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明,聂心和张鼎又收编了一些愿意跟随着的明军和活不下去的百姓,当然都是百里挑一的,共有**百人。
为什么还要招兵买马,是有道理的。因为对于李过的死讯,张鼎执意不信,就连柳如是也说李过真的凶多吉少了,张鼎就是不信。
“我李爹是不会死的!谁敢再说我李爹死了,别怪我不客气。”望着张鼎血红的眼睛,没人再说了。
既然相信李过没死,那就得寻找李过,可是几百人毕竟还是少了些,所以要多招一些人来。但又不能太多,行动不便。
整顿了几天,这支队伍总算初具规模了。
这时,把守城门的士卒前来禀告,说是一大队骑兵正飞速的向孟津关驶来,看那旗号,应该是几天前一直纠缠他们的明军。
聂心和张鼎不住的冷笑“打!”。。u。
第二百七十六章 红娘子!()
其实常道立那日从孟津关跑了出去,立刻就派人前去通知这支骑兵,可是两下却错过了。
而明军的三千多骑兵急匆匆的赶来孟津关救援,等接近到孟津关的时候,发觉孟津似乎依然如故,并没有被攻击过迹象,这令领兵的明军骑兵参将大感不妥。现在回师孟津救援,那个骑兵参将有些后悔了,倘若巡抚常道立大人知道自己的一片忠心,倒是不枉此行。要是不理解,岂不怀疑自己借口回援、实则贪生怕死的避战么?
一旁的小校说道“如今孟津关虽未受到侵扰,但大人的忠心也是令人敬佩的。”
骑兵参将冷哼了一声“巡抚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此行光明磊落,心中无愧。待见到大人之后,咱们立刻出发,扫平李过的残敌。”
于是,三千多骑兵在城外驻扎,骑兵参将带着十几个人入城拜见河南巡抚常道立去了。
聂心、张鼎等人早就在城头看到了这一切,所以,他们也不客气,那明军的骑兵参将刚进了城门,连屁也没机会放半个,就连同他那几个亲随被砍成了肉块。
然后,城头上,早就预备好的大炮对着明军骑兵的营寨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明军此时正在休息,马也都松缰卸鞍了。突然之间,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炮弹雨点一般的打来。将整个营寨打了个稀巴烂,把明军士兵都打蒙了。
这还不算完,城头上战鼓咚咚,一千多骑兵呐喊这杀了出来。
有些个机灵的、马术好的明军见势不妙。蹦到光背马上,落荒而逃。颠簸中,几乎不曾将下身的要紧处颠碎。
其余的明军想要抵抗的直接就被张鼎和郝千斤他们杀死。其余的全部投了降。
经过严格的甄别和筛选,聂心和张鼎将队伍扩充到了两千多人,每人至少一匹马,甚至还有多余的马匹。
两千多人就可以了,至少在搜寻李过的时候,小股的明军是不敢骚扰的。
常道立倒是不死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他集结队伍,整训士兵。想要对聂心他们予以剿灭。可是,他并没有机会这样做,因为怀庆巡抚田敬贤被杀一事,他被撤职了。毕竟皇亲国戚被杀了,不是小事。而且,不能说常道立没有责任。
抛开这些不说,且说张鼎,开始了日夜不停的沿江搜索,熬得不成人样了。
这情形。别说聂心,柳如是也看不过去了。
柳如是派人把张鼎叫来“小鼎子,我知道你对你李爹的感情深,本来我来的时间晚。是没有资格说你的。”
张鼎立刻跪了下去“如夫人,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李爹的夫人就是我的娘亲。您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柳如是叹了口气“其实,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是你李爹是我们亲眼看着掉到黄河的,凶多吉少啊!要不是有了你李爹的骨血。我真的会随他而去了。可是现在我不能死。但小鼎子,你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啊!你李爹不在了,但是你李爹的孩子们还要你们保护呢!”
张鼎站了起来,擦了擦眼睛,说道“我李爹没死!”说完,转身就走。
一旁的聂心不住的叹气“如夫人,你是好意,可我们不死心啊!”说完,聂心也走了。
因此,搜寻的任务继续下去。
继续寻找也有了一些结果,当初掉到黄河的七八个弟兄已经找到了几个,虽然面目全非,好在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证明身份的铁牌,让大家知道他们谁是谁。
只是李过和扎布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一天,又来了一艘被征集的渡船。这一带的船只大部分都应征而来,不是为了别的,银子给的足,每月供吃供喝还有二两白银的收入,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摇船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随口向接待的士兵问道“你们说找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的尸体会重重有赏?”
士兵点了点头。
老者叹了口气“那两个人如果是活的,是不是也有赏呢?”
接待的士兵见老者话里有话,连忙去报告。
聂心和张鼎立刻将老者请了来,柳如是和郝千斤也都赶了来。
“老伯,你说什么?你看到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张鼎问的糊涂,黄河之上,父子一起过河还是常见的。
“对啊,不过他们真的快死了。”老者回答。
“嗯?老伯,你且不急,你仔细想想,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哪里遇见他们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张鼎劝老者不急,自己却有些着急起来。
“哦,那是在n天前,我在下游摆渡,谁知河面上漂过来两个人,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半大孩子,我以为他们是死尸,便用撑船的竹竿戳了那两个人几下,没想到那个小孩竟然动了动,便将这两个人捞了起来。”
老者一说完,众人的心都砰砰的直跳,因为老者说的,时间和地点都对。
“那他们人呢?”张鼎的眼睛瞪得溜圆。
老者看的有些害怕,忙说道“这不碍事吧。”
“不碍事,老伯,你快讲,要是事情是真的,重重有赏。”张鼎直接丢下一锭银子,足有十两。
老者看见银子,眼睛放光,便讲了起来。
那一日,老者将男人和小孩捞了上来,都拖到了岸上。小孩吃水不多,一会便醒了过来,可是那男人腿上鲜血直流,虽然有气,但看样子不是很好。小孩清醒过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趴在那个男人身上直哭,连声叫着李爹!李爹!
张鼎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连声的催问“快说,后来呢?”
柳如是拦住张鼎“小鼎子,你莫急,听老人家讲。老人家,你快说啊!”
“这也对亏了摆渡过河的客人,要是他们不同意,我也不肯将这两个半死的人捞上来的。”老汉接着讲了下去。
摆渡的客人中见小孩哭的凄惨,有一个像是懂点医术的,便给那要死的大人把了把脉,说道“这个人没死,但是看来想要救活他,得到前面县城的药铺买几味药了。”
于是,那些摆渡的客人便将那个要死的男人找了个木板抬走了,那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跟着走了。
“老伯,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张鼎又递给老汉一锭十两的银子。
老汉接钱到手软,连忙把那锭银放到怀里“这我可不知道了。”
但老汉接着说道“可我知道,将他抬走的那伙过河的人都是一起的,这些人都是江湖上打把势卖艺的。他们的头是个大姑娘,这大姑娘生得俊,爱穿一身红衣服,人人都称她为红娘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 还没有找到李过()
78_78398老汉将自己所见到的事情讲完后,立刻听见一阵嚎哭。
柳如是和塔琳娜两个女人互相依偎着,不住的抽咽。聂心则是一边喘着长气,一边放声痛哭。郝千斤咧开大大的嘴巴,嚎的撕心裂肺一般。
张鼎却一边笑着说道“我早就知道我李爹是不会死的!”一边说,一边擦着眼睛里滚滚流出的热泪。
老汉见此情形,心中打鼓,眼前的一切不知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走又不敢走,待在这里又害怕。虽说附近的百姓都说,这些官不官匪不匪的家伙从不扰民,也不滥杀无辜,可是眼前的这些人癫狂激动的样子实在是怕人的很。
等到哭声小了一些,老汉战战兢兢、自降辈分的说道“各位爷和姑奶奶,要是没有事,小的先行告退了。”
“等等!”柳如是连忙叫住了老汉。
老汉一惊,随之一喜,因为老汉听到柳如是说道“赏!重重有赏!”
于是,柳如是、聂心、张鼎和郝千斤等人纷纷掏出钱来,足足赏了老汉二百多两银子,老汉拿银子拿到手软,一辈子也没见到过这么多的银子呢!
“老伯,劳烦你带我们去发现那两个人的渡口。”张鼎吩咐。
老汉乐的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到了渡口处自然没有李过的踪迹,于是众人便去了附近叫白县的小县城。
白县的县令很是警觉。骤然看到来了两千多骑兵,当即将城门关的紧紧的,任凭你城外乱纷纷。我在城内乐逍遥。
聂心等人见状,连忙把兵马撤走,然后,张鼎带着几个机灵的士卒,换上普通人的装束,进城寻找李过去了。
因为老汉说过,红娘子那些卖艺的是将李过抬往白县买药医治去了。所以,张鼎便带人。去了医馆药铺,打听李过的下落。好在事情过去的时间并不长,有一个药铺的伙计回忆起,多日之前是有这样一群人来过。
“那这些人去哪了?你说的受伤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张鼎问道。
“那些人在县城卖了几天艺。便走了,具体去了哪,我可真的不知道。不过受伤的那个人应该没什么大碍了,还是我给他上的药,性命是没什么的。只是那伤口很严重,虽然死不了,可是一时半会的走不了路了。”伙计回答。
张鼎等人继续在白县城内外查找,李过并没找到,可他们在城东门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标记。城墙上画了一个白色的圆圈。圈里写了一个过字。虽没找到李过,张鼎等人放下了心,那是他们联系的标记之一。是最重要的标记,是为了说明李过在此的。
不过圆圈下面画了两个竖,那意思是说李过已经走了。
张鼎回到营中,和聂心等人一商议,决定将兵马分成若干小队,以白县为中心四处寻找李过。众人撒网一般的找开了。可是,除了发现了几个写着李过的白圈。李过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了。众人满怀希望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坚定的寻找着。
因为担心李过会有危险,聂心等人不敢吐露李过还活着的消息。他们穿着明军的装束,去寻找红娘子,因为很有可能,李过在红娘子那里。
。。。。。。
聂心等人知道李过没有死,可天下的人却都以为李过死了。经河南巡抚常道立向朝廷的奏报,李过身死的这件事情,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海内,也让世事时局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
崇祯对于李过的死,自然是喜出望外。自从梦见了白虎吃猪,崇祯对李过便极其的反感和恐惧。崇祯将李过死了的事情确认无误后,一向节俭的崇祯,特意在宫中大摆筵宴,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虽然后来常道立的奏报说,李过的残部将怀庆知府田敬贤杀死,但崇祯是不以为意的,只是为了安抚田妃,这才将常道立发配。
崇祯也找来钦天监袁一星,为自己观星占卜。
袁一星听说李过死了,不觉一愣,心里暗自琢磨,那李过自己是见过的,不是短命的。自古长寿的面相是耳长垂肩、眉长过眼、枕骨圆满、耳中长毫、法令深长、地阁宽厚、面起重城,这样形容有些夸张的,但李过的面相却与此相符。
袁一星掐指一算,总感觉李过未死,便对崇祯说道“万岁与李过并无干系,他生也罢死也罢,总之要防备西北的方向。”
崇祯冷哼了一声。
。。。。。。
后金皇太极听说李过的死讯,哈哈大笑“从此少一劲敌也!”
一旁的大贝勒代善不解“那李过只是明朝的一名将领,何足道哉!”
范文程微笑捻须“非也,这个李过不比他人,事事敢抗命不尊,说明此人有野心,所以,我们想用对付袁崇焕的方法、对付他一直未能奏效。而且此人雄才大略,手下一干人等各个了得,若他不死,倒真的是个大大的后患。”
大贝勒代善笑着说“那不正好,反正他也死了!”
皇太极君臣几个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吩咐下去,派人火速赶往广西,我们不能一直暗地里学习李过,我们还要收编他的人!”皇太极命令。
“是!”
。。。。。。
还有一个人,极为关注李过的动向,这个人是郑芝龙。
郑芝龙兵力雄厚,这个人也很有本事,既有韬略,也很善战,尤其是水战,因为他本就是海盗出身。
郑芝龙和李过一向相安无事,是因为彼此并没有厉害冲突之处。
不过随着李过占领马六甲,郑芝龙突然感觉到了马六甲的重要性,过往的船只都是要上税的,就连郑芝龙的船也要上税,尽管郑芝龙的主要生意只是在南洋。
所以,郑芝龙开始筹划着吞并李过在沿海一带的据点。
。。。。。。
在广西,听到李过的死讯,众人先是吃惊,后是担心,李过可别真的出什么意外啊!
李过的正配夫人黄秀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前往河南,询问消息。回信说“李过没死,只是失踪了,会尽快找到李过回广西的。”
在广西的黄秀、刘体纯等人见到这封信,更加的担心了。
经刘体纯提议,李过的儿子李太平又一次代领了李过的权利。
。。。。。。
李过依然没有消息,在河南的聂心等人将目标锁定到了红娘子的身上,可是奇怪的是,在附近一带,红娘子也没了消息。。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粒米()
李过是让红娘子救了么?不错,正是如此。
红娘子,是江湖上跑解卖艺的,这在当时很常见。她们主要表演的节目和现在的马戏大体差不多,每个人手里都有些真功夫。她们的马戏班叫德义班,红娘子是班头。
戏班子里有十几个人,大多都是同门的师兄弟妹,有两个还是红娘子的师叔。红娘子自幼便跟着师傅闯荡江湖、学艺卖艺,功夫最为了得。除了刀枪剑戟之外,马术和绳技最为了得。绳技类似于走钢丝,只是当时没有钢丝,而是绳索。
红娘子在德义班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她刚刚过了二十岁的生日。她也不是辈分最高的,毕竟班子里还有两个师叔。只是由于红娘子的功夫过硬,而且为人识大体,豪爽仗义,才在红娘子的师傅死后,被推举为班头的。
尽管红娘子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但容貌却是如花似玉的。为此,曾有轻薄的公子想要对她挑逗,结果都被红娘子狠狠的教训了。红娘子深知,江湖险恶,所以,她一向注重言谈,行的端,做得正。但对不相干的人,总是冷冰冰的样子,可其实她是个很热心的人。
渐渐的,在红娘子的带领下,德义班闯出了一点名气,而红娘子因为爱穿一身红衣,被称作红娘子,她其实姓李,闺名月娥。
那一日,在渡口坐了船,发现了溺水的李过和小扎布。红娘子动了恻隐之心,便命艄公将李过二人救了上来。
李过的伤势较重,红娘子便命人将李过抬到了附近的白县。在白县给李过医治。
当时,李过的神智还未清醒。小扎布在一旁哇哇的痛哭。
红娘子一旁安慰小扎布道“没事的,你爹爹是不会死的。”
可是听见小扎布一直喊李过为李爹。便好奇的问道“难道这不是你的亲爹爹?”
“不是,我的亲爹已经死了,这几年一直都是李爹养活我。要不是我落水,李爹为了救我,他怎么会有事呢?李爹!你不能死!呜呜~!”小扎布想起李过救自己的情形,哭的更加的伤心了。
红娘子自幼失去了爹娘,与小扎布也算是同命相怜,听到扎布痛哭,自己心中也是发酸。自己便是由自己的师傅养育成人的。师傅在她的眼中便和父亲没多大的区别。而看扎布对他的李爹如此看重,想必这姓李的一定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只是扎布并没有说出李过的名字,虽然都管他叫小扎布,但毕竟也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了,也知道保护李过的安全,不肯吐露李过的一点信息。
李过也很快清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扎布和一个如花似玉的红衣少女。等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李过对红娘子真诚的说了些感谢的话,便想着离开。可是,李过发觉自己动不了了。
“没想到你还是个急性子人!”红娘子嫣然一笑,既然这姓李的不是坏蛋,是好人。红娘子的脸自然不会冷冰冰的。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