带着他出门走动也算是认认门,万一有林远涛不在或者顾不过来的时候,就是自己应当出面的了。

    林远涛对周瓦这一点很满意:周瓦出门,不论去什么人家,都不缩手缩脚的。和人说话也是大大方方,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脸上不露怯。到底是支撑过家里的人,比一般村里没见过世面的汉子都强一些。

    “行了,咱这过场就算走完了。”林远涛把马车存在集市外,“走,咱也去逛逛去。买点儿过节的东西。”

    县里的集市当然是热闹的,又赶上要过节,卖粽子叶的,卖长命缕的,卖香包的,卖雄黄酒的……各式各样的摊子让人眼花缭乱的。除了这些摊子,还有店面里的买卖就更多的了:布店里摆出了新鲜花色的料子,收起了春秋天的厚重布料;粮店里也摆出了包粽子用的糯米;肉铺子里这几日也都多杀两头猪来卖……

    林远涛和周瓦拉着手慢慢逛着,林远涛想着天热了起来,周瓦只有几件自己给预备的衣服,就有心给他添几件薄的。就拉着他进了布店。

    周瓦还不会裁剪衣裳,干脆就买了现成的成衣。周瓦一想也是,这也不是一时能学会的,就大方的挑了几件素净的颜色:“我不爱那花衣裳,我长这样穿那个也不相配。”

    “我也爱看你穿素净的,看着特别利索。”林远涛也赞同他这话,周瓦肤色偏蜜色,穿点儿素色反而好看。

    两个人挑了两件衣裳,林远涛又让伙计给挑了块时新花样的布料给包起来。周瓦就知道是给他娘家的礼了。平常不走动,过节的时候还是的送节礼的。不过周瓦想想这节礼送出去估计也换不回家里一块布头,就有些丧气:“给他们什么好的也是没用。”

    “看在你阿姆的份上。”林远涛也不乐意搭理周家,但是怎么也得给周瓦做脸。

    周瓦情绪有点儿低落,林远涛干脆带他到摆摊的地方去逛。摆着摊子的东西基本都比店面里的便宜,但是来往人多,热闹,正适合周瓦。

    果然,什么桃木梳子,篦子,自家的腌菜,草编的帽子,藤条编的篮子,……实在热闹。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家里缺点儿啥自己都看不出来,看见卖的才想起来。反正好些都是几个钱的事,周瓦买了不少零七碎八的东西,这下子倒是想不起娘家的郁闷事了,买完东西心疼起钱来了。

    “这你心疼啥?又不是买了不用?”林远涛好笑起来。

    “你知道啥?这样的东西我自己也能编出来,现在居然还花钱买了。”周瓦翻看着自己买的篮子,“编的没有我好呢,居然花了两个钱。我现在也开始败家了。”

    “别想了,这不马上就能用了吗?”林远涛把零碎东西都放在篮子里提着,“你还会编这个呢?没听你说过。”

    “村里差不多的都会,不过我花样编的多,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