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心中着急,万万不能让盐巴淋到雨,加速了步伐,湿滑的路面让他不停的打着趔趄,一个不小心,左脚陷入一块松软的泥坑中,身子一晃,失去平衡,他慌忙中紧紧护着背上的盐巴,结结实实的摔了一个嘴啃泥。
雨点啪啪的打在装盐巴的蛇皮袋子上,爷爷心中一惊,这雨肯定是要下大了,迅速爬起,顾不上擦拭身上的泥土,一路小跑,眼睛在四周张望,希望可以看到附近有灯火的地方,好去避雨。
爷爷心里这样想,可是明白,这一段他走过无数次的路,这个地方叫汉冢,传说中埋葬过一个汉朝的公主,附近除了一个凸起的大土包,附近根本没有村子。而且,也听人说过,这地方很邪门的,被鬼缠死过不少人。
边想着,突然,在爷爷的前面不远处,有一丝微弱的光,透过漆黑的夜幕,蒙蒙眬胧,爷爷的眼睛中却是燃起一团温暖和希望,原来还有人打着灯笼走夜路,爷爷呼道:“前面的老兄,等一等。”
并没有人回应爷爷的呼喊,爷爷却是追赶上那点微光,才发现,原来是路边一座新坟,坟头上面的土还是新的,看样子没有下葬多久,坟头上面插着的一盏招魂灯,发出的微弱的灯光。
在我们老家,招魂灯是死者的后人在三七以后,点燃了插在坟墓顶部的,形状做的很想灯笼,传说是让死者回来在看看亲人的指引。
爷爷本想有人点着灯笼走夜路,顺便也可以给自己有些方便,可是发现眼前的确是招魂灯,刚刚燃起的希望顿时泄了下拉。
他犹豫了片刻,心想着赶路要紧,就一把抓起招魂灯,对着坟墓说道:“对不住了,我今日借你招魂灯一用,他日我必然给你烧纸钱香烛,赔礼道歉。”
暗夜中,爷爷用胳肢窝夹着的招魂灯,路面的情况可以看得清楚,速度加快了很多。
可是,那夜雨却是没有停止,爷爷的头发已经湿漉漉的,他似乎感觉到背上的盐巴已经被分不清的汗水还是雨水融化,背上一片被盐水渍过的灼热的疼痛。
事已如此,爷爷只能自认倒霉,好在招魂灯却是没有在雨中熄灭,并且似乎越来越明亮,发出一种蓝紫色的火光。
漆黑的夜雨中,蓝紫色的光芒犹如鬼魅的眼睛。
一路前行,爷爷并没有在意这灯光的变化,却是感觉到另一种怪异的变化,似乎没有的雨点打在他的头上,背上的蛇皮袋也没有发出啪啪的声响。可是,在招魂灯的光芒中,爷爷看着周身的雨点,一直没有停止过,那雨滴似乎都避开自己。
爷爷心中有些不解为何会出现这样怪异的事情,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稳稳的停了下来,耳边依旧有雨滴淅淅沥沥和打在路边野草叶子上面的声音,一抬头,却是发现那些本来应该落在自己头上的雨点,在距离头顶二十厘米的时候似乎被风吹的纷纷的向两边滑落。那情形,就像爷爷身子周围被一层看不到的光膜笼罩着,雨根本落不到自己身上。
爷爷心中纳罕,这是什么情况?
招魂灯蓝色的光芒照耀着傻眼的爷爷,他听说过龙宫的避水珠才能有这样的功能,可是自己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怎么会有这样的怪异境遇。
爷爷又看了那蓝色光芒的招魂灯,他想到一个的理由,他认为,自己拿了死人的招魂灯,那死人的魂魄生怕招魂灯会被大雨熄灭,为了保护招魂灯,自己也不小心的占了便宜。
爷爷并非胆小之人,他相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虽然眼前的蓝色招魂灯的火焰,明明是鬼火的颜色,可是他并没有担心,对着招魂灯鞠躬道:“感谢今夜相助,他日必定想报。”
那蓝色的火焰在夜幕中闪烁了一下,似乎听懂了爷爷的话。
当晚,爷爷就在招魂灯的指引下,在大雨中走了一夜,黎明前终于回到家中,不仅自己没有摔跤,背上的盐巴也没有受到雨水的淋湿而融化。
爷爷把这晚的事情牢牢记在心里,一个月以后,他再次去宛城背盐巴,特地拿上那个招魂灯,在路过的集镇山,买了一些香烛纸钱,在自己印象中的地方去寻找那座新坟。
可是,无论爷爷怎么找,都没有发现自己走过的路边有什么新坟,爷爷心想,莫非自己记错了地方?可是,那是不可能的,这条路爷爷可是熟悉的不得了。
正在疑惑的时候,一个拉着车的农夫路过,爷爷上前去拦住农夫问道:“大哥,这附近的路边不是在一个月前下葬过一个死人吗?怎么没有看到坟头?”
农夫以为爷爷是找坟头烧纸的,结果没有找到坟头,就答道:“这条路二十几里的范围里,路边都没有埋过死人,怎么会有坟头?”
爷爷听着农夫的话,心里嘀咕,自己一个月前的确亲眼看到路边有一座新坟,还遇坟墓中的鬼魂,可是怎么会没有坟头?
农夫看到爷爷的神色有异,问道:“你是不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
爷爷一直手中的招魂灯,道:“我是来还这个东西的。”
农夫看到招魂灯,吓得脸色大变,他看着爷爷问道:“你是人是鬼?”
“大白天的那里有鬼?”爷爷望了望空中的太阳,道:“一个招魂灯怎么把你吓成这样。”
农夫叹道:“你真是命大福大,遇到招魂的居然还活着。”
农夫看爷爷一脸不解的样子,就说了这个地方的一个传说。
此地叫汉冢,是一个汉朝的公主墓地,本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一直太平无事,可是前两年,却是老是出事情,不少人夜里行路,总是遇到招魂灯,行路的人一旦看到招魂灯,就瞬间迷失本性,会跟着招魂灯的指引,在野地里狂奔,最后有的掉进河里淹死,有的碰在树上碰死,几乎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只有在前几个月的时候,有一个人倒是活了下来,眼睛瞎了,神志不清,经常发疯大喊大叫,前不久的一天夜里突然猝死家中。
听完农夫一席话,爷爷顿时觉得背后直冒冷汗。
农夫看着爷爷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摇摇头,劝道:“年轻人,以后千万别在这里走夜路了,招魂灯会要了你的命,你赶紧把你手中的招魂灯给烧了。”
农夫走后,爷爷心里想不通,那么多人都死在招魂灯下,为什么自己却是安然无恙的,并且被这招魂灯引路?
看着手中的招魂灯,爷爷想了想,毕竟这招魂灯没有害自己,也不忍烧毁它,若是放在路边,又是怕被别人毁掉,心里一寻思,就来到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把招魂灯插在土里,并且烧了自己带来的纸钱,对着招魂灯拜了几拜。
事后,爷爷总是想不明白,这招魂灯,为什么偏偏对自己这么好。
直到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爷爷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第25章节 翡翠玉镯()
距离我们村子南边九十多地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黑龙山,山上住着一窝土匪,领头的土匪叫丁大牙,是个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他和地方上的官员勾结,明目张胆的方圆百里左右的氛围里四处扫荡,对百姓进行烧杀抢掠。
当时的政府本来想除掉这个他,之所以没有动用武装力量,就是因为这丁大牙对政府行驶权利有着以暴制暴的功能。
比如说,国民党抓壮丁的时候,政府一旦开始向家家户户征讨人口,很多家的男孩子都吓得躲了起来,我本族里就有一个大爷,一直在他家的地窖中躲了十几年。
政府抓人是光明正大,土匪抓人可是出其不意的,所以,抓壮丁的很多人口,都是丁大牙帮助政府完成的。
有了政府撑腰,丁大牙更是无所顾忌,肆意妄为,最后发展到土匪光天化日之下盗取古墓,一时间民愤四起。
太奶奶的娘家的祖坟,也没有逃脱丁大牙的毒手。
当太奶奶知道自家的祖坟被人挖开,气的昏了过去。
然而,丁大牙并没有在太奶奶的祖坟中盗取到有价值的东西,心中不服,就打起太奶奶的主意,他认为大白楼的财富肯定是被太奶奶带到了婆家。
丁大牙却是对我们村子金龙寨的防御十分的忌讳,也吃过不少亏,他曾经很多次率领着几十号人马,拿着大刀长枪,甚至防火烧寨,都被村民们利用地利的防守优势,让丁大牙数次都无功而返。
这时候,村子里对我太奶奶的意见就开始大了,都说是太奶奶是灾星,才给村子带来这么大的灾难,只要太奶奶存在一天,村子就不能安宁。
太奶奶万般无奈之下,就把当初从大白楼带来的一些嫁妆,分给村子里,才算是平定了民心。
可是,事情没有这样的简单就过去,不知道是村子的内奸,还是什么人告密,说爷爷贩卖私盐,在爷爷去宛城背运盐巴的路上,被官府的人抓到,人赃并获,直接抓进了县里的大牢。
太奶奶听到消息,哭的泣不成声,她毕竟是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女子,见多识广,静心一合计,就找了一个熟人花钱托了关系,去县里赎人。
没想到这一招挺好使的,那熟人找到的是县长的秘书员,那秘书员收了太奶奶的银子,就放话说,贩卖私盐小事情,不予深追究的,只是让爷爷在牢里做个样子,过两天就放了回去。
太奶奶在家一等就是几天,丝毫没有爷爷被放出来的消息。
太奶奶心中着急,让熟人去问个明白是什么原因,熟人回来说,县长这几日忙碌,要过些天。
太奶奶心知肚明,这是县长嫌自己给的太少了,就一狠心,又变卖了自己的一些嫁妆,让熟人送去。
如此来来回回几次,钱也送出去不少了,爷爷就是没有被放出来。太奶奶看着自己的嫁妆已经变卖完毕,看着家徒四壁,儿子依旧没有消息,就在家里日日哭泣。
旧时女子的嫁妆,可是女子的私有物品,男方是不能变卖的,是要跟着这个女子进坟墓的,可是太奶奶为了儿子,连一件可以带进坟墓的嫁妆都没有了。
自古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太奶奶懂得,可是太奶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丁大牙和县长狼狈为奸,为了搜刮大白楼的财富而生出来的诡计。
眼见太奶奶拿不出钱,县长觉得此事不可太过,有心放爷爷回来,可是丁大牙在县长耳边的一席话,让县长改变了主意。
这日,太奶奶托的那个熟人找上门来,死死的盯着太奶奶的手腕看,太奶奶不明原因,那熟人却是无奈的说道:“有人听说,你有一个非常通透的翡翠镯子,是皇宫中的东西,若是县长得到那个东西,定然可以放人。”
太奶奶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从丁大牙盗自己祖坟的墓,就是为了这个东西,后来把儿子抓进牢房,让自己花钱去赎人,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最终结果逼着自己把自己的传家宝交出来。
纵然明白也晚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了,只有这只镯子了。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深爱翡翠,紫禁城中有很多进贡的翡翠饰品,太奶奶的这个玉镯就是紫禁城里面的东西。
清朝末期,内忧外患,朝廷内部腐败,皇宫中的秩序也混乱起来,很多皇宫中的东西开始外流。
太奶奶的父亲邢中岳一次去京城办事,在琉璃厂的古玩市场买到的,那是紫禁城中的太监偷出来变卖的,正好被邢中岳看到,偷偷买下,送给太奶奶做生日礼物,因为那是皇宫的东西,邢家人都不敢让太奶奶在大庭广众之下佩带。
镯子材质是缅甸翡翠,翠色鲜艳,质地通透,是一件上等的翡翠做成的。
太奶奶想不通县长是如何知道自己手里有这么个东西,可是她心里明白,眼下只有这个东西才可以救下儿子的性命,她没有犹豫,就让熟人带走了那个翡翠玉镯。
多年以后,我上网查过这个类似于这个玉镯的参考价格,在2015年时候,同款材质相同的一件这样的有年代的宫中物件,差不多有上百万价格。
我想说,我爷爷的身价真是高。
爷爷辈放出来以后,也放弃了贩卖私盐的营生,一心开始做起了货郎。
这时候,他才明白了那个招魂灯为什么不害他的原因。
这一年,还是在汉冢这个地方,爷爷用一包绣花针和一些胭脂水粉,换来一面铜镜,我后来听奶奶说过那个镜子的造型,我判断是汉代的物件,那东西若是放到今天,至少可以少奋斗十几年,我现在很是羡慕爷爷,一辈子可以遇到那么多的宝藏。
可是,在那个年代,别说是汉代的铜镜,就算是商周的大鼎,在乡下一样只当废铜烂铁卖。
爷爷本是想把那枚汉代铜镜卖了,可是心里一想,我奶奶的镜子很差,这个铜镜的镜面却是非常光亮,正好给奶奶用。
奶奶收到爷爷送的镜子,心情也十分高兴,每日里看着那锃亮的如水光一样的镜子,照着自己年轻的脸庞,心里觉得很是幸福。
不久,爷爷却是发现奶奶有些不对劲,她经常没事就去照镜子,对着镜子笑。刚开始,爷爷还以为奶奶是高兴,可是过去一个多月了,新鲜劲都过去了,奶奶还是每天不停的对着镜子照,这奇怪的举动不能不让爷爷怀疑,特别是有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爷爷对这面镜子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晚,爷爷回家以后,吃了饭,就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床上,片刻就睡得香甜。
半夜,爷爷迷迷糊糊听到奶奶似乎和自己说话,就睁开朦胧的眼睛,却发现奶奶并没有睡着自己身边,而是一个人坐在窗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爷爷轻唤了一声,奶奶才回过神来,爷爷问:“你和谁在说话?”
奶奶诧异是看着爷爷道:“我并没有和谁说话啊?你是不是做梦了?”
爷爷心想,也许真是自己做梦了,就没有太在意。
接下来的日子,爷爷发现,奶奶晚上总是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说话,可是奶奶似乎却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
爷爷开始研究起来这面铜镜来,那个铜镜是个椭圆的,长约二十厘米,宽十五厘米的。镜面光滑,似乎有水光闪动,背面是很简单的乳钉纹的装饰,和蟠螭的钮。
端详这个镜子,并没有和爷爷见到的其他镜子什么不同,爷爷心想这镜子定时有邪气,就把镜子悄悄藏了起来,看看奶奶是什么反应。
晚上,奶奶照常的坐在窗下,开始照镜子,才发现镜子不见了,就问爷爷镜子呢?爷爷就随口说,是太奶奶拿去了,说是用几天。
奶奶一听不高兴了,说:“怎么也不和说一句就拿走,我现在去那回来。”
爷爷阻拦道:“老人已经睡了,别打扰她,明天再说吧。”
奶奶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似乎犹豫了好久,才很不情愿的躺下睡了。可是爷爷却是睡不着了,奶奶是个温良贤德的女子,一向对太奶奶孝顺有加,从来没有这样的情绪和态度,这可是非常反常的表现。
爷爷悄悄把镜子拿了出来,在灯光下又开始研究起来,镜面如水,细腻温润,其他的铜镜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只有一点不同的是,镜子中映出来的灯光似乎是幽蓝色的,爷爷以为自己眼睛看花了,仔细一看,镜子里的火光的确是蓝色的,像极了那天晚上他遇到的招魂灯的颜色。
鬼火!
没错,就是鬼火,爷爷惊叹之余,瞥了一眼屋里灯火,刹那间说不出话来,不知何时,屋子里的烛火居然也变成了蓝紫色。
爷爷急忙去推熟睡的奶奶,当手指快要碰触到奶奶的时候,却是再也没有办法推下去了。
奶奶的脸,已经不是爷爷熟悉的那个脸庞,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脸。
第26章节 镜子藏鬼()
爷爷看着奶奶的脸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脸,顿时心中慌乱,可是仔细的一看,那是一张熟悉的脸,他蓦然一个激灵,想起来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来。
那时候,爷爷还没有结婚,经常往返宛城和村子之间,背私盐过生活。
有一天晚上,爷爷也是走了夜路的时候,路过汉冢的时候,似乎听到地面底下有敲打东西的动静。
爷爷寻思,这是黄鼠狼之类的东西在打架吧?可是那动静似乎很大,爷爷出于好奇,他顺着动静的方向悄悄靠近,突然,身子一沉,脚下一滑,掉进一个坑洞中。
原来,是有人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去盗取古墓,谁知道爷爷不小心掉进盗洞,把正在盗墓的两个盗贼着实吓了一跳。
两个盗墓贼立刻警觉起来,拿起手中的铁锹,逼向爷爷。
爷爷人高马大,体魄强健,可是遇到这样突发的情况,他还是慌乱中沉下气,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求饶道:“两位大哥,我路过这里,准备撒尿,不小心掉进这里,求两位大哥手下留情,放我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