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吞了!麦肯纳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让保守派抓到把柄来破坏费舍尔的海军改革的继续进行。

    “我们不仅不能接受他们的条件,而且还需要加快我们的脚步!那些该死的德国佬不是傻瓜!我才不相信他们所谓的停止造舰一年是出于好心!”一旁的威尔逊喊到:“他们只不过想拖延时间,想让我们的13。5英寸舰炮超级无畏舰晚点对他们造成威胁!

    而且他们的议会年初刚刚通过了增加海军经费的预算案,但是他们的造舰数量却并没有增加,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新舰的性能的大幅提升!我可不相信他们准备拿这笔钱去造巡洋舰了,他们可没那么多需要巡视的海外区域!

    他们这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更是坐实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德国人已经在研制14英寸级别的舰炮了!只不过他们的进度缓慢。因此才想要延缓我们的速度,好让他们可以追上来!”威尔逊虽然为人鲁莽,不过并不代表他是个草包,对于德国人这个十分奇怪的要求的目的他一眼就看透了。不过可惜的是。他不是一个政客,他只能从军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所以他如德国人预料的一样上钩了。

    “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过武断了吧?”一旁的丘吉尔嘲讽道:“也许德国人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财政紧张不得不放慢造舰速度了呢?”

    “丘吉尔阁下,德国人每年的对外贸易额都在上升,德国人的证券市场涨势良好。而且德国政府的负债金额比我们要低,您是从哪里看出来德国人的财政紧张了?”麦肯纳嘲讽了回去:“而且德国人年初刚刚通过了增加海军经费的预算案,这可不像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会做出的决议呢。”麦肯纳的话让丘吉尔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不已。

    虽然在座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德国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英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而德国的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英法俄三国总和的130%以上,说德国人在造舰竞赛中撑不下去了,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

    “这么看来霍尔丹此次是无功而返了。”阿斯奎斯叹了一口气。

    “也不能这么说,首相阁下,我们至少摸清了德国人未来的造舰计划,而且他们的确可能已经在研制新式大口径舰炮,这也是我们一开始的目的。能让那些德国佬停止发疯固然好,达不到这一目的,至少在未来皇家海军可以做好准备也不是一件坏事。”麦肯纳安慰道。

    阿斯奎斯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他担忧的是,德国人开始研制14英寸级别的舰炮,那么之前海军提出的建造15英寸舰炮战舰的计划极有可能放到自己的办公桌上,到时候自己却没有办法拒绝,那么政府的收支状况……一想到这里阿斯奎斯就感到头疼不已。

    “看来我们要加快13。5英寸舰炮无畏舰的建造速度了,我们要争取在德国人的14英寸舰炮战舰服役前尽可能多的确保13。5英寸舰炮战舰的数量,以保证我们的质量优势。”这个时候威尔逊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继续给阿斯奎斯添堵。

    阿斯奎斯无奈的点了点头,看来明年的财政支出又要增加了。

    “一切如我们所料,陛下。”提尔皮茨嘲讽到:“英国人果然不愿意正视现实。”

    “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阿尔弗雷德,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外部环境越来越紧张了。”马沙尔叹了口气,这次的谈判没有任何结果,霍尔丹最终只留下来一堆大家谁都不信的两国友好的空话。对马沙尔来说,英国人的毫无诚意让他对德国的外交困境感到担忧。

    “指望别人的友谊不如依靠自己去获得尊敬,本来我们就对这次谈判没抱多大期望不是吗?”约亨说到。

    “陛下您说的是。”马沙尔点了点头。

    “那么,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我们要充分表现出我们对谈判没有取得进展的遗憾和失望。”约亨微微笑到。

    既然英国人没诚意,那么德国人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舆论战机会。德国人愿意放缓造舰速度,愿意接受45%的主力舰数量对比换取英国人的橄榄枝被拒绝,而两国停止造舰一年来给紧张的关系降温的提议也被否定,英国人做出如此破坏两国友谊,伤害两国人民感情的决定让德国政府感到万分遗憾,并且表示德国绝对不会关上谈判的大门,随时愿意接过英国人递过来的橄榄枝的论调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德国媒体的主要话题。

    约亨都开始在脑子里勾勒出阿斯奎斯摔报纸的画面了。(未完待续。)

第413章 鹰翼初成() 
“国内有什么有趣的新消息吗?”坐在马扎上的巴特拉百无聊赖的向自己的搭档问到:“读出来听听。”

    “哦~”懒洋洋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你又不是不知道,能送到我们手里的报纸最近的也是一个月前的,哪能有什么‘新’消息。”

    “好吧,一个月前有什么有趣的消息。”巴特拉翻了翻眼,无奈的说到。

    “还能有什么?国内的媒体和英国佬之间的骂战呗。”放下挡住了自己了脑袋的报纸,彼得森看着巴特拉无聊的说到:“基本上我手上的这一个月的报纸主要内容就都是这个了。”

    巴特拉叹了口气,自己现在身处北非昔兰尼加的图卜鲁格,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土地,虽说靠着海边,但是环绕着这座基地的是茫茫无际的荒漠。

    红旗基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是听说这是皇帝陛下亲自定下来的,这个基地是打着为奥斯曼培养空军飞行员的名义建立的。之所以选在图卜鲁格是因为这里的港口水文条件不错,方便国内运送补给和配件,而这里本来就没多少当地人居住,因此基地建立起来后也很容易防止外界的窥探,不过这也导致了基地内部对外界信息的严重滞后。

    甚至有说法选在这样地方建基地是因为周围是平坦的开阔地区,就算摔了飞机也好找到残骸,方便回收,以免泄密。

    除了基地内部的电报站以及无线电台,能够获取外界消息的方法也就只有通过送补给的时候从国内带来的报纸或者家人寄来的信件,即使放假可以离开营区,你也别指望在图卜鲁格这个落后的小镇子上得到什么新消息。

    虽说为了进行抗寒测试在东普鲁士的北部边远地区和这里一样的部队,不过那好歹是的德国本土,总比这个鬼地方要好得多,至少报纸是每天都有新的看!

    “要听好消息吗?”搭档的话打断了巴特拉的思绪。搭档了这么久,看看表情彼得森就能知道巴特拉在想什么。

    “说说看。”巴特拉点了点头。

    “听说这次新送来的配件中有座舱盖,我们终于不用吃那该死的沙子了!”彼得森兴奋的说到:“上面的那些大爷们总算干了件好事!”

    虽然靠近海边。不过在南面就是撒哈拉沙漠,而且干燥少雨的北非,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螺旋桨带起的扬尘让敞开式座舱内的飞行员苦不堪言,对他们来说这个时候座舱盖可是最实用的的改良了。虽然这种改良并不是为了帮飞行员挡沙子而做的。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巴特拉点了点头,看来过不了多久自己的座机就能装上这玩意了,自己对基地里那帮老练的机械师有信心。

    虽说红旗基地名义上是为帮助奥斯曼空军飞行员建立的,但是巴特拉和彼得森所在的这个规模并不大的混合飞行联队承担的任务则是对战机进行暴力测试。在风沙、烈日的摧残下考验飞机的性能。至于帮助奥斯曼人培训飞行员,反而是用来打掩护的。毕竟德国佬的飞机在奥斯曼的土地上乱飞。总要有个合理的借口,要培训飞行员哪不能培训?

    而这个混合飞行联队内的飞行员都是从野战航空队(FFA)、单座战斗机部队(KEK)抽调而来,集结德国最优秀的飞行员。不过嘛,这支部队还有个外号,叫刺头飞行队,因为这些飞行员除了飞行能力出色外,其中一大部分人也都是让地勤人员咬牙切齿的破坏专家,比如像彼得森这种人。很多人被派到这支部队来的理由大致相同:“你们既然这么喜欢弄坏你们的飞机,那么就去一个专门搞破坏的单位去吧!”然后就被一脚踢到了这个鬼地方。

    所以每一次有运输队到基地,大家都跟过节一样高兴。这意味着报纸、书信、国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新玩具。不过每次负责把损坏的设备运回国内的接收人可就笑不出来了,到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帮家伙就给本土送回去了数百台报废发动机,支离破碎的几十架整机,后勤部门想必是欲哭无泪。

    这也是巴特拉为什么对基地内的机械师们信心满满的原因,因为这帮老手的技能早就在与各种故障作斗争的过程中练满级了。

    “要是这些玩意能早点到就好了,这样也许卡尔那家伙就不用死了。”彼得森的声音悠悠响起,宽阔的机库内瞬间一片寂静。

    联队内的飞行员拿着比所有同行都高的工资,操纵飞着全德国最新最好的飞行器,却要冒着更大的风险。一支暴力测试飞行单位。飞行员的死亡率自然远比其他单位要高得多,彼得森口中的卡尔在几天前的一次飞行中出了事故,降落时发动机出现了震喘,主起落架砸在了地面上后弹起。然后在地面上蹦蹦跳跳的飞机失去控制后拿了大顶,倒扣在地面上的飞机损伤不大,换台发动机和螺旋桨,修修补补还能继续飞,但是飞行员却在脑袋和地面碰撞中扭断了脖子。在彼得森看来,也许座舱盖上的拱形金属加强筋构成的框架能保住卡尔的脖子。

    这样悲伤的事故在这里并不罕见。送战友的尸体随着运送补给的车队离开然后装船回国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令人压抑的事情。

    “我跟你说啊,当时我笔直的朝那些菜鸟冲过去,我都能看到那家伙脸都吓青了,直到快撞上了我才一个滚转让开。”机库门口传来洋洋得意的大嗓门,几个穿着飞行服的家伙走了进来,中间的一个人一边走还一边用手摆出姿势来解释自己在天上戏耍别人时的飞行动作。

    “马蒂,又去欺负那些奥斯曼菜鸟了?开着Me…5去欺负那些还在开猴版Me…4的家伙们有意思吗?”巴特拉抬头看着自己的战友没好气的说到,不过一帮人的到来倒是大破了机库内刚刚的那一股压抑的氛围。

    “我们可是战斗机飞行员,不空战简直浑身难受啊。”马蒂笑着说到:“而且怎么能叫欺负呢?我可没让我的僚机动手,我可是一个人去单挑他们一个4机编队,他们的教官倒是配合,带着那些菜鸟就想围攻我,不过还是被我把他们每个人的6点给骑了一遍。”言语里满是自豪。

    “哦,那你惨了。过不了多久那边就会来抗议的。”彼得森幸灾乐祸的说到:“你就等着受处罚吧。”

    “不就是扫厕所吗?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马蒂无所谓的摊开手耸了耸肩,这个很美式的动作由于皇帝陛下本人也很喜欢做而在德国广为人知,飞行员们也觉得这个动作很洒脱而喜欢了起来。

    对于在这个枯燥的基地内,如何给自己找乐子是很重要的。而探索空中战术并不是这支测试部队的工作,他们的日常就是坐上飞机,飞行、弄坏、等修,然后再飞行。所以混合飞行联队中的战斗机飞行员最喜欢干的就是去隔壁的航校内搅局。至于处罚?不就是扫一个礼拜厕所吗?

    正如巴特拉所说,开着最新的Me…5去欺负开着猴版的Me…4实在是毫无挑战性的事情。卖给奥斯曼人的Me…4F战斗机装备的只是150马力发动机。甚至还不如德国空军自用的版本。而最新式的Me…5则安装的是全新的BMW航空发动机,这种首次使用V型气缸排列的8缸发动机输出功率270马力,螺旋桨上安装了震流罩,机头发动机位置首次使用了铝制蒙皮包裹,使其更加顺滑,当然后部的机身依然是帆布蒙皮。

    胶合板制作的机翼框架结构坚固,因此只靠主翼梁就能承受飞行载荷,因此取消了机翼间的拉力张线,只保留机翼间的支柱,成为悬臂式机翼。。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飞行阻力。加上机腹散热器,线型颇像英国的霍克愤怒式战斗机,一股浓浓的30年代双翼机的风格。

    用这种玩意去欺负奥斯曼的那群菜鸟,这根本就是屠幼。所以为了提高难度,1VN,甚至去找担任教官的德国同僚的麻烦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直接介入两组4机编队的模拟空战中去,然后被8架敌机围攻,最后阴沟里翻船成为全联队笑柄的家伙。

    当然,双方的飞机上都没有射击协调器,虽然这种技术并不算难。历史上最早进行尝试的也是法国人,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在1915年以前,协约国都没有用上这种技术。约亨可不想从奥斯曼人这里泄了密。

    不过德国人也不至于坑爹的使用斜乐曲那样的倾斜安装方式或者使用弧形上机翼顶端的机枪支架来坑奥斯曼人,将机枪安装在下部机翼中段的翼枪布置让机枪避开了螺旋桨。机枪固定在翼面上,外面在套上整流罩,看上去就像机翼上的一个鼓包。左右两边的两挺机枪成一定的夹角布置,弹道在800米处交汇。虽然不如原版的机头密集布置两挺机枪来的精准,但是好歹也算有了可靠的前射火力。

    不过如此一来。实际上德国自用版的Me…5就有了包括翼枪在内的4挺前射火力。而且听说为了对付本土的轰炸机部队(KG)的大型飞机,以后还有可能利用V型发动机气缸中间空间布置12。7毫米重机枪的枪管,也就是轴炮的设计,这样的火力简直好评如潮。

    Me…5的优秀性能全有赖于像彼得森、巴特拉、马蒂这样的飞行员的努力以及卡尔这样的飞行员的牺牲。最初带来的那批Me…4F在这里的试验的同时也在将结果不断反馈回国,光机翼间取消拉力张线,将支柱从平行改成V型都经过数次改进。这些改进结果无一例外运用到了新飞机的设计当中,这一次的座舱盖改进也是如此。

    不过有新玩具的可不仅仅是KEK的这帮家伙。(未完待续。)

第414章 陆液海风(上)() 
基地里KEK的这帮人基本上都比较闲,马蒂的机组是今天唯一一组上天的编队,剩下的家伙的座机都停在机库里接受机械师们的摆弄,光是给所有飞机装上座舱盖就需要花上不少时间。

    不过联队里还是有其他人要忙的,机库外面一片繁忙的景象,发动机的轰鸣声隆隆作响,彼得森扣了扣耳朵:“那帮家伙又要去下蛋了。”

    虽然在一支部队里,不过来自不同部队,未来回国后也不会在一支部队里的KEK和FFA都有着一个相当封闭的小圈子。所以这座基地里FFA的人看不起KEK的懒散,又有些嫉妒他们的清闲,KEK则认为自己的工作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而有些俯视FFA的人。

    两拨人马虽然不至于在基地的俱乐部里喝多了以后以拳会友,不过私底下相互嘲讽还是免不了的。FFA蔑称KEK的人为“整天晒太阳的鸟人”,而KEK则笑话FFA为“只会下蛋的母鸡”。所以彼得森听到外面的动静,就知道FFA的人又要出去“下蛋了”。

    FFA,野战航空队,说白了实际上就是战术轰炸机部队,该部队主要装备的是拥有两台和Me…4F一样的170马力6缸直列液冷发动机的BF…1轰炸机,生产商是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简称BFW。其实这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宝马公司的前身,只不过BMW这个商标被约亨抢走后,也不知道这家未来的动力行业巨头要改成什么名字。

    BF…1也是德国陆军航空队第一种正式列装的轰炸机,总体设计上并没什么出彩,能够挂载3枚50千克炸弹或者一枚100千克炸弹,唯一的自卫火力就是后座机枪手位置上的一挺MG90,没错,就是一挺老式的马克沁,现在这些老家伙们也只能在这种地方发挥发挥余热了。

    这种玩意自然不会出现在这里进行什么测试,毕竟也不指望它们作什么机动。只要载弹量、平飞速度达到标准,陆军对它们也没什么苛刻要求。

    而FFA的人在北非的土地上进行测试的是基于近距离对地支援思路下诞生的全新机种——攻击机。

    一战的惨烈让各参战国都在地面上找不到更好的攻击堑壕的方法后,将目光放到了天空,英国的骆驼有一种在机舱内安装斜向下射击机枪的堑壕战机。德国也有像CL…3这样用来携带小型炸弹攻击炮兵阵地或者压制步兵的小型轰炸机,这其实都可以算作对地支援攻击机的鼻祖。

    大美利坚舔地大法好!这种专门用来“舔地”的机型自然不会被约亨漏掉, 最早的设计不过就是原本的Me…2侦察机换装170马力发动机后在机腹下方安装了炸弹挂架,可以携带50千克炸弹,型号Me…2B。这样的玩意显然不能让人满意,陆军根本看不上眼。

    而当新型27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