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玄界-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岩石标本。人们震惊地发现,所有方向上的热核地层都是沿向外的方向渐减的,而且减幅基本一致!这个发现,动摇了统治泡世界一千万年的密实宇宙论。且发现了地层深处也可能生存着另类方式的生命物种。。。。。。又,如果宇宙密度以泡世界为核心呈这样的递减分布,那总有密度减至零的距离,科学家们依照已测得的递减率,很容易计算出,这个距离是三万公里左右.“嘿,这很像我们宏观宇宙的哈勃红移啊!”是很像,微观宇宙场存在着反物质粒子;自然也无处不存在着其反物质粒子场。。。。。。你们地球人想像不出宇宙中的红移速度能够大于光速,所以把那个距离定为宇宙边缘;而我们的先祖却很容易知道密度为零的壮态就是空间,宏观宇宙与反物质宇宙并存。。。。。。反物质粒子运行于宇宙的速度可以大大超越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的速度;于是新的宇宙模型诞生了,在这个模型中,沿泡世界向外,宇宙的密度逐渐减小,直至淡化为空间,这空间延续至无限。这个理论被称为太空宇宙论。这也为以后反物质飞船粒子束的诞生创造了理论基础。然而,密实宇宙论是很顽固的,它的占优势地位的拥护者推出了一个打了补丁的以其为中心的密实宇宙论,就像地球保守派学说宇宙天体皆以它为中心环绕运行;只是后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学说推翻了顽固的其保守派理论;为此,太空宇宙论的创始人之一伽俐略在泡世界首都被处以极刑。呜呼:悲哉!状哉!保守派们顽固地认为其天体密度的递减只是由于泡世界周围包裹着一层较疏松的球层,穿过这个球层,密度的递减就会停止。他们甚至计算出这个疏松球层的厚度是三百公里。其实对这个理论进行伪证并不难,只要有一艘泡船穿过三百公里的地幔岩层就行了。事实上,这个航行距离很快达到了,但地层密度的递减仍在继续。于是,密实宇宙论的拥护者又说前面的计算有误,疏松球层的厚度应是五百公里,十年后,这个距离也被突破了,密度的递减仍在继续,而且单位距离的递减率有增加的趋势。密实派们接着把疏松球层的厚度增加到一千五百公里。。。。。。后来,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将密实宇宙论永远送进了坟墓.

第八章() 
第八章万有引力与太空宇宙论那艘深入岩层一千五百公里的探险钻船便是以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伽俐略”命名的,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探险船,配备有大功率挖掘机和完善的生存保障系统,因而它向地层深处航行的距离创造了记录。在到达一千五百公里深度(或说高度)时,船上的首席科学家(我们叫他牛顿吧)向船长反映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当挖掘机停止工作船员们悬浮在船舱中央假寐时,睁眼后总是不由自主躺在靠向泡世界方向的洞壁上。船长不以为然地说:思乡梦游症而已。他们想回家,所以睡梦中总是向着家的方向移动。但探险钻船中与泡世界一样是没有空气的,如果移动身体就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蹬踏船壁,这在悬空假寐时是不可能的;另一种方式是喷出自己体内的排泄物作为驱动,但牛顿没有发现这类迹象。船长仍对牛顿的话不以为然,但这个疏忽使他自己差点被活埋了。这天,向前的挖掘告一段落,由于船员十分疲劳,挖出的一堆碎岩没有立刻运到船底,大家就休息了,想等睡醒后再运。船长也与大家一样在舱的正中央悬空假寐,醒来后发现自己志其他船员一起被埋在了碎岩中!原来他们假寐时,船首的碎岩与他们一起移到了靠向泡世界方向的船底!牛顿很快发现,探险船中的所有物体都有向泡世界方向移动的趋势,只是它们移动得太慢,平时觉察不出来而已。“于是牛顿没有借助苹果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哪有那么容易?!但在我们的科学史上,万有引力理论的诞生比你们要艰难得多,这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当牛顿发现船中的物体定向移动现象时,想当然地认为来自泡世界那半径五千公里的空间。于是,早期的引力理论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谬误:认为产生引力的不是质量而是空间。“能想像,在那样复杂的物理环境中,你们牛顿的思维比我们的牛顿可要复杂得多了。”是的,直到半个世纪后,科学家们才拨开迷雾,真正认清了引力的本质,并用你们相似的仪器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引力理论获得承认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旦意识到引力的存在,密实宇宙论就完了,引力是不允许无限固体存在的。太空宇宙论得到最终承认后,它所描述的宇宙对泡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在泡世界,守恒的物理量能量和质量外,还有空间。泡世界的空间半径只有五千公里,在岩层中挖洞增大不了空间,只是改变空间的位置和形状而已。同时,由于失重,地核文明是悬浮在空间中,而不是附着洞壁(相当于你们的土地)上,所以在泡世界,空间是最宝贵的东西,整个泡世界文明史,就是一部血腥的空间争夺史。而现在惊闻空间可能是无限的,怎能不令人激动!于是,从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探险浪潮,数量众多的反物质船穿过地层向外挺进,企图穿过太空宇宙论预言的三万二千公里的岩层,到达密度为零的天堂。说到这里,如果你足够聪明,应该能够推测出泡世界的真相了。“你们的世界,是不是位于一个星球的地心?”我们的行星大小与地球差不多,半径约八千公里。但这颗行星的地核是空的,空核的半径约为三千公里,南极至北极对称约为五千公里;我们就是地核中的生物。不过,发现万有引力后,人们还要过许多个世纪才能最后明白自己世界的真相。正如尔等太阳十大行星只是绕银河星系边缘轨道运行;而众多银河星系与其它河外恒星云系却绕200亿光年外一个无边无际--未知宇宙星系漂移膨胀,这就是哈勃红移。。。。。。

第九章() 
第九章地核争雄太空宇宙论建立后,追寻外部无限空间的第一个代价却是消耗了泡世界的有限空间,众多的探险船把大量的碎岩排入地核空间,这些碎岩悬浮在城市周围,密密麻麻,无边无际,以至于使原来可以自由漂移的城市动弹不得,因为城市一旦移动,就将遭遇毁灭性的密集石雨.这些被碎岩占掉的空间,至少有一半永远无法恢复.这时的元老院已由泡世界政府代替,作为地核空间的管理者和保卫者,疯狂的钻船探险受到了政府严厉地镇压.但最初这种镇压效率并不高,当得知探险行为发生时,钻井船早已深入地层了。所以政府很快意识到,制止钻井船的最好工具就是钻井船。于是,政府建立庞大的钻船舰队,深入岩层拦截探险钻船,追回被它们盗走的空间。这种拦截行动自然遭到了探险钻船的抵抗,于是,地层中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种战争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残酷。首先,地层战争的节奏十分缓慢,因为以那个时代的掘进技术,钻井船在地层中的航行速度一般只有每小时四公里左右。地层战争推崇巨舰主义,因为钻船越大,续航能力越强,攻击力也更强大。但不管多大的地层战舰,其横截面都应尽可能的小,这样可以将挖掘截面减至最小,以提高航行速度。所以,所有钻井船的横截面都是一样的,大小只在于长短。大型战舰的形状就是一条长长的黑亮隧道。由于地层战争是三维的,所以其作战方式类似你们的空战,但要复杂得多。当战舰接触敌舰发起攻击时,首先要快速扩大舰首截面,以增大攻击面积,这时的攻击舰就变成了一根钉子的形状。必要时,钻船的舰首还可以形成多个分支,像一只张开的利爪那样,从多个方向攻击敌舰。地层作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每一艘战舰都可以随意分解成许多小舰,多艘战舰又可以快速组合成一艘巨舰。所以当两支敌对舰队相遇时,是分解还是组合,是一门很深的战术学问。就如发生未来世界的星球大战,太空母舰以其超光速粒子束航速和雷达探测定位而扬帆于银河星系。。。。。。地层战争对于未来的探险并非只有负面作用,事实上,在战争的刺激下,泡世界发生了技术革命.除了高效率的掘进机器外,还发明了地震波仪,它既可用于地层中的通讯,又可用作雷达探测,强力的震波还可以作为武器.最精致的震波通讯设备甚至可以传送图像。地层中曾出现过的最大战舰是“一线天”号,它是泡世界政府建造的。当处于常规航行截面时,“一线天”号的长度达一百五十公里,正如舰名所示,相当于一个长长的小世界了。身处其中,有置身于你们的英伦海底隧道的感觉,每隔几分钟,隧道中就有一列高速列车驶过,这是向舰尾运送掘进碎石的专列。“一线天”号当然可以分解成一支庞大的舰队,但它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整体航行的。就如同“银河2号”太空母舰。当然,“一线天”号并非总是呈直线形,在进行机动航行时,它那长长的舰体隧道可能形成一团自相绝贯通或交叉的、十分复杂的曲线。“一线天”号拥有最先进的掘进机,巡航速度是普通钻探船的两倍,达到每小时十公里,作战速度可以超过每小时二十公里!它还拥有超高功率的震波雷达,能够准确定位五百海里外的钻船;它的震波武器可以在一千米的距离上粉碎目标钻船内的一切物体。这艘超级巨舰在广阔的地层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消灭了大量的探险钻船,并每隔一段时间将吞并的探险钻船空间送还泡世界。在“一线天”毁灭性的打击下,泡世界向外部的探险一度濒于停顿。在地层战争中,探险者们始终处于劣势,他们不能建造或组合长于十公里的战舰,因为在地层中这样的目标极易被“一线天”号上或泡世界基地中的雷达探测定位,进而被迅速消灭。但是,要使探险事业继续下去,就必须消灭“一线天”号,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探险联盟集结了两百多艘地层战舰围歼“一线天”号,这些战舰中最长的也只有五公里,战斗在泡世界向外三千里地幔处展开,史称三千里地幔战役。探险联盟首先调集三十艘战舰,在一千五百公里处组合成一艘四十公里的巨舰,引诱“一线天”号前往攻击。当“一线天”号接近诱饵,成一条直线高速冲向上标时,探险联盟埋伏在周围的百余艘战舰沿与“一线天”号垂直的方向同时出击,将这艘一百五十公里长的战列巨舰拦腰截为数段。“一线天”号被截断后分裂出来的数十艘战舰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双方的三百多艘战舰缠斗在一起,在地层中展开了空前惨烈的大混战。战舰空间在不断地组合分化,渐渐已不分彼此。在战役的最后阶段,半径达二百公里的战场已成了蜂窝状,就在这个处于星球地下三千公里深处的错综复杂的三维迷宫中,到处都是短兵相接的激战。在这个位置,星球的重力已经很明显,而与政府军相比,探险者对重力环境更为熟悉。在迷宫内宏大的巷战中,这微弱的优势渐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探险联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十章() 
第十章海底万里行战役结束后,以机械生命、硅基生命组成的探险联盟将战场所有空间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半径为七十公里的球形空间。就在这个空间中,探险联盟宣布脱离泡世界独立。建立后的探险联盟与泡世界的探险运动遥相呼应,不断有探险泡船从地核来到联盟,他们带来的空间使联盟领土的体积不断扩大,使得探险者们在三千里高度获得了一个前进的基地。被漫长的战争拖得筋疲力尽的世界政府再也无力阻止这一切,只得承认探险运动的合法性。越过地幔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地层的密度也逐渐降低,使得掘进变得容易了;另外重力的增加也使碎岩的处理更加方便。以后的探险变得顺利了许多。在战后第八年,就有一艘名叫“针尖”号的探险钻船走完了剩下的三千五百公里航程,到达了距泡世界边缘--也就是距星球中心八千公里、距泡世界边缘五千公里的高度。“哇,那就是到达星球的表面了!你们看到了大平原和真正的山脉,这太激动人心了!”没什么可激动的,“针尖”号到达的是海底。“。。。。。。”当时,震波通讯仪的图像摇荡几下就消失了,通讯完全中断。在更低高度的其他(如硅基生命体)泡船监听到了一个声音,转换成你们的空气声音就“剥”的一声,这是高压海水在瞬间涌入“针尖”号空间时发出的。泡世界的机械生命和船上的仪器设备是绝对不能与水接触的,短路产生的强大电流迅速汽化了渗入人体和机器内部的海水,“针尖”号的乘员和设备在海水涌入的瞬间都像炸弹一样爆裂了。接着,联盟又向不同方向发出了十多艘探险钻船,但都在同样的高度遇到了同样的事情。除了那神秘的“剥”的一声,再没有传回更多的信息。有两次,在监视屏上看到了怪异的晶状波动,但不知道那是什么。跟随的泡船向上方发出的雷达震波好传回了完全不可正解的回波,那回波的性质既不是空间也不是岩层。一时间,太空宇宙论动摇了,学术界又开始谈论新的宇宙模型,新的理论将宇宙半径确定为八千公里,认为那些消失的探险钻船接触了宇宙边缘。探险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往无法返回的探险钻船所占用的空间,从理论上说还是有希望回收的,但现在,泡船一旦接触到宇宙边缘,其空间可能永远消失了。到这一步,连最坚定的探险者都动摇了,因为在这个地层中的世界,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联盟决定,再派出最后五艘探险钻船,在接近五千米高度时以极慢速上升。如果发生同样的不测,就暂停探险运动。又损失了两艘钻探船后,第三艘“螺旋”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五千米高度上,“螺旋”号以极慢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向上掘进,接近海底时,海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压塌船顶的岩层瞬间涌入,而是通过岩层上的一道窄裂缝呈一条高压射流喷射进来。“螺旋”号在航行截面上长三百六十米,在高地层探险船中体积算是较大的,喷射进来的海水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充满船的空间。在触水爆裂前,船上的震波仪记录了海水的形态,并将数据和图像完整地发回联盟。就这样,地核人第一次见到了液体。泡世界的远古时代可能存在过液体,那是炽热的岩浆,后来星球的地质情况稳定了,岩浆凝固,地核中就只有固体了。有科学家曾在理论上预言过液体的存在,但没人相信宇宙中真有那种神话般的物质。现在,从传回的图像中人们亲眼看到了液体。他们震惊地看着那道白色的射流,看着水面在船内空间缓缓上升,看着这种似乎违反所有物理法则的魔鬼物质适应着它的附着物的任何形状,浸入每一道最细微的缝隙;岩石表面接触到它后似乎改变了性质,颜色变深了,反光性增强了;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大部分物体都会沉入这种物质中,但有部分爆裂的人体和机器碎片却能浮在其液体上!而这些碎片的性质与那些沉下去的没有任何区别,地核人给这种液体物质起了一个名字,叫无形岩。以后的探索就比较顺利了。探险联盟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叫引管的东西,这是一根长达二百米的空心钻杆,当钻透岩层后,钻头可以像盖子那样打开,以将海水引入管内,管子的底部有一个阀门。携带引管和钻机的泡船上升至五千米高度后,引管很顺利地钻透岩层伸入海底。钻探毕竟是地核人最熟悉的技术,但另一项技术他们却一无所知,那就是密封。由于泡世界中没有液体和气体,所以也没有密封技术。引管底部的阀门很不严实,没有打开阀门,海水已经漏泄出来。事后证明这是一种幸运,因为如果将阀门完全打开,冲入的高压海水的动能将远大于上次细小的裂缝中渗入的,那道高压射流会像一道激光那样切断所遇到的一切。现在从关闭的阀门渗入的水流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想像,泡船中的探险者们看着那一道道细细的海水在他们眼前喷出,是何等震撼啊。且可运用高压海水动能转换成泡船电能。。。。。。不过,他们这时对于液体,就像你们的原始人对于电流那样无知.在用一个金属容器小心翼翼接满一桶水后,钻探船下降,将那根引管埋在岩层中.在下降的过程中,探险者们万分谨慎地守护着那桶作为标本的海水,很快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无形岩居然是透明的!上次裂缝中渗入的海水由于混入了泥沙,使他们没有发现这一点.随着泡船下降深度的增加,温度也在增加,探险者们惊恐地看到,无形岩竟是一种生命体!它在活过来,表面愤怒地翻滚着呈现由无数涌泡构成的可怕形态.(水达到了沸点摄氏100度)但这怪物在展现生命力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自己,化作一种幽灵般的白色影子消失在空中.(水达到或超越沸点摄氏100度化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