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艘行星突击母舰开始释放舰载机。
由于思晶人舰载机的航速和导弹武器一样,除了加速性极佳外,速度上并不会比行星突击母舰本身高出太多,面对有着更多对空拦截手段的人类舰队,思晶人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开始就派出舰载机进行攻击,而是打算将双方间距拉近到一定范围后再出动舰载机配合各舰主炮进行全力打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歼灭人类舰队的目标。
但是现在,面对人类导弹群性能突然提升后攻击,自知光靠各舰点防武器已经无法抵御的思晶人,还是派出了舰载机。这些舰载机的作用,也不是用来提高点防炮火力,而是学着人类防空拦截导弹一样,直接以自身撞击的方式来拦截那些人类导弹——反正一艘行星突击母舰搭载了八百架舰载机,两艘加起来舰载机数量比导弹还多,损失一堆舰载机比损失几艘星舰更不算事。
只是现在,思晶人的反应似乎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当第一批脱离挂架后便全速冲向来袭导弹的思晶人入侵者小型舰载机,与第一枚突破舰队防空火力网,准备撞击最外围一艘毁灭者炮舰的人类反舰导弹发生对撞爆炸时,更多的人类反舰导弹也突破了防空火力网,纷纷袭向各艘思晶人星舰!
连绵不约的火球无声的出现在宇宙之中,照亮了周围一片宇域!
思晶人舰队左翼外围三艘毁灭者炮舰护盾几乎是瞬间消失,核子火球的光与热,并非是现在已经被思晶人当成炮灰舰使用的炮舰所能抗拒的——行星突击母舰这样的准主力舰有过各种升级,但毁灭者炮舰却并无此项好处,升级资源都集中到了别人身上。
毕竟思晶人是星际文明后裔,别看是一群流浪的遗民,好歹别人祖上也阔过,毁灭者炮舰在带着核弹头的gdi新型反舰导弹的攻击下,也只是失去了护盾,舰体外壳有些破损,并没有立刻被炸成碎片。失去护盾的毁灭者炮舰依旧在以自己舰上残存的点防火力拼命拦截着人类那些不断来袭的导弹。
毁灭者炮舰,是无人战舰。
另外两艘同样失去护盾的毁灭者炮舰,稍稍调整了一下航速,就顶到了前方,为两艘行星突击母舰吃下所有突破防空火力的导弹。
凯恩博士研发出来的所谓新型导弹,所搭载的核弹头,当量虽说都不算太大,只有一万吨tnt的当量,但爆炸的中心点威力并不低,如果导弹在距离思晶人星舰十几、二十米的地方爆炸,自然难以对其舰体造成什么伤害,但这些导弹都是实打实的击中星舰后才发生爆炸,爆炸的威力被舰体完全吃下,就算思晶人为了防御gdi强激光武器而提高了外壳抗热能打击的能力,太空中也没有空气为爆炸冲击提供增幅,但核弹爆炸产生的光辐射、电磁脉冲、射线依旧不是思晶人星舰外壳能够防御下来的。
突破思晶人舰队左侧防空火力网的导弹足有四百多枚,三艘毁灭者炮舰在坚持了六秒后,便在不断爆起的核子火焰中化为四散飞离的大小碎片——它们被完全摧毁了。
摧毁了三艘毁灭者炮舰,导弹的数量还有一百多枚,先进的导航芯片自动变更了攻击目标,将那两艘还在放出舰载机的行星突击母舰当成新的攻击目标。
损失了三艘毁灭者炮舰,反倒让舰队中其他星舰获得了射击窗口,拦截这剩余一百多枚反舰导弹的火力顿时提高了数倍。只是导弹群与两艘行星突击母舰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就算突然增加数倍的防空拦截火力,也不可能在那短短数秒内就将一百多枚一直保持着超高速机动变轨的导弹给全部拦截下来。
第一艘行星突击母舰被三十多枚带核弹头的导弹连续击中,能吃下科迪亚克级战列巡洋舰同轴脉冲激光炮不破的新型护盾,面对着这样的连续打击,也不比毁灭者炮舰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在核爆下完全显现出全部模样的卵形护盾快速黯淡下来,随后消失不再出现——接下来的来袭导弹便覆盖了行星突击母舰左侧舰体,密集的火球瞬间就将这艘数百米长的星舰,连同它正在释放的舰载机一起吞没!
一团更加巨大的蓝色火球从行星突击母舰后部位置迸发出来,压过了核子火球的光芒,行星突击母舰的反应堆在打击中失控爆炸,直接就将这艘还没有被低当量核弹完全摧毁的星舰炸碎,仅有前端一小块舰体被反应堆爆炸产生的冲击给推开才保存下较大一块残骸,其余部分则全部变成细微碎屑,飞散宇宙之中。
导弹还剩四十多枚,飞向思晶人舰队左翼区域中另一艘行星突击母舰,看上去是打算要一次性就吃掉思晶人这支舰队的整个左翼一样!
但这个时候,那艘行星突击母舰右侧突然弹射出一个二、三十米长的梭形物体,接着整艘星舰就地来了个原地大回转,也不管自己会不会因为这样的举动自行解体,迎着来袭的导弹就飞了过去!
1214()
1214
随着行星突击母舰在高速前行中的突然90度转向,大量碎片从其表面剥离、飞散!尽管思晶人在材料学和结构学上的技术确实有超过人类目前科技,也不能完全无视物理法规,它们同样也没有掌握人工重力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当然也可能不需要,毕竟思晶人就像是水母一样的生命,漂浮在空中可能更自在一些一艘长达六百米,以超过每秒八十公里的直线飞行的星舰,突然间紧急转向,没有当场断成两截,已经证明其结构的坚固了,但这并不代表它一点事都没有。
转向后的行星突击母舰,表面结构飞散,舰体中部挂载的那些还没放出的入侵者无人战斗机也被巨大的离心力给甩离挂爪,自己也像是失去动力一般,停止开火拦截来袭导弹不说,整个舰体偏偏歪歪的打着横挡在剩余导弹面前。
剩下的反舰导弹全部击中了这艘看上去自己废掉的行星突击母舰!
爆炸过后,这艘行星突击母舰虽然没有被殉爆反应堆,但舰体中部最脆弱的鱼骨结构部分,已经完全被炸碎,只有前后少量舰体被爆炸抛向两端,消失在宇宙当中。
如果之前预料到的那样,思晶人舰队位于左翼的五艘星舰在五百多枚导弹的攻击下全部被击毁,但思晶人舰队的航速并没有因此减缓多少,它们与林海舰队间的间距在不断缩小中。
“效果不错,虽然说没能达成拖缓思晶人舰队的目的,至少干掉了思晶人五艘战舰。”嘴上说的轻松,但看塔盖特脸上的表情可一点开心的模样都看不到,“再打一波导弹,这次从正面吞噬攻击,看看能不能打乱它们的阵脚。”
“没了。”林海用手指点了点身边的屏幕,“川陀级两舷上的导弹发射箱是非再装填型的,打光了就得返回港口更换发射箱。”屏幕上那八艘川陀级导弹护卫舰两舷的八套八联装大型导弹发射箱此时已经不见踪迹,明显是在发射完导弹后被抛弃掉以减少舰体总质量。
“能在战场上重新装填的,就只有垂发系统里的近程导弹?”突然感觉头皮有些发痒,塔盖特很想抓抓头,但排掉空气的舰桥内,所有人都戴好了头盔,连面罩都已闭合,他也只能敲敲自己的头盔,“舰首的六套重型鱼雷发射舱也不能二次装填,能回去的话,得向凯恩提议增加重复装填的能力了。那么现在能再次打出大波导弹集群射击的,就只有那三套六联装中型导弹发射箱了?”
“八艘船总共只能发射144枚中型导弹,数量和质量都比不上上一波。如果不够还能把那些重型鱼雷和近程导弹也算进去,那些鱼雷的威力更足,四枚就能摧毁一艘毁灭者炮舰,就算是行星突击母舰也撑不了几下。”
“鱼雷不能轻易消耗掉,毕竟不能二次装填。”塔盖特盯着显示着两支舰队状态的屏幕,琢磨着,“果然还是没有经过实战测试的新玩具?还是说这样的护卫舰独立作战能力过于低下,必须要配合其他舰种作战才能发挥出作用?”
“话可不能说太死了,少将。”哪怕是周围全是自己人的环境下,林海也以gdi内军衔称呼着手下那些克隆人军官,而不以全球防卫军的军衔来称呼他们,这是为了防止人前失言而暴露出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当然了,这里面也未尝没有希望自己真能给手下这些亲信长官的意思存在,“川陀级毕竟只是一种护卫舰,本身定位不是主力舰不说,主要作战也只是为了增加我们太空战舰种类,为主力舰再提供一层额外的防御力而已,并不是用来同主力舰进行正面对抗的。思晶人那边现在已经沦为炮灰舰的毁灭者炮舰,都比川陀级长两倍多,单舰对抗的话,只有180米长度的川陀级有极大机率击败毁灭者炮舰,就性能上而言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一点我当然也清楚,只是觉得凯恩博士的新作应该更强力一些才对。”
“你未免把凯恩博士想得太神了吧?”听到塔盖特的抱怨,林海不禁笑了起来,“且不提凯恩博士目前同时在进行多少项目的研究,单就舰艇设计这一项,这个时代的人类工程要设计一款水面舰艇就需要花费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才能拿出一款设计,凯恩博士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几个月内不断拿出新设计并化为实物,这一点在我看来已经是不可思议了,有些许不足之处也是难免。更何况一款护卫舰,你还想让它能对抗主力舰?我们的科技水平可是比思晶人要差一截呢,现在只凭八艘护卫舰就能和思晶人一整支主力舰队对抗到这个地步,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
“想法很乐观,最好能坚持到最后。”塔盖特摇摇头,无视了林海的玩笑话,转而看向通讯官,“命令护卫舰发射近程导弹,覆盖思晶人舰队正面,二次装填后,配合中程导弹和鱼雷进行全弹发射。”
“一口气打光所有导弹?”看到刚才还觉得川陀级护卫舰导弹不够多,火力不够足的塔盖特此时却直接要打光所有导弹,林海有些不明所以了。
“我们和思晶人舰队间的距离缩短太快,之前那一波导弹固然让它们损失不小,六艘行星突击母舰一上来就被我们干掉了两艘,却没能让它们的速度慢下来,所以我想试一试从正面攻击,它们会不会放慢一些脚步。另外,发射短程导弹的目的并没指望它们就能击沉思晶人舰队,只是为中程导弹和鱼雷提供一些掩护而已,减少被拦截的数量。”
“能行吗?”林海并不是在怀疑塔盖特,只是导弹群从思晶人舰队正面攻击的话,由于思晶人此时舰队阵型较为分散,却能最大限度使用对空火力,在这个距离下,它们对空火力网不论是数量还是射击时间都远超过之前只有舰队左翼时的那一波,这些导弹数量看着虽多,但能真正威胁到思晶人主力舰的却只有其中一百多枚,不可能靠那些导弹歼灭思晶人舰队的。
“只是拖延一下它们,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塔盖特耸了耸肩,看着手边的小屏幕回答道,“轨道警戒舰队正在撤离,他们实力不足,甚至不比我们强多少,来了也只是送死,我干脆就让他们先行离开。从拉格朗日要塞赶来的直属护卫舰队还有十分钟就能与我们接触,我们要的就是这十分钟。”
“时间有些不够用呢?”塔盖特看的屏幕内容,林海也能看到,那是各支己方舰队目前调动的状况信息图,“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思晶人还有七分钟就能把我们锁定,不考虑命中率的话,四、五分钟后我们就进入到它们主武器射程,电子干扰设备已经在全功率运转以干扰其雷达、火控系统,但川陀级的电子战设备过于简化,现在基本上就是靠这一艘旗舰的电子设备在与思晶人四艘主力舰进行对抗,这方面我们太吃亏了。”
“没错,以前思晶人自己还不习惯于同我们进行电子对抗时也就算了,现在它们重新拿起电战武器来,我们就容易处于下风……”塔盖特回答道,“只不过,幸好我们早就习惯电子对抗作战,凯恩博士的新型导弹看起来在设计时就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有着极强抗干扰能力,否则我们之前那一波导弹能有多少可以命中就不好说了。”
“制导武器嘛,在电子对抗上肯定需要重视的,何况这些太空用导弹不增加一些先进抗干扰设备,岂不是白瞎了它们这么大的体积。”
就在他们的交谈中,八艘川陀级导弹护卫舰开始按照塔盖特少将的命令向后方追击他们的思晶人舰队发射导弹,一枚枚大大小小不一的太空用导弹,带着一股股白色烟柱不断从发射箱、垂发口中飞出、转向,然后烟柱逐渐消失,只留明亮的尾焰还在展示着导弹的位置,看上去护卫舰群就像是发射出一团团火球去攻击敌人一样。
“导弹的燃料还是要再改进一下,否则发射时的动静太大很容易引起敌人注意。”林海嘀咕两声,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各舰队调动信息上,战术指挥自然是交给更专业的塔盖特来负责,他只负责战略上的问题。
按照塔盖特的命令,三百多枚近程导弹像是张开的大网一样,罩向正追击他们的思晶人舰队,只是这张大网相对于整支思晶人舰队来说,太过薄弱,网眼太大了些,相较于太空中这样的距离与范围,三百多枚导弹数量还是少了些。
不过没关系。
当这一批由垂发系统发射出来的近程导弹发射过后不到十秒,新一批垂发导弹便被自动装填系统给重新放上发射位,然后再次发射!同时,位于川陀级导弹护卫舰两舷及舰腹处的三座六联装中型导弹发射箱也有条不紊的发射所有导弹,位于舰首处的六根鱼雷发射管也在一一射出威力更加巨大的太空鱼雷。
所有导弹、鱼雷在离舰后便180度转向,冲着后方高速飞去。
第一批近程导弹飞行速度一开始并不算快,直到第二波导弹装填发射并快要追上它们时,第一批导弹这才加速,将自身速度提高到与第二波导弹群相等的速度,这样两批导弹间距不过三秒,基本上可以算成是同一波导弹攻击了。
1215()
1215
“要是再多几艘川陀级就好了,导弹搭载数太少,攻击波次也就少了。”看着雷达屏幕上显示着的己方导弹群与思晶人舰队不断缩小距离,塔盖特有些遗憾的说道,正如林海所说,区区八艘川陀级护卫舰,论级别还当不到思晶人一艘毁灭者炮舰,性能上其实也有差距,这次在数量上还属于绝对劣势,却在开火后一艘未失就干掉了两艘行星突击母舰和三艘毁灭者炮舰,交换上来看简直是大赚了。
且不提能有如此战果得益于凯恩博士最新研发出来的新型导弹占首功,就这导弹搭载量,甚至超过旧主力舰科迪亚克级战巡舰的数量,才让区区八艘护卫舰发挥出超过gdi一支轨道防御舰队的战果。如果这样的护卫舰数量翻上一倍,说不定现在需要跑路的就应该是思晶人了。
“导弹舰,暴发力强,但后续无力。”林海插嘴道,“虽然我没那么专业,可还是知道,这种舰单独使用作战就只能玩玩一波流,导弹打光就得跑,只有编入其他舰种后,才能整体提升全舰队的作战能力。至少得为它们配上一些补给舰吧?”
“这是肯定的。”听到林海的话,正等待导弹群与思晶人舰队接触的塔盖特也说道,“我们技术水平还不够,暂时还造不出能应付所有敌人的单一舰种,多种不同舰种配合是目前的趋势,反倒是思晶人,目前它们能拿出来的就只有毁灭者炮舰和行星突击母舰这两种型号——它们的超级母舰并不包括在内——虽然不知道它们就只有这两型战舰,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只能使用那两型,但它们在星舰设计技术,以及其他配套技术上的优势,还是保证了即使它们只有这两款战舰唐依然能应付绝大多数战场环境,在这一点上它们优势更加明显。”
“我们也有们的优势啊。至少我们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发现弱点后能很快进行改进和升级,甚至干脆设计出新装备来应对敌人。严重缺乏科研人员的思晶人在这方面就不行了,反而还需要人类科研人员来帮助它们进行技术研发,但根据我们的情报以及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人类与思晶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区别,双方的科技树发展也很不同,导致这么些年来,神圣兄弟会的研究人员一直没能研究出什么对思晶人来说有用的科技。”
“这倒是个好消息,思晶人在技术升级速度上没有我们快,给了我们一个追上它们的机会。”
由于是对向飞行,相对速度更快,导弹群开始接触思晶人舰队。
密集的射线光束先从思晶人舰队方向射来,左翼五艘星舰数分钟内被全部击毁,给其他思晶人提了个醒,此时的拦截火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密集——减少发射功率以提高射速——却是威力十足,基本上能达到一发命中,就能摧毁一枚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