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景象几乎瞬间摧毁了所有人的勇气——他们知道rì耳曼人人多势众。他们知道rì耳曼人骁勇无匹,但他们可从来不知道rì耳曼人还能将这些不该存在于人间的妖魔叫来助战。
只迟疑了一个瞬间,阿罗布洛及斯人便立即分成了两拨——歇斯底里的咆哮着迎着那些妖怪冲上去的勇士,和惊慌失措的大叫着逃离战场的懦夫。
高卢人的阵列因为这样的分歧而变得七零八落。而rì耳曼战士则抓住机会果断的突前,并迅速的将敌人的阵列冲杀得越发的散乱。
与此同时,阿洛尤斯和他的骑兵队已经接近了阿罗布洛及斯人。
伴随着锐利的哨声和长枪撕裂**的声音,骑兵们的长枪贯穿了第一个阻挡他们的敌人,紧接着将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钉在一起。
而这个时候,感受到骑枪上分量增加的骑兵们已经齐齐松手放开了骑枪,抽出了佩剑,朝着迎面而来的高卢人劈了下去。
因为涉及到万尼乌斯对他们的评价。阿洛尤斯特意将自己麾下最优秀的那个百人队放在了最前面。所有的骑兵都是早在阿洛尤斯追随万尼乌斯之前就已经成为阿洛尤斯随从的年轻人,不止经验丰富而且勇力过人。
这时候,看到那些胆敢前来挑战自己的敌人,突击骑兵们便毫不留情的策马直冲过去。挥起手中的宝剑狠狠的向下劈砍,格开刀剑,砍断枪矛,破碎盾牌,斩破头颅。刺穿躯体,如同山林间行进的旅人劈来拦路的灌木荆棘一样把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砍倒。
一百名骑兵对于上万的高卢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给高卢人足够的时间整顿队伍,这些骑兵即便再怎么武勇。也很快就会被为数众多的敌人围困起来,并在围攻之下败亡。
但从一开始。突击骑兵就不是用于和步兵对攻的——在让骑枪发挥了他们的功效,刺杀了至少两名敌人之后。突击骑兵们便一边不住的劈砍着敌人,一边拨马转向,跟着溃逃的高卢人一齐向他们后面杀了出去。
而在那些仍旧胆敢向怪物们进攻的高卢战士们愤愤不平的准备追杀“逃跑”的怪物时,第二个百人队的突击骑兵再次杀到。
面对严重超长的骑枪,阿罗布洛及斯人除了挺身受死之外,别无他法。而在完成冲锋之后,突击骑兵则再次转身拉开,为后方的同伴让开冲锋的通道。
如果是训练有素队形紧凑的步兵阵列,仅仅是在突击骑兵试图拉开的时候发动反击,就足以让万尼乌斯的突击骑兵部队损失惨重——和后世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帝国的国王不同,万尼乌斯麾下的禁卫军团战士,每一个都是极宝贵的。
不幸的是,从一开始,阿罗布洛及斯人的队伍就是正面朝向rì耳曼人步兵的。
更加不幸的是,因为使用的是刀剑和战斧,高卢战士们需要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因此站得比较松散。
最终敲定战局的,则是突击骑兵罩袍上那些混乱和艳丽的sè彩,以及空心长枪上附带的小哨在冲锋时发出的哨yīn——这样怪异的敌人,粉碎了不少阿罗布洛及斯人继续作战的勇气。
因而,当第五波突击骑兵狠狠的将他们的长枪刺进面露惊惶的高卢人的胸膛,并让喷涌的鲜血在长枪刺出的瞬间呜咽了哨声的时候,溃败终于爆发了。
原本不过是十几个,几十个人的后退、闪避,而现在则变成了上百乃至几百人的大面积逃窜——那些离怪物们最近的步兵率先忘记了他们的身份,互相推搡着四散逃窜,试图离那些可怕的怪物远一些,而离得远的虽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也显而易见的迟疑和动摇起来。
紧接着,第六波、第七波骑兵继续深入,如同铁匠手中的重锤般狠狠的击打着阿罗布洛及斯人的阵列——而这阵列在之前的溃逃者的影响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继续,继续!”尽管敌人已经发生了溃败,但突击骑兵的百夫长们仍旧挺着长枪,毫不迟疑的大喊着,继续发动冲锋——阿洛尤斯之前已经说过,万尼乌斯给他们的目标是碾过整个高卢人的阵列。
与此同时,rì耳曼人的步兵们却默契的停住了脚步,并没有向往常一样追杀溃兵——除了需要给骑兵让开冲击通道之外,他们的统帅也私下和他们交代过,击溃敌人是rì耳曼人的事情,而追杀溃兵的任务是厄尔维几人的。
这自然也是万尼乌斯私下里的小安排之一。
厄尔维几人私下和rì内瓦人的小动作,万尼乌斯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而对厄尔维几人的小心思,万尼乌斯也能猜到几分。
平心而论,这四族抱成一团对万尼乌斯并没有什么坏处,但前提是这四族不会做什么蠢事——比如认为四族实力足够强大,可以在万尼乌斯对抗凯撒的时候背后捅上一刀。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意外因素,万尼乌斯自然要给四族联合稍微下上一点小绊子——万尼乌斯之前已经说过,希望能够全歼这一支阿罗布洛及斯人的军队,但真等到阿罗布洛及斯人的军队大溃败之后,他却不会立即追击那些溃军,而是让厄尔维几人去追击。
要知道,今天这场战斗,由于他的邀请全体rì内瓦首领都会在一旁观看。
当他们看到rì耳曼人都已经放过了那些溃败的同族,之前还表示希望能和他们同心同德的厄尔维几人却在卖力的追杀,会怎么想?
至于厄尔维几人追杀不卖力什么的,万尼乌斯才不会在乎呢——多和少只是量的差别,但有和没有就是质的差别了。
到时候,就算厄尔维几人和阿罗布洛及斯人解释,对方也不可能跑来找自己对峙,这种事情只怕是越解释越不清楚……
因此,尽管意犹未尽,但rì耳曼人的步兵们还是在各自百夫长的喝止下及时的停住脚步,放任溃逃的敌人从面前跑开。
而紧接着,突击骑兵的队伍再次一波接一波的从他们面前掠过。
因为站在山顶的城墙上,rì内瓦的首领们看得比底下的同族们更加清楚——他们清楚的看到了同族的骑兵部队是怎么同时在两翼被击溃,并被驱赶出战场的;他们清楚的看到了中间的步兵序列是怎么被rì耳曼人的军队顶住,并几乎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杀死上千人的。
而现在,当看到那些五颜六sè的怪异骑兵们突然出动,摧枯拉朽般横掠过战场,让之前虽然已经动摇却还能一战的步兵队伍如同烈rì下的积雪般消融的时候,所有的首领们都忍不住的战栗起来。
“尼米多娜啊!那是些什么人?”
“或者他们是些怪物?”
“那些是rì耳曼人的骑兵吗?”
“他们是万尼乌斯从冥界召来的怪物吗?”
看着那些即便离得这么远,也显得sè彩斑斓而且刺眼的怪异骑兵转眼间便横扫了大半个战场,所有的首领都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商议起来。
同时,他们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极大的庆幸——幸亏他们及早躲进了要塞里,不然他们要怎样和这样一群怪物抗衡呢?
而且,显而易见的,万尼乌斯的军队并不打算赶尽杀绝,而仅仅满足于驱散了那些士兵——自然,愚蠢的挡在那些怪物般的骑兵冲击道路上的人,那是任谁也救不了他们了的。
等到一波又一波的骑兵完成了冲锋、拉出、绕回到大队的后面跟随、再次冲锋的过程,并顺利的和rì耳曼人右翼的骑兵部队会合之后,观战的rì内瓦首领们也终于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样无望的战斗总算结束了,那些他们的同族战士虽然肯定给吓破了胆子,但好歹保住了xìng命。
但是,紧接着,所有的首领便惊讶而且愤怒的瞪大了眼睛——就在他们以为战斗已经结束了的时候,之前追击逃窜骑兵的厄尔维几骑兵和步兵回来了,而且毫不留情的对那些溃逃的阿罗布洛及斯人展开了屠杀……(未完待续。。)
s
033 援军的到来
尽管厄尔维几人已经竭尽所能的追杀溃军,但面对数以万计四散逃窜的阿罗布洛及斯人,区区几千疲兵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到最后,大部分的阿罗布洛及斯人都成功的逃离了战场,保住了xìng命。
而这个时候,rì耳曼人已经将他们接战部分的战场打扫完毕,不止收起了那种超长的、能够发出怪异哨声的骑枪,甚至连突击骑兵们的罩袍、马具也都收了起来。
虽然之前万尼乌斯许诺说厄尔维几人所杀死的人的武装全部由厄尔维几人自行分配,卢瑟还是丝毫也高兴不起来——在看到rì耳曼人没有对溃兵展开追杀的时候,他就知道,厄尔维几人又掉进了万尼乌斯的陷阱。
但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的军队是万尼乌斯前一天对他的要求,他也是和所有的首领乃至武士们这么要求的,临阵收拢部队停止追杀溃军多少有些来不及。
更何况,万尼乌斯对他的坑害,并不是什么yīn谋——卢瑟担心,如果自己在发现自己掉进了万尼乌斯的陷阱之后立即下令停手,那么很可能rì耳曼人就会立即连溃军带厄尔维几人一起杀了也说不定。
所以,对于万尼乌斯的小陷阱,卢瑟只能瞪着眼睛跳下去——不必说,就算rì内瓦人并不追究厄尔维几人的行动,两族之间的裂痕也势必就此产生,从而无法象卢瑟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和谐。
在完成了打扫战场的事情之后。万尼乌斯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安然回到营垒里救治伤员、整顿队伍。
同时,万尼乌斯再次找到了rì内瓦贵族们,希望他们能够派出使节,说服剩余的阿罗布洛及斯人投降。
趁着rì内瓦及附近地区的贵族们派出使节,去向那些刚刚被rì耳曼军队打得丢盔卸甲的同族劝降的同时,万尼乌斯也对那些即将被劝降的人伸出了橄榄枝——这一次,阿罗布洛及斯人所交出的少女们,将被嫁给rì耳曼青年公社中的孟杜皮青年。
这一要求,虽然没有和孟杜皮人商量过,却是经过万尼乌斯深思熟虑的。
最开始的时候。万尼乌斯曾经打算效仿罗马,在被征服的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军营,以此统治当地人。
但是,在具体的考虑了rì耳曼人的文明发展程度之后。万尼乌斯放弃了这种不合时宜的想法。
和文明和武力同样高度发达的罗马不同,rì耳曼人的武力也许更胜一筹,但文明程度却远远不及。
如果是罗马在各地设立殖民地,那么对于那些文明程度不如罗马的“野蛮人”而言,毫无疑问能够起到示范点的作用——罗马人那jīng美和奢华的生活对于当地贵族而言毫无疑问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足可以让当地人主动向往和期望能够成为罗马的一员。
而对于那些顽固的死硬分子,则有罗马人在当地的军营予以防范和镇压。
但是,rì耳曼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虽然在万尼乌斯的主持下rì耳曼人已经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茹毛饮血向着丰衣足食转变,但毕竟才发展了几年时间,离真正的物资丰富生活富足都还差得远。就更别提什么jīng美奢华了。
因此,如果rì耳曼人在各地建立殖民地,除了让当地人觉得“这真是一群粗鄙的野蛮人”,并且让rì耳曼人对当地人的富足生活产生向往之外,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效果。
当然,rì耳曼人和诸如高卢人,乃至罗马人相比,并非没有优势——集体的、专业的农业生产,以及圈养牲畜的做法,对于高卢人乃至罗马人而言都是先进很多的。
但这是rì耳曼人所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在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万尼乌斯不但不可能推广到被他征服的土地上,反而要尽量保密,使rì耳曼人长久的保有生产力上的优势。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最终万尼乌斯得出的结论就是。除非经历个三五代人,使rì耳曼人在人口、物资储备、生产技术、生活水平上都获得足够大的优势。否则仓促的扩张是不符合rì耳曼人的长远利益的。
于是,更加合适rì耳曼人的做法,就是和那些在武力上比rì耳曼人弱小,而在文明程度上则略微胜过rì耳曼人的,同样受到罗马人欺压的民族结成同盟,甚至扶持起亲rì耳曼的卫星国,比如比尔及联合王国,比如未来的不列颠王国。
而对于高卢,万尼乌斯的计划也是相同的。
而且,考虑到自己恐怕没办法一次xìng摧毁罗马,在rì耳曼王国和罗马共和国之间扶持起一个亲rì耳曼的卫星国作为战略缓冲区也是势在必行的。
开始的时候,万尼乌斯在计划着以厄尔维几人为核心,将塞广尼人、波伊人、阿罗布洛及斯人,以及周边的一些小部族诸如什么都林忌、劳拉契之类的,统和在一起,建立一个南高卢王国,作为rì耳曼王国的南部缓冲区。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厄尔维几人表现得太过活跃,让万尼乌斯感觉有些不放心。
这样,他就想起了曾经被他拯救出来,而如今除了部族名字和高卢人的血脉之外,几乎什么也不剩的孟杜皮人。
让孟杜皮人成为南高卢王国的领袖,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孟杜皮人之前人丁稀少,但如今几乎所有的青壮也都已经成为了优秀的战士,作为南高卢王国的领袖可以保证这个缓冲区不至于在罗马人的侵攻下一触即溃。
而孟杜皮人和万尼乌斯麾下禁军之间广泛的姻亲,尤其是威利娅和自己的婚姻关系,也可以确保这个王国的忠诚度。
除此之外,孟杜皮人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也足以确保这个王国里的其它部族就算对孟杜皮人有所不满,也不会做出些什么蠢事——总的来说,由孟杜皮人成为南高卢王国的领袖,从各方面讲都比厄尔维几人可靠多了。
在派出劝降和“求婚”的使节之后,万尼乌斯就带着rì耳曼战士开始对rì内瓦的市镇进行简单的扩建——除了要迎接接下来到来的诸行省野战军团之外,万尼乌斯还打算将rì内瓦作为未来的南高卢王国的首都。
与此同时,万尼乌斯也要求rì内瓦人和厄尔维几人派出劳力,在罗唐纳斯河上将之前的浮桥之外,再建设一座能够顺利通过大军的木桥。
不过,万尼乌斯并不打算对“高卢人的传统”做太多干涉,因而只是在rì内瓦市镇之外额外建筑了一座大军营。
等他完成修筑军营的工作之后,三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到了第四天上午的时候,rì内瓦的贵族们带着其它地方上的阿罗布洛及斯贵族们来到了万尼乌斯的军营之外,等待万尼乌斯的召见。
与此同时,美因茨和特里尔两个行省的野战军团也渡过了罗唐纳斯河,出现在了万尼乌斯的军营外。
在让始终一副贵族范的阿洛尤斯负责设宴款待高卢人的使节们,万尼乌斯表示会在午饭后接见高卢首领们,之后亲自出营会见了来自两个最亲近行省的野战军团。
两个野战军团全部是步兵,刨除司令官、千夫长、百夫长和战地观察员之外共有两万名战士——尽管就战斗力和数量上都不如禁卫军团,但这支队伍也使万尼乌斯有了巨大的底气。
在热烈的和两个野战军团的司令官拥抱之后,万尼乌斯对他们能够及时到来表示了感谢,之后要求这两个军团分别卡住两个关口——美因茨野战军团需要在莱茵河边靠近厄尔维几人这一侧扎营,确保大军通向本土的道路畅通并确保厄尔维几人不会耍花招;特里尔野战军团则要驻扎在rì内瓦,确保阿罗布洛及斯人的忠诚——同时,这两个野战军团的物资补给,都将由当地的高卢人提供。
除此之外,美因茨人还表示,来自卡狄、巴达维、邓科德里、乌西彼得斯和马克曼尼的野战军团也已经进入了美因茨地区,估计一两天之后就会到达。
这个消息让万尼乌斯jīng神大振。
按照他的计划,这些野战军团将会南下,前往阿尔卑斯山口并封锁那一带,以便阻断西班牙和罗马本土的陆路联系。
之后,万尼乌斯自己会亲自率领禁卫军团和盟友部队,夺取马西利亚——也就是rì后的马赛——再前去西班牙找凯撒决战。
对于万尼乌斯而言,击败了凯撒和他麾下的jīng锐老兵军团之后,整个rì耳曼、高卢和不列颠地区就不再为罗马人所有——在失去了大量的老兵军团之后,罗马短时间内也将无法训练出新的军团和自己抗衡,而等到罗马训练处新的军团了,rì耳曼人的诸多盟友也基本上能够自立了。
更何况,凭借自己在罗马埋下的那几处伏笔,到时候罗马人会不会继续敌视自己还在两说呢。
然而,万尼乌斯并没有高兴多久——在交代完正经事之后,来自美因茨的使节给他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