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上所述,中风之发生,病机虽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虚为其根本。此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突然发病。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外风,又称真中风或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风,又称类中风或类中。从临床看来,本病以内因引发者居多。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喁斜是其主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舌喁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平素即有心烦易怒、眩晕、头痛、心悸,或有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嗜食甘肥醇酒、形体肥胖等病史。每因暴怒、暴喜、过劳、排便用力、暴饮暴食、不慎跌仆等诱发。

3。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痫证

中风与痫证均可突然昏仆,但痫证呈反复发作,发作时口中有叫吼声,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鼻鼾,无口舌喁斜及半身不遂。昏迷时间不长,一般几分钟至一两小时,不经服药可自行苏醒,苏醒后无任何后遗症。病多起自幼年。

2。中风与厥证

厥证亦可突然昏仆,重者神志不清,但为时较短,一般半天至一天,昏迷或醒后无半身不遂和口舌呙斜等症。但血厥之实证亦有发展成中风的可能。

3。中风与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常伴口角流涎,耳后疼痛,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于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中经络)的病机是大多由于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特征是口舌歪斜,但同时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偏身麻木等。

4。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但痉证患者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患者抽搐时间长,中风患者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等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期

中风的病期可以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指发病两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根据临床表现,凡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语謇而神志清醒者,则为中经络。若有神志昏蒙者,则属中脏腑。鉴别要点是有无神志障碍。

3。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乃邪闭于内,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或拘急,肢体强痉,大小便秘等;脱证乃阳气外脱,可表现为目合口开,面色苍白,气息低微,鼻鼾息微,手撒肢软,大小便自遗,汗出肢冷,脉细微欲绝等。闭证常见于中风骤起,病性以实为主;脱证则多由闭证恶化转变而成,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4。闭证辨阳闭与阴闭

闭证根据热象的有无分为阳闭与阴闭。阳闭者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者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5。辨病势顺逆

若先中脏腑,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属中脏腑的重病,如神昏偏瘫症状在急性期,仍属顺境。如见呃逆频频,或突然神昏,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甚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证及呕血证,均属病势逆转。

二、治疗原则

1。分清病期。兼顾标本缓急

本病需根据不同病期而兼顾标本缓急分别论治。

急性期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闭证治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息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痰、火、气、血逆行,阻络闭窍,因此,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潜阳息风、豁痰祛瘀为主要原则。

2。正确使用通下之法

中风之中腑者,有因瘀热内阻,腑气不通,邪热上扰,神机失灵者,应及时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有助于邪从下泄。中脏阳闭证,风阳痰火炽盛,内闭神机,有时因邪热搏结,亦可出现腹满,便秘,小溲不通,苔黄腻,脉弦实有力,亦应配合通下之法,使大便畅通,痰热下泄,则神识可清,危象可解。但正虚明显,元气欲脱者忌用。

三、证治分类急性期

(一)中经络

1。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头痛,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舌呙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舌苔薄白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小滑。

证机概要:风痰上扰,肝阳化风,痹阻经脉。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前方功能化痰息风,补脾燥湿,温凉并济,补泻兼施,用于风痰上扰,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者。后方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常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化痰;桃仁、红花逐瘀行血;香附、青皮、穿山甲、延胡索理气行血;天麻平息内风;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息风。中成药可服血塞通片以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症状: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舌喁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苔薄黄,舌质红,脉弦细数或弦滑。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痰热内蕴,风阳上扰,经脉痹阻。

治法:镇肝息风,育阴潜阳。

代表方: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汤加减。前方功能镇肝息风,善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而致头晕目眩,面赤,肢体活动不利,口舌呙斜,甚则跌仆,不省人事,脉弦长有力者。后方功能平肝、息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眩晕肢麻者。

常用药:龙骨、牡蛎、代赭石、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镇肝潜阳;天麻、钩藤、菊花平肝息风;白芍、玄参养阴柔肝;牛膝引血下行;桑叶、菊花清肝泄热等。

阳亢火盛,头痛剧烈,面红目赤者,加夏枯草清肝息风潜阳;肝风内动,肢搐手抖者,加僵蚕、地龙息风镇痉;痰热较甚,苔黄腻,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热化痰;心烦躁热者,加黄芩、山栀、茯神清热除烦宁神;痰蒙心神,语言不清,神情呆滞者,加菖蒲、远志化痰开窍;若伴肾阴不足,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加当归、首乌、枸杞、桑寄生、熟地等补益肝肾。

(二)中脏腑

1。闭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偏瘫,拘急,抽搐。由于有痰火和痰浊内闭之不同,故有阳闭、阴闭之分。

(1)阳闭

症状:除闭证主要症状外,兼见面红气粗,躁动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气血上逆,痰火雍盛,清窍被扰。

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

代表方:先服(或用鼻饲法)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并用羚角钩藤汤加减。羚角钩藤汤清肝息风,清热化痰,养阴舒筋,用于风阳上扰、窜犯清窍而见眩晕、痉厥和抽搐等症者。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常用药: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以平肝息风;胆南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热化痰;菖蒲、郁金化痰开窍。

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者,可服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磁石等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宜加生大黄、元明粉、枳实以清热通腑导滞,或用礞石滚痰丸清热涤痰通腑;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等滋阴清热。

(2)阴闭

症状:除闭证主要症状外,兼见面白唇紫或黯,四肢不温,静而不烦,舌质暗淡,苔白腻滑,脉沉滑

证机概要:痰浊偏盛,风痰上扰,内闭心神。治法:豁痰息风,辛温开窍。

代表方: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化开灌服(或用鼻饲法),以芳香开窍,并用涤痰汤加减。涤痰汤化痰开窍,用于痰蒙心窍,神志呆滞不清者。苏合香丸宣郁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菖蒲、胆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息风化痰。

2。脱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舌萎缩,脉沉细微欲绝或浮大无根。

证机概要:元气衰微,精去神脱,阴竭阳亡。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代表方: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参附汤补气回阳,用于阳气衰微,汗出肢冷欲脱;生脉散用于津气耗竭。两方同用,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主治阴竭阳亡之证。

常用药:人参、附子补气回阳;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滋阴敛阳。

阴不敛阳,阳浮于外,津液不能内守,汗泄过多者,可加煅龙骨、煅牡蛎敛汗回阳;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玉竹、黄精以救阴护津。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风退瘀除,饮食稍进,渐人恢复期,但恢复期和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症状,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

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治法。

1。痰瘀阻络证

症状:口舌呙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斑,苔滑腻,脉弦滑或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脉络痹阻。

治法:化痰祛瘀,活血通络。

代表方:温胆汤合四物汤加减。前方理气化痰,用于气郁生痰,痰浊内扰之证;后方补血活血,用于营血虚滞之证。

常用药:熟地、当归、川芎滋阴补血活血;枳实、半夏、竹茹化痰和胃;茯苓、陈皮益气健脾。

若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心烦甚者,加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眩晕者,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息风;四肢不用明显者,加杜仲、川断、牛膝、桑枝。

2。气虚血瘀证

症状: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证机概要: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阶段气虚血滞而无风阳痰热表现之半身不遂,口舌呙斜,或语言謇涩之证。

常用药:黄芪以补气养血;桃仁、红花、赤芍、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兼以通络。

血虚甚者,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膝酸软,加续断、桑寄生、杜仲以壮筋骨、强腰膝。

3。肝肾亏虚证

症状: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左归丸功专填补肝肾真阴,用于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腰膝酸软,肢体不用等症;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所致之舌强不语、足废不用等症。

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若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若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引火归原;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预后转归】

中风病的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正气盛衰、邪气浅深、中风轻重及治疗正确与否、调养是否得当等相关。中经络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中脏腑者,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半身不遂趋于恢复,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厥脱者,此为中风变证,多致正气散脱。若邪盛正伤,虽经救治,终因正气已伤,致病程迁延,可成为中风后遗症。

【预防调护】

高度重视中风的先兆症状,如中老年人,经常出现一过性头晕,肢麻肉瞤者,乃中风先兆,应及早治疗,以防中风的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动态,重点观察神志、瞳神、气息、脉象等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加强护理,防治褥疮、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窒息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中老年人应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使气机条畅,血脉畅通。此外,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的稳定。

【临证备要】

1。中风的应急处理。对于中风昏迷病人,必须进行紧急处理。首先要使病人安静卧床,勿随意变动体位。如为闭证,头部应稍枕高,并偏向一侧,以利痰涎流出,避免痰涎壅塞气道而致窒息;若属脱证,头部应放平,下肢稍抬高15°~20°。另外,应注意清洁病人口腔。牙关紧闭者,可用冰片、南星、乌梅等擦牙,或用开口器启齿,防止舌被咬伤以及便于吸痰、清洁口腔和喂食物或药物。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但一般应于病情稳定3日后进行。

2。出血性中风,酌用凉血化瘀法。其出血的机理多有瘀热搏结,络伤血溢,临床有时可见面唇青紫,舌绛紫黯,但在急性期,不宜活血通络,一般建议急性期过后,可以酌情使用凉血、化瘀、止血法,例如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以散瘀热,有助于止血,再配合活血而止血之法。

3。中风后遗口舌呙斜的治法:此症状多由风痰阻于经络所致,治宜祛风、逐痰、通络,方用牵正散。口眼啁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息风;枸杞、山萸肉补肾益精;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医案举隅】

叔子静,素无疾。一日,余集亲友小酌,叔亦在座。吃饭至第二碗仅半,头忽垂,筷亦落。同座问日:醉也?不应。又问:骨鲠耶?亦不应。细视之,目闭而口流涎,群起扶之别座,则颈已歪,脉已绝,痰声起,不知人矣。取至宝丹灌之,始不受,再灌而咽下。少顷,开目,问扶者日:此何地也?因告之故。日:我欲归。扶之坐舆内以归。处以祛风、消痰、安神之品。明日已能起,惟软弱无力耳,以后亦不复发。此总名猝中,亦有食厥,亦有痰厥,亦有气厥,病因不同,如药不预备,则一时闭塞,周时而死。如更以参、附等药助火助痰,则无一生者。及其死也,则以为病本不治,非温补之误,举世皆然也。

按:风痰内闭,神明失用,开闭息风化痰,治标为急。猝中如无正气虚脱,不用温补之剂,慎之。

(王新华等编。中医历代医话精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古代文献精选】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喁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医经溯徊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矣。”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蚰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本,木少滋养,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宣窍,或辛凉清上痰火……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乃纯虚证也。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强言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