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捉鬼炼妖系统-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缺陷也非常明显,而朝廷几十年来,并没有加大力度改进和创新。

    周陆点了点头,哂笑道:“刚才试了一下,这神铳,并没有多神,威力、射程有限,而且很容易炸膛。”

    说它威力、射程有限,已经是客气,对于拿惯S12K霰弹枪的周陆,这三眼神铳,只能算炮仗,响是够响,但如果敌人穿厚甲胄,根本打不穿,无法造成多大伤害,也不好瞄准。

    “炸膛,陛下龙体……”徐达神色一紧。

    “朕没事,这种威力,伤不到我。”周陆走到桌边,拿起损坏的三眼神铳。

    子弹都不怕的化境强者,火药威力一般的炸膛,根本没有多大用处。

    几十年前,这样的简单火铳,对付清军这样的北方蛮夷,绰绰有余。

    可控制明朝朝堂的是一帮顽固守旧,以为半部论语能治天下的文官。

    他们不思进取,反而百般阻挠新事物,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以至于火器发展步履维艰,海军更是在“海禁”政策中,停滞不前,而欧洲无论是航海,还是火器,都在迅猛发展。

    周陆从朱由检依稀的记忆中,回忆起一些可笑的事。

    早在四五十年前,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已经把舰船开到了华夏东南沿海。

    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荷兰人在华夏东南沿海与葡萄牙人发生军事冲突,使用了前装滑膛加农炮,大明称之为“西洋大炮”。

    直到这个时候,明朝官员才注意到,欧洲制造的大炮,威力、射程和精度,远高于国内各式旧有火炮。

    荷兰人毛发多是偏红色,因此称他们为“红毛夷”,于是叫这种欧洲先进火炮为“红夷大炮”。

    但是,朝堂上的大部分顽固派官员,对火炮技术很无知,皇帝也没有引起重视,结果购买研究红夷大炮的事,居然放下了。

    二十年后,面临清军崛起,边境战事压力很大,于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红夷大炮,历尽艰苦把这批火炮从澳门拉到京城,可是明廷内部争议再起,守旧大臣提出“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

    意思是说,天朝上国的面子问题,更重要。

    就这样,大力引进发扬红夷大炮的事,又一次受到文臣们的阻挠。

    直到崇祯年间,才发现红夷大炮在军事上的巨大功效,尤其是攻城或守城时,然后开始聘请国外人才,大批量仿制。

    这等于是,浪费了四十年的漫长岁月。

    而这段时间,也是清军迅猛发展,攻城略地,明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只能困守山海关,无力北伐反击。

    如果早四十年引进发展红夷大炮,进而引进欧洲军队已装备起来的“线膛枪”,想必清军永远无法打到山海关,北方早已统一,清军很可能已被明军打回石器时代。

    从这段历史看,顽固守旧的文臣,是多么无知,多么可怕。

    更可怕的是,他们掌握大权,控制了朝堂,而皇帝从小也受这方面教育,耳濡目染,深居皇宫,缺乏远见。

    后世穿越来一名小学僧,可能都比这样的皇帝强,懂得尽全力发展枪炮等火器,没玩过吃鸡什么的,总看过抗日神剧吧。

    所以哥这种,当然就更牛逼了。

    系统提示:“叮,宿主自我安慰型风骚,获得风骚值点270点。”

    我去,对自己风骚,也能增加风骚值……

    周陆觉得很有趣。

    这时,徐达提醒道:“陛下,一个时辰后,即是与清军约定时间。”

    周陆说:“一切准备好了吗?“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清军到来。”

    “好,你先下去盯着,切忌不许任何人离开军营。”

    “遵旨!臣告退。”

    徐达离开房间。

    周陆所在的屋子,原是属于吴三桂临时官邸。

    昨天夜里,周陆仅带四人,走进这里,轻松镇压吴三桂的谋反,把兵权抢回来。

    之后,

    周陆命令消息严密封锁,所有人不许出军营,山海关外的清军,不知关内军事发生剧变,更不知大明皇帝已经坐镇山海关。

    吴三桂与清军约定,今日黄昏过后,清军摄政王多尔衮,会带着大军入关,与吴三桂见面,接受吴三桂的投降。

    吴三桂的老谋深算,也是想让清军作为他的一个保障。

    万一部将伏兵突袭崇祯失利,他还能联合清军,再次攻打亲征队伍。

    但吴三桂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来得及对外宣布反叛,就被周陆砍掉脑袋。

    而周陆清楚了他与清军的约定后,决定将计就计,设下埋伏,来个瓮中捉鳖,希望等下能干掉多尔衮。

第515章 计谋交锋() 
“来人。”

    周陆叫一声。

    外屋的卢象升,匆忙走进来:“臣在。”

    王承恩不在身边,卢象升暂时给周陆打下手。

    “帮我写个圣旨,召汤若望等所有大炮相关技师,来见朕。”

    周陆没忘记刚刚的思路。

    目前进入撸炮时代,再坚固的城墙和堡垒,终会有被攻破的一天。

    当然了,周陆是在打算反攻清军城池,收复失地时,要用到大量火炮,越精良越好。

    系统中,有关于现代榴弹炮,甚至火箭炮的制造图纸书,但眼下这个时代的技术局限、原料、钢铁强度、零件制造等各方面都不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步来。

    不过,弄出比红夷大炮更厉害的火炮,应该没问题,只是需要大炮制造技师团队的帮忙。

    目前,大明最好的大炮制造技师,是个老外。

    汤若望!

    德意志人,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同时是一名资深学者。

    汤若望坐船来到葡萄牙人占去的澳门,为了在华夏顺利传教,发展教徒,他帮助大明制造红夷大炮。

    朝廷曾之命汤若望督造红夷大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

    由朝廷官员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火攻秘要》一卷。

    这是迄今为止,大明介绍西洋火炮技术的权威著作。

    因此,周陆要把这些人召来,搞点大的。

    ……

    ……

    黄昏过去,夜幕降临。

    今夜,

    月黑风高。

    周陆站在山海关城墙上,没有露头瞭望。

    他不用眼睛看,也能“看“到一切。

    马蹄声渐渐接近,如隆隆响动的闷雷,大地轻微颤动。

    不得不说,清军骑兵经历几十年肆意发展,骑兵已经很强悍。

    他们注重武力,全民皆兵,身体从小在严寒的黑山白水间磨砺,从大明学习到各种战法,火炮技术,有大明工匠用先进工艺制造的战衣,又与瓦剌结盟,获得大草原优质战马……

    相比之下,被一群顽固守旧大臣拖着的大明,一直在吃老本,野外对战,再也不是清军对手。

    而几十年前,野外遭遇,明军常常追着清军杀。

    “邦…邦,邦…邦…邦”

    集结完毕,兵临城下的清军,敲响约定暗号。

    周陆挥了挥手。

    “邦…邦…邦,邦…邦…邦”

    城墙上,一将领敲击暗号回应。

    同时,

    巍巍山海关,大门徐徐打开。

    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墙上设数十门大炮,居高临下,凭高俯击,射程高于清军大炮,因此很难攻克,强攻的话,必定损失惨重,清军人口有限,不想承受太惨重损失。

    而如今,不消一兵一卒,便轻松拿下这道大明最难攻克的防线,也基本是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吴三桂答应投降,也是极大的惊喜。

    吴三桂掌握的关宁铁骑,是大明最精锐骑兵,没有之一,是大明唯一能与清军战骑抗争的力量。

    这下全归顺清军,清军如虎添翼,在大明境内将难有敌手,横扫四方。

    见城门打开,城墙上有守将,友好的挥了挥手,清军人人脸上,喜不自胜,激情澎湃,跃跃欲试。

    摄政王多尔衮,满面喜色,对身旁将领说:“山海关一破,霸业指日可待。”

    “真没料到,大明皇帝把最强军队和最重要防线交给吴三桂,如此信任他,而吴三桂居然真会投降。”清军将领笑道。

    多尔衮脸上露出浓浓不屑:“大明在儒道思想下,失去血***性十足,很多人被训成犬类,看似忠心,可大明一旦满足不了他们,我大清只要多丢几个骨头,他们便视我们为新主人。”

    “摄政王所言,甚是精辟。”清军将领附和。

    “嘘,不要再说了,范文程过来了。”多尔衮瞥眼瞧见一名华夏官员骑马接近。

    范文程!

    二十年前,他主动投降了清军,颇有谋略,也能披甲上阵,斩杀过很多明军,受到清军帝王的重用。

    凡讨伐大明的策略、策反大明官员、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范文程都参与决策。

    这次策反吴三桂,范文程又是第一首功。

    此前,李自成一路攻向京城,也是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

    范文程的建议,策略的制定,促使清军出发,都对清夺取中原起了巨大的作用。

    范文程骑马来到多尔衮面前,立即跳下马,恭顺跪拜:“参见摄政王。”

    多尔衮与身边将领相视而笑。

    像是在说,你瞧,多像狗奴才啊。

    “起来吧,今夜得入山海关,你居功至伟。”多尔衮称赞了一句,虽然骨子里看不起。

    范文程故作惶恐:“谢摄政王,微臣不敢居功,这皆是摄政王大人威名所至。”

    不着边际的,拍了下多尔衮的马屁。

    多尔衮挺享受范文程会来事这点,笑了笑道:“行了,随我入关见吴三桂吧。”

    话音未落,多尔衮马鞭一指,清军向山海关靠近。

    “嗻!”

    范文程又磕了个头,这才爬上马,堆着讨好笑容,跟在多尔衮身后,眼中泛起得意之色,心头爽得很。

    得到这次大功,他地位更加稳固,清军夺取大明天下后,他既是开国元勋。

    蹄声如雷。

    一列约两千人的清军轻骑兵,动作整齐伐一,变阵成长龙状,率先奔向山海关城门,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进入山海关,他们散开,四下查探。

    明军毫无反抗动向,任由清军查探。

    多尔衮、范文程等见先遣队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更加放心,率领精锐重骑兵,加快移动速度,大摇大摆奔向城门。

    周陆紧了紧手中星辰剑,一线气机锁定摄政王多尔衮。

    据说这人现在掌控清军最高权力,影响力极大,干掉他会有建木果实了吧。

    想完成振兴大明的隐藏任务,也必须干掉他。

    蓦然!

    “咻!”

    城内有人放出响箭。

    接着,

    有人大喊:“是陷阱!吴三桂已死!朱由检在此!是陷阱!吴三桂已……”

    没喊两句,一声惨叫,声音戛然而止。

第516章 这个大明皇帝疯了() 
“不好,有奸细。”徐达怒道。

    奸细,类似后世的特工,潜入敌对方国家,或军队里,部分锦衣卫也有类似职责。

    从惨叫来看,发响箭并大喊的清军奸细,已被干掉。

    但是,足够引起清军注意。

    清军轻骑兵,顿时骚动起来,大叫着提醒后面的人。

    “撤,快撤!”多尔衮脸色大变,发出撤退命令,调转马头回跑。

    与此同时,

    周陆果断命令:“关城门,杀!”

    不能放走进来的轻骑兵,有多少先吃多少。

    山海关上进攻号角吹响,一面金黄龙旗,陡然升起,迎风飘扬。

    众大明将士,听到号角,全体发动攻击。

    骤然间,

    “轰!”“轰!”“轰!”

    炮声轰鸣,震天撼地!

    山坡上,房间窗户里,树丛内,早已瞄准多时的三眼神铳、火铳,几乎同时点燃引线,倾泻火力。

    重弩兵也万箭齐发。

    一波远程攻击,把进入关内的两千轻骑兵,打得七零八落,惨叫连天,纷纷掉下马来。

    剩下的清军轻骑兵,也无法从关闭的城门中撤离,只有用盾牌招架的份。

    “杀!”

    徐达、卢象升、李成梁、李文忠四大将发出声声战吼,各率领亲兵,发起冲锋,勇不可当,碾压过去。

    对关内轻骑兵攻击的同时,山海关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大将军炮等,也一并开火。

    所不同的是,大炮对付的是城外的清军。

    部分清军跑不及,被炮弹炸死。

    大炮对于密集阵列的队伍,根本不用多瞄准,直接轰杀即可。

    只是目前的大炮,打完一发后,重新装填炮弹,特别费时。

    而接近山海关的清军,大都是精锐骑兵,训练有素,反应机敏,大炮发射两波后,他们大多已跑出射程之外。

    一眼望过去,城外大概留下一百多具尸体。

    而城内的两千清军轻骑兵,被瓮中捉鳖。

    不消一会儿功夫,全部被消灭。

    本来周陆与众大将的策划是,至少等城内进来两万清军后,再动手,最好直接干掉多尔衮和他的主力军。

    只可惜,事与愿违,被奸细破坏了计划的完整。

    多尔衮和他的主力重骑兵没进来,听到情况不妙,就跑得贼快。

    但至少首战告捷,狠狠咬下清军一块肉,干掉两千多清军,而明军不损失一人。

    轻骑兵虽不是主要战力,但对于一个军团,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轻骑兵机动性最高,可侧翼包抄,或奔袭敌方阵型薄弱点,或冲击步兵,或游走骑射,战法灵活多样。

    因此,平白损失这两千多优质轻骑兵,多尔衮心疼得要命。

    “无耻之尤!亏你们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竟然做出如此卑鄙狡诈之事,尔等卑鄙小人,可敢与本王正面一战?”多尔衮气得捶胸顿足,额头青筋暴突,指着山海关破口大骂。

    清军是少数民族,连年征战中,人口增长不多,这样的损失,并不算小。

    多尔衮此刻在一座小山丘上,处于山海关大炮射程范围之外,所以才敢停下来,回头大骂和挑衅。

    范文程附和:“吴三桂狗贼!你怎敢背信弃义,诈降我大清?一旦打下山海关,我们摄政王必将你碎尸万段!”

    他们在城外,没有听清楚奸细“吴三桂已死”这句话,看到情况有变,就赶紧先撤离,以为是吴三桂诈降。

    滑稽的是,作为侵略者,居然说抵抗者无耻卑鄙。

    周陆听到这里,觉得该出来风骚一把了。

    他手持星辰剑,在城墙上现身,周围火把点亮,金黄龙袍反射出熠熠辉光,在黑暗中,宛如旭日般灿烂。

    “这,这是……”

    多尔衮与范文程等互望一眼,见到对方眼中的惊诧。

    见此情景的清军,也都呆了呆,一阵疑惑。

    周陆很快解开他们的疑惑,中气十足的朗声道:“多尔衮你个煞笔,你想要正面一战,可以,朕与你单挑!”

    目前,山海关中的军队总数,不如清军。

    清军约十万左右,山海关可用明军只有五万多人,其中关宁铁骑三万多。

    大明是防守方,需要分散军力在各个边城要塞,清军是攻击方,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某一处,这是他们的优势。

    而山海关的明军,士气是有大振,但毕竟刚刚换帅,还需要整顿一段时间。

    如果硬拉出去死磕,或许凭借自己和四大将能胜出,但大明士兵必定死伤严重。

    没有这必要。

    十万增援军队即将来到,戚继光、李如松率领的水师,也快到达鸭绿江口了吧。

    打仗也是要计算成本的,最好是用最小的代价,打败对方。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种事,尽量要少做。

    但单挑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啊,是大明皇帝……不可能啊……”范文程惊颤道,“摄政王,不能答应,恐怕有诈。”

    多尔衮狐疑的问:“你真是大明皇帝朱由检?你要跟我单挑?”

    “正是。”周陆给出肯定答案。

    一片哗然!

    清军上下无法想象。

    大明皇帝突然出现,坐镇山海关,设计坑死两千多清军,这已叫人很难相信,现在,大明皇帝,居然提出跟多尔衮单挑。

    简直匪夷所思。

    这个大明皇帝疯了。

    清军崇尚武勇,多尔衮武艺高超,骁勇善战,一个久坐朝堂的文弱皇帝,这么敢提出单挑?

    山海关里的明军,与清军的想法差不多。

    他们心头惴惴,感到不解和危机,好不容易胜了一场,大家正高兴,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