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澜,正是为了德法成为世仇,英国政府才私下教唆、纵容、鼓励德国坚决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然而很显然,让德国在把阿尔萨斯和洛林拱手还给法国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就算德国可以短时间和法国缓和矛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是不可靠也不现实的。

    而奥匈和俄国在巴尔干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沙俄对于获得巴尔干斯拉夫人区域的诉求无法改变。而《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以及奥匈越来越依赖德国的支持,而俄奥矛盾最终演化成德俄矛盾。

    而俄土矛盾更是无解,俄土之间断断续续长达300年的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争端二字可以概述的了,沙俄对于黑海出海口的渴求从未间断,而1915年的《君士坦丁堡协定》协约同意战争胜利后让俄国获得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亚海峡,而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进一步满足了俄国获得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要求。而沙俄在1917年爆发2月革命并且沙皇政权被推翻后,执政的资本主义政党在得到英法承认两个条约继续有效的情况下继续投入战争之中,这样不顾国内死活的行动才使后来的十月革命顺理成章。然而俾斯麦的任期内对奥斯曼的偏袒和亲近,也同样导致俄国对德国的仇视。

    而正因为俾斯麦的联奥和亲土政策,让德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几乎无解。

    然后是意大利,奥匈,俄国和奥斯曼,这4个国家之间相互纠缠非常复杂。首先是意大利和奥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最小的,主要就是奥匈的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这两个区域的领土争端问题,而意大利这个墙头草在协约国给出天价承诺并且获得大量贷款之后,在同时面对英法俄三国的情况下,德国几乎没有胜算,而意大利又怎么不会倒向协约?

    至于美国,一战中的美国真的无足轻重,如果等美国都参战了,说实话德国此时已经败局已定了。

    由此看来德国四面楚歌,几乎没有破局而出的机会!

    那么由此牺牲掉奥匈和土耳其是否可行?奥匈帝国内部本身就不团结,而匈牙利贵族对自身独立的要求日益高涨,并且对帝国发展严重掣肘。而且如果没有德国的支持,奥匈在巴尔干问题上吃亏是必然的,以此为契机肢解奥匈并非十分困难,而肢解奥匈后,吞并奥地利以及其下属区域,德国将获得奥匈帝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区域,占比高达60%~70%以及最为先进和发达的工业区。德国人口因此增长30%以上,而且还将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如果能全部整合完毕,德国的工业能力和动员能力将会极为夸张。而因此衰弱的匈牙利自然也无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区域,而奥匈消失,德国也就不用履行《德奥同盟条约》这个在自己身上捆上炸药桶,但是却把打火机交到别人手上的失败协定了。自然德国和俄国之间的第一个矛盾解决了。而奥匈的消失以及西南部地区被德国吞并,意大利和奥匈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而意大利在1915年5月23日向奥匈宣战,但是与德国宣战却是1916年8月,可见意大利对于和德国为敌的决心并不坚定,面对着比历史上更强大的德国,意大利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如果德国在一战中败象并不明显,最坏的结果页不过是意大利首鼠两端的中立罢了。但是这个看似极为有利的选择则并不完美,首先,获得了巴尔干地区的俄国同样也实力大涨,而且大量的巴尔干斯拉夫人将会成为俄国最出色的炮灰。在沙俄日益贪婪的利益需求下,德国是否能完全满足他的胃口还是未知数,而虽然德国摆脱了《德奥同盟条约》,但是俄国如果真的对匈牙利,罗马尼亚出手,德国完全置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低。奥匈的存在至少能制约注巴尔干的斯拉夫人。

    而牺牲掉土耳其,对德国来说则相对造成的危害小一些,毕竟德国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拉拢更多的是看中了这块并没有被英法瓜分掉的处。女地。地域庞大、物产丰富、市场广阔更重要的是腐败的政府和软弱的国力,这对德国来说是一块可以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与海外市场不匹配的最佳的殖民地。然而牺牲掉土耳其,德国照样可以在这里做生意,并且将这个虚弱的帝国半殖民地化。然而牺牲掉了奥斯曼,俄国则会彻底得到了解放,冲出黑海进入小亚细亚和非洲的俄国,将无人可以遏制。这显然也不符合德国的利益。而寄希望于列宁给沙俄捣乱?算了吧,没有了东线苦战,得到了巴尔干和黑海出海口的沙俄,国力极大提升的俄国,打打内战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另一个摇摆不定的国家,美国。美国作为同样快速发展中的工业国家,虽然他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已经南北美洲两个势力范围,面临的状况比德国要好的多,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对海外殖民地的需求和与传统欧洲殖民国家的矛盾。而初期极为孱弱的美国海军在这种矛盾中都极为克制。而面对德国的压力导致的英国的海军力量收缩才给了美国在西大西洋的海权,因此美国是初期可以拉拢的对象,但是和缓和德法矛盾一样,这种合作关系并不可能长久,因为对于英国来说,德国才是眼前的心腹大患,相对于鞭长莫及的西太平洋海权,英国是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牺牲的。而美国自身海军实力的增长并不会像德国那样让英国人如坐针毡。而英德矛盾彻底激化的时候,也是美德合作关系结束的时候,因为,德国给不了美国想要的,而英国人能给。

    所以对约亨来说,摆在面前的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如何去改变?如何去破局?这对于约亨来说太过沉重,一步错,步步错,错误的决定就是万劫不复。难道像历史上的哥哥一样?被军官团架空,然后爆发革命,自己退位,避居荷兰,然后看着德国20年的沉。沦,最后在一个魔鬼的带领下走入深渊?哦,威廉二世没看到就挂啦,不过以自己的年纪,估计是可以看到的。而死后永远的被称为“一战的挑起者”、“邪恶的德国皇帝”。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注1:曾如选我国中学课本的《最后一课》就是严重歪曲历史,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广泛使用德语的区域,所谓的在德国的压迫下让学校不再教法语而教德语是很滑稽的说法。而作者都德本人则是当时布朗热主义下的仇德作家的代表人物。

    作者语:

    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关系非常复杂,所以交代清楚很必要,因此这种大段大段的资料摘抄也实在是无奈之举。毕竟作者本人不想写一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龙傲天小说。因此结合历史资料制定政策就非常重要了。绝对不是有意骗字数。请大家谅解。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a>;

第10章 改变也许会死,不改变绝对会死() 
在接下来的好几天内,约亨都没有说话,一开始由于大家都忙于处理威廉和海因里希两位王子的身后事,并没有在意,而约亨王子的沉默也被理解为失去兄长的悲伤,然而很快,作为母亲的维多利亚皇储妃就发现了自己儿子的不对劲。

    多日的睡眠不足让约亨有了浓重的黑眼圈,没有食欲也让约亨每餐都吃的很少,而焦虑和惶恐让他满面憔悴,反应迟钝。这让已经承受丧子之痛精神变的极其敏感的维多利亚皇储妃担心不已。现在自己只剩这唯一的儿子了,如果约亨再有什么三长两短,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因此叫来医生来为约亨做全方位的检查,看看到底是否是生病了,然而所有检查过王子殿下的医生都表示王子殿下除了睡眠不足外身体健康一切都很好。最终失去了耐心的皇储妃终于不顾仪态对医生们破口大骂,认为这是庸医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推脱自己的责任而找的借口。最终还是约亨自己开口解了已经手足无措尴尬无比的医生们的围。

    “母亲,我没事的,请不要为难医生们了,我只是……只是……有些害怕。”

    “哦,我的约亨,不要担心,妈妈在这,告诉我,你害怕些什么。”看到儿子如此彷徨,维多利亚皇储妃立刻抱住了约亨,担心自己这个幼小的孩子离自己远去。而医生们此时也知机悄悄了退出了房间。

    约亨不知道该怎样向母亲诉说自己的担忧,最后只能犹豫的掩饰到:“威廉哥哥前几天还神采奕奕,亨利哥哥还向我描述他环球旅行中的见闻。然后现在他们都不在了,如此的突然,如此的……如此的……不真实。人的躯体如此脆弱,人的生命如此虚幻,我有些害怕,妈妈,这种未知让我害怕。”

    听到自己的才13岁的儿子居然有了如此深奥但又如此悲观的担忧,突然有一种这个最小的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然后自己会失去他的感觉,这种感觉让维多利亚皇储妃恐惧,她紧紧的抱住儿子,仿佛不这么做儿子就会突然消失一样。

    “不用担心,约亨,有妈妈在,有妈妈保护约亨,约亨不用担心未来,约亨只需要知道现在有妈妈在这,妈妈不会离开,妈妈会永远保护约亨,所以……约亨……不要再让妈妈担心了……不要让妈妈担心失去你……不要离开妈妈……”维多利亚的皇储妃心力憔悴,最终面对着儿子哭了起来。

    看着抱着自己痛哭的母亲约亨一阵内疚,自己虽然两世为人,但是自己现如今在这个家庭生活了13年,和对两个哥哥的严厉不同,对于自己这个幼子维多利亚皇储妃倾注了大量的母爱和宠溺。如今面对丧子之痛,自己不仅不能安慰母亲,反而让母亲更加伤心,是何等的过分和自私。

    “对不起,妈妈,约亨让您难过了,我知道错了,我会勇敢起来的,不再让您担心了,所以请不要再哭泣了,我是您的儿子,我会陪伴着您,永远都会。”约亨轻轻的拍着母亲的后背,安慰到。

    经过一番情绪的宣泄,维多利亚皇储妃终于止住了哭泣,捧着儿子的脸,真正的看着儿子的眼睛,仿佛像要看穿灵魂一般凝视着。最终叹了一口气:“约亨长大了,是一个男子汉了,妈妈知道约亨从小就很聪明,但是聪明的人也会有很多烦恼,也许妈妈不能帮约亨解决这些烦恼,但约亨记住,无论你烦恼着什么,你都可以爸爸妈妈倾诉,无论你担心着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你的避风港。但是别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好吗?”

    约亨用力的点了点头。维多利亚皇储妃亲了亲他的额头,然后起身离开。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约亨突然认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只为自身考虑何等自私,就算所有人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一直表现出一副亲近孝顺的模样,但是骨子里是疏远的。在他的眼中自己是一个外来者,看着一个个历史上的人物,也许自己和这些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但是自己始终是局外人,自己是超然于世的。就仿佛前世玩的游戏一样,也许自己会为游戏中的NPC的经历所感动,或喜悦或悲伤,但是关掉游戏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而现在,自己不再是个Player了,这不是一个游戏,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么,未来终归是未来,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历史对于现在他依然是个不可捉摸的未来,也许这些未来有99%的可能会发生,但是抓住那1%的机会,自己就能摆脱那该死的未来!

    做一切自己能做的,改变一切自己能改变的。

    也许德国的处境真的和自己所分析的一样内外交困。但是即使如此,一战德国依然没有在军事上失败!俄国人爆发了革命,沙皇被推翻,而只顾着内斗的列宁不仅让俄国退出了革命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不仅解放了德国的东线兵力,还拱手送上中欧大片土地!法国人被德国攻城略地,被德国人逼到马恩河退无可退,整个国家的青壮年都死在战场上,国家工业,商业,农业体系被战争弄得一塌糊涂。而英国人在战前就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如果没有一战,估计到1920年英国的财政就被他自己的海军给击沉了,而他那引以为傲的海军不仅没有给他带来辉煌的荣耀,而且更是在日德兰中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那就是,为了帝国必须阻止别人拥有海权,而阻止别人拥有海权付出的代价却是帝国的毁灭,到底是帝国成就了海权,还是海权成就了帝国?!而美国在欧洲吃的苦头还不够吗?空有强大战争潜力但是却根本没有战争决心的美国在欧洲根本无关大局。至于那摇摆不定的意大利人德国在战前就能先找机会收拾了他!

    如果德国开战初期的动员速度能更快一些;如果德国的国力再上升一些;如果德国的准备再充足一些;如果德国储备再丰富一些;如果德国陆军的进攻能更顺利一些;如果德国的海军能打的再坚决一些;如果沙俄的革命爆发再早一些;如果德国国内不爆发革命;如果德国能再咬牙坚持一下;如果没有国内某些利益集团卖国求和。要知道俄国退出战争后英法已经不愿意继续战争了,而美国的加入虽然让英法咬牙坚持,但是到了1918年英国人已经开始秘密接触德国人开始结束战争的尝试了!历史没有如果,但现在的自己有!

    自己还有37年时间,做任何能让德国比历史上更强大的事,哪怕是让德国每年财政收入多一个马克!做一切能让自己的敌人比历史上更衰弱的事,哪怕是让英国每年财政收入减少一个便士!好让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多一个马克的投入,而让英国少一个便士的花销!

    做自己一切能做的,改变自己一切能改变的,然后就看上帝的旨意了。最好的结果是德国胜利,自己成为欧洲之王!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身死国灭,但是就算是下地狱,也要拉着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一起下去!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1881年8月14日(注1),未来历史学者们无论怎样研究也无法理解的是,这位带人接物温文尔雅,知识广博的君主,却在执行政策,贯彻意志方面冷酷无情,更是在那一场欧洲浩劫中表现的冷酷无情不留余地。有着如此巨大反差的皇帝,在这一天定下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有了这样的觉悟的约亨突然发现,也许对自己来说这是最坏的选择,但是却是最好的机会!身为帝国皇长孙,未来的帝国皇帝,也许自己的能力并不出色,但是自己有着来自未来的知识,也许自己不会运用这些知识,但是会有人去贯彻皇帝的意志,将皇帝的想法转变为现实!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脑海中的一切,去尝试挑战这该死的历史!

    终于想明白并且有了觉悟的约亨眼前豁然开朗,不用再为那未知的未来而恐惧了,相反,正因为未知,才有努力的价值;正因为未知,才让人兴奋。在自己的手里谱写出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属于自己的历史,这种想法让约亨战栗。也许前路曲折,也许路途漫漫,也许尽头是万丈深渊,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会奋斗不止。

    “咕……”就在这少年立志,一幕振奋人心的励志情节引人入胜之时,一阵煞风景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小家伙低头看了两眼,然后叹了口气,改变历史是很重要,很兴奋,很激昂,很伟大没错啦。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吃点东西然后去睡一觉吧。一周多吃不好睡不好的小屁孩,还谈什么改变历史啊。

    注1:8月14日,814,不要死,笑。

第11章 抢英国的生意,不断抢英国的生意() 
自从有了对未来的觉悟,约亨开始强迫式的压榨自己大脑里的记忆和知识,将自己以往看到过,听到过的一切自己能想起来的历史上德国所有的政治、政策、经济、外交、军事、技术的发展、变化、得与失、对与错的资料从脑海中哪怕最角落的区域寻找出来,然后记录下来,想到了就写,有思路就记,因此约亨开始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而这又让身边人当成了皇长孙勤奋好学的表现。当然笔记的内容全部是前世简体汉字,所以倒也不担心有多少人能看懂。

    然后,整理了大量资料的约亨发现,很多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很难单独的去改变,否则反而会对后续的反应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自己放在第一位的目标,也是最不会对国际形势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就是增强德国自身实力,并且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中削弱对手的实力。

    而现在,离自己最近的,而且自己能够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无疑是清国寻求订购新式巡洋舰的造船订单,这就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济远号穹甲巡洋舰。而这不仅仅是一艘军舰的事情,历史上济远号是德国船厂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因为之前没有技术积累,因此在设计上借鉴了以往英国建造的同类舰艇,而济远的确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