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昭见事情谈崩了,放开手,语气也不好了:“选择是双方的,我就从来没想过要进宫,我如果想成亲,只想找个心肠好本分的人,不一定多有本事,不一定高高在上,不看别的女人,只对我一人视若珍宝就行。”
“那朕之前不是答应你了吗?”就那天晚上,这个话题已经说过了,女人好墨迹。
第六十六章 填土(四)()
李昭却想不起来杨厚照答应她什么了。
还是摇着头:“我想回家,我想过平淡日子,不想争宠。”
杨厚照星眼瞪圆:“谁争宠?谁敢跟阿昭争宠,爷又不宠她们。”
所以才要挣啊,李昭要被杨厚照气死了。
正这时,马永成站在草坪的坡下喊道:“万岁爷,太后娘娘有旨意,要召见李昭姑娘,储秀宫到处找人呢。”
李昭和杨厚照一起看向马永成。
杨厚照手一抬:“上来回话。”
“是。”马永成提着袍子小跑着上来,后跪倒杨厚照面前:“万岁爷。”
杨厚照道:“你说母后要召见阿昭?为什么啊?”
马永成看了李昭一眼,却不知道如何说。
许小姗和李蓉在慈宁宫打官司呢,牵扯到了李昭。
而许小姗是他介绍给太后的。
马永成希望许小姗在太后的帮助下能压倒李昭。
可是皇上天天都跟李昭在一起,简直如胶似漆,他这一招就是险棋。
但是险棋之所以险,是因为还能搏一搏。
皇上还没有见过许小姗,不见得就不喜欢。
可万一就不喜欢,偷盗之事涉及了李昭,那后果马永成不敢想。
左右纠结中,他确定了一件事,太后要召见李昭,这事不能不报。
马永成心里组织着语言,最后选择一个模棱两可的说辞,让皇上自己判断。
“具体为什么奴婢也没打听到,是储秀宫来人找的,并不知情。”
杨厚不解的看向李昭:“你说母后叫你,能有什么事呢?”
还能有什么事?她跟太后都没交集。
李昭心中一动,应该是李蓉和许小姗的官司。
但不是应该跟她没关系吗?
李昭又一想,摇摇头,李蓉是重生的人,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就有机会害人。
估计最后又推到她头上了。
这种不好的预感,让李昭攥紧了拳头。
后看向杨厚照:“争宠的这不就来了?”
……………………
慈宁宫正殿厅室。
金碧辉煌的宝座上,
王太后一身真红大袖衣,头上龙凤珠翠冠的珍珠串垂落在她保养极好的细白皮肤上,雍容华贵,贵气不可攀,远远望着,真是稳坐如泰山。
她俯视着殿下,那眸子冰冷,如上了一层寒霜,再加上她原有的上位者高高在上姿态,威严之极,让人望而却步。
可是大殿下跪着的两个人却浑然不觉害怕
李蓉牙尖嘴利。
“种种行为都可以证明,根本就不是我拿的,就是你陷害我。”
许小姗虽然傲慢但并不擅长争执,气得脸色怒红。
而且当着太后的面,她也在审问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她的的确确有想过把镯子放在李蓉衣服里,陷害她偷的。
一个李蓉,一个李昭。
可是到底要选哪一个,她还没想好呢。
那些东西怎么就自己跑了?
许小姗想了想道:“我一直跟李昭在一起,放完玉镯和玉如意,我就再也没有单独回过屋子,你说我怎么陷害你?”
“所以说是你和李昭共同陷害我。”
李蓉总不能让许小姗有人证,那样她就完了,她自己拿的。
许小姗的证人也被李蓉诬陷,她彻底被激怒,高声道:“没有证据,你就是血口喷人。”
李蓉心想,我就是喷你,跟你争执又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就是要等杨厚照来。
上辈子吵到这种地步,杨厚照可已经来了啊。
难道真的错过了,这辈子又变了?
李蓉心理越发没底,那就更得咬死了许小姗和李昭。
第六十七章 偏袒(一)()
“母后,您叫阿昭来是有什么事吗?”
大殿的门口,突然想起了低而沉,清而澈的男子声音。
那声音极其好听,像是冷玉相击,像是风吹竹响。
仔细辨别,似喊着情意,又有一种少年郎的桀骜阳光在其中。
明媚到了极限,优雅也到了极限。
正在七想八想的李蓉心中一喜,这声音不正是杨厚照的吗?
是皇帝的。
虽然她们帝后长久分居,之后杨厚照又死了那么多年。
但是杨厚照特有的嗓音她一听便能辨别出来。
当年,她也曾因杨厚照的音容相貌而痴情过。
李蓉喜极而泣的回过头去,这个死鬼终于来了。
殿外通传的太监声音接连响起:“皇上驾到。”
可见杨厚照是先无礼闯进来的,所以太监都没来得及通传。
屋里的宫人包括许小姗和李蓉自己,全部面向门口。
众人磕头行着大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不算整齐的脚步声传来,皇上近了。
许小姗也听门外人的声音极其好听,所以在行礼的时候偷偷抬了一下头。
这一眼不得了。
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映入眼帘。
少年穿着大红的云肩通袖龙斓直身,头戴乌纱翼善冠,冠上的点翠二龙吸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珍珠,春季灿烂的光线下,珍珠圆润闪亮,衬的少年肌肤嫩白干净,如美玉荧光。
少年有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睛,微微一动,有波光流转,就像是浸了水的宝石,勾人心魄。
那斜飞入鬓的剑眉,那笔挺的鼻子,饱满性感的唇。
身材修长,宽肩窄腰,真是没有一处是生的不好的。
他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人物。
端是往那里一站,潇洒俊朗至极,天地之间,唯有一人。
许小姗的心要飞到少年的脸上,再也不记得要低头。
杨厚照瞄了一眼那个傻兮兮的女人,暗暗撇嘴,不过他并没有怪罪这人无礼,回头把他的阿昭牵出来:“随朕见过母后。”
还带了一个人呢?
李蓉和许小姗都认识李昭,见了神色大变。
杨厚照已领着李昭走到王太后面前。
杨厚照一撩袍角,跪了下去:“儿臣给母后请安。”
又拉拉李昭:“给母后请安。”
李昭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正懵懂着,回过神来乖巧的跪下去:“民女见过太后千岁。”
王太后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子身边的女人,凤眸微立,眸子中精光闪动:“她就是李昭。”
李昭虽然很厌恶封建社会,但不涉及到尊严,她也是识实务之人,低头没说话,十分老实。
杨厚照道:“她就是阿昭,儿子早早就跟母后提过的。”
王太后目光微眯。
杨厚照见母亲神色不虞,一直盯着李昭看,想了想站起来。
然后看向王太后:“母后,您怎么不让阿昭起来呢?”
王太后:“……”
她打算让这狐媚子跪一个时辰,竟敢勾引她的儿子。
杨厚照见母亲没有表态,笑笑不理,直接将李昭扶起来。
“行了,跪着膝盖怪疼的。”
已经跪了半个时辰的李蓉和许小姗:“……”
王太后脸一下子就黑了。
这还没立后呢,就这么心疼,什么叫有了媳妇忘了娘,她还没有媳妇就体会到了。
看着跪地的李蓉和许小姗,又看了一眼儿子护着的人,王太后忽然改变了主意。
“皇帝。”她声音冰冷的叫着:“这位李昭秀女和许小姗合谋陷害自己的堂姐李蓉,哀家身为后宫之主,要将她依法处置,叫她来,自然是为了收监她。”
李昭抬起头对上王太后刻薄的目光,这意思是要她去坐牢,我去,倒霉事最后还真贪到了她头上。
第六十八章 偏袒(二)()
在杨厚照没来之前,对于李蓉和许小姗的争执,王太后一直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她坐山观虎斗。
她的目的,就是要看看二人的脾气秉性。
本来有马永成推荐,她对皇后的人选已经有了意中人,就是许小姗。
但是今日一见面,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柔媚入骨,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这样的长相留着笼络皇帝的心还可以,去做皇后,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但李蓉相貌气质就十分合适。
那小方脸端庄稳重,
眉若远山含黛,水盈盈的杏眼一嗔一笑都温柔至极。
这才是为人妻子应该有的样子。
可是感觉了下,这女子伶牙俐齿,好像不太好相与。
于是王太后左右徘徊不定,不知道要倾向于哪一个好。
直到杨厚照领了李昭来。
杨厚照对李昭的维护给了她决心。
不管这李昭什么长相什么性格,谁都可以当皇后,唯有这个女子不成。
不然她的儿子不是给别人养的。
要是能借偷盗事件除掉李昭,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蓉听了王太后的话,根据上辈子对王太后的了解,找到了一丝可以利用的蛛丝马迹。
王太后这个老女人只有独子,还被孝宗皇帝独宠,所以特别霸道占有欲特别强,她见不得杨厚照对别人的女人太上心。
上辈子可没出现李昭,王太后也没这么强烈的危机感。
李蓉记得,上辈子对于这件事的处理,王太后是偏向于许小姗的。
王太后嫌弃她太过凌厉,当然了,任谁被冤枉都会很气愤。
她就是替自己争辩了几句王太后就说她伶牙俐齿,没有妇德。
就打算不顾事情真相,要贬她到浣衣局为奴。
也是正巧,杨厚照来探望王太后。
听闻了经过,杨厚照心里明镜一般,就帮她脱了罪。
是啊,当时她也以为皇上是英明神武,所以秉公处理,其实不是的。
她当上皇后之后才知道,杨厚照偏向她,是因为他很讨厌被别人操纵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外臣、文臣。
许小姗的背景和礼部右侍郎焦芳有关。
不光是许小姗,当时选出的三十人中,有七八个是外臣中意的人选,记得有个秀女叫做刘春芳,两个内阁阁老联名上奏请立,但是杨厚照统统驳回,谁的面子也没给。
如果按照太后的意愿选了这些秀女,他就等于在婚姻上跟外臣妥协了。
所以外臣中意的秀女杨厚照一个都不考虑,只立她这个没用背景还被人诬陷的人为皇后。
她能当上皇后,本质上是杨厚照和太后,外臣争斗的结果,她是捡了便宜的。
所有她敢用计谋,自己陷害自己,因为是非根本就不重要,谁的后台硬才重要。
本来杨厚照是她的后台。
但这辈子李昭是个变故。
杨厚照又对李昭呵护有加,看方才的样子,杨厚照是不会帮着她了。
便宜如果捡不到那剩下的就只有为奴为婢。
李蓉攥紧了拳头,心想我可是当过皇后的人,绝不允许自己的位置被别人抢了。
王太后话音刚落,她便诚恳的磕头谢恩。
“太后英明,李昭自小就看民女不顺眼,总是加害,李昭还是商户,根本不在选秀之列,她是走了后门才进宫的,她又跟民女住的挨在一起,用许小姗的御赐之物陷害我,不管是动力还是时机她都有,这样还能一箭双雕。”
王太后听的眼睛大亮,满意的点头。
第六十九章 偏袒(三)()
李蓉突然改了口供,把全部责任都推给李昭。
她的话语中,陷阱有两处。
第一,杨厚照讨厌和外臣有关的人,但是李昭走了后门。
那七八成就和外臣有关。
这样杨厚照就会讨厌李昭。
第二,是李昭陷害她和许小姗两个人,许小姗也能摘出来了。
这也是对王太后的讨好。
李蓉说完目光意味深长的看向身旁的许小姗。
许小姗有些张扬跋扈,但并不傻,一听就明白了李蓉和王太后之间达成了什么共识。
就是要陷害李昭啊。
李昭一直跟许小姗在一起的,许小姗确定不是李昭偷的。
但是没关系,把矛头指向李昭很好啊。
少年皇帝有冠绝京华的相貌气度。
那灿亮的眼睛,那美好的身影。
这些都不算,他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这一切都应该是属于她的。
看看她的胸,得不到皇上的喜欢,那不是白长了?
可是皇上入门之时,身边却有另外的女人陪伴。
早就有证实,皇帝召见过李昭。
嫉妒的怒火让许小姗神色变的扭曲。
她附和着:“定是娘娘您赏赐民女,这李昭起了嫉妒之心,她又与自己的堂姐有矛盾,将民女的御赐之物放在李蓉柜子里,一箭双雕之计,这也就解释了,民女没有机会那么是谁放的,也解释了李蓉偷东西,又怎么会要看民女的东西,那不是贼喊捉贼?更解释了,怎么李蓉拿了东西不放好,明晃晃的就放在被子下面,因为不是民女放的,也不是李蓉偷的,都是李昭搞的鬼。”
说的好啊。
许小姗话音刚落,李蓉就用赞誉的目光看着她。
恰好许小姗也在看她。
四目相对,二人眼里方才视对方如仇寇的剑拔弩张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你鼓励我,我鼓励你的同仇敌忾。
王太后越发满意的点头,就怕许小姗不明白李蓉之意,口供对不上呢。
接着她问李昭:“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这话好耳熟。
李昭抬头苦笑的看着杨厚照。
她还有什么话好说,她还能说什么。
她只有一句nb,还确定不当讲。
当上位者用手中的权利来制造冤案,被冤枉的人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李昭随即又低下头冷笑,果真是万恶的旧社会。
少女清澈眼中有着世事洞明的冷漠和苦恼,杨厚照看得心中一疼,他的阿昭为什么会有这种眼神,他的女人不需要懂得太多,就天天笑就好了。
杨厚照黑着脸看着王太后:“母后,您连审都不审,就要把阿昭收监?”
王太后目光闪烁的扫了一眼跪在儿子和李昭身后的两人,胸有成竹的笑了笑:“那是因为母后已经审问过了,不然皇帝你也可以审,看她们怎么说。”
杨厚照低头一想,再抬起头来挑挑眉头:“好啊,那儿臣就问一问。”
所谓知子莫若母,旁人都疯传儿子不学无术,王太后却是知道自己儿子的优点的,他很聪明,眼睛一转就是一个鬼主意。
现在这孩子神色揶揄,他不会是又想到什么整人的招数了吧?
“那个……”
王太后正犹豫要不要阻止儿子。
杨厚照已经占到李蓉和许小姗面前,仰着下巴垂着眼皮,少年人的不可一世,被他随便一个姿势和眼神就演绎的淋漓尽致。
“母后将你二人交给朕了,你二人若是敢撒一句慌,朕就割了你们的舌头。”
第七十章 偏袒(四)()
审问和交由审问可不是一个概念。
这少年皇帝分明在偷梁换柱。
李蓉和许小姗抬头愣愣的看着杨厚照。
杨厚照一歪头:“你们说是阿昭陷害你们。”
指着许小姗:“拿了你的东西。”
又指着李蓉:“放到你被子里,嫁祸给你,对不对?”
李蓉方才叙述的话,就是这个意思,杨厚照当然听的清清楚楚。
李蓉低头低头想,这个皇帝其实就是懒,若是他肯动脑筋,再复杂的事,他三言两语就能总结出来。
但是听他语气,是不是要袒护李昭。
“呃……”
李蓉心里组织着语言,看要怎么回答。
杨厚照这时道:“也不着急,你二人好好想想,是否看见了,谁亲眼看见的,可以跟朕说。”
话锋一转又道:“若不是亲眼看见的,现在悔改还来得及,否则撒谎的话……”
他玉笋一般的手指做成钩子:“她敢说是哪只眼睛看见的,朕就挖了她的那只眼,她敢说看见了,朕就割了她的舌头,你们可好好想想。”
这哪里是审问,那阴沉冷漠的语气分明是威胁。
李蓉到底和杨厚照做过夫妻,知道这人看起来不走心,但是说的话绝对做得出来。
她紧紧的抿住了嘴。
许小姗看李蓉不说话,瞪圆了眼睛想了想,低下头去。
杨厚照勾唇一笑,得意之际,回头看着王太后:“母后,您看,她们两个人根本就没看见,那不是诬陷和诋毁吗?怎么朝廷律法,用诋毁就能判人有罪了。”
王太后用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