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玛丽·瓦莱丽号预计再过一周后就会进行海试,在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建造的维多利亚·路易泽号现在已经在进行训练了,预计年底可以加入海军。”看到约亨对巡洋舰的关注,一旁的蒙茨说到。
“工期比预计的缩短了5个月,看来你们真的把船厂都逼的挺紧。”约亨笑了笑。
“这也没办法,大家都着急,德国海军掉到了世界第5,连意大利也在我们前面,别说他们了,就连我屁股底下的位子也坐得不安稳。”
“你就安安心心当好你的海军大臣,我可不想找一些老顽固来给我添堵。至少在有创新有远见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前,没人能动你屁股下的位子。”
“看来殿下是心里有人选了,我也不多问了,殿下放心,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德国海军的技术革新绝对不会停步不前。”蒙茨拍胸脯保证到。
“4艘勃兰登堡级都完工后海军这边有什么计划?”约亨问到。
“也就试验、演练、摸索,然后根据经验设计下一级的战列舰。巡洋舰这边我们倒是准备将吨位进一步提高,装备新式210毫米舰炮。”
“那船厂这边估计就要闲下来了,开工新舰起码要等上1-2年。”
“殿下不用担心,因为运河的新通航标准出来了,通航船舶的标准上升了,各个船厂肯定要对自己的建造能力进行提升。原本的船台不满足需求了,新的船台至少要有2万吨以上。所以收购土地,建造船台也够他们忙活一阵子了。等他们弄完,我们这边正好新订单也有了。”
“既然船厂要扩建,那你最好去找一下卡普里维,让政府牵个头。购买土地扩建厂区什么的不容易,政府正好在进行拆迁安置工作,让双方协调一下,这样好办事。而且船厂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提一提,看看能不能协商解决。
就比如这里,皇家造船厂的地基不是很好,船台施工的技术难度不小,这样不仅增加施工难度也会提高建造成本。又或者是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位置太过偏远,交通也很不方便,而且出海水道也不是非常宽阔,这对伏尔铿这样的大船厂来说也很不利。”
这些问题都在历史上困扰过德国,在英国人的无畏号下水后,除了基尔运河的限制外,德国居然没有足够的大型船台,最后德国政府不得不在汉堡重新建一个船厂。
而首级德国无畏舰拿骚级中的莱茵兰号开工最早完工最晚,也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伏尔铿船厂所处的位置交通不便导致的材料运输缓慢的拖累。
有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现在哪怕多花点钱也比未来多花时间来的划算。
“您不准备去舰上看看?”见到约亨有准备离开的意思,蒙茨问到。
“这次就算了,下次什么时候阿根廷人来参观的时候我再来。”
“有殿下您陪同,那阿根廷人还不得老老实实掏钱?”
“那以后你们海军可得多找些人来参观,我一一陪同。”
“哈哈哈哈……”两人开怀大笑。
结束了在威廉港的行程,约亨赶回柏林,很快他就要体会到莫大的喜悦。
注1:在没有齐射按钮的时代,听电铃声进行齐射是常见手段,一战前的无畏舰也是大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齐射的。
第116章 初为人父()
约亨回到柏林才一天,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事情就接踵而来了。
柏林皇家总医院的走廊上,约亨坐在椅子上等待着,看上去十分镇定。不过紧皱的眉头和不断在大腿上敲击的手指都能看出他的担心和烦躁。
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都陪在约亨身边,维多利亚皇后安慰到:“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约亨笑着回答自己的母亲:“我没有事的,让母亲您担心了。”
“你是我儿子,我还不清楚你,一旦焦躁不安的时候就喜欢用手指敲桌子,现在敲自己的腿你估计都没注意到吧?”维多利亚皇后笑着说:“没事的,预产期提前一周很正常,很快你就要做父亲了。”
“约亨终于也做父亲了,终于是个大人了。”腓特烈三世显得十分高兴:“我要有孙子了,帝国要有一位小王子了,我很高兴。”
“万一是个女儿呢?难道你就不高兴了?”维多利亚皇后看了一眼丈夫说到。
“一样高兴,一样高兴,小公主未来一定是帝国的明珠。”腓特烈三世立刻改口到。
原来玛丽的预产期是5月25,结果约亨这边18日刚返回柏林,玛丽就要生了,原本在皇宫内也是可以生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约亨还是坚持在医院里更安全。
德国皇储妃生孩子,医生当然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因此不断有医生出来汇报情况,虽然医生是好心,反馈的也都是好消息,不过这样反而增加了约亨的烦躁感。
虽然有维多利亚皇后安慰,但是并不能削减约亨哪怕一丝一毫的烦躁感。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要降生了,这样的明悟让约亨实在难以保持平静的心态。没有像一般初为人父的男人一样焦躁的在产房门口来回转圈子就已经是很镇定的表现了。
很快产房内传出了玛丽的叫声,这更加加重了约亨的焦躁。
“要生了。”维多利亚皇后说到。
约亨算上上辈子50多岁,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说不激动是骗人的。虽然没有像其他快要当父亲的人那样在产房门口来回踱步,不过坐在椅子上在那闭目运气也显出此时的心情并不平静。
虽说知道每一个孕妇顺产都是这样,但是听着妻子的奋力呼喊,实在让人担心不已。而医生又偏偏固执的不让自己进产房,真是让人着急。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间没有了产妇的叫声,但是也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正让人不安的时候,医生走了出来,说皇储妃体力消耗有些大,需要喝些水恢复一下,不过不用担心,产道打开的状况很好,希望陛下一家放心,这才让悬着的心放了下去。
很快,产房内又传出了玛丽的叫声。过了一会,叫声停止了,洪亮的啼哭声传了出来。
医生走了出来,面对围上来的皇帝一家面带喜色的说到:“恭喜陛下,恭喜殿下,母子平安,是一位非常健康的小王子。”
“我有儿子了,我做爸爸了。”终于按捺不住的约亨双拳紧握在胸前兴奋的说到。
“恭喜您,殿下。”医生弯腰行礼。
“谢谢您,医生。我现在可以进去看看妻子吗?”
“当然可以,殿下。不过最好不要时间太长,皇储妃殿下消耗的体力有些多,需要好好休息。”医生尽职的解释到。
“好的,再次感谢您。”说完约亨急忙就走进了产房。
刚生完孩子的玛丽全身都是汗水,潮湿的头发黏在脸上,面色有些苍白,神色也显得有些憔悴,但是眼睛中的满是兴奋。
看到丈夫进来,嘶哑着嗓子有些虚弱的问到:“看到我们的孩子了吗?”
约亨在床边坐下,然后握住妻子的手:“还没,现在父亲和母亲正在围观他,我先来看看你。”
“什么围观,说的像看珍稀动物一样,那是你儿子。”玛丽没好气的回敬丈夫。
“什么我儿子,是我们的儿子。”约亨笑着反驳。
“是的,是我们的儿子。”玛丽轻声回应到,脸上满是母性的光辉。
凝视着眼前这个给自己诞下血脉的女人,虽然双方的结合是一次略显丑陋的政治联姻,但是现在,自己孩子的母亲,眼前的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之一。
紧紧了握在手中的妻子的手,约亨柔声说到:“辛苦你了,谢谢,好好休息吧。”
“嗯”玛丽的确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刚才全凭初为人母的兴奋劲支撑着,现在有丈夫在身边,心情安宁的情况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见妻子沉沉睡去,约亨轻轻的松开妻子的手,然后悄悄的起身,然后慢慢的退出了房间。
然后约亨才前往育婴室,而此时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正在对小家伙品头论足。
“医生说小家伙有4公斤,长大后一定是个强健的棒小伙。”一个健康强健的孙子让腓特烈三世十分高兴。
“鼻子很像约亨,耳朵也像,嘴巴倒是很像玛丽,小家伙长大后一定是个美男子。”维多利亚皇后开心的说到。
“母亲,小家伙现在五官都没长开,您又怎么能判断他以后长啥样?”约亨看着自己的儿子笑着说,小东西的皮肤粉粉的,皱皱的,哪能看出哪像哪啊。
“你知道什么,你刚生下来不也这个样子?”维多利亚皇后反驳到,然后接着又问:“玛丽怎么样了?”
“太累了,睡着了,让她好好休息休息,没什么问题。”虽然在回答母亲的问题,但是约亨的眼睛却一直盯着这个崭新的小生命。
丑丑的样子根本看不出来母亲所说的美男子的雏形,不过血脉相连的感觉让约亨很是激动,这是自己的孩子,初为人父的喜悦填满的约亨的胸膛。
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觉,义务和责任的,快乐与幸福,百感交集。仿佛一瞬间懂得了两世的父母的喜怒哀乐,关心与忧愁,忙乱与牵挂。
“孩子的名字你决定了吗?”一旁的腓特烈三世问道。
“莱因哈特。”约亨一口回答到,这是约亨早就想好了的名字,男孩就叫莱因哈特,女孩就叫Lily。
莱因哈特Reinhard,这个名字是从中世纪开始就广为流传的德国名。从古德语名Raginhart演变而来ragina意为:忠告,建议,决定(神),命运,harti强烈的,鲜明的,强大的,坚决的。
Raginhard作为家族姓氏,合意“powerfulone”(强大者),后用做人名,一般解为“mightyandbrave”(坚强勇敢的),也有理解成:狮之心(lionheart)。
无论是哪个含义,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继承人,这个名字在约亨看来无疑是最为理想的。
而Lily是Elisabeth(伊丽莎白)的缩略形式,约亨认为这个名字很好听。
“莱因哈特,霍亨佐伦家的狮子帝吗?这个名字不错,我很喜欢。”腓特烈三世很高兴自己的孙子有一个如此响亮的名字。
狮子帝?莱因哈特陛下?再联想一下自己儿子那比自己颜色还淡的褐金色头发。简直卧槽了,约亨表示真的没有像给海军战略研究所起名SNRI那样给自己的儿子取名用梗啊。好吧,现在想改也没办法了,老爸好像很喜欢这个名字。
因此德意志帝国的新继承人的全名就是莱茵哈特·威廉·弗朗茨·恩斯特,未来成为霍亨佐伦家族的首领的话就会加上冯·霍亨佐伦的后缀。
德意志帝国的继承人诞生,让整个帝国为之欢庆。普鲁士贵族们和帝国政府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
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约阿希姆皇储,都是一脉单传,要是没有了继承人,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的宝座还不知道会落到哪个旁支的手里,约阿希姆皇储结婚两年后都没动静这让很多人都十分担心。
现在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一个男孩,这让整个帝国都随之安定了下来,继承人无疑是维持帝国稳定的重要一环。
小王子莱因哈特之名更是一时间传遍整个德国,不少德国人都认为莱因哈特这个名字与德意志帝国的继承人极为相配。德国境内的报纸也纷纷刊文祝福整个帝国皇室家庭的新成员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和他的名字相配的伟大人物。
玛丽·瓦莱丽女大公生下了一个男婴的消息也让奥匈帝国极为高兴,德意志帝国的继承人有一半哈布斯堡家族的血统,这无疑让两个帝国联系的更加紧密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在背后撑腰的错觉让身处战争阴云下的奥匈人对获得胜利充满了信心。
在这样的错觉下,奥匈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匈牙利人对战争的支持显然是不怀好意的,在蒂萨的联络下的匈牙利贵族们巴不得战争耗尽奥匈国库里的最后一点资金。
但不管怎么说,奥匈议会中难得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意见如此一致。既然战争是全体国民的愿望,那么就让奥匈帝国的军队去赢得一次胜利吧。
在这样的想法下,约瑟夫·弗朗茨一世在战争命令上签了字。
于是,在1892年6月,奥匈帝国首先动手,波黑境内的5个师的驻军约9万人从西面攻入塞尔维亚,奥匈和塞尔维亚的战争开始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17章 奥匈崩溃()
奥塞战争爆发后,奥匈陆军在波黑境内的驻军进军贝尔格莱德。战争起初进展十分顺利,由于塞尔维亚暂避锋芒,奥匈军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奥匈军队的快速推进在维也纳的刻意宣传下让奥地利人欢欣鼓舞,一时间国内的矛盾仿佛销声匿迹,就连萎靡不振的经济也有了复苏的迹象。
而这个时候,匈牙利人则在耐心等待机会,前线传来的任何坏消息都将成为他们发动的信号。
而塞尔维亚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此时的塞尔维亚还不是那个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捞到了好处,变得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彼得一世也没有像在一战时那样坚持奉行“拒敌于国门之外”策略,自信心爆棚的喊出“一步也不能退”的脑残宣言。
因此塞尔维亚人决定守边不如守险,将部队分别部署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德里纳河东岸的西部山区里。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率领的塞尔维亚军队在并没有在奥匈军队强渡德里纳河的时候进行攻击,因为他知道,如果奥匈人动用内河炮舰,那么自己的军队会被舰炮轰成渣。
而顺利渡过德里纳河,眼看就能如匕首一般捅进塞尔维亚腹地的奥匈军队在采尔山和埃维尔克山遭遇了拉多米尔所部的坚决抵抗。
由于塞尔维亚军队依托地势构建防御阵地,一方面西部山区的地形让重武器运送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仓促开战准备不足,严重缺乏重炮的奥匈军队不得不用步兵攻坚,在交战仅4天后,奥匈军队就伤亡近2万人,而仅仅向前推进了15千米。
前线陷入僵局,意识到想要速胜已经不可能的奥匈人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奥匈总指挥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不得不从奥匈境内调集了10个师和大量重装备,试图用优势兵力压垮塞尔维亚人。
然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严重高估了奥匈帝国的铁路运输能力,汹涌而来的军列和糟糕铁路调度指挥几乎使奥匈帝国的铁路系统瘫痪。
直到8月,这10个师的部队和装备才算完全到位,奥匈军队准备用攻下贝尔格莱德来为皇帝庆祝生日(8月18日)的希望彻底破灭。
8月中旬,17万奥匈军队从伏伊伏丁那出发攻入塞尔维亚,在内河舰队的掩护下,奥匈军队顺利渡过萨瓦河,直接威胁到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为了保卫首都,拱卫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部队不得不主动出击,准备趁奥匈军队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们来一下狠的。不过前面的作战进行的非常顺利的塞尔维亚人这次失策了,奥匈的人机枪让塞尔维亚人知道无脑进攻是个什么结果。
奥匈人这次直接把刚买的50挺机枪全运了过来,马克沁再重也比火炮轻啊,而将马克沁配属在炮兵单位的奥匈人这次带上了这个大杀器。这个明智的举动让奥匈人这次占了大便宜,在两军的交战中马克沁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屠杀效率。
在半天的交战中,塞尔维亚人在奥匈人的临时阵地前丢下近6000具尸体。损失惨重的塞尔维亚人不得不撤回贝尔格莱德聚城固守,而奥匈军队的兵锋直指贝尔格莱德城下,维也纳乐观的认为,攻占贝尔格莱德指日可待,胜利唾手可得了。
然而奥匈人的胜利也就到此为止了。
时间进入9月,奥匈在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守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塞尔维亚人投入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而且塞尔维亚人十分大胆,甚至是堪称疯狂的将预备队投入了西部山区而不是去贝尔格莱德解围。
塞尔维亚人的目的是希望在西部山区可以取得对奥匈的决定性胜利,从而可以从中抽身,然后回援贝尔格莱德。
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对局势的判断太过乐观了。
拉多米尔将军在手上实力充足后对奥匈军队发动了反扑,此时困在山区已经实力大损的奥匈军队6万余人面对塞尔维亚军队的疯狂反扑,再次付出了2万余人的伤亡后,彻底丧失进攻能力后被迫撤退回德里纳河河畔。
塞尔维亚人的第一步,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的目标达到了。但是在疯狂反扑中同样遭受了惨重损失的塞尔维亚部队也无力去解贝尔格莱德之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