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鬼传说-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说不过我,就开始人身攻击了吗上官秀啼笑皆非地看着气鼓鼓的唐凌。

    唐凌琢磨了片刻,咬牙切齿地威胁道:“如果你的火铳一支敢超过十两银子的话,朕就亲手抹了你的脖子。”

    “十两就十两吧,说起来,朝堂也该为贞郡出点血了。”现在国库里有那么多的银子,哪个大臣不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不输往贞郡,最后还指不定落入谁的口袋里呢。

    听上官秀答应得如此干脆,唐凌突然后悔了,觉得自己的价钱似乎开得太高了点。她小脸堆笑,拉着上官秀的胳膊,左右摇晃地娇声问道:“其实,还是可以再便宜点的是吗”

    上官秀一本正经地提醒道:“覆水难收,君无戏言”

    唐凌脸上的假笑顿时僵硬住,狠狠甩开上官秀的胳膊,扬着下巴说道:“你可以滚了。”

    上官秀转身刚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贞郡军近日要启程回往贞郡休整,我也向陛下告个假。”

    “你打算随军一同回贞郡”

    “正是。”上官秀说道:“目前贞郡的生产力仍有很大的不足,这次我随军回去,打算好好整顿一番。不然的话,别说一两年,即便五年十年,也生产不出十六个军团所需的火铳。”

    唐凌面色一正,收起玩笑之意,秀眉微微皱起,问道:“非要你亲自回去吗你应该了解你自己的处境,要杀你的刺客有多少,你心里也有数,一旦离开上京,谁能保护得了你”

    “即便我在上京,该遇刺还照样遇刺,并没有安全多少。”上官秀笑道:“回贞郡,我想我的处境反而会更安全一些。”见唐凌面露担忧之色,上官秀忍不住抬起手来,轻轻揉了揉她的香肩,说道:“不必为我担心,想杀我的人,千千万万,但真正能杀得了我的人,还绝无仅有。”

    “你的伤,不碍事了”

    “早就好了,你送我的金疮药,很好用。”上官秀露出真诚的笑容,两排整齐的小白牙也显得格外漂亮。

    看着他脸上耀眼炫目的笑容,唐凌有那么一瞬间心跳漏了一拍,人也有些晃神。

    过了片刻,她伸出双臂,喃喃说道:“抱抱我。”

    上官秀只稍微迟疑了一下,便走上前去,把唐凌搂抱在怀中。唐凌偏着头,脸颊紧紧贴着他的肩窝,在他耳边吐气如兰地低声说道:“答应我,安然无恙的回京。”

    “嗯,我答应你。”上官秀嗅着她发髻间的清香,心中暖暖的。

    上官秀和唐凌之间的爱情,从来没有过轰轰烈烈的惊天动地,更像是君子之交,平淡如水,但就是在这种国务私情的交杂当中,在似敌非敌似友非友的接触当中,在细水长流的交往当中,二人的心里都渐渐埋下了对方的种子,并茁壮成长起来。

    唐凌对上官秀,从来没有生出过真正的排斥感,同样的,上官秀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排斥过唐凌,也许在他二人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已经印下了对方的影子,只不过,谁都没有发觉罢了。

    在上官秀离开上京期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造访风国,他的出现,也给上官秀和唐凌之间的感情掀起一场波澜。这,是上官秀没有想到的,也是唐凌没有想到的。

    上官秀这次随军回往贞郡,一是整顿和治理贞郡,二是要处理沙赫事宜,其三,打完二次国战,贞郡军伤亡那么惨重,上官秀也需要给贞郡的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

    出于这些种种的原因,他必须得亲自到贞郡走一趟。

    。。。】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555章 荣归() 
贞郡军离开上京没多久,去往神池多日的该当也归队了。{我们不写,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网>;请大家!更新最快的这次该当是秘密出行,至于这么多天他究竟去了哪里,除了上官秀,再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次随贞郡军退回风国的还有不少南宁义军。

    在一次国战中,风军战败后,宁南义军没有跟着风军一同撤走,留在宁南,结果之后遭到宁南朝廷的疯狂报复,被杀者不计其数。

    二次国战后,宁南义军也都学聪明了,坚决不肯留在宁南,死活跟着风军一并撤回到风国。现在贞郡军要去往贞郡,两三万人的宁南义军也不离不弃的跟着。

    要如何处置这些义军,上官秀颇感头痛。

    留之无用。义军的战力与贞郡军相比,差距悬殊,双方的习俗传统生活习惯完全不同,格格不入,而且贞郡军将士深受上官秀种族主义的影响,瞧不起这些番邦异族。

    但对义军又不能杀,毕竟人家当初是帮着风军的,屠杀义军,以后风军再宁南作战,想招募义军,可就难如登天了。

    宁南义军对于贞郡军来说,如同鸡肋,弃又不能弃,留之还无用。上官秀和军中的将官们还特意讨论过此事,最后,是孟秋晨给上官秀出了个主意。

    柏渡亿下潶演歌馆砍嘴新章l节

    贞郡军有在沙赫屯兵的计划,既然要屯兵,就得建造要塞,现在不知如何安置这些义军,不如让他们去往沙赫建要塞。

    沙赫与风国相邻,也与宁南相邻,有想家的义军,随时都可以从沙赫回到宁南,贞郡军这边不强留,有不想回家的义军,贞郡军也不勉强,以后他们可以留在沙赫,在西卜城定居。

    所谓的西卜城,是风人和沙赫人以西卜山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一座城邑。

    贞郡军在这里,主要的目的是屯田,后来因为国战的关系,驻扎于西卜山的贞郡军被大批的抽调走,取而代之的是从贞郡涌入过来的百姓。

    贞郡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庄稼难以生长,而西卜山这里不同,四季如春,气候适中,所种的庄稼一年可以成熟三到四次,而且贞郡军还土地,贞郡的百姓自然是趋之若鹜,大批涌入。

    随着迁移过来的风国百姓逐渐增多,西卜山周边土地被大面积的开发。西卜山本来就是风国和沙赫的一个贸易中心,有很好的商业底子,现在农业又蓬勃发展起来,一座农商结合的大型城镇孕育而生。

    上官秀和贞郡军乐见其成,贞郡境内不宜种植庄稼,但西卜山一带却有良好的种植条件,而且西卜山本来就是己方打下来的土地,贞郡百姓来这里种植庄稼,再适合不过了。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殖民。而西卜山及其周边地区,则有幸成风国在本土之外的第一块殖民地。

    西卜城的诞生是顺其自然,没有人要刻意在这里一座城镇出来。西卜城内的居民,主要由风人和沙赫人构成,没有城主城尉,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是贞郡军的一名营尉。

    由于西卜城是一座新城,居民又都是移民过来的,不管对哪个民族,都不存在排斥感宁南义军到这里居住,再恰当不过,而且还能增加西卜城的人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贞郡军的粮食补给。

    贞郡军由上京出发,贞郡,行军月余,抵达西京。

    以刘允为首的上百名贞郡郡府官员出城迎接。西京,城内的景象可用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来形容。上官秀难得的没有坐在马车里,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缓缓前行。

    上官秀坐在战马上,一边行进,一边不时地向左右百姓挥手致意,引来周围百姓们山洪海啸般的尖叫和欢呼声。

    在贞郡,上官秀的威望之高,可谓是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怕是当年的圣武皇帝,在贞郡也没受到过如此热烈的欢迎。

    上官秀在贞郡三年间,给贞郡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尤其是锻造坊的出现,使得大批生活贫困的农民变成了有固定收入的工人,生活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另外,他在贞郡推行唯才是用政策,平民可以为官,彻底打破了士族门阀永远处于统治地位的格局,还有更令贞郡人兴奋的一点,上官秀在贞郡组建起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贞郡军。

    在一次国战中,贞郡军名声大噪,在二次国战中,贞郡军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大扬风国的国威。可以说上官秀的出现,不仅给贞郡人带来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实质性的改变,更给贞郡人带来了精神慰藉,带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扬眉吐气贞郡人拥有了更强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

    对上官秀的情感,贞郡人不单单是尊敬和敬畏,更多的是感激。

    上官秀亲民的抛头露面,可是让麾下的将士们紧张异常。

    暗旗影旗人员,大范围的扩散出去。暗旗人员乔装成形形色色之人,混于人山人海的百姓当中,影旗人员则登上街道两旁的房顶阁楼等高点,警惕地戒备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宪兵队于上官秀的前后左右布防,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人难以靠近,恐怕连只老鼠都钻不进去。

    只不过在如此严密的保护之下,仍有刺客欲图谋不轨,但在刺客动手之前,便被暗旗和影旗人员事先发觉,秘密处理掉了。

    整个欢迎仪式,表面上热闹非凡,一派祥和,上官秀的亲民和百姓们的热烈回应,表现出军民一家的景象,而实际上,则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全靠着暗旗影旗的准备充分,才没有让意外发生。

    等上官秀终于到郡尉府,负责保卫的将士们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当天,郡尉府内大摆酒宴,军中将士和地方官员,齐聚一堂,开怀畅饮。

    贞郡军的回归,不仅是荣归故里,同时还带来了贞郡发展所需的最的,钱。

    黄金三百万两,白银一万万两,这还只是从宁南国库所掠夺金银的三成,除此之外,贞郡军还在宁南民间掠夺了的金银和贵重物品,这些东西,原本都被埋藏在沙赫境内,现在随着贞郡军的回归,财物也都被挖出来,运回到贞郡。

    对于贞郡军的将士们,上官秀可是一点不手软,阵亡的将士,重金抚恤,受伤的将士,重金奖励,完好无损的将士,论功行赏,就算是寸功未立,最最底层的兵卒,每人也都分得了十两银子以上的奖赏。除此之外,贞郡退伍的老兵们,也都分到了银两。在上官秀这些都是贞郡军将士们应得的。

    他如此大规模的犒赏全军以及退伍老兵,在很大程度上也大大带动了贞郡的经济,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贞郡人加入贞郡军。

    贞郡军的编制恢复得很快,短短数日的时间,便有超过十万的新军填补进来,半个月后,编制差不多已填补完整的贞郡军,浩浩荡荡的离开西京,开赴沙赫地区,沙赫去操练。顺带手,帮着巴族,把几个仍冥顽不化坚持不肯与巴族合并的部落平灭。

    以贞郡军目前的战力和武器装备,与沙赫部落打仗,那真和操练演戏没什么区别,是锻炼新兵,增长新兵实战经验的一个好方式。

    贞郡军大张旗鼓地沙赫地区,还打着帮巴族统一沙赫的旗,这几乎是二次国战的重演。

    自贞郡军沙赫的那一刻起,宁南国内就开始到高度战备状态,恐慌情绪在民间迅速蔓延,宁南南方的百姓纷纷向西向北逃窜迁移,仿佛贞郡军随时可能从沙赫地区再次攻入宁南境内。

    要命的是,距离二次国战结束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贞郡军的兵力从二十万又恢复成四十万,四个军团又变成了满编制,而且火炮火铳全面列装,整体战力有增无减。

    现在一听到贞郡军这三个字,宁南朝廷那边都为之头痛,感觉贞郡军简直就是己方的克星,普天之下,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这么愿意打仗的,没完没了的去征战,而贞郡军自身又象打不死似的,不管被歼灭掉多少人,很快又能恢复鼎盛。

    这太要命了。在贞郡军沙赫不久,连那么强横的宁南朝廷,也不得不派出使节,去往风国的贞郡,拜见上官秀他休战。

    正常情况下,偌大的宁南,还不至于会恐惧贞郡军这么一支四十万人的军队,只是现在宁南的国策发生了改变。

    经过两次国战,宁南朝廷意识到己方欲吞灭风国的计划不现实,也实现不了,宁南朝廷迅速改变了国策,把向东进军的目标转成了向北进军,瞄准了北方的杜基。

    杜基是一个大国,与贝萨风国宁南皆有接壤。杜基人和贝萨人属同文同种,和风人与宁南人的关系类似,但在国力上,杜基与贝萨相差悬殊,数百年来,杜基被贝萨先后吞并过三次,但每一次被吞并后,杜基人又奋起反抗,打跑贝萨人,争取到**。眼下,贝萨已把囤积于风国边境的大军回撤,目标又自然而然地又转向了杜基,而杜基也意识到贝萨欲对自己图谋不轨,不肯坐以待毙,秘密派出使者,分别出访宁南和风国,并同时向两国朝廷做出承诺,只要肯援助杜基挫败贝萨的进犯,杜基愿意做属国。

    的话:

    月底了,书友们有票投票啊,不要再留着了^^

    。。。【!,。

第556章 出使() 
别人和贝萨人属同一种族,但两者之间的仇恨极深。|每两个看言情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注册过°网的账。数百年间,杜基人倍受贝萨人的欺凌,被贝萨人屠杀的杜基人和被贩卖为奴的杜基人,不计其数。

    对贝萨人的仇恨,杜基人已经深深刻进了骨子里。杜基还开了一个先河,在天下诸国当中,它是唯一一个把敌国国名明确写进国歌里的,而得此‘殊荣’的,正是贝萨国。

    通过杜基宁愿去做风国或者宁南这些外族国家的属国,也不肯被贝萨吞并,由此也能两国之间的仇恨之深。

    对于帮着杜基人打贝萨人这件事,风国朝廷的兴趣不大,风国自身都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还未恢复国力,哪还愿意去管杜基和贝萨之间的那些破烂事。风国朝廷当着杜基使者的面,很干脆也很明确的拒绝了杜基提出的请求。

    宁南朝廷的态度则与风国截然相反。宁南早就觊觎北方那片辽阔的土地,只是一直苦无机会插手,现在杜基主动来求援,而且还承诺愿意做宁南的属国,这让宁南朝廷意识到己方的机会来了,拿下杜基国这么一大片领土,与贝萨撕破脸也是值得的。何况,国与国之间从不存在永远的朋友或者盟友,贝萨的存在,对于宁南自身来说,也是个莫大的威胁,削弱贝萨,乃至最终灭亡贝萨,是完全符合宁南自身利益的。輸入字幕網址:heiyaПge·觀

    在种种的考量之下,宁南朝廷接受了杜基的求援,宁南中央军开始大规模的向北方集结,于杜基边境屯兵。

    可偏偏在这个关健时候,四十万众的贞郡军浩浩荡荡沙赫地区,似乎要重演二次国战的那一幕,宁南朝廷又怎能不慌,就算长孙怀德心里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最终也只能派出使者去找上官秀求贞郡军停战。

    宁南使者突然造访西京上官秀颇感意外,他觉得宁南早已视自己为死敌,除掉自己,宁南的伪皇帝长孙怀德都能开出赐侯爵位赏黄金万两的条件,他们双方之间,实在已无话可说了。

    对于宁南朝廷的举动,上官秀还是蛮好奇的,在郡尉府内,上官秀接见了宁南使者。这一次宁南来使的身份不同寻常,使者名叫辛继成,出身于宁南传统士族大门阀的辛家。

    在宁南,辛家是与君家齐名的大家族。君家的家族军以骁勇善战著称,辛家的家族军则以耳目遍天下著称。

    辛继成出身于辛家嫡系一脉,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现已是外务府的副使,用现代的名词来解释,他的职位是外交部的副部长。

    宁南朝廷派出这么一位位高权重且又是贵族豪门子弟的辛继成出使风国贞郡,可见他们对贞郡军的重视以及忌惮程度。

    辛继成年纪轻轻,人长得也精神,修长,面如冠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鼻如玉柱,口似丹珠,男生女相,俊美非凡。

    上官秀见到他的时候,也辨认了许久,才确定他并非女扮男装。

    辛继成在上官秀面前表现得落落大方,拱起手来,躬身施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在下昊天辛继成,拜见风国镇国公上官大人。”

    站于一旁的广獠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他一番,咧着大嘴哈哈大笑,问道:“你们宁南可是没人了吗?竟然派一姑娘家来做使者,也不怕丢人现眼?”

    周围众人闻言,也都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在场的只有上官秀和孟秋晨没有笑,前者能来,生得貌美如花的辛继成不是女儿身,孟秋晨则是对宁南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辛家的三公子辛继成是何许人也,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辛继成是很讨厌被人误认成女人的。

    辛继成转头獠,问道:“阁下可是贞郡军中的獠将军?”

    “正是!”广獠挺着胸膛,扬着下巴,傲然说道。

    辛继成一笑,说道:“素来听说獠将军熊勇善战,有万人不敌之勇……”广獠听到这里还挺得意的,腰板挺得更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