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林没有就长孙无忌的问题回答,而是反问道,这些拥护皇子的人一直在为储君的位置头疼,却总是忽略当今圣上身体状况,且不说历史上遭遇了高丽之败以及诸多伤心事的李世民都还有十年可活,而现在的李世民几乎一帆风顺,身体康健,大唐的医疗水平也日渐发达,才到中年的李世民再活个二三十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现在争储君位在阳林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同样身体康健的长孙无忌都自知以自己的身体状况,至少也还能活个二三十年,更何况李世民,为二三十年后的事情操眼下的心,有必要么?
见长孙无忌无语,阳林又继续道:然而,即便是二三十年后陛下的选择或许更多,但依我之见,却还是以陛下心中所属为上,做臣子的不本分的话,君王是不会把麻烦留给下一代的,陛下如果属意承乾,为防止您把持朝政,临终前势必铲除舅爷您,陛下如果不属意承乾,让别的皇子接了班,临终后,新帝必然铲除舅爷您,因为您是承乾的死忠,只要往里面参合,怎么看,舅爷您都是在走一步死棋啊!
阳林说话着,便将自己执的一颗黑子放入棋盘,天知道趁长孙无忌发愣的这一会,他在棋盘上动了多少颗棋子,反正他这一颗棋子放下去,黑方已经胜了。
哈哈哈,好,说的有道理,长孙家,毕竟是长孙家,为了整个家族计,老夫本就不应该参合其中,今日之后,就让承乾自己走自己的路吧!长孙家从此与他划清干系。
输了棋,长孙无忌却一点也不恼,哈哈大笑的将棋盘上的棋子归于棋盒之中,显然还想再下一盘,但阳林却不给他机会了,耍一次赖容易,盘盘都耍赖就难了,不能给他报仇的机会。(。)
第322章 高丽之败()
入夜,皇宫门口,催二凡小声的在李世民耳边说了一阵小话,倒是叫这位帝王心情舒爽了不少。长孙家撤出了所有安排在昭陵的人马,切断了与太子李承乾的联系,同时长孙一系的官员全部接到了来自长孙无忌的亲笔信,内容很简单,当今陛下春秋鼎盛,我等应尽心辅佐,万勿二心,就连商业上,长孙无忌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东西十大厂的一些财权和物资调配权尽数交出,一副以后朝堂没我什么事了的架势。
“无忌倒是果断,看来他没有说服天授,反倒叫天授说服了他呀!不过天授啊天授,你到底在秘密研究些什么呢!难道就不能开诚布公的将这些东西都交给朝廷么?你把别人劝醒了,自己却还糊里糊涂的在过日子,叫朕拿你怎么办才好?”
&`猪`猪`岛`小说`sp;李世民答应了王汐月今晚微服到长安逛夜市,早早的就等在了皇宫门口,摇头反问了自己一句,才挥退侍卫,便见一身平民妇人装的王汐月已经徒步走到了皇宫的城门洞口,二人相视一笑,坐上了由宫中侍卫假扮的车夫的五轮敞篷车,就往长安街头而去。
“陛下何事苦笑?”
“呵呵,没什么,无忌在天授哪里碰了壁,反而被天授说服,决定不参与太子之事了。只是天授,诶,不提也罢,咱们开开心心逛街。”
“这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陛下根本不需要为他们忧心。”
“是么?难道朕不比他们聪明么?”
“陛下也聪明,与长孙大人相当,比之天授嘛!还差点。”
“为何?差在哪里?”
“呐,瞧见刚才路过的那个水果摊没有,您要是能作一首歌,让臣妾帮他将摊上的水果全部卖出去,您就跟他一样聪明了。“
“怎么着,卖水果也有故事?作歌方面,朕确实不如他”
“在龟兹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上街,路过一个水果摊,是一个胡军士兵的妻子开的,专卖西域盛产的葡萄,可是摊上的生意不太好,卖了几天都没卖出去多少,葡萄都快坏了,天授看那妇人看向路人期盼的眼神十分可怜,便决定作一首歌帮她把葡萄卖出去。”
“那歌怎么唱的?”
“那臣妾给您唱一段吧。”
“克里木去参军,临行时种下了,一颗葡萄,果园的姑娘哦,阿娜尔罕哟,精心的培育这,绿色的小苗。
啊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葡萄根儿扎根在沃土,长长地藤儿在心头缠绕,长长地藤儿在心头缠绕。长长地藤儿,在心头缠绕。
葡萄园几度春风秋雨,小苗儿长的又高又壮,当枝头结满果实的时候,传来了克里木立功的喜报。
啊姑娘啊仰望着雪山哨卡,稍去了一串串甜美的葡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诶,诶了。”
“好,哈哈哈,唱的太好了,爱妃是不是想吃葡萄了,朕这就是去买了,朕的长安城里,酷暑夏日也是有葡萄卖的。”
“陛下,多美好的爱情故事啊!您怎么听出臣妾要吃葡萄了,像天授这样心中有爱的人,才能随时随地作出这么美好的歌曲,陛下,您担心谁,也不用担心天授会对您不利,会对大唐不利。”
王汐月将话题兜到了正事上,却是叫李世民一愣,片刻之后他又哈哈大笑起来。
“好一个心中有爱,朕就让他放开手脚去做,看他能把朕的大唐弄成一幅什么模样。”李世民好像想通了什么,心中大悦,直将长安城的夜市摊逛了个遍,才满意的买了一大车葡萄回宫,毫无意外,今夜宫里的诸位娘娘哪里都会收到李世民赏赐的一盘葡萄。
第二日,由李世民从皇宫里派到天授驸马府的宦官宫女等全部被撤回了皇宫,没有理由,然而,与之成反比的是,负责看守昭陵的龙卫全部换成了新面孔,除了限制人员进出以外,没有任何人搭理太子李承乾,而那位名叫称心的假侍卫,也被新来的龙卫首领当场杖毙在昭陵之外,据说,今后所有闯入昭陵的身份不明的人都是这个下场。
在长安的政治风气逐渐清明的同时,西藏和辽东草原上的战局也出现了变化,一胜一败,一喜一忧。薛仁贵不负阳林所望,成功翻越唐古拉山,攻占了逻些,算是将吐蕃政权正式推翻,今后的战略,只要他以逻些为根基,向周边稳扎稳打,攻占吐蕃全境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发生在辽东草原上战争却因为室韦,靺鞨,新罗,百济四国联军的突然加入打破了高丽军与唐军的平衡,游牧民族出生的室韦和黑水河畔出生的靺鞨人作战尤其勇猛,八千室韦和三千靺鞨骑兵竟然正面与一万装备精良的万骑军打了个旗鼓相当,而十万高丽骑兵加上十五万高丽新罗百济步兵联军一举攻破了机动力不强的十万镇北和五万太原军营寨,败兵后撤五百里,在万骑军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才在河北道本土燕山附近,也就是后来的山海关位置才重新布下防线。
战后清点伤亡,唐军万骑军死伤八千余,几乎全军覆没,镇北军和太原军死伤过半,达到七万余,损失火器甲胄装备无数,堪称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败仗。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上表请死,被李世民驳回,下旨其撤掉太原军番号,就地整军,从新组建镇北军制,又急调镇东军刘弘基部骑步兵共计五万,前往燕山支援,朝堂上。诸多新老臣子群情激愤,一阵喊打之声,脸色阴沉的李世民却冷静的令人可怕。
“朕的大军有精良的铠甲武器,更是有无坚不摧的火器,为何会败?你们来告诉朕。”李世民的一句发问让整个朝堂上安静了下来,有些大臣本想说一句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指挥不力之类的话,但看看李道宗以往的战绩和李世民对他的处置,都闭起了嘴。”微臣以为,善战之将,或者说善用火器之将不在前线,方才导致了我军之败。“
在所有人都不敢说话的时候,有一个奇葩出现在了站班中央,正是大唐军神李靖,他在朝堂上一年没有三句话,但每一次出声,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一语道破玄机。”哦?李爱卿此言何意,还请详尽道来。“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似乎是明白了点什么,继续问道。”昔年,火器在战场上大展神威是在南征之战中,以时任岭南水军统领的天授驸马阳林和魏王李泰最善应用火器,每战必以火器大量屠戮敌军,将敌军士气全线击溃,战果之强,天下无人敢触其锋,然陛下组建四边镇守军之后,虽然给四军配备了数量不少的火器,但各军这些年的战报,却并没有如南征之战时那样有压倒性的胜利出现,这证明四军将领并不善于使用火器。
遥想贞观元年突厥大军与我军鏖战于渭水之时,那时我军还只有两艘临时组装完成了水轮船,一艘由天授驸马指挥,一艘由太子指挥,天授驸马指挥的战舰上的火炮十中**,每一次都轰击在敌阵的要害之处,而太子所指挥的战舰十中一二,只能零零散散的杀敌,差距之巨大,就如同百战精兵与普通百姓在战场上的表现,此一点,陛下不可不查。“
李靖对奏完之后立即回到了自己的站班位置,昔年渭水之战的许多老臣尚在朝堂,尤其是武将方面,他们稍微细细一想,便知了其中关窍,原来善使火器的人和不善使火器的人差距居然如此巨大。(。)
第323章 人才的重要性()
驸马府好久没有收到上朝的急旨了,搞的阳林火急火燎的套上一套不太合身的朝服就出了门,听说满朝文武都等着他,驸马府的车夫直接将三轮车踩到了太极殿门口才叫阳林下车。
”驸马都尉阳林,拜见吾皇。“
既然在太极殿上正式面君,所有的奏对都会写入史书,礼仪方面就一点也不能少了,好久没有下跪的阳林又结结实实的跪了一回。
”驸马都尉阳林,你给满朝文武说一说,火器应用有什么窍门,所言务必详尽详实。“
李世民板正的面孔上依旧写着‘我心情不好’四个字,阳林闻言只得举起勿板回禀道:”回禀陛下,火器之应用,除了要计算燃点时间和静动抛物线之外,其实也没什么技巧,陛下为何突然有此一问?“
”驸马所讲,燃点时间,和动静抛物线是何意思,还请详细解释清楚。“阳林只是寥寥一句,李靖却是听到了个中要点,不等李世民继续发问,便反问道。
”燃点时间计算,其实很简单,匠作监制作的弹药引线都是固定长度的,据我所知,大约需要十五秒的时间燃烧。也就是说,霰弹炮从点燃,到炮弹发射,需要的时间是十五秒,也就是一个人心平气和匀速从1数到15的时间,假设我军有一百门列阵以待的炮阵,仰角四十五度,那么射程大概是八十米,而敌军有三千骑兵,正在三百米外向我军冲锋,我想请问诸公,什么时间点炮?“
阳林反问了一句,好办天时间,朝堂上却是鸦雀无声,只有反应快如李靖,在快速的计算着,但一时半会儿恐怕也难以解题。阳林见状摇了摇头道:”应该在五秒之后点炮,因为骑兵冲锋的时候一个呼吸是十米左右,从点燃引线到炮弹落地,总共大约需要十六七秒,加上延迟的五秒,二十二秒左右的时间,骑兵正好跑到霰弹炮的八十米射程位置,这个时候,炸死敌军冲在最前面的敌兵,就会减缓敌军冲锋速度,破坏敌军冲锋阵型,最大化降低敌军的杀伤力。这就是计算炮弹燃点的重要性了,你点早了,炮弹落空,点晚了,敌军已经冲过来了,炮弹还是在敌军后方落空,起不到任何杀伤敌军的效果。”
这么一讲,大臣们大多就懂得燃点时间是怎么个意思了,他就像一支需要延时才能发射出去的弓箭,要提前计算抛射距离和点火时间,不过军阵之中的将领,大多连字都不识,又如何懂得这么高深的算学?
“难怪如此,仅是这燃点时间计算,就难倒了军中大多数将领,看来火器营的将领,必须精通算学了。”李世民自然是多次见过火器使用的,大唐现在装备最多的就霰弹跑,其次如万骑军还装备有左轮火铳,不过大唐的军士们似乎并不精于此道,看薛仁贵带领的万骑军个个都背弓带箭就知道,火铳或许更适合步兵用来近距离杀伤。
“不仅如此,不同战场环境,还要计算不同的抛物线,如果在钢甲舰或轮船上,还要计算活动的抛物线,计算炮弹的落点,才能让其在最需要的位置爆炸,举个例子,陛下在航行的天神号上,正对着太极殿投下一个炸药包,太极殿的目标够大了吧!但炸药包未必能炸的到太极殿,因为惯性原理,炸药包的落点会有偏差,必须按照高度,计算出投放时间,按照行驶速度,计算出炸药包落下的抛物线,才能让炸药包准确的击中目标。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做个试验。”
好吧,阳林一番话说完,大臣们眼中的罗圈纹又出来了,李二似懂非懂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他可不敢真拿太极殿来做试验,继续道:”信了,信了,如此复杂的算学技巧,我大唐有几人会算?“
”呃,目前,不多吧!长安书院的初中课本上倒是有计算抛物线的公式,不过至少得初中毕业生的水平才能勉强计算这些算术题。“
”我去,又是初中生“李世民险些喷了一口老血来,最近他听的最多的就是初中毕业生了,飞船没有初中毕业生飞不起来,炮弹没有初中毕业生打不准,可大唐的初中毕业生在那里?
”陛下,您急召臣入朝对奏,为的不仅仅是讨论火器的使用吧!“阳林看着大臣们怪异的表情,尤其是抓耳挠腮的武将们像看宝贝一样看着自己的眼神,这感觉似乎有些不对呀!
李世民一挥手,宦官便将一封河北道传来的军报送到了阳林面前。
“呐呐呐,从这封战报里面就可以看出,火器在镇北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被偷袭的时候没有使用火器的爆炸威能惊散掉敌军的战马不说,撤离的时候也没有引爆炸药包断路,反倒让敌军抢到了我军的弹药,用来对付我军,只要做到这两点其中任意一点,朕北军的损失都不可能那么大。
再看万骑军,在火药应该方面他们已经初步入门,在发现室韦和靺鞨骑兵不可力敌之后,他们果断选择点燃自身所有的弹药,投放在原地,然后撤离,当敌军追到他们原本所处的阵地的时候,弹药爆炸,不仅大量杀伤了敌军,还给自己找到了脱离战场的机会,要不是他们受到了十几倍于己的骑兵围追堵截,弹尽粮绝,仅凭这一万人马,就能将敌我双方的战果拉平。”
战报上的数字很吓人,反正阳林是觉得害怕的,数万大唐青壮在这一战中殒命,就代表着,数万户唐人家庭将失去顶梁柱,河北道的万骑军全部都是老兵,是大唐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骑士,在损失了五成以上战士的情况下,他们居然没有溃散,仅靠一万骑兵,不仅承担了溃败的镇北军的断后工作,还留下了三万余高丽联军的尸体,在己方只有一成左右士兵存活的境况下,依然坚持战斗,可见战况之惨烈,如果不是他们,十五万镇北军将会被近三十万高丽联军全歼。
“朕誓雪此恨。”
李世民猛的一拍龙椅,含怒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即便是久不上朝的阳林也知道此刻应该跪下来给他打打气,于是,一阵山呼海啸的报仇雪恨之中,李世民又冷静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上。
镇北军在燕山段长城上构建了防线,再有镇东军支援,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李世民已经陷入了御驾亲征的考量之中,他是十分想去的,但又苦于无人监国,太子李承乾他是不敢再启用的了。
“天授,长安书院何时能为朕培育出一批初中毕业生?”纠结了片刻,李世民问道。随着大唐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懂得数理化知识的人才的地方太多了,拿最简单的一项来说,朝廷的账目现在已经没有人能算的清了,当然,这是说朝廷现有的大臣,不包括阳林团队的科研人才,光这一点都愁死这位千古一帝了。
“呃,按照长安书院本学期前三次月考的成绩来看,今年上半年,或许能有一人能完成初中课业的学习,其余的,最快也要到年底。”阳林如实回答道。
“何人如此聪慧?”李世民知道初中课堂上那些让他一听就泛罗圈纹的知识有多难懂,竟然有人能在一年的时间内掌握初中年级的知识,当真是个天才人物了。
“不是别人,正是晋王李治。”阳林的回答令满朝哗然,倒是让站班在前排的长孙无忌眼前一亮,一听到答案,李世民就后悔问阳林这个问题了,他本意是要多隐藏李治几年的,可现在一下子给曝光了,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第324章 东征高丽()
“朕欲御驾亲征高丽,诸卿以为,何人可担监国重任?”按照原本的套路,李世民要出征,那么就必然会是太子李承乾监国,他根本都不需要拿这事到朝堂上来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