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甲轰鸣-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备物资优先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这一点其实大家本就没有多少意见,都是军人,都清楚前线的情况,别看现在在Y国的作战部队前线上拼杀的大多都是无人兵器部队,但因为在技术上不如思晶人的无人兵器,所以损失也比思晶人的更高,以及于有人部队也时不时要顶上去维持住战线。

    而且自从上一次GDI太空舰队协助地面部队歼灭了一支规模庞大(由于不断增兵,那支原本只是师级单位的思晶人部队最后统计被消灭约一个军的规模)的思晶人部队后,让各方高层再一次认识到武力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这样的太空武力是掌握在林海为首的铁鹰一系手上后,更是让各方高层清醒许多,少了许多的不明智心思。

    关于装备的分配,就这么顺着林海的决定而定了下来,但对于下一项重要议题,关于兵力重新调动部署的事,他们又再一次争论了起来。

    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兵力更充足一些,谁都希望自己负责的战区更受重视一些。

    而目前争论中最大的两个战区,一个就是现在还陷入激战,一直没有多少进展的Y国战区,另一个便是中东战区了。

    Y国战区现在仗还在打,Y国政府自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增援来帮他们更快的打赢这场仗,收复失去的首都。

    中东地区的指挥官们,尽管他们那里的战斗规模都不大,但是战斗密集程度也并不低,几乎每天某地都会有战斗出现,而当地政府军却都靠不住,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对付一下那些背后有兄弟会支持的武装团伙都是不堪一击,全靠GDI驻扎在中东的部队在替他们维稳,但这过于频繁的作战,令GDI长驻中东地区的部队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紧崩的状态不中,疲惫不堪的同时,任务却又越来越重,尽管GDI长驻部队有先进武器装备,对那些地方武装有着绝对性的优势,可面对这样无穷无尽的骚扰一般的袭击,也是吃不消的。

    应该说对付这样的袭击,无人兵器其实是最适合的,只不过因为在Y国战场上同样也需要无人兵器部队,而且这些无人兵器损失也是极为巨大,导致原本可以补充到中东地区的无人兵器数量锐减,更多防区只能靠人来填补后,驻扎在那里的GDI部队压力就更大了。

    因此,这两个地区的负责指挥官,就对欧洲大陆战斗结束后,那些可调动部队的调配权起了争执。

    面对这样的争执,林海一时之间也难以下定论,毕竟两方的理由都很充足,都确实是需要增援。Y国那边别看有十万以上GDI部队,再加上二十几万Y军,数量上看还很充足,但他们要面对的是思晶人军队,在损失交换比上比中东地区驻军更高,单靠那里原本有的军队想要将占据伦敦的思晶人赶走,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巨大的——人类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代价,尤其是他们本不用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但林海同样也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将思晶人从Y国清除,那么有极大可能,伦敦会成为下一个纽约,变成另一个泰晶感染区域。

    中东的情况稍有不同。

    GDI在那一地区军力不算多,整个中东地区,除了在战略地理位置上比较重要外,原油需求方面,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更加的重要。

    再是有GDI提供技术帮助,但全世界在军事装备方面,依然是需要油料供应的,只有少量装备可以改装为电驱,而民用方面,就算各国在力推新能源工具,但是大家用的最多的载具,还是燃油载具,这就使得人类社会在短时间内离不开化石能量。

    而目前几个重要的产油地区,M国正处于战争当中,石油开采基本已经停止,现有的出产也大多只能供应其国内消耗;E国的几个产油地区受到了思晶人破坏,缺乏资金的E国想要恢复开采需要一些时间,更何况E国是气比油多,要他们供应全球还有些困难。

    而中东地区,大部分地质环境不太舒适,泰晶在此区域并不能快速传播,而思晶人也对这一地区不够重视,或者应该说它们攻击重心是那些重要国家和人口密集居住区域,而不是地广人稀的沙漠、戈壁地带,所以在这里进行作战的,主要还是神圣兄弟会下属武装以及当地极端武装组织。

    尽管神圣兄弟会在装备技术上不如GDI,却也比当地国家政府军的先进一些,而且他们的人还更能打,还专门冲着GDI驻地,石油开采地区展开袭击,导致油要么采不出来,要么开采出来的却又运不出来。为了保证全球能源供应上的正常,这里同样也需要足够的军力来维持秩序,好让这里开采出来的石油能安全运到各处——因为思晶人在此地军力不强,中东一带也就成了目前石油供应最主要的产地,GDI不需要在这一地区派驻太多军队,毕竟这里还有当地政府军队协助他们。

    可惜兄弟会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自从欧洲思晶人几个战场失败,被人类军队击退后,他们在中东一地展开的袭击就更加的频繁,更加的猛烈,在他们自己的伤亡直线上升的同时,GDI方面的损失以及士气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两个主战区域都同时派去增援,但林海手上并没有这个充裕兵力来供他随意调配。欧洲大陆上的战斗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就完全结束,在彻底消灭思晶人太空武力,以及消除虫洞传送的威胁前,他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来保证各地的绝对安全,那自然只能在各地保持一定的军力来应对各种突发危机——三国首都受到直接攻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东地区需要增援来压制各种骚扰和袭击,Y国方面更是需要大军来反攻首都,那么他手上那二十来万的机动部队,要给谁,就成了一个较难决定下来的问题。

    开这个会的目的,自然是想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兵力调配问题,却不料变成了一场争吵,几位不同战区的将军们都希望自己先得到这些支援。

    驻中东战区的将军认为,自己战区内的敌人虽然实力不算很强,但是自己手上的兵力同样也不多,他们可以击退每一次袭击,却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断绝袭击,所以他们需要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来消灭叛军的根本,至少也要重创叛军,打掉他们的元气,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展开袭击,至于说Y国那边,反正他们也成功遏制住了思晶人的攻势,将对方给困在伦敦市内,那么多等上几个月也不是问题,等到中东解决了那些武装组织后,再派大军反攻伦敦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Y国战区方面的将军们当然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战斗已经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地步,只要有足够的军力,就能立刻反攻伦敦,收复这座城市,拔掉思晶人插在欧洲的这颗钉子,至于中东那边,反正他们也坚持了那么久,损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再多坚持几个月更没有问题了,更何况林海都打算把装备优先供应给Y国战区的前线部队,那么说明Y国战区的情况更重要一些,援军当然就更应该先到Y国作战了。

    在这个问题上,林海确实有些犹豫不决,从内心上讲,他当然想两个地方一起解决,但手上没有同时解决两个战场的兵力——将部分克隆人部队从地面部队调到太空军,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消弱了地面部队的战斗力。

    而刘焱同样也没办法给他一些建议。刘焱在中东战区也战斗过不短的时间,对那里的情况还是相当了解,他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中东的战斗,是不可能的事,那里几乎完全是游击战的状态,防御武装分子袭击GDI有着完备防御能力的驻地,自然要轻松一些,人员、装备损失最大的主要集中在那些巡逻队身上,GDI不去找他们,武装分子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即使每次袭击都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会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所不惜,但GDI若想主动出击剿灭那些武装组织就不可能了。

    那些基本上没有一个固定据点的游击队,根本不会给GDI一个围歼他们的机会,每一次打击,也不过是杀伤他们部分成员,摧毁部分装备,有着本地群众基础的武装组织要不了几天就能恢复损失,除非学习当年的蝗军,搞出那些无人区,否则武装组织可以说是杀之不绝,只要有人,他们就有兵。

    想要剿灭他们,只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74() 
1174

    “你确定要上这条船?”Y国普利矛斯港区,林海和刘焱正穿着普通尉官的制服,看着那艘停派在海港中的M国空中舰队旗舰“企业号”。

    “当然。”拍了拍身上的尉官制服,林海面露轻松的回答道,“M国人的空中战舰,我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说是以我们提供的希格拉级太空驱逐舰为原型来设计,但我们的设计是一艘战舰,他们搞出来的却是航母,所以我很想看看他们是怎么重新设计的。”

    “安全怎么办?”刘焱摸着腰间的武器,有些不太放心。

    “重要的会议结束,陈西已经伪装成我到处去视察以钓出兄弟会的人,现在谁会知道我混进GDI观察团,跑到M国人的船上来了?”正了正平光眼镜,顺便摸了一下自己的脸,林海笑道,“如果不是和我一起进行了化装,整个观察团里除了你外没人知道我混在里面,既然没人知道我在,那么谁又会暗杀我?所以你把这次来观察团的工作权当成一次休假吧,除非你想陪着陈西当诱饵到处乱跑。”

    “我当然得看着你,省得你这个家伙没人看着又给我们搞出其他什么事来。”

    “我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

    随着两人在一旁窃窃私语,M军举行的GDI观察团欢迎仪式也告一段落,登船时间已到,四十二名GDI从各阶层、各兵种调来的观察团成员,也开始按照M军的指示,依军衔大小进行顺序登船。

    除了GDI这支观察团,M军也对Y国方面进行了邀请,一支规模更小,只有十七人组成的Y军交流团也和GDI观察团一起登上了M军的空中战舰。

    这两支观察团,是由M军邀请而临时成立,团长是一名来自D国的上校,军衔虽然还没有这支M军空中舰队一名舰长高——做为M军最新锐舰队的成员,哪怕是一艘护卫舰的舰长,都是由准将担任——但上校代表着目前人类世界最强武力机构GDI,所以就算是舰队司令霍华德上将,在面对来自D国的GDI上校时,也不会摆出什么太过高傲的态度。

    当然他也不会低三下四的将一名上校视为平级。在欢迎方式结束后,他自然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工作,接待的工作全部交给另一名M军准将来继续。

    之所以M军会搞这么一个邀请GDI派遣观察团登上他们空中舰队进行军事交流的计划,全因为在这次Y国作战时,M军派来的空中舰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几次关键性的战斗中,也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表现,可以说,在之前的战斗中,这支M军空中舰队除了发射几十枚巡航导弹远程支援了一下Y军地面部队外,就没有其他行动了。

    整个战场,他们就像是一群看客而已。

    这让Y国人十分不满。M军空中舰队打着支援Y国的名义而来,一直接受着Y国提供的补给,却没什么真正的行动,对此,急需各种帮助的Y国方面当然不可能高兴的起来,他们需要的是帮助他们击退敌人的盟友,不是来大吃大喝还要他们供着的大爷。

    这个时候,Y国人很自然的就遗忘了他们以前确实是M国人小弟的事——自己都要死了,不来帮我还吃我喝我,谁还管你是谁!

    面对Y国人愤怒的指责,M国人当然自知理亏,虽然一直以来当Y国是小弟,但人家毕竟还不是他们的附属国,可以不服从他们,在这个M国人自己都自身难保的时刻,Y国人再也不可能继续给M国人面子,没有马上请M军“滚回去”就已经算是Y国人很有绅士风度了。

    为了挽回一些名誉,又为了展示己方的一些诚意,暂时还不敢把这么贵重一支空中舰队派到前线拼掉,M国人就使了这么一个拖计,邀请GDI和Y国人的观察团登舰参观交流,缓和一下各方间的关系,好让他们能在Y国继续多待一些时间收集情报,整理战场数据,锻炼他们的空中舰队。

    当然,这样一支重要的武力总是躲在安全的后方,再怎么缓和与Y国人间的关系,Y国人也不可能永远不理会这件事,空中舰队想要能长时间待在Y国这里,不做出一些表现来是不可能的。所以空中舰队在两个观察团登舰后,会再进行一次补给,然后就前往伦敦附近,对前线Y军还有GDI部队提供直接支援,不再像之前那样,躲在几百公里外的安全区打几枚巡航导弹就算了事,这一次,空中舰队一艘护航战舰将飞临前线阵地,使用舰炮轰击思晶人阵地。

    两个观察交流团在这一期间,就会暂居在舰队旗舰,空中航母“企业号”上,观看M军的现场作战——M军也算是豁出去了,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多运用空中舰队的数据,在外人面前把自己的军事机密都给公开了出来。

    之所以在叫上Y国人的同时,还要叫上GDI的人,是因为M军的空中航母,是以GDI希格拉级太空驱逐舰为模板进行再设计出来的(因为他们能从GDI得到的星舰设计图就只有这么一种型号),将原本是炮击型战舰,硬生生给改成搭载战机进行远程打击作战的航母。

    因为原本的设计希格拉级驱逐舰就是三百米长度的星舰,M国人在修改设计的时候,对外部设计也没有进行多少变动,只是将原本数量巨大的反舰武器给去除了大半,剩下的两座450联装炮也给移到了舰体两舷上,这一点其实也证明了M国人在军舰设计上的高水平——移动两座主炮的位置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相关管线的布局,人员、维修通道的修改,都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没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就胡乱修改的话,反而会对整个舰艇造成重大影响——M国人甚至将舰道的四个太空鱼雷发射管给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两座密集阵和两座海拉姆导弹平台用以增强舰首方向防空火力。

    清除了原设计中舰体上下部的主武器,又将那些舰体上半部所有凸起部位削平,变成停机坪和跑道,他们甚至在舰首开出一个活动门供应战机紧急起飞——降落的话还是只能从顶部跑道降落,而不能从这道门直接飞入舰内。

    只不过原本战斗舰的结构,改成航母后,对战机的容纳能力并不高,加之船上需要装载数量巨大的飞行装置和能量装置,导致这款空中航母在载机能力上甚至还不如水面舰艇中那些中型航母,更别说和福特级航母比了——空中航母只能搭载一个中队的F…35G战斗机和两个中队的无人战斗机——好在它本就是空中战舰,在舰体下方也安装上雷达后,就省下预警机的运载空间。

    M军当然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GDI设计希格拉级驱逐舰的目的就是舰对舰作战,强行改装成航母,战斗力肯定会受影响,但他们还是要这么做,除了因为他们的战舰只会在大气层内作战,而不会上到太空,大改设计图的影响比预计中要小外,自然是为了尽快掌握自行设计星舰或者空中战舰的能力。一切从头开始,没个五、六年,他们肯定拿不出合格适用的星舰设计图,但从一款现有的设计图上进行再设计,哪怕是大改后的设计,对掌握星舰设计技能也大有助益,M国人是打算另辟蹊径,以更加激进的方式比别国先一步掌握到这方面的技术——哪怕这种大改的设计方式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没关系,有钱有人有技术的他们,其实是同时走了几条路线,失败一条两条的并无大碍。

    林海和刘焱混在观察交流团中,登上了那艘取代纽约战役被思晶人击沉的“企业号”空中航母,看到内部结构后,比在场所有人都熟悉希格拉级太空驱逐舰结构的他摇起了头。

    “怎么了?”紧跟着他的刘焱小声询问道,他不知道林海看到了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虽然说M国人的空中战舰不用上太空,做为航母也不必冲到最前线,但为了减轻重量,增加舰内容量,他们删减了太多的装甲,以及内部框架,导致这艘船结构不足,防御脆弱,却还保留了两座450毫米联装主炮,搞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我甚至怀疑那座主炮如果开火,会不会撕裂舰体。”

    “或许只是起一个威慑作用?”刘焱也不太确定,他没有看过希格拉级的设计图,更没有见过这艘空中航母的设计图,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能猜测,“毕竟自二战后,M国人就没再往航母上装重炮了,他们不可能不清楚,航母装炮的代价是什么。哪怕他们是想模仿科迪亚克级载机战巡舰,也不可能在削弱装甲后还给装上主炮。他们大概是想用那两座主炮来吓阻敌人近身吧?”

    “看看就知道了。”林海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刘焱这个看法,“反正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