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BOSS进化-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这熟悉冰冷的机械声,陈锐真的快要忘记了自身是拥有奇异系统的存在,好像自他转生一来,这还是系统的第一次发声。

    陈锐不慌不忙的想着,对于系统的警报声充耳不闻。

    这已不是一个层次的战斗,目前他插不上手,也没有实力,更没有资格插手。

    可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屹立绝巅,坐看云卷云舒。

    至于这五名自信从何而来?

    若这一点所执都没有,这大宗师之境,不要也罢!

    系统的警报声渐渐消失,陈锐蓦地心灵感应知晓了在这一刻系统也发生些许蜕变。

    “咔呲!”

    陈锐被手中破碎声惊醒,看着这化作碎片的和氏璧有些欲哭无泪。

    天下至宝,就这样没了?

    好歹留下个残躯给自己当做印玺啊!至少有了这玩意,天下法理正统这一关就无人再可指摘。

    “算了,历来得到和氏璧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王莽,孙坚便是例子。”

    陈锐安慰下自己,恢复心情,默默运起内视之法,看着体内毫无变化的景象颇令他无奈。

    记得原书当中,徐子陵,寇仲两人得到和氏璧后可是从中得到了诸多好处。

    不仅成功洗髓易筋,强化了经脉负载的能力,使真气的容量以倍数增加,而且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武道底蕴,改善资质,令他们忽略年龄弊端,得以奠定了大宗师境界的基础。

    “果然都是主角,还是得分待遇!”

    陈锐暗笑骂了一句,当然这不过只是调侃而已。

    若要论从和氏璧得到的好处,陈锐不比他们差多少,元神神识不仅在和氏璧中得以提升不少,更重要的是脑海中的那一幅‘仙图’。

    不错,陈锐认为脑海中那副宇宙自诞生到陨灭的景象正是一副‘仙图’,而他所进的虚无之门,也正是虚幻的仙门。

    大唐之中在往上数个百来年,也就是邪帝向雨田那个时代,向雨田之友燕飞,目睹天地心三佩合璧而开启仙门的现象后,领悟到人生之外尚有天地。

    燕飞不仅因此创出仙门剑诀,最后分别替情人纪千千、安玉晴筑基,在击退强敌后,三人一同破碎虚空,得道登天,位列仙班。

    自身不仅破碎虚空,还携美破碎,而且不是一个美女,是两个,两个,个。。。。。。。你敢信?

    这份运道与实力,堪称所有黄系小说主角之最!

    即便陈锐自信论底蕴,论心性皆要胜过燕飞,可这运道方面不得不败服。

    目前这仙图以他现在的境界难以看出什么,但是他相信这‘仙图’终会对他有所裨益,这和氏璧之行也算没有白来。

    陈锐手捧着和氏璧碎片沉思,这一幕落到铜殿上的几位眼中,嘴角不由抽搐了几分。

    一被陈锐接手和氏璧就立刻破碎,这是什么原因?

    从以往情报经验来看,陈锐虽不按常理出牌,但也完全没有理由破坏辛苦得来的和氏璧,或许唯有一个证明,他已经破解了和氏璧中的奥秘。

    独孤凤,沈落雁等人为自己心中想法感到大吃一惊,但也不敢多言发问。

    而师妃暄见状,惊奇之余也松了口气,不管陈锐有没有破解连慈航静斋都未破解出的和氏璧秘密,但完整的和氏璧被陈锐拿到绝不是个好结果。

    至少他拥有了和氏璧,即便慈航静斋在法理正统也弱了几分。

    “轰!“

    铜殿再度震颤起来,陈锐冷哼一声,令师妃暄立时凝重起来。

    他默然不语,霎时间,气氛变得极为诡异,待片刻后,陈锐望向嘴角溢血的独孤凤和一头银发持杖的尤楚红。

    “情分与恩怨相抵,日后你我互不相欠,再无瓜葛。”

    独孤凤身子微微颤抖,手中的长剑一下子被抓的很紧。

    “日后再无独孤阀!”

    这下子不仅独孤凤一愣,连她身边的尤楚红也颤抖了两下。

    陈锐的意思很明白,刚才即便尤楚红对他不构成威胁,但是出手就要承担后果,而这后果便是独孤阀的殒没。

    不再理会独孤凤的任何哀伤神色,陈锐凝视她身边那位淡淡卓立的倩影。

    “师妃暄,告诉我你想怎么死?”

第两百五十三章 兵出长安() 
“师妃暄,告诉我你想怎么死?”

    陈锐的声音若一道霹雳当空炸起,令人听得真切也使人生出无穷的恐惧心思。

    但师妃暄听完却毫无波动一样,即便现在慈航静斋的计划全因面前的男人而被毁于一旦。

    此时,师妃暄迎上陈锐的目光,秀眸透出复杂伤感的神色,轻柔的道:“公子想要取妃暄性命,尽管取去罢了,但只是有一言妃暄却不得不说。”

    “不得不说,我看仙子还是不要说了为好。”

    师妃暄好似没有听到陈锐的戏谑之意,自顾自的道:“天下之君,杀伐果决无可厚非,但若嗜杀成性,残暴不仁,即使建立皇朝,不过又是个杨广罢了。”

    陈锐眼色骤眯,虚空气机顿时横扫一空,凌厉迫人的杀机直令在场众人头皮发麻。

    “哈哈哈。。。。”

    陈锐朗声大笑,“世间敢这么说我的也只有妃暄了。”

    “你走吧。”

    笑声顿止,陈锐道了一句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话,甚至连师妃暄也是一头雾水,流露出些许惊容。

    “还留在这里,你难道不想走吗?”

    看着陈锐的平静的眼色,纵使师妃暄多年的波澜无惊的禅心也蓦地掀起一片波澜,她完全看不透这位到底是想要干些什么?

    一股黑暗侵袭心头,师妃暄顿感无措无力。

    “你要放我走?为什么?”

    “我说我喜欢上你了,不忍心杀,你是否信呢?”陈锐嘴角中挂起一丝莫名笑意,令人看不真切,那笑容就像是蒙上了一层黑色的迷雾。

    师妃暄看到那笑意,没有任何得意,相反心中涌起一片冰凉,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

    此时面对这淡淡卓立的青年,她便仿佛面对山岳一般,只能看出一角,而不能看出全貌。

    至于什么喜欢之言,师妃暄根本不会相信,一个大宗师怎会轻易改弦易辙?

    以他的性格能忍下对她下杀手,或许只有在那位心中有比她性命更重要的事情或利益。

    。。。。。

    独孤凤走了,师妃暄也走了。

    陈锐凝视空洞的大门片刻,眼中寒芒闪烁不停。

    其间师妃暄曾问他为何喜欢她?真的是否是因为喜欢而放走她的?

    他没有回答,只是展露一丝莫名笑意,最后师妃暄在一声怅然声中缓缓消失。

    陈锐所谋之局,不在一隅,而在天下。

    李世民的死亡在他意料之中,而他死后也不代表这天下他就能拿的稳操胜券。

    须知方今天下未定,群雄并起,要收拾这山河并不容易,何况这天下中也有无数暗流在汹涌狂流,魔门,道门,佛门。

    尤其是佛门势力,触手之深,涉及之广,纵使陈锐也触目心惊,已到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他们的地步,而慈航静斋慈航静斋就是其中关键。

    师妃暄的死是注定的,注定她要为陈锐开创的皇朝浇筑上一捧鲜血,而这样的死也才更有价值。

    “我可是放过你了,你不走吗?”

    陈锐袖袍一展,身上和氏璧碎片立时全无,眼神正上下审视一脸苦涩的沈落雁。

    “无家之人,又哪里有什么去处?”

    陈锐听出背后意味,顿时笑出了声。

    沈落雁乍然面色尴尬,在陈锐这等人物面前含蓄表明自己的心思只会徒增尴尬。

    “若是落雁没有去处,我冀北军便是你的家园,此时天下大乱,也正是你的一展抱负的舞台。”

    “当年李密落魄,你不离不弃,忠心耿耿,我很欣赏,而此次不同,李密刚愎自用,不听谏言,你离他而去也是天意,若是有一天,我也这般,你也同样可以离开!”

    陈锐或感觉稍有不妥,最后又补了一句,只不过沈落雁脸色愈发尴尬,只好拜道:“多谢总管收留。”

    “落雁在李密手上司掌情报隐秘,必定心细如发,智计非凡,但我问你,可知我为何要放走师妃暄否?”

    “智计非凡,落雁受之有愧,无非是些查漏补缺而已。”

    沈落雁谦虚一下,又道:“主公筹谋,落雁难以看透,只好妄加揣测一番,请主公不要怪罪。”

    陈锐挥手示意沈落雁尽管说。

    “当今佛门势大,已到不可不制的地步,落雁料定主公筹谋定与佛门有关。”

    见陈锐点点头,沈落雁继续说道:“佛门势大,又分为南北两大佛道势力,北地以静念禅寺为首,而南方则以慈航静斋为魁首!”

    “和氏璧一战后,主持了空被杀,静念禅寺人才凋零,加上主公又在北方陈兵十数万,北地佛门恐怕难成气候,但虽难成气候,怨愤就会愈发积攒,而这样势必引起天下佛门轰动,而慈航静斋就是其中关键。”

    “若慈航静斋借机收纳北方佛道势力,对主公霸业必定会有影响,但无疑是螳臂当车,恐怕慈航静斋将天下佛门势力聚集起来的时候,便是他们陨灭之时。”

    陈锐不置可否,目色一凝,淡淡问道:“若慈航静斋不将这天下佛门势力攥在手中呢?”

    “声名所累,骑虎难下矣!”

    “慈航静斋既是天下佛门魁首势力,若无作为,不担责任,除非改派换名,不然百年后绝对见不到慈航静斋这四字在佛门留存。”

    陈锐笑了笑,“师妃暄虽剑法超世,但比起政治智慧,她可比你差远了。”

    沈落雁默然的承受了下来,再谦虚下去就会令人深感虚伪了。

    “你可为我锦衣卫指挥使。”

    霎时间,沈落雁双目精芒闪烁。

    。。。。。

    “必胜!必胜!必胜。。。。”

    辽远的土地之上,满目都是高举长枪的黑甲骑兵。

    兵贵神速,解决和氏璧一战时候,陈锐便立刻赶往了虎牢关。

    原先的计划是攻占回洛仓与洛口仓,在挑选一支精锐队伍,向西突袭长安,这是魏征定下的上策,陈锐采纳了,并且还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了一条,攻占虎牢关。

    战场瞬息万变,自然不可墨守成规,当时正是李密面临宇文阀禁军与王世充双面夹击的时候,此等战机肯定是要抓在手中。

    而在虎牢关周边建立三大军营既是迷惑李密,也是作为李密反击,或是王世充攻击的第一道防线。

    除此之外,虎牢关还与与洛口,回洛仓形成阵势,一旦一方受击,两方同时会出兵协助,同时虎牢关亦是陈锐西击长安的兵力中转站。

    虎牢关在陈锐的战略计划中如此重要,自然需派大将镇守,而陈锐选择的便是李靖。

    历史上,李世民曾以虎牢天险创造出以三千玄甲破窦建德十数万的彪炳战绩,作为大唐军神,陈锐亦希望李靖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一万精锐,我便交给你了,希望你能不负所望。”

    陈锐拍拍李靖的肩膀,笑了笑

    李靖身着重甲,只从面盔中流露肃穆的眼神,微微抱拳执礼间流露些许如渊的大将风度。

    “回洛仓我派刘黑闼领五千精锐镇守,其人不争名夺利,是条磊落汉子,而洛口仓我派孙江为将,其人兵法老练,虽素有傲气,但佩服有本事的人,你与他相处不会有困难。”

    李靖点点头,这两人都是陈锐特意安排,就是为了他不受任何掣肘。

    “望长安,称帝王!”

    黑甲军中不知谁喊了一句,导致全军沸腾,纷纷齐声高喊起来,而李靖躬身拜服。

    军心可用。

    烟尘滚滚中,黑龙旗迎风飘扬,陈锐率三万大军奇袭长安。

第两百五十四章 天刀断汉中() 
“报!”

    一道尖锐短促声中隐约能听见其间的气喘吁吁。

    李渊坐于中军大帐之中,听着将士的情报,蹭地跳了起来,一脸诧异问道:“一夜之间,罗成竟然率兵攻下十一城。”

    跪倒在地的将士急声道是,又言道:“罗成亲率三万精锐,两侧以窦建德,苏烈各自率一万为侧翼,其兵锋盛烈,闻者皆献成投降。”

    听后,李渊脸色煞白,身子愈发颤抖,直到瘫到在座椅之上,口中喃喃念道:“怎么会?怎么会如此之快?”

    这才多少天?不过是他二子李世民死后七八天时间罢了,形势就变的就如此严峻。

    原本他还兴奋在陇西西秦霸王薛举被暗杀的情报中,又兴冲冲派李建成接收了李世民在汉中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可为何仅仅七八天时间,形势就怎么变成了这样?

    在李渊哀叹之际,一道急报又接踵而来。

    “报!”

    “南方宋阀举兵十万北击汉中,一天时间连克十九城,兵力直逼成|都,大将军李建成危在旦夕。”

    李渊刚站起的身子又瘫倒在地,这下脸上已无血色,眼神空洞无神。

    “一天连克十九城,连克十九城天要亡我李阀吗?”

    现如今,李渊才发觉到自己的想法有多可笑,李阀都在乱世举兵,立志恢复汉统的宋缺又怎么不会兴兵?

    而且一兴兵就是十万,比之李阀暗藏的三万精锐还要多。

    而且一出手就是雷霆手段,兵法汉中,直接断了李阀后背,令他们腹背受敌,时刻都不得安生?

    可是长安在望,谁又能放弃那无上宝座?

    李渊咬牙恨恨道:“突厥还要多久?”

    当陈锐连破连克十一城的消息传到李渊手中时,他的兵马已经踏入了关中。

    关中是指四关,即为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而关中地理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天府之国最开始也是关中的美称,在历史上可以说入关中者得天下。

    “天刀宋缺无愧是天下间最负盛名的兵法战略大家!”

    陈锐看着天刀宋缺举兵始末的情报,又紧紧盯着那连破十九城的战绩,内心不由咋舌。

    自家人自知自家事,他一夜连克十一城除了他轰动天下的威名,魔门层层渗透的情报网也是其中关键。

    这战绩多有水分,而宋缺却是实打实的。

    原先慈航静斋以美人计让独尊堡解晖抗住宋缺压力,甚至梵清慧亲自出面恳请宋缺这个老情人念及旧情,退兵而去。

    可是,梵清慧万万没有想到,宋缺在磨刀堂内苦修刀道三十载,不仅刀法已进入‘舍刀之外,再无他物’的至高境界,而且情感之上也早已无漏无缺。

    当然天刀也是人,也并非一把刀,在梵清慧劝说的第二天,成都城外就挂上了昔日结拜兄弟的头颅,丝毫没有顾忌自己联姻女儿宋玉华的感受。

    这种状态下的天刀宋缺堪称无敌,一日连破十九城!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但凡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均是城厚墙高,沟河护城,易守难攻,能以少胜多,虎牢关如此,潼关就更是如此。是故以孙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陈锐与窦建德,苏烈两位下属高立山巅,目视远方一座雄城侃侃而谈。

    这座雄城便是潼关,据《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在地理上潼关也是关中的东大门,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尽管陈锐将这几句军事名言挂在嘴边,但是经过多次攻城陷阵,他对此更有全面深刻的体会。

    若有选择,面对潼关天险他只会围而不攻,但问题是潼关城内守城的却是李孝恭,这位战绩上稍逊李靖的将领。

    而且城内储粮足可捱上半载,若敌人援军来救,外夹击下,他们将从主动沦为被动。

    当然潼关也并非没有缺陷,李阀兵力急速推进,刚刚拿下潼关不久,城内人心不定,加上李渊正猛攻长安,镇守潼关的兵力绝不会太多,一万精兵已是顶点。

    但即使这样,陈锐也没大意,经研究商讨后,他们决定采取四面包围,日夜不停轮番猛攻的战略,以瓦解敌人的斗志体力。

    大规模攻城,李孝恭想要稳守如此规模的城池,潼关城内必须全军出动。换句话说,陈锐的冀北军可以休息,而潼关城内精兵则没有这福气运道。

    而且潼关城内已经被陈锐断绝粮道,又遣军屯河上以断水道,足以令潼关城成为一座孤城。

    潼关城外,满是密集而又错落分布的军营。

    陈锐纵马疾驰,看着潼关城头的烽火,挥鞭叹道:“两天时间,阴癸派手段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