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轮交火后,双方的距离又接近了许多,缩短到了五千公里。在这个距离,双方的主要攻击武器的弹速都能在发射后及时命中目标。
八枚太空鱼雷射出,直飞向毁灭者炮舰。炮舰随后将攻击目标转向这些鱼雷,之前那些被鱼雷群炸成碎片的影像还很令人深刻,炮舰上的思晶人没打算自己也试一试护盾和装甲能不能抵抗得住这些太空鱼雷的攻击,哪怕它们只有区区八枚。
毁灭者炮舰紧急发射用于拦截鱼雷的电浆炮弹,成功摧毁了其中的五枚,剩余三枚鱼雷也成功击中炮舰,炮舰的护盾一阵闪烁后,亮度有些黯淡起来,鱼雷的爆炸大大削弱了护盾能量。
磁轨炮的炮弹也接踵而至,令这最后一艘毁灭者炮舰的护盾越发摇摇欲坠起来。
思晶人的毁灭者炮舰,武器威力相当的强大,其主发射器发射的电浆炮弹,威力上甚至不比行星突击母舰的主炮弱,但这种四百多米长的星舰,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副炮。
整艘船就只有舰首处电浆发射那一个武器站,虽然能以一个高频率进行发射,发射出来的电浆炮弹既可以分散成大量小炮弹覆盖一片区域,也能聚合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团来摧毁大型目标。但它就是没有其余的武装。
在面对机动性较高,相比之下也更加灵活一些的希格拉级驱逐舰时,弹速没有达到光速的电浆武器,很难击中人类驱逐舰不说,就算是想以覆盖对方所有航路的方式,只有一门炮的炮舰,也办不到。
只有一门炮的情况下,毁灭者炮舰有数量上优势的话,其实也不是什么问题,只需要几艘炮舰组成交叉火力就能封锁驱逐舰的航道了,但是现在,这支思晶人舰队,只剩下一艘毁灭者的时候,应付起到处乱跑的驱逐舰,就显得十分的吃力,哪怕两艘驱逐舰已经打掉了自身炮弹的三分之一,鱼雷也只剩一轮齐射的数量后,都还没能摧毁掉这艘炮舰。
不得已,毁灭者炮舰再次向驱逐舰靠拢了过去,双方距离越近,电浆炮的命中率也就越高,只要能击中一发,至少也能重创脆弱的驱逐舰,之后只剩一艘驱逐舰,就更好对付了——这对于炮舰上的思晶人来说,是眼下除撤离外最好的选择。
两艘驱逐舰上的人类船员都是精英,自然明白过来敌人加速冲向他们的目的,也立刻进行了应对,原本还尽量保持着队形的两艘驱逐舰,解除了队形,在太空中划出弧线,一左一右的向毁灭者炮舰两侧包夹了过去——只要能冲到毁灭者的两侧,只有一门主炮的思晶人炮舰,就将失去任何攻击他们的方法!
由于毁灭者炮舰本就是在加速中,面对人类星舰的对冲,它们就算是发现了两艘驱逐舰的意图,也没有时间来改变了,它只能另选其途来应对这样糟糕的情况。
就在双方即将交叉而过,驱逐舰开始减速,准备贴近毁灭者炮舰,与之同行后,或使用舰炮摧毁,或派人登陆占领之时——毁灭者炮舰突然进行了紧急改向,直接一头撞向了位于它左侧的那艘希格拉级驱逐舰!
如果虚空中能够传递声音,那么此时这里一定会传来十分巨大且刺耳的金属破碎、扭曲的声音,说不定还能让近距离听到这些声音的人失聪——编号SDD…57的希格拉级驱逐舰,被比它大上一圈的毁灭者炮舰,撞成了两断……
虽然没有剧烈的爆炸当场发生,可是断裂处仍然不断有火光乍现,并伴随着舰内各种物品及人体,向太空中洒去。SDD…57号驱逐舰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幸存者纷纷启动了逃生设备开始弃舰。
最后那艘驱逐舰SDD…44,在发现友舰被目标直接撞毁后,发疯了一般的拼命催动应急火箭喷口,好让自己与毁灭者炮舰间的距离拉开——之前想尽办法的要接近距离,此时却只想离得越远越好,只能说战场上情况变化万千,意外连着意外。
当然思晶人的炮舰在这一撞之下后,自身也不可能全然无事,虽然是以舰首撞击人类驱逐舰中部区域,但是其舰首两侧大鳌一般的粗大尖端结构,还是因此断掉了一根,表面的装甲也出现大块剥落的样子——这也证明了,此艘毁灭者炮舰已经完全失去了护盾。
撞击结束,驱逐舰SDD…44在拉开了与思晶人炮舰的距离后,有些惊魂未定,对思晶人炮舰的射击也出现了停顿和延迟,船上的人对思晶人炮舰这一作战方式十分的震惊,他们事前可从未想到过,自己在太空战上,还会遇上这种现代水面战都罕见的战斗方式。
虽说那些科幻电影里也常常出现星舰对撞的场景,可科幻电影毕竟只是科幻电影,作为人类第一批参与太空战的人,他们可没想过会现实中会碰上电影里出现过的桥段。
只是,SDD…44上的人更加意外的是,在撞毁了人类一艘驱逐舰后,思晶人炮舰并没有转向继续与他们交战,反而是保持着加速的状态,向着另一个方向驶去。
那个方向并不是可以安全撤离的方向,而是人类舰队两艘科迪亚克级战巡舰与两艘思晶人行星突击母舰交战的战场!
当两艘人类驱逐舰与思晶人毁灭者炮舰交战的同时,两艘科迪亚克级战巡舰也同样与两艘行星突击母舰进行着激战。
不同于辅助舰艇间的交战,四艘主力舰之间的战斗,更加激烈,也更加漫长。
得益于比驱逐舰有着更多的火力投射装备,两艘战巡舰从交战一开始,就将火力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的磁轨炮炮弹和强激光不断射向行星突击母舰!
虽然高能射线的威力比磁轨炮和强激光炮更强,但思晶人的行星突击母舰正如其名,定位还是以释放战斗机群为主要打击武器的战斗母舰,那些强力武器不过是用来自卫的,就和冷战时期两极之一的那个国度所设计的载机战斗舰思路类似。
当然,行星突击母舰比毁灭者炮舰更好一点的地方,就在于除了舰上的载机与舰首处的高能射线武器外,舰体各处还有不少副武器,可以发射激光或者电浆弹用以自卫,虽然威力都不算很大,但在现在这种完全就是大家各自捉对单挑撕杀的情况下,它们的表现就比炮舰要好很多了,至少不会是挨了打还不能还手。
而科迪亚克级战巡舰虽然只有后来加装的力场发生器,防护能力远不能与思晶人星舰上的相比,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被行星突击母舰的高能射线武器击中,行星突击母舰上的其余副武器怎么打,都不用过于担心,那些副武器的威力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就击破战巡舰的护盾,击穿其装甲来达到击沉战巡舰的目标。
虽然是旧设计,但是科迪亚克级也算是老而弥坚的沙场老将了,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干掉的——只要不是对方的高能射线。
反而是主炮有着炮台设计的他们,在这样的缠斗下,有些压制住了行星突击母舰——谁叫行星突击母舰之前将所有载机都放出去追杀驱逐舰编队,之后又派去协助超级母舰对付人类主力舰队了呢。侧航火力比较上,人类星舰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
而当最后那艘以撞击战术撞毁了人类驱逐舰的思晶人炮舰,冲入主力舰交战区域时,正好一艘人类科迪亚克级战巡舰,使用600毫米磁轨主炮连续炮击,使得他的对手行星突击母舰护盾过载,刚好消失,只需要再持续以炮击攻击一段时间,行星突击母舰被摧毁就不是什么悬念了。
这个时候,就看到毁灭者炮舰高速冲入战场,向那艘战巡舰冲了过去的同时,舰首那门电浆炮也开始进行充能!
原以为这艘炮舰是来为失去护盾的行星突击母舰担当肉盾,所以之后的射击数据是按此方向进行提前计算的战巡舰船员们,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是打算以舰首重型电浆炮对战巡舰直接进行蓄能攻击!
和那些驱逐舰上的自然人不同,这些驾驭着主力舰,与思晶人已经打过多次交道的克隆人很清楚,如果被毁灭者炮舰的蓄能攻击命中,就算是他们,其结果也和被高能射线击中没什么两样,科迪亚克级根本抵挡不住那样威力的电浆炮弹,新型号的海巨兽同样也不能!
赶在毁灭者炮舰开火前摧毁它已经是来不及,也不可能了,他们只能放弃一次对失去护盾的行星突击母舰很好的攻击机会,进行了提前性的紧急规避,以躲避即将射向他们的电浆炮弹。
1051()
1051
这一发电浆弹战巡舰自然是成功躲避,巨大的能量团堪堪从舰腹处擦过,没能造成任何损伤,而战巡舰也不只是失去一次攻击行星突击母舰的好机会,更是因为这一次的规避机动,让那艘行星突击母舰也成功进行了一次机动,舰首有机会转向那艘战巡舰。
行星突击母舰的动向自然也瞒不过战巡舰上先进的传感设备,在发现那要命的高能射线发射口正在转向自己,战巡舰上的克隆人再次进行了加速和规避机动,并向行星突击母舰发射了一轮太空鱼雷予以牵制——他们也没指望这十几、二十枚的鱼雷就能直接击沉装备有大量近防火力的行星突击母舰,但只要能令行星突击母舰为对付鱼雷来袭而产生一些混乱,降低高能射线武器对战巡舰的直击命中率,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眼下对上两艘思晶人星舰,他们也是十分的忙碌,不想被敌人夹攻干掉,他们就得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来打破目前不利的局面。
对这样的问题,战巡舰舰长再一次感叹科迪亚克级的设计得益于人类水面舰艇外形,配备大量可转动式炮塔,攻击几乎无死角,在面被多个敌对目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围攻时,这样的设计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
故而在面对这样一对二的情况时,战巡舰依然能马上进行战术变更,而不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调整舰体动向上。
一个全加速,就让科迪亚克级拉大了一些与行星突击母舰主武器射轴间的角度,几座600毫米磁轨炮的连续炮击,也分别向两艘思晶人炮舰轰去——失去护盾后的两艘思晶人星舰,面对这种口径的动能武器,结果也不尽相同。
虽说战巡舰是在仓促之下进行的炮击,但失去了护盾,舰首区域又有撞击损伤,装甲也失去了不少的毁灭者炮舰,仍然被击中了两发600毫米磁轨炮穿甲弹——一发炮弹直接穿过了失去外部装甲的舰体,在舰首处钻出一个通透的大洞,另一发轰在还完好的装甲层表面,就像是被尖端物体刺过的纸张一样,那块看似厚重的装甲在猛烈撞击中四分五裂,硕大的孔洞出现在那里,火焰和内部气体从洞中大量喷发出来,密集的小型爆炸开始从这个缺口向舰体其他区域蔓延,原本再次充能的电浆发射器上的红色光芒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蓝紫色的爆炸火焰!
随着这些反应,毁灭者炮舰尾部的引擎光芒也衰弱了许多,速度也随之出现了减缓——理论上就算是引擎停止工作,已经加速到现在这个地步的星舰速度也不可能有明显的降低,出现这样的状况,说明那两发炮弹给这艘思晶人星舰带去了表面无法判断的极大伤害,炮弹上携带的动能被星舰完全承受消耗。
没料到自己随意的射击竟然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结果,科迪亚克级战巡舰上的克隆兵们在惊讶之余,手上也没有停歇,除了两座600毫米磁轨主炮保持着对行星突击母舰的压制,并不断消耗着其缓缓恢复的护盾能量外,战巡舰其余的重火力全部向毁灭者炮舰进行倾泻,磁轨重炮、强激光炮、太空鱼雷,除了同轴脉激光炮因为射界够不着外,能用上的他们都用上了。
只见这艘思晶人星舰舰体表面一时间火光冲天,爆炸不断,大块大块的表面装甲和舰体结构在爆炸中脱落,向太空四散飘去,整艘星舰的半个身子,都笼罩在爆炸的火光当中,距离毁灭只差一步了。
就在这个时候,即将毁灭的炮舰引擎部喷射光芒突然暴涨,舰艇航速瞬间提升起来,整艘星舰表面出现分崩离析的模样,但主体结构,却还是仍然保持着较为完好的状态,并向着摧毁它的人类战巡舰冲了过去——它们打算再使用一次撞击战术。
撞击战术,在多维的宇宙空间中,其实是很难完成的,除了交战双方星舰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外,还因为大家都处于一个较为高速的运动状态,想要在这样的高速追逐状态下撞到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除非双方的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而且之间的距离也拉的较近后,撞击战术才有可能达成。
而这艘行将毁灭的思晶人炮舰所面临的情况,并不适合执行这样的战术,可它们依然如此,除了最后一搏,还有着为行星突击母舰分担人类星舰的打击火力,尽最后的努力。
对于思晶人星舰的这些举动,人类星舰上的成员一点都不意外,也毫不感动,他们很清楚,思晶人的这些星舰,除了行星突击母舰上肯定会有思晶人存在以外,那些毁灭者炮舰大多都是空无一人的无人战舰,被用来当肉盾,当成弃子,思晶人一点都不会心痛。
克隆兵们打的多了,对这些行动方式死板的无人战舰也没有什么畏惧,也没有多少重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毁灭者炮舰只是一些来送死的功勋点罢了。
但是今天这艘毁灭者炮舰略有些不同,没有了以往的死板,行动灵活了很多不说,战术判断上也是相当的迅速和有效——随后他们就想起之前这艘毁灭者曾经将半毁状态中的那艘行星突击母舰上的幸存者接走。
在知道这艘毁灭者炮舰上有搭载思晶人,并且这些思晶人对与敌同归于尽一点都不犹豫后,克隆兵们将这条新的信息记录在案,算做又发现的一条思晶人新思维、行为方式。
接着,他们继续倾泻着炮火,将企图再以撞击战术来攻击他们的炮舰彻底轰成了宇宙中的一朵璀璨的烟花。
现在,该是解决那艘行星突击母舰的时候了。
别看思晶人的行星突击母舰火力、防御,甚至速度、机动都强过于人类的星舰,但在近距离单舰缠斗中,有着更多旋转式炮塔火力的人类星舰反而优势更大。所以对于人类舰队来说,只要别进入行星突击母舰主炮的射轴区域,然后再清理掉行星突击母舰搭载的那些虽然脆弱,但数量不菲的舰载机,最后与行星突击母舰接近到一定距离后,胜利就基本上属于人类星舰的了。
好吧,要达成这一目标,光是头两项就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这艘科迪亚克级战巡舰能做到最后一步,也只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结果带来的——轨道离子炮突然开火,重创了思晶人舰队;驱逐舰的违令突击,摧毁两艘护卫的毁灭者炮舰,再次削弱了思晶人舰队,随后又和司令部直属舰队吸引走了那些战斗机,给战巡舰制造了战机。
现在,最后一艘炮舰也在人类星舰的炮火中化为宇宙中的金属垃圾,两艘行星突击母舰的下场已经可以确定了。
当两团新出现的巨大火球在太空中绽放之时,GDI司令部直属舰队对思晶人超级母舰的围攻也进入到白热化状态。
四个三舰编队夹在鱼雷群之间,一路清扫那些蜂式战斗机,向着超级母舰冲去。由于要防止超级母舰主炮对舰队进行扫射,所有编队都需要在航行一段距离后进行规避机动,哪怕超级母舰并没有开火也是如此。
毕竟只需要挨上一炮,这些星舰就会化为齑粉,他们根本抵挡不了超级母舰催化粉碎炮的可怕破坏力。
而在这样的条件下,舰队在突击过程中,依然没有停止向超级母舰开火,除了因为高速航行和随机规避机动而不能使用舰首的聚变炮,但舰体各处安装的旋转式主炮塔还是提供了相当强大的攻击火力,不断在超级母舰表面轰出朵朵涟漪来——那是超级母舰升级过后的护盾,这些密集而又精准的炮火虽然在护盾上不断炸起,可超级母舰护盾连一丝衰弱的迹象都没有出现。
这才是人类舰队面临着的最大问题,不能使用威力强大的舰首同轴炮,光靠那些旋转式主炮的射击,想要在短时间内击破超级母舰的护盾,除非舰队再多上几倍的数量才有这种可能。
但他们根本不敢停止变轨机动,因为只要他们在直线航行中保持一小段时间,超级母舰的主炮就有击中他们的可能,而在现在这种双方只有五、六千公里的距离面前,紧急规避机动根本就躲不开催化粉碎炮的射击。
虽然可以用牺牲调某艘,甚至是某支编队的方式,让思晶人的超级母舰向那些牺牲者开火,为其余编队使用聚变炮争取时间和机会,但是林海肯定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只是因为他不愿意让嫡系的部下去送死,也同样是因为十二艘海巨兽级重巡洋舰之前的齐射都没能把超级母舰的护盾击破,再损失几艘后,这就更不可能办到了。与其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