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
可惜的是,高卢大地上的发展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了;就是把大量的物资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运送到山外高卢地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何谈其他具体的发展措施呢。
尤利乌斯帝国重点发展高卢大地的措施很快就被证明是徒劳无功的,因为那些高卢蛮族人在很多方面都不愿意接受尤利乌斯帝国的发展政策,甚至就连尤利乌斯帝国派遣的官员都被他们齐心协力赶走了,对此卡拉贝斯也表示无可奈何,毕竟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统帅而已。
最终尤利乌斯帝国还是放弃了对高卢大地的开发和发展,而将自己帝国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对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五个行省的治理发展当中去了;刨除诺里库姆地区一直没有停止下来的战事不说,整个尤利乌斯帝国的后方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帝国整体实力的提升,自然会给前方作战的军队带来更多的好处;凯撒的军队在每次出现重大伤亡以后都可以获得快速的补充,很多时候补充兵员的素质甚至都超过了原有大军的素质。
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让凯撒麾下的军队不断的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同时凯撒大军的战斗力也是在不断的提升;谁也不能否认,残酷的战争才是一支精锐之师最好的成长良药。
从最初的歼灭一千日耳曼蛮族战士,尤利乌斯帝国军队需要付出最少五千人的伤亡代价,到现在歼灭一千日耳曼蛮族战士,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只需要付出最多一千五百人的伤亡代价,战争让凯撒麾下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也是获得了飞跃式的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凯撒的赏罚分明和英勇果决,让所有诺里库姆地区的军队都对凯撒充满了个人崇拜的心理;尤其是凯撒在金钱上的慷慨大方,更是让所有其麾下的将士们,都心甘情愿的愿意为凯撒奉献出一切,这也正是弗拉维斯想要看到的。
日耳曼蛮族七个部落的联军对诺里库姆地区发动了一场整整持续三年的入侵战争,凯撒的大军就在诺里库姆地区整整防守了三年;三年以后,入侵的日耳曼蛮族大军早已经死伤超过五万了,而凯撒的大军却是依旧保持着九个军团的满编军队。
不是凯撒的军队没有伤亡,而是无论凯撒的军队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伤亡,都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迅速补充完整,这是日耳曼蛮族的联军所望尘莫及的;此时,日耳曼蛮族还坚持在继续战斗的只剩下不到三万之众,而尤利乌斯帝国新组建的三个军团正在增援凯撒的途中。
三年的战斗让凯撒的麾下拥有了一支真正的百战雄狮,既然尤利乌斯帝国都拥有了这么强大的军队了,而对面的日耳曼蛮族军队又是越打越少,为什么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不开始来一场针对于日耳曼蛮族的大规模反攻呢?
凯撒决定再次集结大军发动对日耳曼蛮族的进攻战争,身为尤利乌斯帝国皇帝的弗拉维斯赞同了凯撒的建议,并给凯撒派来了三个齐装满员的新兵军团和两万可以随时补充伤亡的新兵。
得到了来自于帝国后方的这五万军队的支援以后,凯撒麾下的大军立即发动了对还在诺里库姆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大军的反攻;不到三万之众的日耳曼蛮族战士,又怎么可能抵达得了十四万尤利乌斯帝国大军的进攻呢,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九万三年战斗中打出来的精锐之师!
仅仅是三天的时间,日耳曼蛮族的三万大军就被凯撒麾下的大军消灭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部队,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是全军崩溃的往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撤去了;这次,凯撒没有选择分兵进攻日耳曼大地,而是集结自己手中全部兵力中的十个军团进攻日耳曼蛮族占领的波海姆地区。
除了留在诺里库姆地区驻守在两个军团以外,剩下的十个军团和上万后备补充将士们全部被凯撒带着发动了对日耳曼蛮族的进攻;在波海姆地区,只有马科曼尼地区的五千日耳曼大军防守而已根本就不是尤利乌斯帝国大军的对手,半个月以后,波海姆地区就再次成为了凯撒大军的占领地。
解决了波海姆地区的日耳曼大军以后,凯撒又一鼓作气的率军发动了对马科曼尼地区的进攻;这次马科曼尼地区迎战尤利乌斯帝国大军的可不是昔日的马科曼尼部落了,而是手腕更加强硬的弗尔卡里斯及其数万临时组织起来的马科曼尼大军。
面对尤利乌斯帝国的入侵大军,马科曼尼地区北方的达姆部落也是迅速派来了两万援军,而马科曼尼地区西面的美因茨部落却是根本没有实力来增援马科曼尼大军了;在于尤利乌斯帝国的三年战争中,美因茨部落被消耗了几乎全部的实力,现在还在无奈的恢复当中呢。
吃一堑长一智的尤利乌斯帝国大军这次没有再骄傲自大了更没有轻敌妄进,这些精锐的尤利乌斯帝国军队在凯撒的率领下稳扎稳打的往前推进,一点一点的将日耳曼蛮族大军的实力消耗掉。
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后,整个马科曼尼地区终于被尤利乌斯帝国的优势大军全部攻陷了;就连马科曼尼地区的弗尔卡里斯,也只能率领着残余大军逃往了达姆部落的卡狄地区。
拿下了马科曼尼地区以后,凯撒并没有立即继续进攻,而是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要求增援;在将十个军团的大军全部补充到满员状态以后,凯撒才开始了新的进攻。
这次,凯撒没有再集结全部的实力去进攻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而是只率领五个军团的兵力继续向卡狄地区进军;另外有三个军团的将士则是被拉宾努斯率领着,从马科曼尼地区的东北方向出发,直接进攻达姆部落东方的哥特部落!(。)
“第六百零八章·五年时光·八”()
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om
――荷马(荷马,古希腊盲诗人)
达姆部落虽然是日耳曼蛮族最强大的部落,卡狄地区也是日耳曼大地上最繁华的地区;但是,卡狄地区的繁华是有限的,达姆部落的强大也是有限的,接连损失了数万精锐的日耳曼战士以后,达姆部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出来更多的军队。
当凯撒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到卡狄地区以后,达姆部落可以用于迎战凯撒大军的总兵力不过只有一万五千达姆部落战士而已;谁也没有想到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会在马科曼尼地区几乎全歼了日耳曼蛮族的数万联军,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的大军还在增援达姆部落的路上呢。
这一次,凯撒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而是率领自己麾下的四个军团以最快的速度对达姆部落的军队发起了进攻;顽强抵抗的达姆部落战士们并不能改变两军在数量上的绝对差距,也无法挽回达姆部落必败的命运,这是一场注定属于凯撒的战争。
达姆部落的大军全军覆没以后,付出上万人伤亡代价的凯撒大军立即就对达姆部落的核心统治区域发动了进攻;在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的援军还没有抵达之前,日耳曼蛮族中最强大的达姆部落就宣告了覆灭,不过阿米尼乌斯却是在弗尔卡里斯的保护下退到了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
得知达姆部落覆灭以后,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的增援大军立即选择了全速后退;博登肖姆部落的军队倒是侥幸回到了撒克逊地区,哥特部落的军队却是在半路上遭遇了拉宾努斯大军的伏击,并被拉宾努斯的大军绞杀的全军覆没。
原来,就在哥特部落增援达姆部落的军队派出去以后的第四天,拉宾努斯率领的三个军团就杀进了哥特地区;失去了主力大军以后的哥特部落又怎么可能是拉宾努斯的三个军团大军的对手呢,还没有等凯撒的大军覆灭达姆部落,拉宾努斯的军队就已经将哥特部落消灭了。
征服了哥特地区以后,拉宾努斯就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三个军团向西准备前往卡狄地区与凯撒的主力大军会合;没想到半路上竟然发现了匆忙后撤的哥特部落主力大军,于是拉宾努斯就顺便就这支哥特部落的骑兵部队给全部歼灭了。om
连续攻占了日耳曼蛮族的四个地区以后,凯撒可没有放过想要增援达姆部落的博登肖姆部落的打算;拉宾努斯率军刚刚进入卡狄地区境内,凯撒要求拉宾努斯率军进攻北方博登肖姆部落的命令就送到了拉宾努斯的手中,拉宾努斯自然是马不停蹄地率军执行命令去了。
半个月以后,拉宾努斯就率领着消灭了博登肖姆部落完成对撒克逊地区占领的大军来到了卡狄地区;此时,凯撒的大军已经完全占据了日耳曼大地一半以上的领土了。更为关键的是,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的四大部落已经被凯撒的大军彻底覆灭了。
为了抵挡尤利乌斯帝国的强势大军,日耳曼蛮族在美因茨部落所在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重新集结了八万规模的日耳曼战士,准备与尤利乌斯帝国的入侵大军决一死战;这八万日耳曼战士不仅包括了所有日耳曼蛮族各个部落的联军,还有卡拉贝斯为日耳曼蛮族训练的两万精锐之师。
在得知凯撒率军对日耳曼蛮族重新发起进攻以后,卡拉贝斯为了有足够的理由不参与这场战争之中,就主动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全部军队发动了对高卢蛮族的新一轮进攻;此外,卡拉贝斯还将自己帮助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训练的精锐军队迅速还给了他们两个部落。
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在接收了这支两万人规模的精锐之师以后,并没有立即将他们派去增援前方与尤利乌斯帝国交战的日耳曼蛮族大军,而是在各自的部落又抽调了五千战士,组成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才一次性派往了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
有了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的这三万援军以后,以阿米尼乌斯为首的日耳曼蛮族联军才凑足了八万之众;此时,凯撒的大军在经历了数次战斗以后还保有的兵力数量也就七万之众而已,尤利乌斯帝国后方的增援新兵还需要最少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抵达卡狄地区呢。
无论是节节胜利的凯撒及其大军也好,还是损兵折将的日耳曼蛮族联军也罢,双方都没有等待时机再开战的意思;仅仅是半个月以后,凯撒大军与日耳曼蛮族联军之间就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高达十五万之众。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斗,从早晨太阳初升战斗爆发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夜幕降临再结束;凯撒的大军在战斗中付出了将近五万人的伤亡代价,日耳曼蛮族的损失也丝毫不轻。
这场决战结束以后,三五年之内日耳曼蛮族都不会有重新反攻尤利乌斯帝国的实力了,而尤利乌斯帝国也暂时失去了继续进攻日耳曼蛮族的实力;再加上新近被尤利乌斯帝国占领的那些日耳曼蛮族地区还处于时有叛乱的不稳定中,尤利乌斯帝国的攻势也是就此打住了。
凯撒的大军虽然没有一次性将整个日耳曼蛮族征服,但也为尤利乌斯帝国新扩张了五个行省的领土,这可是相当于尤利乌斯帝国本土全部的统治区域了;为了表彰凯撒的功劳,弗拉维斯以帝国皇帝的身份让凯撒返回帝国陪都接受整个帝国所有子民的欢呼。
就在凯撒返回亚雷提恩的当天,弗拉维斯为凯撒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无数亚雷提恩城内的尤利乌斯帝国公民们都为了一睹凯撒的风采而涌上街头;年轻英俊的凯撒不仅让年轻的少女们为之欢呼雀跃,就连那些中年人也都为凯撒的年轻而感到震惊。
趁着这样欢庆的气氛,弗拉维斯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正式宣布了凯撒为尤利乌斯帝国的皇帝继承者!早在弗拉维斯登上皇帝之位以后,昆图斯?尤利乌斯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不将自己的身份由家族继承人改为帝国皇帝继承人;原来真正的目的实在这里!
尤利乌斯帝国的百姓们自然是对英雄的凯撒成为帝国皇帝的继承者而感到高兴,而尤利乌斯帝国的所有重臣们却是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危机;不出意外的话,凯撒的这个帝国皇帝继承者身份,将会让原本稳定的尤利乌斯帝国瞬间陷入内乱争斗之中。
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果然不出那些帝国重臣们的所料,在结束仪式的当天晚上昆图斯就跑去质问弗拉维斯为什么要将凯撒任命为帝国皇帝继承人;面对咄咄逼人的昆图斯,弗拉维斯的回答就只有一句话而已,那就是:我弗拉维斯才是这个帝国的皇帝,我有权决定一切!
失魂落魄的昆图斯就这么目光呆滞的离开了弗拉维斯的皇宫,返回了自己的府邸之中;这场围绕帝国皇帝继承人的风暴远没有因为弗拉维斯的一句话而结束,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之前尤利乌斯家族蒸蒸日上的时候,多少尤利乌斯家族境内的贵族富商选择了支持尤利乌斯家族下一任家族领袖昆图斯;这些贵族服饰为昆图斯付出了无数的代价,只是希望在昆图斯当上家族领袖之位以后可以回答大家而已。
后来随着罗马尤利乌斯帝国的建立,那些追随昆图斯的贵族富商们就更多了,毕竟昆图斯可是名正言顺的帝国皇帝继承人,谁不愿意在自己生存的帝国之中巴结这个帝国未来的皇帝呢?
谁也没有想到,身为帝国皇帝的弗拉维斯竟然会来这么一招,年纪轻轻的凯撒竟然越过了昆图斯而成为尤利乌斯帝国皇帝的继承者;这样的结果,是尤利乌斯帝国绝大部分权贵都无法接受的。
如此一来,这些权贵们自然是要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开始帮助昆图斯重新夺回尤利乌斯帝国皇帝的继承权了;哪怕就是弗拉维斯指定凯撒作为帝国皇帝的继承人,只要凯撒还没有坐上帝国皇帝之位,昆图斯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就在尤利乌斯帝国内部波涛暗涌的时候,卡拉贝斯却是在高卢大地上完成了对高卢蛮族的彻底征服;也就是说,从今往后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高卢蛮族这个独立势力了,整个高卢大地都已经是尤利乌斯帝国的一部分了。
在凯撒和卡拉贝斯相继建功以后,尤利乌斯帝国的统治区域终于是扩大到了十九个行省的广袤地盘;相比于只有七个行省的罗马布鲁图斯帝国,只有四个行省的罗马帝国,只有十一个行省的罗马奥古斯都帝国,罗马尤利乌斯帝国才是实至名归的罗马第一帝国了!
至于军队方面,尤利乌斯帝国在本土拥有三个满编的军团,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处于凯撒指挥之下的军团也有十二个,这就是十五个军团的强大兵力了;再加上卡拉贝斯麾下的十个军团的话,尤利乌斯帝国可就拥有整整二十五个军团的军队了!(。)
“第六百零九章·五年时光·九”()
正义的动向或许缓慢,邪恶之败亡终必成真。
――荷马(荷马,古希腊盲诗人)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奥古斯都家族在五年前变成了所谓的奥古斯都帝国,但实际上还是奥古斯都家族而已,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罢了;就连奥斯卡本人,也就是从奥古斯都家族的家族领袖变成了奥古斯都帝国的帝国皇帝而已,其他什么变化都没有。
不过,五年的时间还是让奥古斯都家族的实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或许,现在还是叫奥古斯都帝国比较合适了。因为五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所有人都熟悉了奥古斯都帝国这个名字,奥古斯都家族的含义已经变成了奥古斯都帝国皇室家族,早已经不能代表奥古斯都帝国了。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奥古斯都帝国的海军依旧在整个西地中海范围内保持着强大的实力,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威胁到奥古斯都帝国的西地中海霸主之位;哪怕就是所谓的罗马帝国海军和罗马尤利乌斯帝国海军,以及罗马布鲁图斯帝国海军全部加起来,也足以与奥古斯都帝国在海上争霸。
不得不承认纳姆斯作为奥古斯都帝国海务院的最高长官还是非常称职的,他不仅为奥古斯都帝国打造了一支规模上无与伦比的强大海军,还让这支海军拥有了凌驾于其他势力海军之上的战斗力,成为了西地中海地区最为强大的海军。
相比于海军规模的不断扩大,奥古斯都帝国的陆军还是五年前的老摸样,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增添;不过,奥古斯都帝国陆军的质量却是上升了不少,最起码在战斗力方面要比五年前强上了不止一筹,这还是要感谢奥古斯都帝国总体实力的提升。
按照奥古斯都帝国五年前的经济状况,只要多发生两场规模大点的战争,整个奥古斯都帝国就可能会有陷入破产的危机;而五年的休养生息,则是给了奥古斯都家族最为重要的发展时间。
无论是海上贸易极其便利的西西里岛三省,还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伊比利亚半岛,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有商神纳特坐镇的西西里岛三省,更是在经济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