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嘛,毕竟是第一次,两个人的心情怎么可能会被睡眠不足这种小事影响到。
“还疼么?”王帅历经两世,终于把自己的第一次贡献出去,心情大好。环着何桃,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轻声问道。
何桃没说话,窝在王帅怀里摇了摇头。随后不经意间挪动了一下大腿,身体不由自主的颤了一下,又点了点头。
王帅有点心疼,抽出了何桃脖子底下的手臂。
“再睡会儿吧,我去给你做早饭。”
“嗯!”
王帅说着就翻身下了床,还没走出房间,又被何桃叫住了。
“帅……”
“嗯?怎么了?”
“你……你把衣服穿上啊……”
何桃说完,把头缩进被子里不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五章 签约仪式(二更2100字)()
王帅一行人来到伯明翰的时间是六月底,而阿斯顿维拉的集合日期还有一个月。之所以来这么早,一方面是要安排自己的起居住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七月一号,阿斯顿维拉给王帅安排了一个签约仪式。
一支英格兰球队,给一个亚洲球员举行签约仪式,这还是头一次。只不过,鉴于球队老板和王帅的亲密关系,再加上王帅三百五十万英镑的年薪,也能勉强够得上英冠的顶尖行列,所以这个签约仪式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签约仪式在维拉公园球场的新闻发布厅举行,这也是球队每次赛前赛后接受采访的地方。其实王帅和球队的签约在前一天就已经彻底完成了,今天只是走个形式,事实上整个仪式的重点也不在王帅的签约过程,而是之后的记者提问。
新闻厅不算太大,还好来的记者也不算太多,毕竟阿斯顿维拉只是一支英冠球队,王帅在欧洲也没什么人气,来的大多都是伯明翰的本地记者和国内的记者。至于像《泰晤士报》和《卫报》这种全国主流媒体,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之前就说过,伯明翰这座城市有三支职业球队,本地的报纸媒体也是各有支持的对象。只不过西布朗维奇这支球队地处郊区,关注的人少,支持他们的媒体也少,所以伯明翰基本上就是阿斯顿维拉和伯明翰城划江而立的局面。
而现在阿斯顿维拉的签约仪式,除了那些支持维拉的媒体悉数到场之外,支持伯明翰城的媒体也来了不少。好在英国人都比较有绅士风度,两拨人没在会场里闹出矛盾。
国内的媒体则来了五家,首当其冲的就是何桃代表的旧浪体育,然后就是时不时黑一下王帅的搜狼,另王帅比较诧异的是,何桃居然和搜狼的那名女记者聊得甚欢,而王帅自己看那名女记者也有点眼熟。剩下的三家媒体,除了网聚体育之外,另外两个都是电视台的人,分别是华夏电视台和王帅老家的幽州电视台。
球队这边在不算新闻官的情况下,共有四人出席:前任主席,现任球队经理的简夏,现任主席周文海,今天的主角王帅,以及刚和集团签了合同的主教练雷夫。
这个阵容,不知道的没准真会以为这是一个华夏球队的签约仪式。
……
上午十点,签约仪式准时开始。
首先就是签字环节,不过这只是走个过场,合同什么的都是假的,等到周文海把一个象征性的三百五十万英镑的支票交到王帅手里之后,这个环节也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也就持续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然后,王帅当着众多记者的面,秀了一下自己的球技,这个对于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而王帅的技术也让一些亲近维拉的媒体放了心,他们一直担心球队花高薪签进来的只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亚洲球员,现在看来这个黄种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记者提问环节了。
阿斯顿维拉是英国球队,在场的大多数记者也是英国记者,所以,哪怕今天的主角是华夏人,会场里的语言也是以英语为主。好在王帅在和维拉签约的那一刻,系统的发了一个语言包,现在王帅的英语水平比英国本土居民也不差。简夏一直居住在英国,英语水平也不是盖的。几个人里英语最烂的估计就是周文海了,不过毕竟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过了英语六级,就算有个别单词听不懂,旁边的新闻官也会兼任翻译的工作。所以一场采访下来,也没什么障碍。
“简先生您好,请问飞狐集团更换球队主席是有什么安排么?”第一个提问的是《伯明翰日报》的记者,这家报纸算是伯明翰仅有的几家完全中立的媒体之一,也是这些媒体里规模最大的,一般伯明翰几支球队的采访,都是《日报》记者开场的。当然,实在没有那些主流媒体的情况下。而他们的问题,一般也都是中规中矩,就像这个问题一样。
“不好意思,这个设计集团机密,恕我无可奉告,抱歉。”其实这件事没什么机密可言,但是简夏总不能直接说周文海是老总的儿子吧。
“简先生您好,王帅的加盟是您一手促成的,他会给球队带来怎样的改变?”第二个提问的是《伯明翰体育报》的记者,这家报纸就完全是支持阿斯顿维拉的了,而且是亲维拉的媒体中最大的一家。
“未来的事情我们谁也不能预测,但如果只是从实力上来看,我相信王帅的加盟,一定能让球队的成绩向上迈一大步。”
“雷夫先生您好,我们得到消息称,您之前对于王帅的加盟毫不知情,请问是这样么?”这个记者属于《伯明翰城》,支持伯明翰城俱乐部最大的媒体,是一份半月刊杂志。而先中立,再支持者,最后反对者的顺序,也成了伯明翰球队接受采访时,约定俗成的顺序。
“这件事完全是子虚乌有。”雷夫一口否认,虽然他知道对方说的是真的,他自己对于这件事也多有不满,但他现在是维拉的主教练,他的发言必须要有利于球队,关于球队里的矛盾,是一词一句都不能出现在公共场合的。
“王帅,请问来到阿斯顿维拉之后,你的目标是什么?”这回是一个华夏记者,而且正是大家的熟人,何桃。
“哈哈,‘目标’这个词定的有点广泛,那我这么说吧,我相信每一个球员的目标肯定都一样,那就是赢下每一场比赛的胜利,我也同样如此。”
“王帅,你在国内的比赛鲜有败绩,请问你会把这份成绩带到阿斯顿维拉么?”这回提问的是之前和何桃相聊甚欢的搜狼记者。
王帅有点纳闷,搜狼不是一直喜欢黑自己么?怎么今天的问题这么“正常”?不过王帅没有多想,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套用简经理刚才的一句话,未来的事情我们谁都无法预测。”
“王帅,你在国内的表现堪称无敌,你刚才的回答可以理解为你来到英格兰之后失去自信了么?”那名记者并没有坐下,而是在王帅的回答之后紧跟着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王帅微微叹了一口气,果然狗改不了吃x啊。(未完待续。)
第六章 雷夫教练(三更2200字)()
“思思?”
还没等王帅开口回答问题,坐在旁边的何桃就先小声惊叫了一声,已经有了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何桃,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有多么不友好。
没错,搜狼的记者,正是何桃之前的舍友沈思思,这也是王帅感觉对方眼熟的原因。
只不过,沈思思就好像完全没听到何桃的声音,目不转睛的盯着王帅,等着他的回答,这幅模样让人完全想不到她会是何桃的好朋友。
“一个记者只能提一个问题,下一位。”正准备讥讽沈思思的王帅还没开口,新闻官先说话了。他不知道在王帅和搜狼的交锋历史上,王帅如同他的球队成绩一样鲜有败绩,因此看到对方提出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之后,赶忙站出来打了一个圆场。
“思思你干嘛?”等到沈思思坐下,何桃惊讶的问道。
沈思思冷漠的转头看了何桃几秒钟,才淡淡地说道:“现在我的身份是搜狼的记者。”
“你!”
……
几个相对大牌的媒体问完问题之后,剩下的有价值的新闻也没剩多少了,所以接下来的签约仪式也就平淡了许多。不过就冲前几个问题,那些小媒体们也有的报道了。
“帅,对不起。”仪式结束后,何桃在回家的路上对王帅道了歉。
“嗯?怎么了?”正在开车的王帅微微转头问道。
“思思她……我也不知道她会这样……”
“思思?哦,你说那个搜狼的记者,她是沈思思?我说怎么有点眼熟。”
“嗯,是她。她以前跟我关系很好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问那么刁钻的问题……”
“好啦,别想了,以后少接触就好了。”
“嗯……”
其实说起来,何桃和沈思思也就是上学的时候关系不错,毕业后的一年两人也没怎么联系过,今天的碰面纯属偶然。不过毕竟有以前舍友的身份在,何桃是真没想到沈思思会这么直接的撕破脸。
还好,现在何桃和沈思思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因此仪式上发生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王帅和何桃的生活也回到了原有的轨道。
只不过,没过两天,王帅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
“雷夫先生。”
尽管球队要到七月底才集合,但是王帅作为球队的战术教练,还是要提前和主教练开始研究下个赛季的球队战术。
于是,在签约仪式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王帅来到了雷夫的办公室。
“嗯。”雷夫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推门进来的王帅,只是轻哼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对方过来了。
尽管雷夫在签约仪式上没说什么破坏球队内部关系的话,但这不代表他对王帅没有成见,尤其是在知道对方又成为了教练团队之后,这种成见就更深了。好在雷夫已经了解了王帅在国内做出的成绩,知道了对方确实很有实力,这才让他对王帅的态度有所好转,否则估计雷夫连这声轻哼都不会给王帅。
王帅通过这几天和简夏以及周文海的聊天,也知道了他和雷夫之间的尴尬关系,但是他完全没有处理办法。
于是在主教练办公室内,两个人就这么干坐着,谁也不说话,气氛怪异到了极点。
过了差不多有五六分钟,雷夫叹了一口气,先开口了。不管怎么说,他的年龄也可以算是王帅的长辈了,没必要和对方斤斤计较,更何况真说起来,这几件事也都是集团安排的,根本就没王帅的什么事。
“这是球队之前的战术板,你看一下吧。”
“好的,谢谢雷夫先生。”王帅的态度很恭敬,毕竟他的实力再突出,对于阿斯顿维拉来说他也只是一个新人,态度放低一点总是没错的。
从战术板上王帅了解到,维拉一直使用的阵型是4…2…2…2,双前卫或者双后腰,主打短传渗透战术。只不过结合从系统那里得来的球队队员信息,王帅发现这个战术并不适合现在的维拉。因为现在维拉的这些一线队员,准度属性不算太高,而这个属性又是影响传球的重要因素,自然不适合短传渗透这个战术。
“雷夫先生,我个人认为,短传渗透不太合适,控球战术会不会好一点?”
“哦?为什么?”雷夫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根据我的了解,现在球队成员的传球技术都不算太好,他们的长项是身体对抗。所以我想是不是应该安排单核控球战术,其他人用身体为核心球员拉开空当。”
就算是对王帅的战术水平已经有所了解的雷夫,听到王帅的想法之后也是微微一亮。上个赛季的维拉就是使用的短传渗透战术,球队阵容跟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结果成绩糟糕的一塌糊涂。现在听到王帅说出来的战术,似乎真的可行。
“我知道了,你回去之后做几套不同的战术给我看看,要详细一点。”
“好的,雷夫先生。”
……
两天后,王帅拿着三个战术板又来到了雷夫的办公室。
其实王帅研究这三套也就花了半天的时间,毕竟有系统的帮助,王帅研究起战术来可谓是事半功倍。只不过为了避免太过惊世骇俗,王帅又拖了一天才把研究好的战术交给雷夫。
“这么快?”看着王帅手里的三块板子,雷夫有点诧异。尽管每个板子都只是简单的几个圆圈和箭头,但是做过助理教练的雷夫清楚地知道,这么一块看似简单的战术板,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王帅在两天的时间就准备出了三块板子,这在雷夫看来要么是王帅敷衍了事,要么就是他根本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来糊弄他的。
“你说说看。”雷夫接过了战术板,对王帅说道。
“好的,第一块战术板是我按照球队之前的战术做的模型,它是这样的……
第二块是我做的控球战术模型,具体来讲就是……
第三块同样是控球战术,不过阵型是4…1…2…1…2,前腰加后腰的配置,这也是我之前在华夏使用最多的双前锋战术……”
这三块战术板的背后工作量确实惊人,王帅光是讲解就花了两个多小时,这还是在雷夫战术造诣不算太低的情况下。
而雷夫也没想到王帅的工作会做的这么好,他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满不在意,逐渐的变成了震惊。因为王帅的战术做的实在是太详细了,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无论是中路还是边路,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甚至每个位置安排哪个球员最合适,每个球员又该具体做什么,王帅都做了安排。如果上个赛季的阿斯顿维拉,能够严格执行这三块战术板里面任何一种战术,重返英超都不是问题。(未完待续。)
第七章 王帅的战术体系(一更2000字)()
在雷夫眼里,亚洲的足球,尤其是华夏的足球,跟英格兰,乃至欧洲和南美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蹴鞠和现代足球的区别,可是王帅准备的三块战术板,却是让他大开眼界,他从没想过,战术居然能细致到这种地步。
比如说球队之前使用的4…2…2…2短传渗透战术。
“首先是阵型,短传渗透,顾名思义要加强三线连接,所以我认为双后腰阵型是不合适的。但如果双前卫的话,中后场之间也会留下空当,所以我的做法是把两名前卫稍向后移,同时让两名边后卫和边前卫的位置都略微提前,这样,球队的阵型就会形成两个六边形。还有两名前锋,现在球队的安排是一名影锋和一名中锋,这样的安排就有点类似于4…5…1战术,虽然中前场衔接够紧了,但也会造成攻击不足的情况。我的意见是干脆安排两个影锋上场,他们随时可以在前腰和中锋之间的任何位置随意切换,这样的安排对于组织和进攻都有了保障。
然后是球员,由于战术已经确定为短传渗透,所以边路球员也不需要有太高的速度,关键是传球成功率要高,能护住球。这样的话,现在的两个边前卫劳瑞和洛伦茨就不适合出现在首发名单上,我觉得可以用两名中前卫兼任,甚至可以把现在的两名前卫放到边前卫的位置上,然后安排两名后腰充当中前卫,这样传球的问题解决了,也能提高球队的防守能力。
最后是球员的任务,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我这里有几个局部战术体系,在不同的局部战术里,每个球员的任务都不太一样。
比如说这个‘M’型阵,这个战术只需要五名中前场球员,所以两名中前卫只需要一个参与到进攻就行了,这个阵型的作用是控球推进,中前卫是核心,边前卫向中路靠拢,负责与中前卫之间的接应,两名前锋也不需要太靠前,以防中前场衔接不够紧,这个阵型的要点就是要保持队形,不追求推进速度,只求控制住球权。
还有这个反弧形阵,这是‘M’型阵的变种,把两名边前卫的位置提到边锋的位置,这是一个进攻战术,一般在把球控制到前场之后变阵使用……
然后是弧形阵,这是一个六人战术,两名中前卫都需要参与进去,也是一个控球战术……
这个是伞阵,同样是六人战术……
还有这个……”
只是一个4…2…2…2阵型,王帅就给雷夫讲了一个多小时,不过这是雷夫对王帅的微战术不了解的原因,所以对于第一块战术板,雷夫的问题也相对多一点。
不过就算后面的讲解速度快了不少,等王帅全部讲完,也花了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个防守阵型就是这样了。”
这两个多小时的讲解,让雷夫大开眼界。英格兰,或者说欧洲和南美的战术里面,也都有类似的局部战术,但是就跟华夏现在的局部战术一样,他们的战术都是三到四人的小型战术,施展空间并不大,只不过他们的这些局部战术都已经沿用了很多年,所以要比华夏的战术熟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