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钟鼎乃是国之重器,这白龙长老所赐的先天灵宝端是不凡,自动护主便可抵挡大罗金仙一击。
不过凡事可一不可再二,面对大罗金仙的攻击,敖云已经无力抵挡。又是一锏砸下,敖云体内气血暴动,却是决心自爆。千钧一发之际,一只老鳌挡在敖云身前,足有近千丈大小,鳌壳上烙印着神秘的纹路,神光流转间,竟硬生生扛下惊雷锏。
“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却是黄河下游龙王眼见敖云危急,逼退对手,凭借超级乌龟壳一般的强悍防御救下了敖云。
“找死!”焦狂眼见必杀一击被阻,大怒,举锏再打。老鳌则顶着坚壳龟缩不出,完全不理焦狂的叫骂,敖云趁机恢复伤势。
另一边,大禹施展法天象地之术,化作一巨人,因没有趁手的兵器,故而赤手空拳,巫族战技连出。而他的对手则是一大力蛮熊,皮糙肉厚,力大无穷,巨爪挥舞间伴随着莽荒之气,侵蚀肉身,无往不利。
不过巫族身具阴浊之气,而大禹又修炼巫族至高秘典九转玄功,自然不惧莽荒之气的侵蚀。二人旗鼓相当,拳拳到肉,少了一分法修道术的绚丽,却多了一分武修战斗的热血。
焦狂惊雷锏连砸九下,鳌壳已然布满裂痕,躲在壳中的老鳌吐血不止。而这么短的时间,纵有龙宫诸般灵丹妙药,敖云的伤势也没能恢复多少。又是一锏砸下,带着无量雷电,眼看老鳌无以为继。却见一根千丈巨棒从天而降,挡下了惊雷锏。
五道身影从天际而来,四男一女,千丈巨棒回转,缩小成七尺长短的铁棒,落入其中一人手中。其人满脸长毛。双手过膝,全身战意蓬勃吞吐,正是从北冥逍遥岛赶来的袁战等人。
焦狂神色凝重,却毫不畏惧,一言不发,舍了敖云、老鳌两人,直奔袁战而来。袁战手中铁棒挽个棍花,直接迎了上去,站在一起。其余四人则奔散四方,各寻对手。
幻风所过之处,叠影重重,掀起无尽罡风,割裂空间。疾影嘶鸣,残影无数,恐怖之极的九幽寒焰挥洒。天残挥袖之间,寒气喷吐。至阴至寒,又有天蚕冰丝网抛飞。一网一个准。冥泠身旁,万千黄叶飞舞,飞花摘叶,锐比神兵,攒射之下无人能躲。
袁战手中的神兵唤作水火玄铁棒,乃逍遥所赐。重达一万八千斤,蕴含水火混元之力。焦狂天资绝艳,又有蛟龙神珠这等镇族之宝相助,但到底是新晋大罗金仙。规则之力的运用比不得早在大罗金仙境积累无数岁月的袁战,再说逍遥岛底蕴之深厚。传承之精妙又岂是一个蛟龙族所能比的。
袁战一棒砸下,水火混元之力暴动,焦狂惊雷锏断,右手骨折,胸膛塌陷,鲜血狂喷,夹杂着内脏碎末。
另一边,袁明被三位龙宫高手围攻,皆是大罗金仙,星辰千钧棍狂舞,牵引星辰之力,一棍砸在一人肩头,身形趔趄,一只手臂被废。趁此机会,袁明身上一根金毛飞出,化出一身影,与自己一般无二,直奔袁战,千钧一发之际救下焦狂性命。
袁明早就注意到袁战等五位大罗金仙的到来,而且通过他们的道术战技判断出对方是北冥逍遥岛的人。不过他却没有丝毫惧意,反而心痒难耐,跃跃欲试,救下焦狂不过是顺手罢了。
袁明分身与袁战对拆硬碰数十招后能量耗尽,轰然消散。而袁明已经逼退三位龙宫高手,跳将出来,星辰千钧棍一圈,拦下疾影,又是一棍,引来袁战。三人厮杀在一起,棍影漫天,身影重重,空间不稳,不时出现道道黑色裂缝。
赤尻马猴乃是混世四猴之一,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乃是所有猿猴类神兽的祖宗。而火眼水猿则是所有猿猴类神兽中仅次于混世四猴的存在,又常在逍遥岛中与六耳切磋,对血脉压制有一定的抗性。幽焰天马则是与火眼水猿同一等级的洪荒异种,速度无双,一手寒焰神通出神入化。
两只猴子愈战愈勇,无穷精妙棍法棒术不断使出,见招拆招,往往一招使至半途便已然变招。疾影穿梭其中,只是偶尔出招,却对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经常能扳回劣势或让袁明一阵手忙脚乱。
袁战目射神焰,疾影全身被寒焰包裹,两焰交融,相得益彰,威力倍增,甚至可焚虚无。袁明善于变化,力敌九龙,且善于控水,只听他怪啸之间,凭空出现九条水龙护体,脚踩双龙,当真是威风凛凛。
又见袁战口喷神水,约摸有脸盆大小,散发着三色之光,蕴含着无量灵气,无数生机。这水却是不凡,乃是万水之母,无上圣品,三光神水,其中日光神水坏人肉身,月光神水伤人元神,星光神水守护己身。
火眼水猿天赋异禀,体内可生三光神水,但从他出生到现在无数岁月,也只有这么大一团,足见三光神水之珍贵。袁明曾于洪荒星空之中采集日光、月光、星光来炼三光神水,可惜十余万年下来也只不过炼成数滴。如今见得此等宝物岂不动心,当即利用自己的控水神通争夺起三光神水来。
这三光神水乃是袁战之物,早已炼化,按说除非袁战身死,否则别人不可能强夺。但猿猴祖宗就是猿猴祖宗,血脉压制不可避免,星辰教秘术连出,竟生生从袁战手中夺去四分之一的三光神水。吓得袁战急忙收起剩下的三光神水,不敢再使用,一脸的肉疼,心都在滴血啊!
蓦然,两人同时收了精妙棍术,转而使用基础棍术。即使是再精妙的战技也难免有破绽,你发觉不了只是因为你眼光境界还不够。反倒是基础战技千锤百炼,返璞归真,简单却无破绽,在更高层次的战斗更具妙用。
尽管袁战拖住了两位大罗金仙,还略占上风,但还有其他三位大罗金仙。顶尖高手对于战局的作用是巨大,甚至是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宫一方已然占尽优势。眼见胜局已定,大禹心中升起无尽欣喜,源头将除,距离自己平定水患还会远吗?
就在此时,异变突起,三十多位大罗金仙横跨天际而来,甚至还有一位准圣高手,出手攻击龙宫一方人马。来人多是兽袍遮体,身材魁梧,面容粗狂,出手之间带着浓郁的莽荒之气,显然不是道门修仙练气士。
这么多的高手入局参战,将龙宫一方的优势完全摧毁,尤其是那位准圣,纵横战场,无人能敌。龙宫一方死伤惨重,截教人马也未能幸免,唯有阐教金仙见机早,躲避及时,没有什么伤亡。一道巨大的掌印直向大禹拍来,仅是威压便已然完全将其锁定,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
不过大禹乃天生圣贤,水患未平,大禹岂能殒命。危急关头,只见一座万仞大山突兀地出现,挡在大禹身前,巍然不动。准圣高手转头向东方天际看去,却见一青年男子一手托着一座万仞高山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位驼背老人。
这青年男子正是奉叔父青龙之命前来相助大禹的六太子霸下,而那位驼背老人则是鱼龙一族的太上长老,有准圣境界。霸下也不多言,手一翻,万仞高山直砸准圣高手,霸道无匹。能成就准圣的高手岂是庸俗,怡然不惧,右手握拳,拳印直击高山。(。。)
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珍河图 神斧开山()
上回说到准圣高手怡然不惧,拳印直击高山
龙族太子的到来,让龙宫人马士气大振,拼命之下竟挽回几分局面。太上长老挥袖收起敖云和老鳌,别看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却是身手灵活,气血浑厚,法力通玄。那位准圣高手已被霸下太子拖住,分身乏术,太上长老作为准圣高手,按说应该碾压众人。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三十六位大罗金仙组成一座大阵,借来强大的神魔之力。竟压制住太上长老,而且犹有余力,还牵制住了天残和冥泠。龙宫一方落入下风,鲜血四溅,时有高手殒命,厮杀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霸下虽不惧那准圣高手,但在不动用强力底牌的情况下也无力改变战局。眼见龙宫人马死伤惨重,霸下起了暂时退兵的心思,大手一翻,大摔碑手,龙纹巨碑直镇准圣高手。趁此机会,霸下大手一挥,掌中日月,将龙宫水府兵马和己方高手统统收入其中。
右拳直出,撼动三十六位大罗金仙布下的神魔大阵,救出天残、冥泠与太上长老三人,同样将他们收入掌中。准圣高手已然打碎巨碑,巨大无比的拳印直击霸下,霸下转身与其对拼一记,借力遁走。妖族一方也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是故并没有追击,而是收拢兵马休整,以恢复实力。
霸下带着众人来到一处水府,又赐下灵药,让他们先行疗伤,恢复实力。休整之际又派高手打探妖族动向,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不是霸下不想用更方便的推演。他带来的鱼龙族太上长老本身就是善于推衍之道,但有一股神秘力量遮掩天机,模糊不清,推演无用。
双方均无全胜把握,是故一直按兵不动,倒是出现一段难得的平静时期。
这日。水府迎来了一位客人,正是人教首徒玄都**师,由大禹率圣殿修士亲迎。玄都想要让霸下迎接却是还不够资格,就连接风宴都没有出席,不过婵姐两教的修士倒是一个不落。接风宴后,玄都将老子亲炼的神珍交给了大禹,一番交代鼓励后便直接离开了。
不久之后,霸下得到消息,那位准圣高手与袁明不和。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后袁明一怒之下率众出走。出走的袁明占据淮河水府,自称淮水无支祁,部分妖族聚在淮水,部分妖族则散布长江、汉水等诸多水域。
得到这一消息,霸下大喜,迅速聚众商议,李锦性格谨慎。提出此事是否有诈。敖云太子为了小妹被害之事,暗中始终关注妖族。对此却不这样认为,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依据。
“我观妖族良久,发现一大疑点,那就是部分妖族身上带着星辰之力的痕迹,而部分妖族则是带有莽荒之气。由此当知妖族也是分不同派系的,他们也并不是完全齐心的。”众人仔细回想之下。发现确实如此,相信了敖云的判断。
众人又商议应该如何对付妖族。老鳌说要尽起龙宫兵马,再袁明支援之前,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中游龙宫,之后再攻打淮水。各个击破。而大禹则提出由自己率领圣殿修士与截教门人前往黄河源头,自上而下疏理河道,治理水患,最终上下夹击的策略。
一番商议之后,由霸下拍板采用大禹的方案,众人自然无有异议。为了帮助大禹治水,敖云太子、李锦和老鳌三人以李锦曾经进献的黄河水域治理方略为基,进一步完善以作河图赠予他。
大禹得此河图,大喜,多次拜谢,一番准备后率众出发前往黄河源头。不过他并没有通过传送阵直接前往,而是沿途跋涉,对照河图实地考察,并极力帮助受灾百姓。数十年后,大禹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黄河源头。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历,大禹已经成竹在胸,确定了治水方略的核心思想。所谓堵不如疏,大禹的方略便是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堵疏结合,平定水患。
大禹很快便投身治水大业,率领众人开山碎石,清理淤泥,逐步推进。但是,不久之后大禹便遇到了重大困难,治水大业受阻。原来大禹之父鲧曾以九天息壤化出九座十万仞高山,堵了黄河水道,如今大禹便遇到了第一座息壤高山。
大禹要疏通河道,自然要凿开这息壤高山,但九天息壤所化岂是凡俗,众人诸般手段皆无可奈何。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道流光从天际而来,落在大禹面前现出身形,正是袁战。
二人见礼,大禹问起下游战事,袁战说道:“阐教金仙言师尊有命,返回了昆仑神山。战局总体站着上风,但一时之间也拿不下对方。”
大禹又问及袁战所来何事,袁战尴尬一笑,说道:“为助你而来。”说着取出一柄古朴石斧,“此乃一流先天灵宝开山斧,为吾师尊逍遥圣人所赐,当助你开山治水。”
这开山神斧本该早就赠予大禹,只因袁战见开山斧威力强大,忍不住多把玩了些许时日。直到前些日子大师兄杜康传音,师尊已有责怪之意,才急急忙忙给大禹送来。大禹喜上眉梢,接过石斧,遥向北方恭恭敬敬地三拜。袁战送了开山斧,也不多留,很快便离开了。
大禹得了开山斧,当即闭关祭炼,幸亏大禹身具巫、人两族血脉,不然还真祭炼不了这开山神斧。巫族血祭炼化之术会损害先天灵宝的灵性,只适用与神兵而不适合灵宝。十年之后,一股强大的气势冲天而起,威压横盖四方,守候多时的圣殿修士和截教修士皆有所感,大禹出关了。
大禹本就是天巫,又是太乙金仙,如今炼化开山神斧,感悟其中的法则,一举突破境界,成就大罗金仙。境界既然已经突破,再经一段时间的积累,大禹必能突破到大巫层次,其实力还会迎来一次巨大的提升。
十万仞息壤高山之前,大禹手握开山神斧,又施法天象地之术化作三千丈高的巨人,开山斧也随之变大。神斧高举,直劈而下,顿时风云变色,地动山摇,息壤高山之上出现一条巨大的裂缝。
大禹看见众人之前诸般手段都无可奈何的息壤高山被自己一斧劈出裂缝,信心大增,鼓足全身力气,连劈八斧。裂缝越来越大,被息壤高山所阻的河水已经灌入其中,不断地拍击回旋。
大禹神斧再次高举,集中所有的精气神,大喝一声,竖劈而下。顿时,山摇地动,息壤高山完全被劈开,滚滚黄河水顺流而下,奔腾千里。消耗巨大的大禹气喘嘘嘘,疲惫不堪,却掩不住发自内心的喜悦,仰天大笑,圣殿修士与截教门人也是击掌相庆。
待一番休整之后,大禹一行人又投身治水大业,以神珍测量江河深浅,以神斧遇山开山,进展颇为顺利。就算遇到精怪妖魔阻拦也有圣殿修士和截教门人出手消灭,而且大禹如今的实力也不弱,大有神斧在手,天下我有的无敌气概。
在不断地开山过程中,大禹结合巫族战技,自创一套开山斧法,一众圣殿修士和截教门人皆是赞叹不已,不愧是天生圣贤。开山斧法,共有九式,威力无穷,又在之后的战斗中不断完善,越发气势雄浑,圆转如意。
在治水过程之中,大禹救助了无数受灾百姓,百姓感恩戴德,口口相传,大禹贤名远播。而大禹治水颇有成效的事迹传回蒲坂城,群臣赞扬,虞舜封赏,大禹威望日高。(。。)
ps: 月底了,又是双倍月票,求张票票,不然又要裸奔了,你们忍心吗?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开山九斧 北海大战()
上回说到大禹救助无数百姓,贤名远播,威望日高
此时的大禹已经来到了第四座息壤高山之前,一如既往的法天象地,高举神斧,开山九式。斧痕暗合法则之力,劈在息壤高山之上,地动山摇,九斧之下,高山即开。只见大禹神斧杵地,站在奔腾不息地滚滚黄河之水中,却是陷入了顿悟状态。
大禹识海之中,本来有九道身影在演练斧法,正是开山九式。蓦然,出现万千身影,演练无穷战技,拳掌指腿,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应有尽有。渐渐地,万千身影相互融合,越来越少,而他们演练的战技却越发精妙。
终于,万千身影只剩下三十六道,而且演练的全部都是斧法。外界,一直静立不动的大禹忽然动了,开始演练三十六式斧法,一遍又一遍。斧法威力绝伦,一众圣殿修士和截教门人不敢靠近,又退后数百里,同时密切关注四方,为大禹护法,防止有人打扰。
大地精气喷涌而出,先天灵气滚滚而来,不断冲刷、滋润、强化着大禹的肉身。识海之中,三十六道身影再度融合缩减,终于化成九道,减无可减。开山九斧再无一丝斧凿匠气,浑然天成,九斧一出,晴空霹雳,天地变色。
大禹紧闭的虎目睁开,精光外射,划破虚空,仰天长啸,气血冲天,有若蛮龙,法天象地达到六千丈。大禹顿悟百年,不止开山九斧大成,而且九转玄功突破至第六重,晋升大巫。大禹实力倍增,众人羡慕不已,一番恭贺之后又投身治水大业。
与此同时。北海防线这边,深海蛮兽疯狂冲击,情况颇显危急。由于北海之滨玄武一族以及北冥逍遥岛的存在,北海龙宫的实力是四海龙宫中最弱的,北海防线自然不及其他三海防线坚固。
而来北海防线的正是三子嘲风和五子饕餮,二人虽然神通广大。但北海防线还是底子薄了些,一时也无力扭转战局。不过饕餮乃是逍遥的二弟子,在北海据有地利,嘲风瞳术惊天,浴血厮杀之下多次击退蛮兽的冲击。
蛮兽灵智不开,实力越高越能压制凶性,但仍是以本能为主导。四海防线之战,通常以诛杀全歼为结束,极少有败退逃亡的。但这次却不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