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么大的地方,不说购买整个大楼了。租金就是一笔不菲的价格。每年5万美元。这在69年的圣何塞是一个非常非常昂贵的选择了。
由于沃兹尼亚克同时在电路工程和数学两个领域向视频游戏公司发起挑战。为了尊重对手,也为了最大限度的拿到这场势在必得的胜利。视频游戏公司派出首席技术官阿尔科恩应战工程学挑战,副技术官文奇应战数学题挑战。
第一个挑战项目是电路工程。挑战的办法是双方用笔在纸上画出加法计算器的电路图,要求是能计算4位数以内的加法,用时短者为胜。
听闻是这个项目的时候,阿尔科恩与文奇,两个人心下还是窃喜。毕竟磁卡里面内置机械加法器是就是阿尔科恩设计的,沃兹尼亚克用这个当挑战题目,这不肉包子打狗了么。
但是,沃兹尼亚克看来,这道题是完全有利于他的。他高中就用电路做出了加减法器。如果不是考虑这大白天的时间有限的话,比试加减法器比加法器更证明他的实力。
至于裁判找谁的问题,显然沃兹尼亚克不信任视频游戏公司的人。于是视频游戏公司的员工叫来了隔壁桌面游戏公司的人来负责当裁判。这人也不需要他看懂电路图,因为处于单挑状态的两个人,都是可以看懂对方的设计的。而且,找一个学历正常的女性最合适执法这种男性的决斗。
于是,哈佛退学生学历的温蒂就被不情不愿的被请到视频游戏公司新总部的大厅,坐在凳子上监督两人的名誉决斗。沃兹尼亚克确认温蒂是从隔壁公司来的人之后,才决定开始。
围观的30多人中,公司管理层,有老的工程师员工,还有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前者当然支持自己公司的大佬,后者则根本不怕,在灵魂新人费南德斯的带领下公开支持沃兹尼亚克。
第一轮pk,阿尔科恩先于沃兹尼亚克提前了15分钟完成图纸并提交,他只用了1小时20分钟。
沃兹尼亚克心下一沉,怎么可能有人比他更快?
而当双方互相交换答卷检查的时候,沃兹尼亚克才不服的大叫起来,“你作弊!连输入输出电路都没有画出来!”
阿尔科恩更多的是震惊,这么短的时间,连输入输出设备这也能画出来?但是事已至此,道德上应该他退让。但是背后的整个公司的未来和面子问题,让他做不到,他必须为自己辩解“你提出来的挑战问题,你有在问题里说过要要画出输入输出部分的走线么?”
于是连带的,费南德兹号召其他人新进来的工程师一起抗议阿尔科恩的黑幕。但是老的工程师们自然显然的站在一边
当场上球员包括场下球迷都起争议的时候,现场裁判的判罚就很重要了。
但是,沃兹尼亚克又一次失望了。裁判这个判罚显然不是偏向他的。温蒂给出的理由是,这一轮比赛规则确实只说了,加法器中间的逻辑实现部分。然后比赛的内容是谁时间短做出这个逻辑电路图出来。
视频游戏的老员工看到这一幕都在笑。——这个时候只有老员工们才知道,温蒂从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人,判罚当然要利于自己人。
但是,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会做人的温蒂为了安抚沃兹尼亚克的情绪,也考虑场下沃兹尼亚克的粉丝的情绪。双方增加了一个机会,如果发现对方设计图纸的一个电路bug,时间扣除10分钟。
沃兹尼亚克当然接受,倒是阿尔科恩不得不愣了一下。然后不得不也从新拿起对方的画纸。
这下,以费南德兹为首的,支持沃兹尼亚克的工程师们倒也能接受这个条件。因为,要比bug数量的话……他们从没见过沃兹尼亚克犯过什么错。
第四十七章 踢馆(中)()
这时间又过去了30分钟。显然,温蒂非常后悔自己不懂技术,她哪里会知道找一个bug需要这么多时间?
沃兹尼亚克对自己的设计图纸有百分之一百的自信,这绝对不会让对方挑出错误来。
实际上也是,阿尔科恩能够没有挑出哪怕是加上输入输出之外的一个错误。
但是沃兹尼亚克从阿尔科恩的设计图纸中,找到了一个四位数加法进位逻辑的一个小错误。这让阿尔科恩的完成时间被扣除了10分钟。
所以,按照规则,阿尔科恩还是领先5分钟时间,温蒂宣布阿尔科恩这边胜利。
同时为了继续安抚沃兹尼亚克这边的粉丝,温蒂补充了一个解释,因为第一个挑战项目是沃兹尼亚克挑选的,他本身就占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这个规则判罚规则如果想对他吃亏一点话,这是合理的。
温蒂的的话中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让周围的人停止了纷争。
于是,其他工程师的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刚才的比赛上面。
他们这才意识到,两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可怕的天才。
一个人能直接接下加法器电路的挑战。而这道题的难度,对普通工程师来说,一个小时甚至还没想好应该怎么设计。
另外一个人,则太恐怖了点。不仅能完成全部设计不说,还不出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境界?
当然,另外一边,冷静下来的沃兹尼亚克心知自己完全胜于对方,但是规则上看,确实是自己输了。没啥好说的。
阿尔科恩表面上很高兴自己胜利。但是,他内心却是惊涛骇浪。无论从哪方面上来看,他都输给这个大学生了。
到底这人有多强?
====
考虑到第一局的时候,双方在判罚上有争议。
那么第二题,温蒂则主动要求他自己这个哈佛大学的学生自己来出数学题。
沃兹尼亚克与文奇都没有意见。
温蒂想了想,她需要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听懂看懂的,答案一眼看上去就明白的,而且比赛结果绝对可以服众的,两人实力绝对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游戏。
太难的数学题目,倒不是温蒂不懂微积分,而是文奇这个数学硕士领先肄业生太多了,不具有可比较性。
而太简单的数学题目,纯粹就是比两人思维运气好或者答题速度了,更不可行。
这个问题一定是要现场利用既有资源就能计算写出答案并且验算的。←百度搜索→
最好,这个游戏还能刺激到场外那些现在已经昏昏欲睡的观众们,让他们也能在场外参与。
最好,这个游戏还是一定知名度更高的。
最后,这个游戏一定比比较出两者的数学天才,数学直觉谁更强。
但是她面前的两个人,虽然都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天才,但是想来也不可能到达拉马努金那种god级的天分吧?
她想来想去,这个数学游戏会是什么呢?还真难找出来。
温蒂扫视整个大厅的所有人一圈,视频游戏公司的人都在,除了华裔身份的雷艾伦不在。
而华裔身份意味着……
温蒂知道了,她眼下只有这一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一看就是非常靠谱,可以征服所有人的比赛方案。
而且,绝对不可能存在作弊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可能性。
温蒂大脑中出现的这个答案,跟哥德巴赫猜想有关。
哥德巴赫猜想,传奇数学家欧拉无法证明的猜想。成为了后世数学家的一大祸患之一。
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除了核竞赛,太空竞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热潮——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竞赛。
而这个竞赛中,现在竞赛已经彻底进入了白热化的最终冲刺阶段。全世界的普通人,都相信哥德巴赫猜想会在这几年就会被攻破。
数学是科学的母后。数论是这个母后的皇冠。而揭示数字内部隐含的万物规律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皇冠上的明珠。
因为来自中国的陈景润教授,在1966年,也就是温蒂现在时间线的3年前,独自一人完成了距离“1+1”最近的“1+2”的证明。毫无疑问,这又是中国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一道响亮的耳光。
就不用说中国还同时打苏联人的耳光的事情了。全世界都在期待着,最后完成1+1的证明的人该是谁。
虽然全世界的人,这个时候都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在未来半个世纪里,都看不到一点点证明的希望出现。
总之,现在全世界的人,尽管没有人能够证明。但是所有人都对这个猜想的正确性,一个任意大于6的偶数可以分解为2个奇素数和,或者一个任意大于5的奇数可以分解为3个奇素数和深信不疑。
那么,她现在出题就简单了。她可以任意写一堆随机的数字,让他前面的两个人来拆素数。
这个游戏绝对不会有人做过。即使有做过,也绝对不会有人能把问题这个训练出技术来。
实际上,拆素数这个还需要用到质因数分解,而在1994年科学家发现量子计算机可以使用一个算法在线性时间内分解大数的质因数之前,质因数分解都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被解决的np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成了后世密码学的基石之一。
所以,温蒂当着全场所有人的面,提出这个挑战的时候。全场都安静了。
在场所有人都是大学以上的学历。所有人的数学基础功底都是有的。
对温蒂提出的,这样一个“绝对公平”的游戏比赛的建议。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那么,现在就给我两张a4纸,我随机写上24组数字,然后保证两张a4上的随机数字都一样。然后请两位在后台进行拆解。用时10分钟计时,时间到交卷,拆对一个偶数得2分,拆对一个奇数得3分。
而我,跟其他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来白板的位置。我把这些数字复制到白板上面来。然后我们台下30多个人,一起来寻找这些数字的答案。以便10分钟以后对照答案打分。”
温蒂的计算中,她已经连台下的工程师和管理员能一起参与这个游戏都计算进去了。
明白这一点的人不多,但是,明白这一点的人,才终于理解了,温蒂到底有多聪明。
第四十八章 踢馆(下)()
现在大厅里的人分成了三波。
一波人自己用笔计算左边的答案。然后沃兹尼亚克单独计算一个答案,文奇再单独计算一个答案。
温蒂给的数字范围都不太大,400以内随机数字。因为太大了会导致验证出现问题。因为一个数字的可拆解答案也许会不止一个。而温蒂的要求是只要找到一个拆解办法就就算答对。30题中有12个偶数一共24分,12个奇数一共36分,合计48分,全部答对额外加2分总计50分。最后那个补充属于强迫症的嫌疑。
比如,20就可以拆成7+13,或者3+17。29可以拆成3+13+13,或者7+11+11。200以内的话,找一找质数表,是能轻松验证的。毕竟这是一个没有计算机帮忙做运算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这里人多,一些不容易被看出来的合数,也相对就容易识别出来一点。比如221乍一眼看起来真的很像很像素数,但是他却是13*17的乘积。人多,在检查错误的时候,也就容易非常多。
于是,温蒂掐着表,10分钟之后,时间到。
而这边30多人拆解数字的结果,虽然人均只分到不足一个数字的范围。早就拆不动了,但是还是有人试图想在这些一堆数字中找到一些别的解。比如250可以拆成101+149。这个答案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但是费南德兹认真计算时候发现,250还可以拆成83+167。这个结果就非常不明显了,他也得意的写在250数字下面的拆解结果下面。
沃兹尼亚克与文奇的对决的数字答案,这次,出人意料的,温蒂竟然发现两人都已经全部完成作答。
当然,温蒂从两人的笔迹中,发现两人删掉了好几处旧的答案,然后又写出新的答案。这应该是在完成之后验算发现给的结果不对,然后修改之后的结果。
下一步,温蒂就把两人的答案拿到白板前对照验算。
于是,在众目睽睽中,
“沃兹尼亚克,48=31+17正确。”
“文奇,48=11+37正确。”
“沃兹尼亚克,113=89+17+7正确。”
“文奇,113=71+31+11正确。”
……
最后一题,
“沃兹尼亚克,302=223+79正确。”
“文奇,302=299+3正确。”
“所有人全部正确,此轮比赛的结果是平手。两人的得分都是50分。”
温蒂检查了与白板上的结果对照,确认无误。
而这样的结果的话,视频游戏公司一胜一平,那就是最终取胜。那按照约定,沃兹尼亚克,就应该加入公司了吧。无论如何,这是对母公司最好的结果了。而且,其他人的争论也可以告一段落了。第二局大家光明磊落,再也不可能有任何争议了。
其他董事会的人,马库拉等面露喜色。虽然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最后还是他们赢了。这样,闹事的沃兹尼亚克,就应该遵循约定了。
其他老一辈工程师则是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沃兹尼亚克太厉害了,比他们想象中要厉害太多了。
费南德兹为首的新工程师员工,也终于承认服气了。这判平局,结果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要说有问题的话,那就是之前给的10分钟太宽裕了。对他们两人来说,时间应该更紧迫一点,才能比出谁的数学直觉更强了。但是人都知道,不能在结果以后再来改规则。何况他们在计算的时候,没觉得这个游戏会能在10分钟填完24组数字啊。这两人,都好厉害。
但是,就在众人以为可以散场的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你们都是一群蠢货吗?299这个数字是合数,你们居然一个人都没看出来?以为都直接的认为,这种在整百位置左右,只要不被3整除7整除11整除的数,就是质数了么?”
沃兹尼亚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驳其他人。他在其他人承认299+3正确的时候,自己又在心里面计算了三遍,13*23=299。然后,全场也就他一个人知道,他赢了。
所以,接下来,他是在在场所有人的嘲弄。
“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数学底子都是有的吧?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素数与合数是什么意思对吧?
那么,为什么全场就我一个人能看出299是合数呢?
299等于13乘以23!
所以按照规则,这一局是我赢了。最后,我打平了。然后,我记得我打赌的时候,没说打平是什么意思对吧?
那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打平是我看你们值不值得我加入。但是这两场的结果告诉我,你们的团队完全不值得我加入。所以,接下来,我马上离开这里。
费南德兹,对不起了,我实在是没法在这里工作了。”
暂时以马库拉为首的董事会成员,脸色一下就黑了。
老的工程师员工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而新的工程师们,也知道沃兹尼亚克喷的人中,有喷到自己,所以也选择了沉默。
温蒂也呆住了。实话,她出的这个游戏,确实,所有人都能看懂比赛的结果。这个根本没的辩。全场只有沃兹尼亚克找到了299的质因数分解方式,所以这一局沃兹尼亚克赢得当之无愧。而且,他不仅仅是战胜了文奇这么简单,还把这里的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打败了。
沃兹尼亚克嘲笑完毕之后,打算就此借一条路离开。沃兹尼亚克在性格是上一个极其孤僻的人,他只愿意跟乔布斯这样能跟上他思维节奏的天才一起工作。
但是,沃兹尼亚克没想到的是。他的前面,出现了一个红发,带一副眼镜,比他稍微矮了半个头的女性挡住大门出口的去路。
“不好意思,请问小姐这是什么意思?能让开一下么?我借个道,准备出门回家。”沃兹尼亚克小心翼翼的对挡住他去路的这个女性说道。
“恩,这个意思就是我必须让你留下。我是视频游戏公司刚招募过来的新人,叫安妮,负责电话接线员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
刚才我在隔壁办公室接到了我们公司ceo从外面公共电话厅打来的电话。因为他车在路上意外爆胎了,没有备胎,所以他被这事情耽搁了一阵,他大概不一会儿就会赶到。
而我对他说了现在你的情况之后,我们公司ceo托我给你捎句话,‘他会给你一个不可能拒绝的条件,然后让你留下来’。所以,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可能一切的办法让你先在我们公司里坐着等一会儿。等你见到ceo雷艾伦之后再拿注意。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从公司里自动售货机里购买了一听冰冻可乐。我自己掏钱买的,送给你喝。我们公司只有工程师才有每个月的免费磁卡消费额度,我没办法。”
第四十九章 谎言的戳破()
“什么嘛,这人不就是因为合伙分了10万美元才这样的吗?我早就质疑过了。10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