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异版红楼-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在崇文门这里设立了税卡,对来往商品征税。

    大德皇朝的税卡,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户部设立的,叫做户卡。

    主要对一些日常消费品征税。比如酒、布匹、茶叶等等。这三项也是崇文门税卡最大的税收进项。

    另一类税卡,是由工部设立的。

    主要对一些如船、竹、砖瓦、木材、铁等建材和生产资料征税,叫做工卡。

    崇文门税卡,就属于户部设立的户卡。

    它既是京城最大的税卡,也是整个大德皇朝最大的税卡,每年征收的税银,都是十几万两以上。

    此时的崇文门,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左手边,是护城河,河岸上是草地,有不少人在那里的树下纳凉,更有一些小孩在玩耍嬉闹,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贾环先到的是瓮城,放眼看去,高大的箭楼显得雄壮巍峨。

    空气中飘来一阵酒香,循着气味看去,就见一排酒车,足有十来辆,正在排队缴税。

    另一个城门洞那里,正有两辆酒车通过。

    不过这两辆车上的酒坛,贴着“十八南路”的标志,这标志着已经在外面的税卡上,交过了税。所以到了这里可以直接通过。

    贾环远远地看着城墙,也看不大清楚,就往城门洞走去。

    两人也没有什么货物,贾环又是一副公子爷派头,也没人盘问,就顺利进城。

    进城向左拐,走了十几丈远,就是所谓的“十八家酒店”。

    这些酒店,就是专门收购城外来酒的商铺。这里的生意似乎很兴旺,几乎每家店前面,都至少停着一辆酒车。

    有正往店里卸酒的,也有从店里装了酒拉走的。

    十八家酒店没等走完,就是一个胡同,贾环牵着马进了胡同。

    胡同不太长,走到尽头就是高大的城墙。

    “三爷,我们到这里做什么”?

    “内急,你在这里等着,我进去方便一下”。

    贾环顺着城墙往里走,边走边观察城墙。

    这是巨大青砖砌成的的城墙,砖缝上有微微的凸起。

    那些偷运私酒的贩子,就是靠着攀爬砖缝,上了城墙。

    嗯,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不用费多大劲儿,就能上去。

    贾环虽然决定做私酒生意,但是他不打算总是自己去攀爬城墙。

    尽管他有攀岩的技巧,攀爬城墙不是难事。但这毕竟是危险的事情。

    不仅人身安全上有直接的危险,在他的前途上,也有危险。

    一旦私酒的事情败露,势必会牵连到贾府。

    到时候,即使摆平了官府,贾府也不会放过他。

    替代的方案有两个,一是他的功力恢复之后,用小搬运术运酒。

    不过贾环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方案。

    小搬运术只能搬运少量的物品和小件物品,自己喝酒,可以拘一些酒来。

    但是贩运私酒,要靠数量来取胜。大规模运酒,小搬运术就做不到。

    而且使用小搬运术非常耗费精神和体力,在费效比上很不合算。

    理论上可行,实践上并不具有可行性。

    另一个方案就是借助于外力。

    这个外力,就是灵类。

    贾环准备收服某个仙家,让它把酒运过城墙去。这样,贾环就只要在幕后操纵就行,不用自己亲自出面,冲杀在一线。

    至于收服哪个仙家,贾环现在还没有具体目标。

    不过他相信自己会找到合适的对象。

    观察清楚城墙的情形之后,贾环出了胡同。

    “钱槐,大金门那里怎么走”?

    一听大金门,钱槐就是一愣。

    大金门是长安城的风月区,城里大部分的青楼,都在那里。

    “三爷,你问这个做什么”?

    “听说那里很热闹,我去看看风景”。

    “三爷,不能去啊,要是叫老爷、太太知道小的领你到那里去,会打死奴才的”。

    “你怕什么,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再说了,大老爷,珍大哥,琏二哥,薛大哥,蓉哥儿他们,不也经常去那里”?

    你能跟人家比么?一是人家大了,二是人家有钱,你有钱么?去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只能过过眼瘾?

    “我只是听薛大哥他们说,那里好玩儿得很,就从街上一走一过看看,也不进去,你也知道,我没有什么钱,进去也没用,走吧”。

    “三爷,这个……”。

    “别废话,带路,再敢啰嗦,小心马鞭子抽你”。

    “走就走,凶什么”?

    钱槐嘴里嘟囔着,前面带路走了。

    一边牵着马慢慢走,贾环一边注意观察道路两边。

    去大金门风月区的第一个目的,是寻找不起眼的铁匠铺。

    他准备到铁匠铺里打造一些攀登城墙的工具,另外注意哪里有绳索卖。

    那些私酒贩子之所以从城墙上摔下来,除了技术、体力、心理素质等原因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适当的攀登装备和安全保护装备,只是凭着一股冒险精神,徒手攀爬城墙。

    这种方式,自然很容易出事儿。

    绳索,安全锁,绳套,头盔,专业的攀岩鞋,手套,锤子,岩石锥等工具,其实都是攀岩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了这些装备,才能提高攀岩效率,保证安全。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攀岩鞋、头盔等不可能弄出来。但绳套,安全锁,岩石锥之类的工具,还是能做出来。

    钢铁加工技术虽然还落后,但城墙砖也没有岩石那样的硬度,铁锥也堪使用了。

    这些东西没有现成的,贾环必须自己现场指导,铁匠才能做出来。

    这些东西,他必须在跟倪二摊牌前,都做出来。

    到大金门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将来要从这里的那些风月女子身上赚钱。

    装备也好,私酒也好,贾环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女人都爱算命,烟花女子手里比较有钱,是捞金的理想对象。

    贾欢准备从她们身上,赚到自己的启动资金。

第25章 痴迷人() 
贾环没等走到大金门风月区,就发现了三家铁匠铺,记在了心里。

    “钱槐,我想明白了,还是别去了,若是叫夫人和老爷知道,不光是你,就算是我,也要挨打。算了,还是回去吧”。

    “三爷,就在前面不远了,都走到这里,还是去看看吧”。

    贾环说不想去了,钱槐倒是不乐意了。

    我不想来,你非要来。眼看着就要到地方了,我也想去看看那些浪荡的姑娘们,可你偏偏又不去了。

    跟了你这样的主子,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看看人家兴儿、旺儿、茗烟,跟了好主子,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到了青楼,主子还给他们钱,自己也能找个姑娘乐呵乐呵,

    你可倒好,什么都没有,白白担个主子的名儿,连个奴才都不如。

    “既然如此,就去看看吧。等我将来有钱了,带你来搞乐”。

    哼,这一天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两人到了大金门,只是在街上转了一圈儿,也没进去,就打道回府。

    回到府里,贾环就开始抄写经书。正式开始对王夫人的反击战。

    叮嘱春雨和冬雪,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进屋打扰他,免得把经书抄错了。

    晚上的时候,也不用暖床,不用陪睡,只叫两个丫鬟在外屋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抄写经书。

    抄一会儿,就修炼元神出窍和搬运术,也不去拼命抄经。

    吃过饭的时候,金钏儿和彩霞又来了一趟,春雨说贾环正在抄写经书,两人说了些话就回去了。

    不久之后赵姨娘来了,听说贾环给王夫人抄写经书,不免又骂了一阵。嘟嘟囔囔走了。

    第二天,贾环打发钱槐到集市上把那坛子羊血拿回来。

    钱槐不疑其中有诈,很快取了回来,贾环就用羊血代替墨汁,抄写经书。

    照例是不让别人打扰,抄一会儿经书就练功。一天除了吃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晚上也是如此。

    这一夜,贾环屋子里的灯光始终亮着,丫鬟们都以为他抄了一宿经书没有睡觉。

    值夜的婆子们,也时常到贾环这里看看,发现屋里的灯光,确实亮到很晚。捅开窗户纸偷看,贾环也确实正在抄书。

    如此连续三天三夜,东西两府的人,几乎都知道贾环为了抄写经书,整夜都不睡觉。

    第四天一早,赵国基和钱槐来了。

    贾环也没吃饭,就带着两人出城,去了水月寺。

    一路上,贾环骑在马上,身体摇摇晃晃的,似乎在打盹。

    到了水月寺,又求见慧园师太。

    这回妙玉没走,就坐在蒲团上,冷眼旁观贾环和师父交谈。

    “慧园师太,如何才能看开?如何才能放下”?

    这是怎么回事儿?

    莫非此人心生遁世之意,有心向佛?

    见贾环如此问,妙玉在一旁心里嘀咕着。

    “心里无我,便是看开,放下。人之所以痴迷,就是因为心里始终有个我。什么时候心里没有了我,便是看开了,放下了”。

    慧园解释道。

    贾环又问道:“我是谁?谁又是我?亿万年前我在哪里,亿万年后我又在哪里”?

    慧园终于发现了不妙。

    这是怎么回事儿,不是你朋友要出家么?你怎么倒是先痴迷上了?

    “环三爷,你最近在做什么”?

    “哦,给母亲抄写经书,日日夜夜抄写,许多段落已经倒背如流,我给师太背诵几段,请师太指正”。

    贾环也不管慧园是否同意,就滔滔不绝地背诵起来。

    “停,环三爷,不要背了,你该回去好好歇息一下”。

    “谨遵师太教诲,不过,痴迷人有一事相求,还望师太成全”。

    “环三爷请说”。

    “师太这里有不少经书,能否借痴迷人几部浏览一下,看完后原样奉还”。

    “这个,嗯,环三爷,这就叫我为难了。我这里的经书,向来不外借,还请环三爷到别处去看看。贵府那里,也是各种经书都有,何不回府中找找”?

    “也好,谢谢师太指点迷津,痴迷人告辞”。

    看着贾环走了,妙玉凑近了慧园。

    “师父,这里哪里有经书不外借的规矩,你为何不借给他”?

    “唉,妙玉,你没见他神情恍惚么?他如今已经陷入痴迷之中。上回他说替一个朋友打听出家之事,如今看来,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他一个登徒子,行为猥琐,做事荒唐,在府里人见人憎的,谁都不待见他,他还会出家”?

    “唉,正是因为如此,才容易起了厌世之心,想求得解脱。他要借经书,我能借给他么”?

    “为何不借,或许他跟佛门有缘,不正好度了他”?

    “唉,妙玉,你以为谁都能入空门么?贾环若是出家了,贾府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还有什么体面”?

    “师父是说,他是不堪府里的排挤,才求遁世解脱的”?

    “妙玉,我何时说过这话了?你也从未说过这话。我们空门中人,一心修行,世俗之事,都是身外之物”。

    “哦,师父,我明白了”。

    贾环、赵国基、钱槐三人骑马往回走。

    往日里,贾环性子最是不耐烦,到了城外,多是纵马奔驰。

    今天却是一反常态,只让马踏着碎步,慢慢地走着。

    一边走,一边身体摇摇晃晃,一副昏昏入睡的样子。但是又不是真睡,嘴里念念有词。

    “我是谁,谁又是我,我在哪里?哪里有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痴迷人如何解脱”?

    然后又开始背诵佛经,嘟嘟囔囔的,赵国基和钱槐也听不明白。

    突然间,贾环身子一歪,从马上跌落在地。掉到地上,也不起来,不喊不叫,又嘟嘟囔囔地背诵佛经。

    “三爷,你没事儿吧”?

    两人急忙过来,把贾环扶起来。检查了一遍,见身上没伤,才稍微松了口气。

    “哦,没事儿。摔的不是我”。

    “三爷,摔的不是你又是谁”?

    “一副臭皮囊”。

    两人面面相觑,把贾环扶上马。

    贾环这回倒是不摇晃了,只是嘴里还念念有词。

    两人落在后面,小声嘀咕。

    “钱槐,我看三爷有点儿不对劲儿”。

    “是啊,我也觉得他有些反常。往日里都是没心没肺的,如今似乎恍恍惚惚,痴痴迷迷的。以往不到寺庙里来,这几天就来了两回”。

    “莫非是抄经书走火入魔了?我看他这样,倒是跟以前宝二爷犯病的时候,有些相似”。

    “怎么办,要不回府里跟主子说说?他虽然不招人待见,终究也是主子。若是在咱们手里出了事儿,咱俩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跟哪个主子说?是二太太叫他抄佛经的,若是说了,二太太能放过咱们”?

    “那可如何是好?若是隐瞒不报,将来也是个事儿啊”。

    “你俩在嘀咕什么呢?你们是不是以为我疯了?没事儿,我没事儿,就是有点儿困了,回去睡一觉就好”。

    一路上贾环似乎正常了,回到城里,在一个烧饼铺前面,贾环叫两人去给自己买糖人。买回来后,贾环又不吃了。

    回到府里,贾环果然就立刻钻进屋里睡觉。

    两人在一起合计了一下,决定今天就先不跟主子说。若是贾环明天还这样,就得跟主子说了。

第26章 来去无牵挂() 
第二天一早,赵国基和钱槐早早地来了,贾环已经起来,正在院子里面呆坐着。

    见到两人,说自己今天不出去,就在家里抄经文,叫他两人自便,不用在这里候着。

    两人见贾环神情虽然有些疲惫,眼睛也有点儿红,但说话正常,也不胡言乱语,心中稍安。

    但也不敢离开,就一直在院子附近转悠。

    就这样过去了一天,贾环也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松了口气,晚上放心回家。

    转眼间到了八月十四,这是抄经文的最后一天。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府里开始忙了起来。

    两人照例是一早就来了,这回没见到贾环,一问春雨,说贾环还没有起来。

    赵国基到底年长些,做事比较老成,心里就有些疑惑。

    “春雨姑娘,你进屋看看三爷,可别出了什么事儿”。

    “能出什么事儿?这几天也没有什么异常啊”?

    “你还是进去看看”。

    春雨进屋,转眼间就出来了。

    “三爷不见了,冬雪,冬雪,你看见三爷去哪里了么”。

    “没有啊”。

    冬雪一头雾水地过来了。

    “坏了,快出去找找”。

    几人刚出院子,就见贾环从东面过来。

    “你们急急忙忙的做什么?成何体统”?

    贾环训斥了一句,就不再理会几人,不过也没回院子,就向老祖宗上房的方向走去。

    “三爷,该用饭了,不要走了”。

    春雨喊了一句。

    “我在琏二哥那里用过了,你们不用管我,我在府里到处走走,散散心”。

    春雨和冬雪无奈,也就只好回屋,赵国基和钱槐跟了上去。

    此时正是府里的晚辈到老祖宗那里请安的时候,不时地就有主子、下人在老太太院子里进进出出。

    贾环到了老祖宗上房门口,见宝玉、袭人、麝月正在院子里,就向宝玉招手。

    宝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出来了。

    “环三弟,有事么”?

    “宝二哥,我有些疑惑,向你请教”。

    “环三弟,你可别开玩笑,我的学问,你还不清楚么?还未必如你呢,哪里能指教你”?

    “不是学问的事情。我问你,亿万年前我在哪里?亿万年后我又在哪里?我是谁?谁又是我?人生在世就是苦,如何才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如何解脱”?

    宝玉一下就愣了。

    这个环老三,平时没心没肺的,今儿个怎么突然打起禅机来了?

    “环三弟,这些事情我也难以回答你,你若是想知道,不妨到水月寺去,跟慧园大师探讨一二”。

    “我去过了,她不跟我探讨。对了,宝二哥,上次你跟金荣打架,我没帮你,心中颇感内疚。今日利用最后的机会,向你道歉”。

    “环三弟,此事休要再提,那件事情其实也不怪你,为此叫你受罚,我也过意不去”。

    “不行,必须道歉,否则今后就没有机会了。宝二哥,对不起。”

    贾环郑重其事的向宝玉鞠了一躬。

    宝玉最烦这些礼节,见贾环向他鞠躬,也就急忙向贾环鞠躬。

    院里的袭人和麝月见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心道平常只是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