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奎走到了前院,却见到盘步手持双刀,练的正是孟歌所授的**双刀。

    盘步用刀有板有眼,是因为心眼实在不知变通。大奎步入院子,盘步见到便收了刀过来见礼。每次见到盘步,大奎都想起了早年傻乎乎的自己。人心性实在和痴傻是两回事,实在人有恒心毅力,有些事虽是一时转不过弯来,但只要想通了便会执着做事。但心思敏捷的人若是心正进取,成效较之实在人必然要高得多。

    (君不见看守所的犯人,一个个都是‘社会人’,一个个都很聪明,若不聪明怎么混社会?但那种地方连傻子都知道不是人呆的,您说到底谁聪明?聪明人会进那种地方?这些人见到老实人往往称之为sb,实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盘步啊,你师父如今病在床上,有时间便多去陪陪他,练武艺不是一时半刻便能成事的,少练几天也无妨。”大奎语重心长的道。

    盘步眼圈红了,哽咽着道:“义父,我要练好武功给师父报仇。”

    大奎点点头道:“有志者事竟成,报酬的事情为父会做,当务之急是你师父的伤情。”大奎一顿又道:“刚刚我去看过你师父了,想是正在发热。”

    盘步低着头道:“我师父清醒的时候对我说,他说义父的武功独步武林,若是学刀式你不如他,若是学刀理他不如你。”盘步伸袖子擦了擦眼泪续道:“师父叫我好好练功,叫我多跟义父学,还说……。”

    大奎冷声气道:“当务之急是你要照顾好你师父。”盘步见到大奎语气不善,当即闭口不再言语。

    大奎叹口气道:“好了,这也不能怪你,等你师父清醒了,伤情无碍了我便教你。”盘步闻言大喜过望。大奎笑了笑又对盘步道:“现在虽不能教你,但有些话你需牢记。”

    盘步当即躬身拱手道:“请义父教诲。”

    大奎笑笑道:“不管是何种兵器,皆是身体的延伸,要把它当做身体的一部分。你练刀千遍不过是刀随身走,人刀合一才是至高境界。”

    盘步闻言一愣,随即再次躬身道:“谨遵义父教诲。”大奎点点头道:“若是无事多陪陪你师父,有什么需要尽管去到冯师爷哪里拿银子。为父已差人去苏州城请名医了,许是今天后晌便到,叫他好好看看你师父的伤势,若有变故去兵营寻我。”盘步躬身领命,大奎这才出了院子去了前堂。

    差人换来了冯师爷,大奎吩咐道:“最近些时日,兵营那边需沙包石锁等物,劳烦冯师爷一一备办。”大奎说着详细讲了所需之物的规格数量。此外大奎又交代了兵营的饮食规格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冯师爷一一记下,随后出了前厅开始着手备办。

    看了看天色,已是接近晌午,大奎吩咐下人可以杀猪煮肉了。提起杀猪,大奎心中不禁一阵伤感。如今孟歌伤重在床,若是平常杀猪的活,孟歌却是行家里手。

    大奎很想看看孟歌的刀术到底有多精准。从小时候,大奎就听说过包丁解牛的故事,事到如今虽是知道其事,却是没有亲眼见过。

    大奎此刻十分盼望着孟歌能尽快好起来,他不希望孟歌出事也不希望家里任何人出事,哪怕是个丫鬟婆子或是街上素不相识的路人。

    也许这便是菩提心吧……。

第四十五章 精兵强武(下)() 
第二天清晨,暖风和煦薄云暖阳。兵营的校场正中架着两口大锅,锅里汤水沸腾油花翻溅,煮的却是香气扑鼻的两锅猪肉。

    校场边上设了桌案,大奎锦袍玉带斜靠在太师椅上,品着香茗却有些意兴阑珊。身后站着吴涯与冯师爷,三人皆在等候归来的兵士。

    大奎很不满意,一天一夜共计十二个时辰,那些兵士到此刻却是一个也没回来,这般慢吞吞难道是爬回来的?

    大奎望望天色转头去问身后的吴涯道:“他们不会是都开了小差溜了吧?”大奎如此问纯属调侃,这些兵士都有军籍,且都是大明的精兵。在当今的大明军队中,若是有擅自脱逃者,便是斩首的下场。

    吴涯躬身回道:“大人,属下共计发了八百四十六张字条,虽是有先有后但并无一人落下。属下回来的途中已经详细清点,也不见有缺员。”

    大奎呵呵笑道:“跟你耍笑的,怎么能当真?呵呵呵。”吴涯听闻大奎如此说,便也只能陪着笑。岂料大奎脸一板:“你笑什么?”

    吴涯顿时愣住,却不知如何回答。大奎忍不住伸手拍的桌案啪啪响:“还不去沿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人也没回来?”

    “是是是~!”吴涯这才反应过来,当即动身出了兵营。出门的时候,吴涯恰巧见到了刘宗巨带了数名下人向兵营走来,这数名青衣下人肩上皆是挑着挑子。吴涯知道这是送饭的,

    吴涯与刘宗巨擦肩而过的时候悄声道:“张大人今天脾气大了些,务必要小心从事。”刘宗巨并没言语,却是点了点头,随即带着一干下人进了兵营。

    刘宗巨进了校场,吩咐下人将东西放到大锅左近。这些下人每人皆是挑着两个竹篮,上面都是盖着布帘。听了刘宗巨的吩咐,便依言照做。原来这些篮子里装的却都是碗筷及白面馒头,白面馒头加吃肉喝肉汤,这在军中可是百年难遇的。

    刘宗巨来到大奎近前,由怀中掏出了数张纸签呈到大奎面前道:“张大人吩咐属下拟好的军规,请大人过目。”

    大奎点点头道:“过会你读给兵士们听,我就不看了。刘侍郎的才华岂能是浪得虚名!”大奎语气舒缓言辞恭维,刘宗巨闻之不禁飘飘然。实际大奎却是因为认字不多,怕露出马脚罢了。刘宗巨来到大奎身后与冯师爷互相点首,算是打过招呼了。

    第一个回来的兵士叫麻五,本是当地招募而来的乡勇。对于麻五,大奎还是颇为满意的,其为人甚是大胆,颇有蛮力。乡邻称之为麻大胆,为何如此称谓?此人敢独斗疯牛,敢夜宿乱坟岗,如此胆魄连大奎都是自叹不如。

    其后陆续回来的兵士可谓个个体魄强健,虽是进了院子便即东倒西歪躺了一地,但大奎还是比较满意的。寻常人能昼夜间狂奔近两百里,这份韧性却也是非同小可。

    大奎看到这些倒在地上的兵士,不禁想到了自己年少时在天台山上的岁月。五年里,每日的负重狂奔,进山采药……。好像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昨日一般,大奎眼望晴空万里,嘴上带着微笑。身后的冯师爷及刘宗巨见了大奎这份神态,不禁相顾哑然。

    过了近半个时辰,回来的兵士足有二百余人了,大奎这才对身后的冯师爷道:“清点一遍人数,三百人以外的叫他们在门外等候。”冯师爷拱手领命,当即对院子里的兵士逐一清点。

    直到院子里整整三百兵士后,大奎这才站起身来,望着躺满一地的兵士,大奎笑呵呵的道:“都给我站起来,排好队列。”虽是声音不大,却是不怒自威。院子里的兵士尽皆相互扶持着站起身来,纷纷列了队伍。

    “恭喜各位,你们凭借自身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张府的家丁。”大奎一脸笑意,众兵士不禁皆是满脸的赫然。

    不是说做侍卫吗?怎么又变成了家丁?

    大奎看着众人一脸的错颌,这才详尽解说。

    原来太祖皇帝朱元璋明喻各州府县衙门,地方官员不得私自募兵养兵,一至三品大员的随从也有了明文规范。大奎从前是太子太保(二品),江南通政使(三品),而如今太祖登基,已从新修改吏治。太子太保已经更改为一品,虽是虚衔但俸禄及排场却是实的。

    一品官员亲随不得超过二百名,家中仆役不得超过三百名。不然就是逾制,逾制却是杀头的重罪。就像街上如有平民穿一身明黄袍服,那么这个人便是踏进了鬼门关。因为明黄服饰是皇帝的专属颜色,任何臣子百姓不得善用。

    听闻太祖皇帝刚刚颁布了明文吏治,便有一名上京述职的五品官员在街上坐了轿子。按大明吏治,三品以下官员在京不得乘轿,由此那名官员丢了脑袋。大奎虽是辞官离京,但太祖皇帝明显的不会叫大奎无官一身轻,仍委以江南通政使,太子太保名衔。如此一来,大奎便需按照礼制一步一个脚印。

    要对付流贼便需要兵马,大奎不想再到州府借兵,因为大奎发现太祖皇帝自从登基,好像是脾性上便喜好杀戮。数万人已经身首异处,相信若是大奎犯了错,脑袋也一样不会太牢靠。凡事顺势而为,明哲保身才是为官之道。

    将这些兵士化身为府内的家丁护院,如此一来便可免去诸多麻烦。此前大奎已早早拟就一封奏折呈报上京,将这些兵士的身份变更之事如实上奏。俗话讲:伴君如伴虎,若是大奎不谨言慎行,怕是太祖皇上万一有个心血来潮,那么大奎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大奎讲完了利害关系,便由刘宗巨宣读了制度条例。

    洋洋洒洒数十条规矩,由于名目太多,众兵士并不可能一一记住,但先前的十条还是能记住的,因为这十条触犯一条便斩首,有谁敢不记得?不过还好,这十条与军中的条例基本上大同小异,那便是:肆意扰民者,斩。令出不行者,斩。损毁兵器者,斩。挑唆闹事者,斩。当值饮酒者,斩。奸淫嫖宿者,斩。操练怠慢者,斩。卖主求荣者,斩。轻狂逾制者,斩。窃人财物者,斩。

    众人虽是疲惫欲死饥肠辘辘,但是对这兵营的条令却是听得格外认真。刘宗巨宣读已毕,大奎这才道:“众位都累了,本官为大家备办了酒肉馒头,大家可以尽情取用,明日辰时集体操练。”

    校场上的众兵士顿时放松下来,皆各自去锅灶边拿碗筷,不用吩咐即排了长队依次等候。吴涯持了饭勺充当了火头军,每人一勺肉两勺汤两个馒头。这些兵士各自领了饭食,三五成群的走到远处开始吃饭。

    大奎这才笑着对早已等在门外的五百兵士道:“你们也进来吃吧,吃完了每人一两银子,去苏州王大人那里录个名。愿意回应天的便回应天,不愿回去的可到城防兵马司从军。”话声一落,门外一片悲腔。

    “大人,我们不想走啊。”“大人,留下我们吧。”……。

    大奎无奈道:“朝廷有法度,本官也是无能为力。各位多多见谅!”说罢大奎拱拱手,独自出了兵营回了张府……。

    大奎的计划是先用三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兵卒的基本功狠抓一下,然后再教授武艺器械。吴涯的武艺大奎并没有见过,但有他督促兵士们练功,大奎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吴涯曾是刑部校尉。

    所谓的基本功便是:早晚各疾奔三十里,基础步法,基础拳法,马步推砖,徒手攀爬……。若说其辛苦,比之军队略为苦些。但这些兵士皆是久经沙场的精兵,这点苦并不算什么。真正苦的却是柔韧功夫的练习。

    成年人的骨骼筋脉俱已成型,要想像孩童一般却要破费周折。对此,大奎拿出了训练杨小虎时的办法。每次奔跑前皆少许饮酒,回来即压腿开叉,循序渐进下这三百兵士便可达到大奎心中的初级标准。

    为了让这些兵士的身体健壮起来,大奎很是破费了些银两。俗语讲的好:穷文富武。要让这些兵士有体力练功,便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每三天吃顿肉,每天都是白面馒头,这都是大奎答应下的。

    刘宗巨负责兵营的文职,吴涯负责武职。一切皆在大奎的授意下每日勤加操练。

    张长风实在是太可爱了,大奎稍有闲暇便回家看儿子,黄莺直取笑大奎是个大孩子。每每如此,大奎皆是嬉笑应对。

    两个月之后,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相继回到了张府,各自将所探得的消息报纸大奎。原来刘一飞一伙盗匪确实是在舟山一带落脚,并且真的与海上倭奴有瓜葛。他们狼狈为奸四处劫掠,沿海各州府县的百姓怨声载道,官府却是无可奈何。

    每每派兵围剿,这些盗匪便早早远遁,一旦官兵撤走他们又卷土重来。种种恶行着实可恶,大奎却是不急不躁。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磨刀不误砍柴工。待到手下三百精兵练熟,那么大奎便会相机而动。

    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回来的也真巧,大奎随即让他们去了兵营接受训练。虽是相熟,但还是一视同仁的。

    这日大奎正在前厅与冯师爷闲聊,门房的下人来报:“大人,有个卖鱼的汉子说是要找您。”

    大奎不禁疑惑,冯师爷呵呵笑道:“这卖鱼的以前经常来这里,便是孟歌引荐的那个铁嘎达。此人倒也重情重义,为答谢大人赠银之德,以前经常来送鱼。大人在外办案却一直不得相见,今次前来却不知所谓何事。”

    大奎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铁嘎达来,随即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第四十六章 轻装简从() 
再次见到铁嘎达,大奎不禁感叹造物者之奇。自己身高八尺,可这铁嘎达竟然足有九尺挂零,那块头比之自己巅峰时期尚要魁梧三分。

    “铁嘎达见过张大人。”这粗豪的汉子语声浑厚憨态可掬,大奎不禁徒生好感。

    “坐吧。”大奎笑意盈然的望着铁嘎达道。铁嘎达也不谦让,径自到一旁落了座。

    大奎吩咐丫鬟上了茶,便关切地问道:“你母亲的病好些了吧?”

    “上回大人给了银子,回去后我给我母亲请了郎中,如今我母亲已经好多了,谢谢你啊。”铁嘎达说的话很直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奎笑着摇手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呵呵呵。”

    哪里想到这铁嘎达竟站起身来屈膝跪倒,向着大奎磕了三个响头。大奎刚端起茶盏,哪里想到这汉子会突然行此大礼。

    大奎起身过来将铁嘎达搀扶起来:“壮士何必行此大礼。”

    铁嘎达双目含泪竟是哽咽道:“要是没有大人,我母亲就没了。”说罢竟呜呜哭泣,哪里还有一点男子汉气概。

    大奎含笑道:“助人为快乐之本,本官力所能及怎么会见死不救?”

    大奎没有想到,当初的十两银子相赠,这汉子便耿耿于怀。铁嘎达虽是粗俗,却是至情至性之人。大奎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当即开口问道:“壮士在太湖上打鱼为生,想必水性颇佳。恩……。”大奎低头沉吟,却不知如何开口。

    铁嘎达闻言笑了:“大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铁嘎达必效犬马之劳。”

    大奎点点头,这才道:“本官有些侍卫,近日正在操练。想请铁壮士做教头,教他们行船泅渡之法,不知铁壮士愿意否?”

    铁嘎达胸脯拍得当当响,爽快的道:“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大人放心吧。”

    大奎满意的点点头道:“壮士来我这里做教头,每月一两银子月俸,不知意下如何?”

    铁嘎达呵呵傻笑道:“行,钱不钱的我倒是不在乎,能给大人效力就好。”

    大奎笑了,若有铁嘎达的加入,自己又增一臂助……。

    苏州的初夏已是酷热难当,官道上却远远奔来数百人。他们一个个皆是汗流浃背,却依然咬牙奔跑。不跑不行啊,后面正有一名校尉骑在马上,有谁落后了不说二话上来便是一马鞭。

    晨起时到现在,已经跑了近三十里,这是每日必修的功课,今天的磨练只是刚刚开始。

    “到前面的树林歇息片刻,快快快~!”吴涯扬声喝道。

    狗剩,石头,扫帚,簸箕,板凳五人也混迹于人群中,这一路跑来都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遭这份罪。这么毒的日头下狂奔,会死人的!

    终于赶到了乌鸦说的树林,背地里大家都叫吴涯这催命鬼为乌鸦。乌鸦一叫准没好事,吴涯故此得名。吴涯也不想啊,可张大人吩咐的,自己不得不从。

    众人跑到林边,便各自慢步四处走动,这也是乌鸦严令的。长途奔跑后不能立时歇息,大家只能四处走动。一个月以前,大家还是一身轻松,如今每人的双腿上都绑缚着一个沙包,每个沙包足有十余斤。如此一来跑完这三十里路,却皆是有些吃不消。

    等到大家气喘匀了,吴涯却大声喝道:“今日天气炎热,在下奉张大人之命带大家去洗个澡,大家说好不好啊?”众人闻言皆是齐声叫好,如此天气又出了一身的汗,洗个澡已经是莫大的享受了。

    大家列了队,吴涯策马当先领路,一直向西进发。直到见了太湖,大家才恍然大悟。

    太湖岸边早早停靠了五只小船,只见一个相貌身形都是极其威猛的汉子早已在此等候。

    吴涯到了岸边,下了马便任由马儿去吃草喝水。

    “从今天开始,大家要跟着这位铁教头习练撑舟驾船及游水之法,规矩不肖重申。大家尽快准备吧。”

    三百精壮除了每日的跑步操练,如今还要习练水上撑舟驾船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