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三章 军政分离试点()
蓝族长终究没有喝到酒精,阳林无法想象他在喝过自己的东西晕倒后会是怎样的下场,抢回自己的小急救箱,阳林就把话题引到了蓝英的身上道:“你儿子的问题不大了,不过身上被我割出了两个大窟窿,他暂时是不能移动了,你可以派人带他到岳州城休养一段时间,我也好后续治疗,不管他是被误伤,还是确实参与了洞庭水匪反叛朝廷的行动,现在我救了他,就不会让人杀死他,这点你可以你放心,要知道,刚才我救他用的药物在这个世上可是无价之宝,谁要打他的主意,就得先赔我药钱。”
救完了蓝英,不等蓝族长有新的决断阳林就要把事情往他想要的方面引,如果蓝英要留在岳州养伤,那么他身边的好奇宝宝蓝凤凰就必然要跟去,蓝族长有这三万苗人青壮牵绊着,是不可能将全部人马带到岳州城下的。
“我为什么要信你,万一这是你们汉人的缓兵之计呢?等我们后撤了你们又来追击我们怎么办?”蓝族长似乎还有些不甘心道。
“追击?亏你也想的出来,最精锐的汉军在这荒山野岭怪石林立的地方,一天走上三十里都不可能,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一个人跑来与你谈判,你根本不用担心我会出尔反尔,岳州城和整个湘西的安定对朝廷来说远比你的儿子金贵几千倍几万倍,朝廷没必要为了你儿子的一条命让整个岳州地区陷入泥潭之中。所以你儿子到了岳州城不仅会吃好喝好玩好,我还会专门派人保障他的安全,若不是我救回他。他现在恐怕已经是个死人了,剩下的日子他都是赚到的。”
阳林的话说的蓝族长连连点头,发现自己失态,竟被一个孩子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又赶忙正了正色道:“这可不行,我侵全族之力带着几万青壮爬山涉水而来,怎么能空手而回。朝廷必须得给个说法。”
所谓的说法,自然是就是好处了。其实蓝族长这样做是没道理的,你带几万人出来一趟朝廷就要给你好处?若是以后你想要朝廷的好处了就带着人这么走一趟,朝廷难道要再度给你敬献好处?如果是李二当面,恐怕会当场火起。宣布开战,不过他面前的是阳林,想要钓住苗人,就得下饵,现在蓝族长不过是给了阳林一个下饵的机会而已。
“自然不会让您白跑一趟,我从苏州来时带来一船好酒,乃是世间难得的佳酿,跟你刚才闻到的那种治伤的酒精差不多,我给你一百坛带回去犒劳族人怎么样?”阳林笑着道。
“一百坛?”一提到酒。蓝老族长的口水都流了出来,足足有一百坛,够他慢慢享用好多年了。但面色又正了正道:“一百坛太少,我族青壮可有三万多人呢!一人喝不到一口,至少,至少也得给两百坛才行。”蓝族长竖起个长长的剪刀手道。
“那好,我给你三百坛,一坛二十斤。足够你们每人喝几小口尝尝鲜了,稍后等蓝英少族长的伤势休养好了返回苗寨的时候。我还有厚礼相送。”阳林直接在蓝族长开的价码上又加多了一百坛,并且给了个承诺,面色煽煽而动的蓝族长只恨自己手欠,怎么不把五个指头都竖起来呢!
这边商议好,阳林就叫蓝族长清点几百人马随自己到岳州城去搬酒,而蝎子则早知道自己该干嘛,提前带着护卫队回了岳州城,通知薛都督解除防御的同时,为苗人准备好了三百坛好酒,阳林说的一船,那可是文工团的大船,一船有上千坛呢!蓝族长还以是他们苗寨用的大竹排,撑死了装两三百坛。
不出阳林所料,蓝凤凰就没打算离开她爹,蓝族长拗不过这个心肝宝贝,只得让她随行,这也因为她不是男子的缘故,苗家的女娃子到了年纪是要飞到别家去的,虽然蓝凤凰还差那么五六七八岁,但蓝老族长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心理准备。
蓝英的四个轿夫的水平确实高,宽大的担架上他依旧昏迷,阳林和蓝凤凰在左右照顾着他,四个轿夫抬着担架式的大轿子快速奔走,阳林在里面丝毫不感觉到颠簸,对于阳林刚才的大方,半懂不懂事的蓝凤凰是非常感激的,事实上从阳林说她阿爹没事了开始她就非常感激他了,只是这姑娘现在还是一根筋的时候,固执的认为感激他就应该嫁给他,而且还拍着压根就没有的小胸脯跟他保证,苗人一定是说话算数的。
阳林受够了唐朝的小萝莉动不动就拿嫁娶说事的习惯,貌似她们一辈子中就只有嫁人生孩子是她们应该做的事,挥挥手让说个不停地蓝凤凰住嘴,也懒得跟她解释什么,或许长大以后她就明白什么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了。
旁晚十分的时候阳林带着几百个苗人到了码头边上,蝎子早就让护卫队准备好了三百坛二十斤装的好酒,酒的气味不是封泥就能封住的,虽然这只是酿了不到一年的新酒,可在唐朝时期这种蒸馏酒无疑是仙品,整个大唐也没超过十船,领头的苗寨族老喜滋滋的带着三百坛子好酒和抬酒的青壮们回去了,四个抬轿子的轿夫和十几个护卫被留了下来,好奇宝宝一样的蓝凤凰目光早就盯住了那些挂着一条条长串灯笼的大船,从没离开过大山的她又几时见识过这种庞然大物。
“喜欢吧,今后一段时间你可以住在上面。”阳林送走了领酒的族老,转头向蓝凤凰道。
“真的吗?太好了,快带我上去。”蓝凤凰一把抓住阳林的胳膊就往船上拖,阳林在她的带领下自然不得不带着她登上那些他早就住的烦透了的水轮船。
张简,薛琮和阳林带来的一众商人管事已经在船仓里等候多时了,十月末的夜晚,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他们再不能像夏夜里那么舒坦,在甲板上乘凉吹风了,阳林愣是用两个时辰才将蓝凤凰的精力耗完,在一艘被清空了货物的空船上给他们腾出了几个房间,并且给了她一大堆食品厂生产的零食才得以脱身,这个会议是阳林自己要召开的,当然是为了争对苗人这边的情况。
“废话不多少,这次能有惊无险的解决苗人的事宜多数是靠的运气,不过也让我找到了征服苗人的突破口,四面都是茫茫大山,不便利的交通让湘西苗人的生活状态很原始,咱们东西十大厂出产的东西在中原汉人看来都是新奇玩意,在他们眼里就更是神物了,三百坛酒会在他们肚子里长出无数的酒虫,要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的,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一口气吃下他们。”
阳林的开场白很直接,陆炳昌等一众商家很快的就进入了沉思状态,倒是薛琮最先发话道:“可咱洞庭水军兵力不足啊!五千人想吃下三万土猴子,恐怕难如登天,必须请朝廷早发援兵才行。”
在众人鄙视的眼光中,薛琮抓了抓自己的额头,不知道哪里说错了,又将求解的目光看向阳林。
“薛都督,我有几句话你千万要记住,第一,你洞庭水军只负责保障长江水道的畅通,和岳州城的安危,苗疆和整个南疆战略是朝廷的大计划,无事你不得参合。
第二,苗人是来跟岳州做生意的,今天是,以后也是,他们即将成为岳州城百姓的衣食父母,包括你的衣食父母,所以以后对待他们要跟对待自己人一样,不要有什么你我之分。
第三,你那来那去,睡好了觉明天继续到工地上监工,我们谈论的是经商的事,与你根本就无关。”
阳林其实一早就知道军政分离的好处,可这一套在大唐根本就行不通,华夏到了二十一世纪基本都还处在半人治社会,谁的官职权利大谁说了算是常态,就比如一品公爵张亮还在岳州的时候,手握军政大权的岳州刺史就自动沦为跑腿的小脚色了,因为你一个中州的刺史,才四品官而已。
阳林现在也是如此,不拿他是钦差的身份说,虽然年纪小,但身上的武职品级是三品,且附带的身份个个不低于三品,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岳州的话事人,阳林走后岳州最高级别的官员就是纯武将出生的薛琮,他的职位也是三品,且相当于地区总司令,在文武职不太分的唐初,自然就要承担起这里的所有责任,除非岳州升级为上州,像苏州和扬州的刺史,品级到了正三品上,才能无视地区总司令的存在,自由施政。
阳林很担心薛琮这样的武将会处理不好民族关系,理解不了他商业和文化入侵南疆的战略计划,所以打算在岳州局部地区弄个军政分离试点,让军队在岳州扮演的脚色像淮南水军在扬州的脚色一样,只负责地区防务,其它一概不论。
第一百三十四章 勾画蓝()
薛琮撤了,会议还要继续,提到湘西,人们往往会想到赶尸,僵尸,神秘的蛊毒,降头等邪说,其实这是一种时代文化的体现,在明清时期那些东西才流行起来,源于湘西苗人世代乡土观念强,不允许族人的尸身流落在外,可在唐初时期他们根本不与外界走动,所以那些玩意还没有诞生,只有蛊术,巫医现在是存在的,其实中原人也不知道经历过多长时间的这种巫医时期才慢慢的形成系统的中医治疗体系,这只是古今医药发展的一个对照罢了。
阳林着手发展商业,自然不会太过关注这样的问题,作为后世的商业大咖,他多少知道一些湘西的商业信息,除了旅游业,这里还盛产各种茶业,君山毛尖和乌龙茶的原产地就是湘西,至于柑橘这种水果,由于交通不便,也是大唐北方人很少见的,都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阳林更看好的是一些高端稀有物品,比如胳膊粗的大蟒蛇,湘西之地到处都是,有些甚至达到水桶的粗细,对于未来必将盛行于大唐的皮货市场,湘西是个不错的原材料供给地,再有就是花椒,茱萸,桂皮,八角等食品调料,各种珍惜的中草药,木料,湘西都有不少,有这些东西的产出,足够湘西几十万苗人过上很富裕的生活,只要他们的经济和日常生活跟汉人分不开了,很快的他们就会成为汉人王朝的附庸。到时候封个土司,甚至建立州府就自然而然了。
阳林将湘西一系列的商业价值给岳州的一众官商分析过后,他们就开始变的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钻进湘西的深山里去,尤其是敏锐的苏扬二州的商人,对于驸马爷随口一提的事物都特别留心,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抢占行业空白,喝第一口汤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
商人们打算进湘西,玄奘也打算进西域,长安城这个全民工地在整个贞观二年就没有停止过高速运转。包括军队建设,万骑已经颇具战力。再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他们明年就可以出现在大唐西北方向的各处边防线上,初步适应了山地战的禁军也已经训练成型,岭南系的将领没有意外的在这支军队具备战力之后被李二调离了岗位。包括统领孙大圣,被李二安了个游击将军的虚职打发到了西行使团的队伍里担任武官主将,这里面除了李二对岭南系的将领并不是很放心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这支山地部队接下来的冬训会涉及到火药运用,所以将领全部要更换成一路陪李二走来的死忠或暗侍卫。
孙大圣宿命般的成为了保护玄奘西行的最强主力,他属下带着原岭南军被裁减下来的数百精锐,玄奘是主使,他是副使护卫将军,至于新剃了光头的八戒和尚和沙比丘。也都揣着自己背后主子的心思跟进了队伍。
阳林没想到玄奘西行的排场会弄的这么大,加上佛门各寺发下宏愿的弟子,这个队伍足足有一千多人。这也是李二这两年被长安的粮食危机闹怕了,听阳林说遥远的其它洲有类似玉米红薯的新鲜物种,李二毫不犹豫的同意了阳林的西行计划,只是原本他并不属意由一个和尚带队西行的,这样的任务应该由朝廷派一队精锐的军人去执行才对,可看过阳林的长信之后。李二才真正了解阳林在这件事上体现出来的智慧。
由宗教人士出面担任使者,既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还能对宗教效忠朝廷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让宗教产生良性竞争,最主要的是他们或许能在那些遥远的地方撒下一颗宗教的种子,无论宗教的思想在那里发展成什么样,貌似大唐都可以从中得利,引进物种,反而只占了此行一半的重点,但是为了这一半的重点,李二依然给仅仅只有几百人的武装护卫队配备了强大的杀手锏‘火药’,却不想他小心谨慎的心思却险些在后来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李二的军事布局与阳林现在干的事情是相辅相成的,南疆之地采用拉一片打一片是大唐征服它的最佳手段,阳林现在是负责拉,李二的军队全部整训好之后就是负责打,明年夏天之前不能争取过来的部落,就将被李二列入打击范围,冯智戴的船队已经带着一些东西十大厂的上品货色抵达了交趾,他只用了个竞价拍卖的方式让交趾各方势力争相抢购,最后引得交趾七王开打,阳林高估了交趾七王的文化程度,他们更习惯用青壮人数和勇武程度来谈事情,等阳林办完岳州的事情,就会去岭南完成岭南水军的整训,到时候就只等着冬训完毕的禁卫军到岭南集结了。
汐凉,白玫瑰等四大家带领的文工团和销售团队终于在十一月中旬汇聚岳州了,跟随他们的团队进行分销货物的商人们性高采烈的在总结会议上汇报自己的成绩,白玫瑰毫无意外的获得了江南主场的最佳销售代言人,他所带领的商队不仅以不错的成交价卖光了所有的货物,还为文工团新招募了一百多新兵,其中有二三十名男兵小鲜肉。
外型和歌唱实力俱佳的凌雨寒男兵团队成绩排名第二,销售了近九成的货物,也招募到了近百名实力不错的新兵种子,其中以迷恋他的狂热女粉丝居多,其实阳林也认为女性人口数量占七成的大唐,男歌手的市场会更大,现在只是一轮小小的爆发,等风气再开放些,这几位率先成名的男歌手的地位,恐怕要超过女歌手。
排名第三的是聂风云团队,他对于招募人手比较严苛,只招了五十余人,但个个都是乐曲方面的好手,在音乐素养上他作为宫廷专业乐师出生。显然是几人中最高的,阳林认为未来能够扛旗的人物必出他之手,因为阳林自己已经很少教他们音乐上面的知识了。他也只剩下最后一些压箱底的本事没有示人了。
意外排名在最后的汐凉并没有沮丧的表情,她的歌曲无疑是传唱度最高的,可能因为她走的传唱销售路线比较偏远,以及个人台风太过开放超前等原因,文气较重的江南人只爱听她的歌,却少有疯狂追她的人,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的热衷于模仿她。却鲜有让自家男人跑来看她的,因为男人一旦看到了她。就很容易沉迷,就好象李二害上相思病一样,脑海里全是她舞动的身影。
说到底这还是个风气问题,汐凉是现在唯一一个已经有了自己强烈个人风格的表演者。能够瞬间吼住全场,她自身散发的魅力已经很像一个明星了,大唐的人却还比较抗拒追星的风气,女人抗拒男人追星,男人也抗拒女人追星,只占少数的男人自然敌不过女人,这也只怪汐凉的演艺水准过早的超越了这个时代。
总结会上各路商家掌柜通报了手中的存货,阳林将其整合到了一起,将多余的人安排到岳州即将铺开的商业市场上。点起了再次扩招后达到一千多人的文工团成员准备往蓝苗的生活基地走一趟,当然他不会主动提出要去苗疆,而是在岳州召开了连续几日的大型演出。给伤势已经渐好的蓝英父女见识见识文工团惊世骇俗的演出。
爱上了东西十大厂出产的美酒美食的蓝英父女,连同他们的护卫和轿夫都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胖了一大圈,阳林不知道返程的时候他的轿夫还能不能那么轻快潇洒的走山路,这一个多月一直被新鲜事物包围的蓝凤凰现在根本不关心他爹的伤势,一有功夫就像牛皮糖一样粘着阳林,除了要吃好吃的零嘴。还要听好听的故事,什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啊!小白兔与大灰狼啊!百听不厌。直到那些每天一大早就敲锣打鼓扭屁股,晚上还依依啊啊的唱好听的歌曲的哥哥姐姐们来了,蓝凤凰就彻底的眼花缭乱了,到处都是她想看的,想听的,想玩的,她都快忘了自己叫什么了。
“咚咚咚,嘿呦嘿~”
文工团全体参演的大型演出在岳州新城下的洞庭湖水面上拉开了序幕,蓝凤凰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住了一个月多的大船可以和其它大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宽大的水上舞台,而成员到了一千多人之后,文工团的演出更细致全面化,整体音效节奏更强烈,看的台下的观众神魂颠倒,小萝莉蓝凤凰也浑身兴奋的颤抖,每天都要手舞足蹈的蹦达几小时。
“阿爹,岳州太好了,简直就是天堂。”蓝凤凰找到了比吃零食还好玩的东东,还跟身体有些虚弱却也兴奋的不行的蓝英分享道。
蓝英心里又何尝不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