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不希望自己领军在前,还有人在暗中做黑手。
曹操坐在座上叹了口气,至于在叹着什么,听到的人自然都清楚。
在这般下去,这诸侯联军,就是笑话。
“诸位,可有破华雄之策?”
袁绍开口问道,一样没有人回答。
在座的除了各路诸侯,还有各路诸侯的部将近从,也许有人有办法,但是目前还不想说。
或许是想要再等等,等到联军真的陷入困境的时候再用来谋取最大的利益。
半响,都没有一个声音,袁绍的脸色有一些难看。
正要再说什么的时候,一个有些清淡的声音响了起来。
“袁公,某或有一策可用。”
袁绍的脸上一喜,如果不需要他自己出手,他自然是不准备动手的,即使他可能有这个能力破华雄。
董卓军中的主力可不是华雄,若是在他身上耗费太多,有如何屯蓄力量,谋求董卓的实力。
当下朗声说道:“方才,不知是那位先生所言?”
说话的正是坐在曹操身边的顾楠。
曹操听到顾楠出声,心中一慌,连忙轻声说道:“先生······”
顾楠轻手搭在了曹操的肩膀上小声地说道:“将军放心,且看我为你取一战之力来。”
曹操这几日一直在为手中的兵力不够而发愁,她是看在眼里的,曹操的兵马说少不少,但是说多也不多。
五千的新兵人马,在这十几万大军的战事中着实没有太大的用处。
“袁公,方才那话,是我说的。”顾楠笑了一下,站了起来走上了殿去。
众人转眼看去,之间一个气度翩翩的白袍人走上堂来,却不知为何头上带着一个斗笠,叫人看不清模样。
“啊,这是操之先生,带之斗笠是因为早年面上有伤。”
曹操看顾楠走了上去,也没有办法阻止了,只能硬着头皮帮顾楠解释道。
“哈哈哈,好,原来是孟德谋士,先生,你方才说破华雄之策,可能细说?”
袁绍大笑了一声,看着顾楠问道,态度谦和。
态度自然是好的,他此时看着顾楠,就像是看着冤大头一般。
破华雄,实在是得力不讨好的功夫。
没人出手那就只能他这个盟主亲自上,现在有人出手了,那他自然就能坐观了。
顾楠也不在意袁绍心中想着什么,轻笑着微微行了一礼。
“袁公,且听我说来。”
堂上寂静,曹操的手暗自捏住了自己的衣角,先生上去前和他说的要为他取一战之力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环视了一圈在坐的众人,人几乎挤满了堂上,顾楠开口说道。
“华雄之军多为西凉锐骑,擅野地攻侵,进退有度,攻势迅捷。所以于野中交战自是难敌。”
顾楠的话说完,在做的许多人都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们的顾虑,就是因为这般就算是能破华雄也要消耗不少的兵力。
而且因为是轻骑的缘故,很难留住华雄。
“所以当围而歼之。”
众人抬起了眼睛,说得轻巧,轻骑的难处就在于围不住,快进快退,打完就跑。要是能围住,又怎么会这般叫人头疼?
“至于如何围之。”顾楠轻笑了一下:“华雄此时方破孙太守之军,士气正盛,比欲再破诸侯。可引一军先战,战败退,引华雄深入。于两侧部署军部,等华雄深入,在围杀其军。”
堂上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皱着眉头。
过了一会儿,袁绍看着顾楠,慢慢地问道:“先生,华雄为西凉重将,佯败这般战术,若是华雄不信,岂不是白折了士兵?”
佯败引敌这样的计策却是可以说是粗陋的,对于新军又奇效但是对于西凉军,当没有什么效果才是。
“怎说是佯败了,是真败。”顾楠出声说道。
在座的人中一怔,接着就是一阵细语的声音,似乎是在猜测这先生是不是疯了。
“先生何意?”袁绍没有听清楚,就连曹操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不知袁公可知玄囊阵?”看向袁术,顾楠开口问道。
玄囊阵,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
“玄囊阵?”
袁绍一愣,他却是没有听过这一阵法,脸上难免有些汗颜,不知该如何说。
顾楠见到袁绍的模样就知道他不知道,不好让他难堪,就不再问,自答道。
“玄囊阵,为孙膑十阵之一,是外侧之军紧密排列以遮蔽内军,内军列阵间距分散,交错排列,以扩大军阵。内设战车擂鼓模拟重兵行进之音,兵卒加以嘈杂,迷惑敌军,使之信有大军。”
孙子兵法在这个年代并没有这般广为流传,这时候的书文珍惜,其本还不知道藏在那个大家的书房里。
解释了一番,在袁绍投来的谢意的眼神下,顾楠继续说道。
“袁公可以少军行玄囊之阵,由一路诸侯带领,使华雄以为重兵来攻。待华雄冲破玄囊阵前军溃败,再使兵卒丢盔弃甲,聚众而逃。使军阵缩减,遍地凌乱看之如大军溃败。”
“如此,华雄必追之来,听闻公孙将军有一擅骑射之军?”
说着,堂上的白衣人转过身来看向坐在右侧的一个白面将军,是幽州公孙瓒。
公孙瓒的脸上一笑,他知道这意思,这是要分他一杯羹。
破华雄虽然不算大功,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可以轻易取来为何不取?
“是,我部下白马义从论之骑射绝不输于那凉州军。”
“好,那就请公孙将军带军断后,以免华雄逃窜。”
“交于我了。”公孙瓒笑着豪气地说道,这般的差事换做谁都会领了。
“至于两侧围剿之军,还请袁公定夺便是。”顾楠对着袁绍行了一礼,做出欲要离开地模样。
但她的脚步没有动,似乎还不打算走,袁绍定会留住她,因为还有一件事没有说。
“先生。”袁绍果然叫住了顾楠,面色犹豫:“先生,还有一事,请先生指点。”
顾楠停下了脚步,故作疑惑地问道:“袁公请说。”
“先生觉得,哪一部可以做这诱敌之军?”袁绍做着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
西凉骑军擅追,追捕敌军时速度之快常叫人无处可逃。
这般的情况下,做诱敌之军的那一部必定大有折损,领军之人也有性命之危,没有人愿意做这军的。
袁绍不管指派谁去都会得罪那诸侯,他不想做恶人,自然就要让顾楠来决定。
“这。”顾楠似乎是斟酌了一下,看了看自己又一看看众人,良久,咬咬牙像是狠下心来,一脸慷慨地说道。
“讨董贼为天下大义,为之献身又如何?袁公,我可假作一诸侯领军,死又何妨?”
四座脸色都一变,其中有愕然的,也有敬佩的,曹操则是脸色一白,眼看着就要站起来阻止了,却看到顾楠似乎在给他打稍安勿躁地手势,才强忍着继续坐着。
“此人当真是大才,而且身居高义,若是可以备真想与之相谈一番。”
坐在众人之后的一个穿着普通的男子一脸崇敬地看着那堂上的白衣人,模样长得有些普通,唯一显眼的就是他有一双垂耳。
不过站在这人身旁的两人都是气度不凡,一个身高九尺,红面长髯。
一个黑面浓眉,生是一个粗胡大汉。
那黑面的听到了身边的人的话,闷声说道:“大哥既然这么说,我记着这人的模样,到时候我给你抓来说话。”
“三弟,莫要如此,这岂不是惊扰了先生!”
······
“好!那便由先生领军!”
袁绍听着顾楠的话,愣了一下,随后面露愧色,看着顾楠的眼神也变了些许。
人是有私心的,很少会有为了大义舍弃性命的人,但是因为自己做不到,人总是会敬佩这般的人。
“不过。”站在堂上的顾楠面露出几分迟疑说道。
“先生怎么了?有事便说来,绍定给先生一个答复。”袁绍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关切。
“袁公,我乃曹将军所部,曹将军手中不过兵马五千,实在难行玄囊阵。”
顾楠一边说,一边拜下:“在下,望袁公借兵予在下,以破华雄!”
这才是顾楠的目的,借诸侯之兵成势,取曹操的一战之力来。
第三百一十七章:阳谋有时会比阴谋更有用()
借兵?
袁绍听到这个词,眼睛轻眯了起来。
而在座的,能位居诸侯的人,自然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又何况是借兵这么敏感的字眼。
当下就都有了些明悟。
目光落在那白衣先生的身上,有些人的眼中露出了几分了然之色,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闭口不言。
这先生好算计,想来,上来的时候她想着的就不是破华雄,借兵,当才是这人的真正所想。
败军之计,不仅是将华雄算计在内,在座的各路诸侯都被她算计在了计策中。
没有一路诸侯想要正面抗衡华雄,导致自己的部队折损。
但要败华雄的西凉军,没有大量的伤亡谁也没把握能轻松得胜。
相比之下,如果只是每一路诸侯都分借一些兵出去,倒不是这么不能接受的事了。
分摊下来,每军只需要出千人左右,这个人数不少,但对于各路诸侯几万人的部队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以千余人的部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能博得一个公义的美名,大部分的诸侯都不会拒绝。
只不过如此的话,这些零散的兵力都会汇聚在曹操手中,这样一来曹操军的战力将不会弱于任何一路诸侯。
各路诸侯中的几人相互看了看,眼中带着深意,一齐看向坐在后座的曹操。
这白衣先生嘴中的曹将军,应该就是那曹孟德。
也不知道这曹操走了什么运,能叫的这般心思玲珑的人,如此费尽心思,帮他成势。
曹操坐在那里,并没有在意诸侯的目光,看向那个立于堂上的身影。
他这时才明白,顾楠所说的去取一战之力的意思。
将自己置于危局,就是为帮操取来一战之军吗?
如此厚意,操何以为报?
袁绍沉默了片刻,想明白了顾楠的目的,却没有说破,在座的多数人也都是这样,看破不说破。
眼睛上下看了顾楠一眼,那白袍先生戴着斗笠,背着手坦然地站在那里。
看来是将自己和各路诸侯的心思都算到了,好一谋主。
袁绍的嘴角微微翘起。
“那不知先生意下,想要如何借军?”
“行玄襄阵兵力也无需过多,万余即可,还请袁公替我向在座诸位借取一些便够了。”
顾楠的斗笠低着,旁人只能看到她的嘴角淡笑,躬身拜下。
好,好一个万余即可,好一个请袁公定夺。
还要借他盟主的身份向诸侯借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阳谋。
这该是第一个敢如此光明正大的谋取诸侯的兵力,还无人拒绝的人。
“如此。”袁绍笑出了声,对着堂上两侧的诸侯说道。
“在座的诸位,可有愿意出借兵力的?”
堂上的诸侯都微微地笑着。
万余人,由诸侯分摊,每军约莫千人。若是和华雄交战损失绝不止这个数,何况只是借而已,是要还的,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相反的,那白衣先生虽然借去了万余军,她要承担的就是被华雄军追击的风险。有没有能力保全,还要看她自己的本事。
“我军可借一千步卒于先生。”
一个诸侯轻笑着抬手说道,手中握着一杯酒杯:“助先生大破华雄!”
“我军可借五百轻骑,一千步卒。”
公孙瓒也出声说道,笑着看向顾楠点了点头。
礼尚往来,顾楠予了他一份破华雄的功绩,他多借五百轻骑又如何?
而且他看好这先生,这五百轻骑就当是做个顺水人情了。
公孙瓒的身后,还有一个白袍小将坐在那里,看着堂上的顾楠眼神愕然。
“我军可借一千五百······”
“我军可借一千人···”
······
借兵之声接连而起,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凑齐了万余之军。
曹操身后的夏侯等将都是面色微红,有了这些兵卒,他们就有把握能一展身手,不必在那样憋屈了,先生真是厉害。
只有曹操的神色复杂,坐在位子上,时不时叹一口气。
“好,万余之兵以聚,我再借先生一千步卒,先生放手施为便是!”
说着袁绍取过了一只酒杯,到了一杯酒走到了顾楠的面前,眼中毫不遮掩地露着欣赏之意。
“此杯,绍敬先生大义。”
将酒杯抬起,饮尽了杯中的酒水。
袁绍笑着走到了顾楠的身侧低声说道。
“先生,若是先生有意,不如考虑一下来绍手下做事如何?”
“多谢袁公好意······”顾楠行礼欲辞。
袁绍却伸手先一步打断了她,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孟德给的了的绍能给,孟德给不了的绍也能给。先生不用急着回答,可以好好考虑,绍等先生。不过,还不知先生姓名?”
“袁公唤我顾楠便好。”
“顾先生,我记下了。”袁绍微微颔首。
说完,转身走回了堂上。
能得如此之人倾身相助,孟德,你还真是叫人羡慕啊。
将参与围剿华雄部队的诸侯军定下,又是一番的讨论,直到议事结束各路诸侯才是各自散去。
公孙瓒临走前,又看向了那个人群中的白衣先生。
“卓尔不凡,若是能为我所用,该是多好?”
可能是听到了公孙瓒的自言自语,他身后的那白袍小将说道。
“将军,我和此人倒是也有过一面之缘。”
“哦?”公孙瓒回过头来看向身后的小将,有些眼熟,似乎是白马义从之中的人:“你对此人有何印象?”
白袍小将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此人,气力很大。”
“哈哈,说笑了。”公孙瓒大笑了一声:“先生是个文人,何来的气力?”
也不在意,笑着摇头离开了。
······
顾楠正坐在帐中休息,除了睡觉的时间,她的休息大多都已经变成了打坐修习内息。
几百年来,修炼都几乎成了习惯。虽然不知为何,没过百年的时间所能汲取到的内息都会越来越少,修习的进步也越来越慢。
但是即使如此,几百年的时间,她体内的内息已经成了一个循环,和常人不同她的内息几乎已经是源源不绝的了。
当然从气力上来说她已经处于一个巅峰,很久没有再进步过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不是为了谁的()
“先生可在?”
帐篷外传来了一阵唤声,让顾楠睁开了眼睛,那人在她的门前已经站了很久了,她感觉得到只是一直没说而已。
顾楠从床榻上站起了身,将无格放在一旁,问道:“可是孟德?”
帐外的人话音一顿,随后答道:“先生是我。”
“还请孟德稍候。”顾楠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门边推开了帘子走了出去。
看到站在门外的曹操,笑着问道:“不知孟德是有何事?”
“先生。”曹操的神色一正,认真地说道。
“我想了许久,还是觉得不能让先生去领那诱敌之军。”
“孟德心安便是。”
顾楠不在意地笑着说道。
“先生为孟德如此矣,还要置身险境,要是先生有恙,先生要孟德如何心安?”
曹操说着惭愧地叹了口气。
“可笑我先前还觉得先生未诚心待我,实在是愧见先生。”
“先生。”带着决意,曹操看向顾楠:“此次,不当由先生去。”
“呵。”
曹操的话音落下,顾楠却是发出了一声轻笑,让曹操一愣。
在他愣神的眼神中,顾楠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孟德,我此般做可不是为了谁的。”
顾楠拍去了曹操肩上的一点灰尘,收回了手笑道。
“你只需要记着你说的话就好了,即使身后骂名,你也要做你该做之事。”
“而且,孟德你可别把我看得太轻了。华雄还不足以叫我如何,我一人去即可。”
说完,顾楠回过了身去,走向自己的帐篷里。
曹操怔然地看着顾楠离开,那白色人影一步一步地走远,莫名的觉得那人影像是背着什么,好像很是疲倦一样。
又觉得,明明那人就在那里,自己却看不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