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武神-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子气了。

    说着,在院中演练着的陈龙庭,几度挥舞方天画戟,最后纵身一跃,半空中的他,发出一声大吼:

    “回身游龙!”

    瞬间!反身向后一刺,方天画戟化为残影,射出一道肉眼看不见的劲风,这道劲风瞬息间,飞出数丈远,最后轰的一声,撞到远处的墙壁上。

    “你混蛋!”

    墙壁上露出一个脑袋,正是气鼓鼓的金镶玉,这一击劲风撞到墙壁,差点将她震的掉下去,于是金镶玉才十分气恼的这样骂道。

    对此,陈龙庭笑了笑,他早知道这妮子在一旁偷看,所以故意吓一吓这个成天没事干的格格,随后,金镶玉见陈龙庭没有理自己,不由继续骂道:

    “这次,我可是记住了!你。。。。”

    话还未说完,就见陈龙庭抬起方天画戟,指向自己,金镶玉立即吓的跳下墙壁,调头就跑,同时还大声喊道:

    “混蛋,你给我等着!以后看我不整死你!”

    哈哈!吓跑这个刁蛮任性的格格后,陈龙庭大笑了起来,随后他的笑容渐渐消失,目光看向手中的方天画戟,过了良久,才开口说道:

    “李书文的神枪术,天下第一,当之无愧!可你。。。。终究不是破城!”

    手中这柄武器,虽然是利器,但算不得神兵,陈龙庭能感觉到,这把武器没有灵魂,就好似死物一般,他清楚的记得,在第三梦里面,陈万劫从山岔河中取出真正的天龙破城,那把武器居然能自己发出鸣叫!这已经脱离死物的范畴。

    那才是神器啊!陈龙庭看着手中的武器,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看了看时间,便回到房间,开始洗漱,再换上一身黑色的中山装后,陈龙庭出门了。

    。。。。。。。。。。。。。。。。。。。。。。。。。。。。。。

    今天是北大开学的日子。陈龙庭乘坐黄包车,一路向着北京大学驶去,但在途中。陈龙庭看到一间典当行外,正走出几名黑狗子警察,见到这一幕,他不禁嘴角上扬,昨天夜里,他可是光顾了这家典当行,没想到今天警察就来了。这办事效率还挺快的嘛。

    不久后,黄包车路过银锭桥。陈龙庭见荷花妹子依然没有出现,眼中再度闪过一丝失望之色,直到小半个时辰后,坐着黄包车的他。来到了北大南校区。

    此刻,站在大门前的陈龙庭,目光看向校园内来来往往学生,发现这些学生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陈龙庭笑了,同时暗道,瞧瞧!五四运动的成功,让这些学生们,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说完,陈龙庭摇了摇头。

    进入校园后,少数学生看到陈龙庭后。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而多数学生,却是仰着头,好似在用鼻孔看人,直让陈龙庭无语。忍不住又心道:

    “真印证了那句老话,‘一入北大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

    说完,陈龙庭随着人流,向校内的操场走去,这个过程中,他一边欣赏着校内风景,一边想着这次开学典礼,估计不久后,就能看到北大的校长,蔡元培!想到这个人,陈龙庭一阵激动。

    要知道,他可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在北大所有校长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蔡元培,蔡鹤卿!此人,在十七岁,便考取秀才,十八岁时,设馆教书。

    在光绪时期,蔡元培二十二岁时,又中了举人。而后一年,进京会试得中成为贡士,两年后,又在殿试上考取进士,最后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才是学霸啊!比自家老祖宗都牛!所以陈龙庭万分崇拜,对于学霸,其实陈龙庭不一定会如此推崇,但他这样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蔡元培这个人,对近代与现代华夏教育、以及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百年后,他的思想教育体系与教育制度,是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另外,对陈龙庭个人而言,他比较欣赏蔡元培,至于欣赏他那个方面,相信在不久之后,便能亲眼看到。

    正说着,沿途观赏校内风景的陈龙庭,突然发现身后,正有一群学生走来,他不由看了一眼,发现人群拥簇着两名女学生,其中一人,陈龙庭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

    随后,陈龙庭只能笑着摇了摇头,走向已经不远的操场,哪里正搭着一块高台,上方拉着一副横幅,却见上面写着:

    “北京大学,第二十四届,开学典礼”

    看到这个,陈龙庭抬脚走了过去,而他身后的人群中,那两名女学生正交谈道:

    “穆姐姐,今天开学,我明天就来社团报道。”

    穆姓女子点了点头,然后笑道:

    “好,但你可别像上个学期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小林听到这话,不由吐了吐舌头,然后回道:

    “放心啦,这次我一定认真。”

    见小林信誓旦旦的这样说,穆姓女子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她突然看到陈龙庭离去的背影,不禁开口道:

    “小林,你说的那个人,我刚刚好像看到他了。”

    “是吗?我怎么没看到?”

    小林,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陈龙庭,穆姓女子这才说,他已经走了,听到这话,小林不禁有些失望,随后两人在学生们的拥簇下,走向了操场。

    。。。。。。。。。。。。。。。。。。。。。

    “贤义兄,来这里!”

    陈龙庭刚来的操场,就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于是向着声音的来源看去,却见孙怀斌、吴墨明两人,正挥舞着手,看到他们,陈龙庭立即露出笑容,走了过去。

    “哈哈,贤义兄,你可是来晚了,还好我们来得早,这才抢了几个位置,不然,就只能站着了。”

    “多谢!等开学典礼结束了。我请客吃饭!”陈龙庭笑着,与另外两人一同坐下,随后一边与两人闲聊。一边看着现场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校方准备的板凳,却是不够用了,这使得后来的人,只能站着。

    不久后,学生们渐渐来齐。现场黑压压一片,左边都是男学生。他们都是一身黑色中山装,而右边则是女学生,都穿着一身淡蓝的旗袍,还有那及膝黑裙。显得十分靓丽,但不管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这使得现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而在高台上,七名校方人员,正端坐着,陈龙庭扫了一眼,看到当中有胡适。不由点了点头,以教务长的身份,的确有资格坐在上面。至于其他几人。。。。。正说着,陈龙庭突然发现,坐在台上最中间的那名中年人,十分眼熟。

    他不是我那天考试,遇到的那名老师吗?陈龙庭想到此人,脸色不由一变。想不到他在北大,还挺有身份的。看样子,至少是主任这个级别的。

    陈龙庭刚这样想着,一旁的孙怀斌开口介绍道:

    “贤义兄,你看!台上从左边起,分别是,哲学系主任,陶孟和、朱经农教授、汤尔和博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先生,另外两人则是校董。”

    “你说啥?”

    听这话,陈龙庭不淡定了,立即开口问道:

    “坐在最中间的那人,他是蔡元培?”

    见孙怀斌点了点头,陈龙庭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一遍一遍的念叨着,他是校长?他是校长!艾玛,怎么突然觉得好冷?此时,陈龙庭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而此刻,在高台上座的蔡元培,他的目光正不停扫视着下面的学生。

    当他看向陈龙庭所在的这个方向时,陈龙庭立即拉住身边两人,同时开口急道:

    “快挡住!别让他看见我!”

    千算万算,没算到他就是蔡元培!想到自己曾扛着对方,在校园里一路飞奔,陈龙庭不由苦笑了起来,而孙怀斌与吴墨明两人见陈龙庭奇怪的样子,不由开口相问,但陈龙庭什么也不说,只是苦笑。

    直到不久后,一名青年学生,出现在高台上,大声开口道:

    “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十分感谢,同学们迎着朝阳,来到了学校。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们告别上一个学期,又相聚在一起。。。。。。。。。”

    “此人叫欧阳显锋。”吴墨明开口这样道。

    陈龙庭点了点头,看着那人在台上发表长篇大论,不由皱了皱眉头,我怎么觉得,此人有些装逼?不过,学生会这个东西,可是五四运动后的产物,而且还是清华学校首创的,后来,各大学堂才开始纷纷效仿。

    如今的清华,还没有设立大学部,现在校长应该是曹云祥,此人也是学霸一个,虽然比不上蔡元培,但也是一名能人。虽然,清华学校还没有设立大学部,但五四运动过后,其名声已经不再北大之下。

    另外,北京大学的地理位置,十分有趣,上面是圆明园,下面是一块旧城区,但这块旧城区,却是以后的中关村,而左边则是颐和园,右边相邻清华学校。

    在过三年,等到清华成立大学部,这两所大学将会展开竞争,那个场面一定会十分精彩,但目前在京城,还是北京大学一家独大。

    不久后,台上的欧阳显锋开口道:

    “现在,我们热烈的欢迎,蔡校长发表开学致辞!”

    此话一出,现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蔡元培也站起身来,走向高台前方,而原本还有些侥幸心理的陈龙庭,看到这一幕,瞬间无语。

    随后,却见蔡元培开口念道:

    颂北大

    思恋燕园晴好春,想入非非永地。

    自博雅至未名畔,由来盛名久矣。

    兼国际四季学科,荣南北文化杂居。

    并却未来与古今,包揽天下行家。

    蔡元培开口就是一首诗,令得台下的学生们纷纷愣住了,随后就见蔡校长开口道:

    “同学们,这是一首藏头诗,大家把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开学典礼上,我念的这首诗,只是想让大家记住!”

    听到此话的陈龙庭点了点头,蔡元培的教育模式十分新颖,不拘一格,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这种教学方式,一直延续到后世。

    但蔡元培只有一人,而后世的北大,再没有哪一位校长会像他一样,对教育事业如此热衷,并且呕心沥血的去开创新的教育系统,那些校长,只会站在某个大佬后面,露出掐媚的笑容,让人恶心的想吐。

    “在新的学期里,我希望上一届的同学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学校文化,而新同学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里,不妨立一个志向。”

    “这些志向有许多种,比如‘做一名做堂堂正正、有骨气的华夏人’又或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人一旦有了志向,才能不畏困难的去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我在这里,希望你们在毕业后,都能成为一名具有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有为青年!”

    蔡元培的话,句句好似发自肺腑,引得台下的学生们发出热烈的掌声,而新生们,却都深深思考了起来,志向?这一个词语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

    而陈龙庭此刻,也是皱着眉头,思考着‘志向’二字,暗道,这个东西不同于理想,而是一个任务!在到达某个人生的阶段前,完成这个任务,才能将志向化为现实。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的志向是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龙庭抬头望着天空,笑着摇了摇头,这种高大上的志向,十分不错,但对自己,却不适合。

    随后,陈龙庭突然觉得,眼前这一幕,十分很熟悉,记得在小学时,小笼包老师就让他们谈理想,而如今上大学了,却是要设立一个志向,而陈龙庭此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许。。。。在以后北大生活的日子里,我会知道自己的志向,也希望到时候,我能完成那个志向!在心中说完这些话,陈龙庭见蔡元培离开后,整个开学典礼便结束了。

    而现场学生们的北大校园生活,也在这一刻,开始了!

    在陈龙庭还没思考好自己的志向,就开始北大的校园生活时,数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正风起云涌!一个人为了革命,在付出自己所有的东西,直到经历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后,最终。。。。那人才立下一个宏伟的志向,开始南下,誓必要开创一份新的事业!

    。。。。。。。。。。。。。。。。。。。。。。。。。。。。(ps:是不是觉得平淡如水?小沙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下一章,小沙要来一记猛料!至于到底有多猛?嘿嘿,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小沙就先提醒一下,你们要做好准备哟!)

    ps:这章之后,会有一记猛料,大家做好准备!o(nn)o

第二十六章:老蒋炒股疯投机() 
1922年十月初,距离北京一千两百多公里外,位于长江入海口有着一座不夜城,这座城市简称‘沪’,当然!你也可以叫它。。。。。上海市!

    这座城市,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此地还是上海县,清政府将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随后逐渐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又将。。。。。。。简单的说,首先是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

    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

    而今天,在黄浦区,浦东陆家嘴,十几个黑衣大汉拥簇着一名身穿中山装,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只见,此人留着一撇小胡子,相貌颇为俊朗,但怪异的是对方居然是个光头。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而在光线的照耀下,此人的光头,更显得蹭亮无比,这名中年人正是三十六岁的蒋介石。。。。蒋中正!

    此时的蒋介石,再一次踏进上海市,身份已经大有不同,现在的他已被孙中山委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参谋长,再也不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小赤佬。

    今年六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随后。蒋介石去广州登舰随身护卫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从此青云直上!

    在这之前,蒋介石其实也是一名革命/党人,甚至五年前还是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但因受粤军将领排挤,便离职滞居上海。而如今重游上海,蒋介石唏嘘不已。同时也忍不住笑骂了起来。

    “娘希匹的!非要等到本命年,我才时来运转?”

    说完,蒋介石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迈步走向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周围黑衣大汉的护送下,一路步行,当他来到金融街后,看到大路中央缓缓行驶的有轨电车,嘴角不由露出丝丝笑容,随后,逐渐陷入回忆之中。

    。。。。。。。。。。。。。。。。。。。。

    三年前,从粤军离职的蒋介石,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那时已有不少革命/党人在上海做生意,而这时,在政治上尚不得要领、经济上也非常拮据的蒋介石。对商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于是他找到尚在‘晋安钱庄’打工的陈果夫,此人是蒋介石的把兄弟‘陈其美’之侄,在辛亥年闹革命时,陈果夫因二叔陈其美的关系结识了蒋介石。

    直到1916年陈其美发动起义失败,被袁世凯派人刺杀后,上海革命党大多星散。陈果夫也无所事事了很长时间,一年后。陈果夫在岳父的帮助下进入‘晋安钱庄’学做生意。

    而蒋介石找上陈果夫,两人交谈甚久,蒋介石发现陈果夫虽然在钱庄打工,但一个月收入才十四元,显然手上也不宽裕,于是两人打算合计着做点什么生意。

    那个时候的蒋介石,手头上虽然拮据,但实际上也存了一些私房钱。他只是在生活上过的十分节省,每天出门,从不叫黄包车,更别说打的了,一般都坐有轨电车,就像后世的公交车一样,但速度。。。。却是慢了十倍不止。

    在此期间,陈果夫曾借了蒋介石1000两银子作本钱,‘做了一笔洋钿生意’,不到三个礼拜赚了600多两银子,瞬间解决了两人第二年的经济问题。

    陈果夫穷则变,变则通的经商头脑,只让蒋介石对他不免有些刮目相看。随后蒋介石决定利用孙中山呈文的思路,着手办理交易所。

    要知道,几年前深谙西方经营之道的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曾派人执信写了一份申请书交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申请在上海创设证券物品交易所,经营证券、花纱、金银、杂粮、皮毛等,资金总额定为当时国币500万元。

    但对于孙中山的要求,‘北洋政府’心有余悸,致使孙中山的呈文没有被批准,这件事情就此搁置下来,孙中山也没有再继续争取。

    因此,蒋介石与日本某政党介绍的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