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飞虎此时酒已半酣,但毕竟是久经沙场,危急之下本能地将身一滚,躲过一劫。又随手攀上牡丹亭栏杆,折下一根,滚滚气血狼烟加持,竟一杆将再次扑过来的妖狐打退十余丈远。
自夏朝武祖创立长生功以来,人族武风大盛,又经数十万年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人族武道早已今非昔比。黄飞虎虽无灵根仙缘,但自幼苦练武艺,又经沙场生死磨练,早已臻至九鼎武士巅峰,气血浑厚有如蛮龙,若得近身,甚至可以做到以凡弑仙之壮举。
黄飞虎得了空隙,当即从灵宠袋中放出一物,却是一只金眼神莺,二目如灯,爪似钢钩。神莺脆鸣一声,钢爪直抓复又扑过来的妖狐,极是凶猛。这金眼神莺乃是闻太师从北海带来的奇异灵宠,赠予武成王黄飞虎防身。倒不是说这金眼神莺比妲己还要厉害,只是妲己不曾防备又因一物降一物罢了。
妖狐被神莺抓伤面门,醉意顿去,知一时拿不下对方,身子一扭躲过神莺的喙啄,窜入湖水中消失不见。帝辛命人放水挖湖,竟挖出累累白骨,一时脸色阴沉之极。
次日,帝辛见妲己面上带伤,急切温言关怀,妲己推说是昨夜被海棠枝刮伤,帝辛不疑。经此事故,旧恨未平,又添新仇,妲己更是记恨黄飞虎,一心要害其性命。
朝歌如何,暂且不说,却说西岐这边。姜子牙相周多年,治国安民,西岐国力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一时之间再难有大的发展。于是上至姬昌,下至朝臣,皆开始寻求他途。而姜子牙虽得姬昌器重,但他能迅速在西岐站稳脚跟,却还多亏了姬昌之母太姜的帮助。
原来姜子牙本是姜姓旁支,可惜早已没落,连姜氏族谱都没资格入。相周之后,在一次王宫宴饮中得以拜见太姜,太姜得知此情,又赏识其才干,遂向姜氏族长大力推荐。自此,姜子牙得以接触到姜姓氏族本家,了解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事情。
许多姜姓氏族的长老也看好姜子牙的潜力,许其入姜氏族谱,支持其成为姜姓在西岐的代言人。正是姜姓氏族的大力支持,为姜子牙减少了许多官场阻碍,诸多政令改革也得以顺利实施。
君臣多次商议之下得出了结论,西岐想要获得大发展,唯有攻伐他国。西岐虽国力日盛,但大商怎么说也是传承数十万年之久,底蕴深厚之极。西岐君臣还没有打出清君侧之名,正面和大商叫板的胆子和信心。于是这个征伐目标便锁定在北伯侯崇候虎的封地之上,毕竟柿子还要捡软的捏嘛!
为师出有名,标榜自己是正义之师,当然还需要扯一块遮羞布来粉饰德行。于是姬昌命人宣扬崇候虎蛊惑圣聪,大兴土木,荼毒万民,极尽夸张之能事。数十日后,姬昌称救万民于水火,誓师亲征,姜子牙相随,大将南宫适先行,起兵十万,攻伐北伯侯。
数月之后,姬昌连过数州,又克数道关隘,兵至崇城,安营扎寨。此时崇候虎远在朝歌随王伴驾,崇城之中其子崇应彪怒骂姬昌不守本分,聚将商议破敌之策。(。。)
第二百八十章 黑虎献兄 崇氏一族()
上回说到崇候虎远在朝歌,其子崇应彪聚将商议破敌之策
次日,南宫适排兵叫阵,虎将黄元济领兵出战,二人各逞威风,斗三十回合,黄元济失手被南宫适一刀斩于马下。首战得胜,西岐军士气大涨,次日再战,崇应彪与姬昌、姜子牙阵前答话,互斥对方无道。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未答几句,两军再战,西岐阵中辛甲纵马摇斧,崇城陈继贞跨马提枪。
二将斗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崇应彪又派金成、梅德二将助战,而这边姜子牙更狠,直接派出六员大将。西岐以多欺少,混战之中枪挑金成,斧劈梅德,崇应彪见敌军势大,杀出重围,返回崇城。崇城高坚,西岐久攻不下,未免伤亡过重,乃暗中修书派南宫适前往曹州请崇候虎。
南宫适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后至曹州见得崇黑虎,呈上文书。所谓文书之上无非写些劝降之语,再暗许利益,当然还要扯些为了天下苍生的大旗来遮羞。崇黑虎看罢文书,思虑再三,心中已有定计,招待南宫适宴饮后点三千飞虎兵,开往崇城。
崇应彪正为西岐来犯,接连损兵折将而苦恼,见叔叔领兵来援,甚是欣喜,开城相迎,摆宴接风。次日,两军再战,崇黑虎请战,与南宫适做戏一场得胜,以彻底消除崇应彪疑心。待过几日,崇黑虎又让崇应彪修书一封,上报天子。请其兄崇候虎回返封地。
朝歌城中,帝辛和崇侯虎得知此事,俱是大怒。骂姬昌逃官欺主,实乃欺世盗名之辈。崇侯虎得了帝辛旨意,领三千兵马直出朝歌奔赴崇城而去。
而崇城这边,崇黑虎早已暗中控制全城,等候兄长多时,见崇候虎领兵前来,与崇应彪一同出城相迎。暗中却在城门洞中设伏。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崇候虎父子哪曾想自家兄弟会帮着外人来害自己,不曾防备。被崇黑虎一举擒拿。崇黑虎又将兄长家眷尽数拿下,一起绑了押往西岐军营。
崇黑虎周营献兄,主帐之中得西岐众人热情招待,姬昌亲迎赐座。虽然不耻崇黑虎的行为。但能如此兵不血刃地拿下崇城。想不热情都不行啊!一番相互吹捧恭维之后,姜子牙累数崇候虎罪状,下令将崇候虎父子推出辕门斩首。
崇候虎自进周营便一言不发,想他纵横半生,却被亲兄弟陷害,在阴沟里翻了船。如今他也认栽了,本以为自己王侯之尊,最后处置该软禁养老。顶天了也就是流放。却没想到对方如此之狠,弟弟黑虎也不念半点兄弟亲情。竟然要杀他父子二人性命。
崇候虎猛地挣扎起来,大骂姬昌伪善,假仁假义,欺君罔上,枉有圣贤之名。又骂弟弟薄情寡义,日后必不得好死,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心慈手软,放过尔等叛逆一脉。
崇候虎何出此言?却是还有一番缘由,且待我慢慢道来。
话说这崇氏一族也是颇有来历,一脉起源于前朝皇室旁支——姒姓,一脉起源于姒桀之臣太史令终古。终古因见九鼎之水沸腾算出大夏气数将尽,弃姒桀而去,选择了投靠大商开国君主成汤。
当一个势力、家族还比较弱小的时候自然能团结一致,谋求发展壮大,但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嫡系、旁支夺权,互相倾轧的情况。
大商初立,一脉是亡国遗民,一脉在大商缺少立足根基,自然而然地便抱团到一起。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崇氏一族屡立功勋,早已成为大商的顶尖大势力,威镇北方。大商初期,崇氏两脉还如胶似漆,到了后期,两脉之间的恩怨间隙越来越大,相互倾轧极其严重。
为了继承父亲的北伯侯爵位,以及崇氏一族的族长之位,崇候虎和崇黑虎当初的竞争可谓极其激烈。支持崇候虎的乃是起源于姒姓的一脉,而崇黑虎背后的自然是起源于终古的一脉了。
从起源上来说,一脉是夏朝国姓,一脉是姒桀之臣,一主一从,又有外投他国之事,所以两脉斗争激烈之时,遗民一脉蔑称终古一脉为叛逆。
最终,崇候虎胜出,继任崇氏族长之位和北伯侯爵位,终是顾念兄弟亲情,没有赶尽杀绝。于是崇黑虎外放曹州,成为北伯侯下属的一方诸侯,而斗争失败的起源于终古的一脉崇氏成员也是夹起尾巴做人。
崇黑虎竞争失败之后,放弃许多权利,对兄长恭敬之极,平日无半点僭越之举,数十年如一日,终于重获兄长信任。尽去疑心的崇候虎开始逐渐对弟弟放权,让他参与宗族大事。
但是,崇候虎的信任却没有换来同样的信任,反而在关键时刻狠狠地在背后捅了他一刀子。所以崇候虎才骂崇黑虎薄情寡义,也恨自己当初的一念之仁,心慈手软,只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
说来也是讽刺,在此大商帝朝风雨飘摇之际,依旧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地站在大商一边却是当初的亡国遗民一脉。而最早投靠于大商的终古一脉又一次选择了良禽择木而栖,也许他们的选择并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评判,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崇候虎的挣扎叫骂终是没有改变被杀的命运,身躯倒在黄土之中,首级被献往中军主帐查看。崇候虎虽死,尤两眼瞪圆,死不瞑目,姬昌见之,只觉心胆俱寒,急忙挥手令人将首级拿去埋了。
首恶已除,大局已定,自然是到了分赃的时候。西岐得崇城府库中积累多年的兵器钱粮,又掠许多人口贬为奴隶,带回西岐以作发展资粮。崇黑虎则得崇城封地,自领崇氏族长和北伯侯爵位,虽然名声受损,钱粮资源亦失,但所得却也不小。
此事落幕,西岐军征伐他国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自然要撤兵了,大军出征,仅是一天的钱粮消耗也不是小数啊!西岐撤军,崇候虎也未多送,毕竟崇城经此大变,需要他来坐镇处理。崇氏遗民一脉的反扑也需要他去镇压,清除异己,扶持党羽必不可少。
北地变故传至朝歌,帝辛大怒,本欲起兵讨伐西岐,却被大臣以东、南战事紧急为由劝下,暂熄此念。
西岐出征大胜而归,但西岐王宫之中却无半点喜庆之意,反有几分哀色。原来姬昌自见见崇候虎父子首级之后便神魂不定,身心不安,一合眼便见崇侯虎立于面前,恶言诅咒,枪刺心口,顿时惊醒,浑身冷汗。
随行军医调治无用,待回到西岐城后遍请神医、巫师,亦是束手无策,姬昌日渐消瘦,命在旦夕。最终还是其母太姜请姜氏一脉的长老出手,为姬昌暂缓病情,吊住性命,神农氏后裔果非浪得虚名。不过姜氏长老却不愿意彻底医治姬昌,一是医治姬昌的代价太大了,二则是神农一脉祖训,不医必死之人。
夏朝皇室本就拥有巫族血脉,其时巫蛊之术盛行,崇氏自然得其部分传承,并经无数年研究,创出了数种全新的诅咒之术。其中之一名曰“生命诅咒”,以生命为代价施展,施术之人必死,中咒之人亦必死,为崇氏最高传承之一。
崇氏之中会此诅咒之人不足五指之数,但崇候虎身为族长,恰好是其中之一。崇候虎被斩首之前以生命施此诅咒,以怨气为媒,凝聚于双目之上,姬昌见其首级,心胆俱寒正是中了诅咒之故。
生命诅咒诡异厉害是其一,其二则是姬昌为推演伏羲八卦(。。)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王安内 将门虎女()
上回说到姬昌为推演伏羲八卦
重定易数而穷尽心力,早已神魂虚弱,气血亏空。
人族经多年发展,武风盛行,强身健体,寿百余年不过平常,姬昌又出身大族,地位高贵,自幼灵药调理滋养,寿三、五百年亦属正常。但他穷研八卦易数,心神损耗导致寿元大减,本就时日无多,再中此诅咒更是雪上加霜,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姬昌精研八卦,自然知道人力终有穷尽时,该是自己寿尽归天了,于是唤姬发和姜子牙至病床前,群臣殿外等候。姬昌对姬发敦敦教诲,传授修身之道,治国大略,又命其拜姜子牙为亚父,可谓临终托孤。
姬昌又言自己研究多年,用来定大周国运的易数心得皆存留在其母太姜处。命姬发日后务必广集天下巫师整理完善,著成周易,以了却他最后的心愿。姬昌言罢,闭目归天,群臣痛哭失声,姬发戴孝以王侯之礼下葬。
丧礼之后,姬发继承西伯侯爵位,自称武王,追封其父为文王,又尊父遗命拜姜子牙为亚父,百官各加一级。人族此时已有爵位划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只能由天子授予,而且就算是世袭爵位也必须报备天子得其批准。
西伯侯属于最高等级的公爵,姬发却自领爵位、自称武王,又追封姬昌为文王,乃是明显的僭越之举,反意昭然若揭。姬发虽然违背了缓称王之略,但对广积粮,高筑墙之策却严格执行,并没有冒然起兵。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姬发继位自然要提拔原武王党官员。安抚拉拢原帝党官员。至于那些至今仍不臣服的,原太子党死忠官员自然是要彻底打压了。西伯侯总领的二百诸侯也需要派人联络拉拢,以防谁生出异心,扯自己的后腿。
攘外必先安内,西岐这边姬发积极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朝歌这边也得到了姬昌逝世。姬发继位的消息。上大夫姚中奏与帝辛,言姬发自立武王,其志不小,意在谋叛,当速兴师问罪,以正国法。帝辛却以姬发年幼而轻视,不以为意,让其将心思放在如何平定东、南诸侯反叛之事上。
却说黄飞虎从小与帝辛一起长大,又做过帝辛侍读。情同手足,更是在战场上救过帝辛性命,说起来帝辛还是黄飞虎妹夫。帝辛对其极为倚重,总领三军,镇守帝都安危,但黄飞虎却不居功自傲,恪守臣子本分,实乃国之栋梁。受百官器重,地位堪比闻太师。
而那苏妲己一心要害黄飞虎性命。却又抓不到他的把柄,几次挑拨不成,反惹帝辛不喜。于是妲己在安分许久之后终于决定‘曲线救国’,将主意打到了黄飞虎妻室身上。
不觉时光荏苒,这日乃正月元旦,各位大臣夫人入宫朝贺苏妲己。所谓妻凭夫贵。黄飞虎元配夫人贾氏身为一品诰命夫人,自然也是要入宫朝贺的。贾氏朝贺完毕,乃往西宫而去,西宫黄妃乃是黄飞虎亲妹,姑嫂二人平日见面虽少。却相交甚好,情同姐妹。
贾氏未至西宫,便被宫娥唤回,言皇后娘娘相邀,贾氏虽疑,但仍再回正宫。妲己与贾氏话些家常,又言其夫武成王为国为民,劳苦功高,更言仰慕贾氏贤淑,要与其结为姐妹。贾氏虽然不喜妲己,又满心疑惑,但毕竟是大家出身,极有教养,应对得当,毫不失礼。
妲己设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又邀贾氏前往摘星楼赏景。贾氏不好违命,遂陪同往摘星楼,凭栏看景,忽感背部被人一推,顿时坠下楼台,摔得粉身碎骨。妲己站于栏杆处,嘴角勾起一抹阴笑,命人报帝辛贾氏一时不慎,失足跌下摘星楼。
帝辛正与喜媚饮酒,忽闻此变故,大惊,急往摘星楼而来。帝辛赶至摘星楼,妲己一脸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哭诉贾氏失足坠楼之事。
正此时,西宫黄妃也听闻消息急急赶来摘星楼。见嫂嫂惨死的尸身,更是心头火起,对着帝辛就是拳打脚踢,口中更是不断怒骂,质问帝辛如何对得起她?如何对得起她哥哥?心中还记不记得半点三人一起长大的情分?还记不记得哥哥为大商社稷立下的不世功勋?
帝辛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帝辛的脾气,能对黄妃如此纵容却不是没有缘由。却说黄妃乃是将门虎女,从小就如假小子一般,掏鸟蛋、打架,从来都少不了她的份,那是一点淑女气质都没有。直到嫁于帝辛之后,久居宫闱,受姜皇后和杨妃影响才慢慢收敛起来。
而帝辛文武功课之余,也常与黄飞虎兄妹玩耍,对黄妃极是爱护,可说是青梅竹马。如果是帝辛娶姜皇后还有政治因素,属于先婚后爱,日久生情的话,那黄妃便是帝辛最纯真、最美好的初恋。
黄妃连打数拳,又踢几脚,见帝辛默不言语,满脸愧色,亦是于心不忍,心知此事非帝辛之过。又见一旁的妲己一脸狐媚,假装可怜令人作呕,十足的绿茶婊,拳头一转打向妲己。黄妃武艺虽不及其兄,但毕竟是将门虎女,足有七鼎武士实力,妲己一时不备,被一拳打倒在地。
黄妃欺身上前,继续拳脚相加,帝辛在旁,妲己一身本事不敢使出,只得生受拳脚,连连向帝辛呼救。帝辛怕黄妃一时不轻重,打坏了妲己,连忙上前劝阻,想将压在妲己身上的黄妃拉起来。帝辛第一次用力并不大,黄妃又使出千斤坠的手段,竟然没有拉起来。
帝辛又加了几分力气来拉,不想竟将黄妃抛飞,太阳穴正好撞在案台尖角之上,登时气绝身亡。按说以帝辛的修为,力道控制自如,绝无可能出现如此失误,却是那妲己算计好角度,暗中加了一把力,害死黄妃,却让帝辛以为是自己误杀黄妃。
帝辛也是关心则乱,才会以为真是自己误杀黄妃,抱着黄妃尸身悲哭不起,后悔不已。妲己劝慰帝辛说黄妃辱打天子,死有余辜,却被帝辛一巴掌打得跌倒在地,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妲己。
妲己从未见过如此凶狠暴戾,欲择人而噬的眼神,以她比帝辛还高的修为竟然悸怕不已。妲己自进宫以来受尽万千恩宠,这还是帝辛第一次打她,但她却明白现在不是耍小性子的时候,连忙作出委屈却又不敢吱声的柔弱模样以博同情。
帝辛这边正满心悲痛愧疚,不知该如何面对与自己情同手足的黄飞虎,而黄飞虎这边却得到了消息。说帝辛睹贾氏姿容,见色起意,出言调戏,贾氏贞烈,自跳摘星楼而亡,黄妃寻帝辛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