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黑龙骑士团”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阿特伯里军的整个队型已经破碎不堪,将士们已经抛下手中的武器,开始四散而逃,希望能够躲过死神的召唤。
面对溃败的敌军,李宇轩也没有过于紧逼,毕竟自己这方面的人数不多,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胜利是他求之不得的。李宇轩指挥着他的下属向前继续突进,在经过半个时辰左右的厮杀,终于与苏米的部队汇合到了一处。
另外一面由李放率领的一千“黑龙骑士团”所遇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在李宇轩,苏米两军汇合约一刻钟后,也突破了敌人了战线。三支部队终于按照战前预定的方案汇合到了一处。
战斗到了现在,阿特伯里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军心士气,四散溃退,战场形势完全转到李宇轩军的手中。而当郎中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策马奔至李宇轩面前时,李宇轩知道他已经取得了自己军事生涯中的首场胜利。那颗首级不是别人,正是阿特伯里骑兵的统领将军戈麦斯。
身为一军指挥的戈麦斯,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战场上输给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征战沙场十余年的他会死在一名第一次上战场的二十岁新丁刀下。
阿特伯里两万骑兵,战死疆场者一万三千七百三十一名,伤者三千二百二十八名,伤亡总数为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九名,被俘虏的有两千九百六十九名。逃回布林关的仅有七十二骑。
苏格尔方面伤亡一千五百七十三名,其中“黑龙骑士团”伤亡仅为一百零四名。
双方伤亡比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在惊叹李宇轩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同时,亦可见“黑龙骑士团”的攻击威力。
通过这场战斗的胜利,李宇轩确立了自己在军中至高无上的威信。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则是年仅二十岁的郎中,在斩下阿特伯里军骑兵总指挥官戈麦斯的首级后,他开始得到李宇轩的信任和重用,并以“血刀之名”扬天下。
同样是这场战斗,李宇轩改变了洛水平原的军事态势,以此为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开始由阿特伯里一方转向李宇轩。
两万骑兵的覆灭,对阿特伯里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三分之一的兵力被消灭,更重要的是其机动部队的丧失将直接影响到以后阿特伯里军的军力调配和部署。而在部队的机动性上,李宇轩一方无疑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帝王历173年11月23日,正在行军途中的里梅尔收到了前方斥候的战报。上面的数字简直令当了一辈子军人的里梅尔不能相信这是一个事实。两万骑兵全军覆没,统领戈麦斯将军亦战死沙场。但随后而来的两份战报也同样证实了这是一个无庸质疑的现实。
两万阿特伯里士兵,两万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里梅尔双眼湿润了。但他毕竟是一名征战多年的老将,是阿特伯里此次远征的总指挥,他要为剩下的近四万名将士的生命考虑。
清醒后的里梅尔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继徐守义之后,自己面前又多了一个可怕的对手,甚至比徐守义更为可怕。如果自己大意轻敌,很有可能会使此次阿特伯里的远征功亏一篑。
当日晚,里梅尔的两万多步兵抵达德诺镇,部队原地休整,同时派出斥候前往苏格尔,以便掌握对手的实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回到苏格尔的李宇轩并没有和他的将领一起庆祝胜利,而是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中。
此刻他面前桌上放置的正是盘龙古剑天龙的镇国之剑。
也就在昨晚,这柄剑在他手中夺走了几百名阿特伯里士兵的生命。在回苏格尔的路上,自己一直都在思索这是一把怎样的剑,竟然能控制人的心神。
从昨晚李宇轩用此剑砍下第一个敌人的首级时,他就觉察到附在此剑上的凌厉杀气,其气势甚至超出了自己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斗气。每斩杀一名敌人,李宇轩就觉得剑上的杀气重了一分。到后来,已经不是李宇轩在挥剑斩杀敌人,而是剑本身在引领着自己不停的制造杀戮。虽然李宇轩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只是几近麻木的在战斗,但其心灵深处的那一点意识依旧保持清明,没有受到剑本身杀气的影响。
当整个战斗结束,李宇轩举起手中剑与众将士欢呼胜利之时,他身边的李放等人都发出惊呼。盘龙古剑原先黯淡的剑身一片腥红,而剑身上的那道龙形血纹更是仿若有血液在其中流动一般,光辉四射,夺目异常。
沉思的李宇轩再次握住剑柄,拔出近五尺的剑刃,此刻的盘龙古剑又恢复成本来面目,变得黯淡无光。但李宇轩的感觉却已不同以往,整个剑身竟然颤动起来,发出“嗡嗡”声。时至今日,李宇轩才知道,为什么常人无法使用盘龙古剑,如果不是有神龙心诀于之相辅相成,恐怕会被盘龙古剑夺去心神,成为无思维的杀戮机器。
随着盘龙古剑的杀戮,或者说李宇轩不断的杀戮,人与剑越来越合拍,慢慢地,人与剑融合在一起,散发出让人无法逼视的霸气,这也是李宇轩无形中心境的改变,这和神龙心诀是否也有关系?
第四十二章
“做为一名指挥官,不论你手中掌握了多么强大的军队,你也绝对不能轻视你的对手。但过分的小心谨慎有时也会导致战机的错失。”
这段话是李宇轩在“戈瑞尔平原战”后的第二天,即帝王历173年11月23日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说的。
的确,如果里梅尔在得知“戈瑞尔平原战”后不存疑虑,继续向苏格尔逼近,那经过一场苦战的李宇轩军绝对无法抗击其进攻,必将选择撤退一途。而一旦阿特伯里军占领苏格尔,整个王国北部地区战事的主动权又将再次回到阿特伯里军手中。在失去后勤保障与心理依托后,李宇轩的军队将陷入相当不利的境地。但里梅尔显然错失了眼前这个最好的机会,同大多数人一样,他选择另一条道路,从而使得李宇轩的部队得到了充足的休息。
在阿特伯里军遭受挫折而停滞不前的时候,李宇轩手下的将领们也被一个料想不到的问题搞的焦头烂额。
近三千名的俘虏不但挤满了苏格尔的监狱,而且连许多被弃的民居也改成了“临时收容所”,因此增调了大量的兵力看守这些俘虏。同时,他们也要吃饭,每天消耗的粮食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李宇轩的将领就这个问题的处理分成两派。
一派以李放,苏米为首的主张全部坑杀,以威慑敌军。
另一派则以唐旭,李宇扬,郎中为首的年轻将领主张放人,对敌人进行攻心战术。
两派之间争执不下,最终将问题摆到李宇轩面前,以便有个最后决定。
而李宇轩很简单的一句话就彻底的解决了这个众将争执不下的问题。
“我的粮食不是用来养饭桶的,但我也不喜欢制造无谓的杀戮。”
于是,那三千名俘虏在被收缴了盔甲和兵器后,带着饥饿被赶出了苏格尔。
他们的目的地即是离苏格尔有两日行程的德诺镇。
如此的冰天雪地,三千多名饿着肚子,衣裳单薄的“流浪者”为了一线生存的希望在苦苦的支撑。而其中最后到达目的地的,只有五百三十名,其余的人都倒在了途中。
这一着使得原本就士气低落的阿特伯里军形势更为严峻,军中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厌战情绪。特别是一些下层兵士,屡屡出现逃兵的现象。
同时,军纪也是一落千丈,德诺镇就是一个娱乐业十分发达,妓院酒馆林立的地方,士兵们喝酒闹事打架的事件每天都有几十起。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搞得里梅尔精疲力竭。明知再不打一场胜仗鼓舞一下士气,部队就很难带下去。可是现在的情势还是不明朗,在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后,冒冒然与敌方交战又怕再输一场。到那时,自己的这支军队就真的垮了,这次阿特伯里的远征也就彻底失败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形势,作为一名统帅的里梅尔真可算是进退两难。
于是,原本战事最为紧张的王国北方,就这样一下子陷入了莫名的平静。
双方军队的驻地仅仅相隔两天的路程,但却在未来的七天中没有发生一起战事,连小规模的冲突都没有。
就在这漫天飞雪的冬季,帝王历173年的11月在随后的一片平静中结束了,但随之而来的12月呢?还会不会继续这样平静下去?双方的军队依旧僵持在那里,固守着属于自己的战线吗?
部队的情况或许有好有坏,但双方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不论是李宇轩还是里梅尔,都在不停的思索着整个战场的局势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他们谁都不愿意将这场战事拖到第二年。这就注定了帝王历173年的12月,必将成为双方决战的月份。
只是所有的人都没想到,发生在这个月中的第一场战事的战场,不是在王国的北方,而是南方。
※※※
帝王历173年11月25日,在克菲尔德城破后的第五天,也是卡罗尔的两位王子被“盗贼”所杀的第三天,早已驻扎在边境的凤翔第一军团三万四千名士兵在其军团长,也是凤翔王**务尚书风少君的率领下,越过了国境线,向原卡罗尔王国的都城克菲尔德前进。
也就在同一刻,隐藏在其后的一支神秘部队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从另一个方向突入卡罗尔的国境。
12月2日,在经历了几场小的战斗后,凤翔第一军团终于到达了克菲尔德,而巴斯尔的两万多骑兵也在城外列好了阵势,静待其到来。
其实,放弃克菲尔德坚固的城墙而与凤翔的步兵军团对决城外,做为巴斯尔一方的统领将军皮卡也是被逼无奈。
凤翔王国地处大陆南部的最南端,虽拥有广阔的平原,但那都是由海水经千万年冲刷而形成的,其间水道纵横,根本不利于大的骑兵军团运动作战。因此,从凤翔建国以来,除斥候部队外,凤翔的军队中始终没有骑兵的编制。
但这并不表示凤翔的军队实力就弱于其他国家,在攻守城池方面,凤翔的步兵军团如果称为大陆南部第二,那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步兵军团敢称第一。
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皮卡将战场转移到城外,将原先的城池攻防战变为一场平原阵列战。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逼开敌人善于攻城的长处,一方面也是想发挥自己骑兵在平原作战中的优势。
战斗一开始,皮卡就利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与较高的机动性,频频从正面对凤翔紧缩的步兵阵形进行冲击,但收效不大。
虽然在平地作战中,步兵明显弱于骑兵,但凤翔二百五十多年的步兵军团在对付骑兵的平地作战方面可是花了相当多的精力,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抵御平原骑兵冲击的阵法。
首先是位于阵列最前面的盾牌,高达一人左右的巨型盾牌在凤翔的阵前竖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在其后面的则是手执近五丈长枪的长枪部队,用以延缓和阻挡敌人骑兵的冲击速度,并在盾牌的掩护下杀伤敌人骑兵。
再后面则是短弓手,在敌人骑兵的速度因长枪部队的阻击而放慢速度的时候,用以近距离杀伤敌人。紧随其后的则是长弓手,用来射杀远处阵容整齐的骑兵攻击队列。最后是人数众多,也是凤翔最值得骄傲的铁甲重装步兵,他们是决定最后胜负的的力量。而在整个凤翔步兵军团战阵的外围则是有长弓手和短弓手组成的混合部队,如果对方想从两面与会包抄,必将使自己的骑兵置于其杀伤范围之内。
在激战了一个上午后,皮卡在下午改变其单从正面冲击的单一战术,而该为从正面和两翼同时冲击敌阵,想将凤翔的步兵阵形断为几截,最终趁乱歼灭之。
但从两翼进攻的骑兵先是在敌人训练精良的长短弓手的箭矢下吃了亏,后又被从阵列中突出来的重甲步兵挡在凤翔的战阵外。
在战斗前后进行了将近三个时辰,巴斯尔骑兵在付出伤亡三千多的代价后,除消灭一部分敌人长枪手和重甲步兵外,毫无成果。
而做为这支部队的指挥皮卡除了大骂其部下无能外,自己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第四十三章
也就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候,在巴斯尔骑兵阵的东面五里外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令人奇怪的是,该部队的旗号竟然是凤翔,而他们所穿的盔甲却显然不是凤翔的盔甲。
“什么!凤翔的骑兵!”
在从斥候口中得知有一支凤翔的骑兵在自己东侧出现时,皮卡还真是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但当远处的马蹄声似雷鸣般响起的时候,皮卡方才真的相信有凤翔骑兵来袭。
而就在此刻,一直处于守势的凤翔步兵军团开始移动了,如同一座山般坚定而缓慢的向巴斯尔骑兵战阵压迫过来。
每一名巴斯尔骑兵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连皮卡也开始担心这场战斗的最后会是以自己的失败而告终。
在略微思索了一番后,皮卡决定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冲击凤翔的步兵军团,自己则亲自率领六千骑兵去迎击凤翔的骑兵部队。
凤翔一直以来都没有骑兵的编制,现在即使有了一定数量的骑兵,不论人员的战斗素质与经验都一定弱于己方,也绝对不会是自己这支骑兵的对手。
这就是皮卡此刻心中真正的想法。
但他万万料想不到的是,他将要面对的这七千名骑兵,并不是凤翔王国的“鱼腩部队”,而是享誉大陆百余年的天龙骑兵,而这支骑兵的统领正是天龙第三骑士团的副团长,皇弟赵岭的得力助手孙青羽。
这场骑兵之间的对决是天龙骑兵百余年来除用以对付沙漠盗贼以外的第一次境外战斗。
天龙骑兵以冲垮一切的气势在两军第一次对冲时就彻底击溃了巴斯尔的骑兵部队的阵形。最终以近乎完美的骑兵分割战术和令魔鬼也为之颤抖的攻击破坏力尽数歼灭巴斯尔的六千骑兵,而其本身伤亡仅在五百人左右。
皮卡由于身处队列后方,得以见机逃走。而另一支用于抵挡凤翔步兵军团的骑兵部队也没有什么建树。最终,在两面夹击下,为防止形成围城的态势,皮卡率领他的七千残部向卡罗尔东部撤退。
克菲尔德,这座被称之为大陆南部最坚固城池之一的都城,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先是被巴斯尔占领,接着又落到了凤翔的手里,而且都是在一天中结束战斗,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而这场战斗后,短短十余天,装扮成凤翔军队的天龙骑兵分成了二十多支千人队。迅速平定了整个卡罗尔南部贵族的抗争取得了卡罗尔南部,也就是洛水以南,以西的全部领土。
在这一整块区域中,惟有地处东面的落叶城在巴斯尔的支持下,凭借险峻的地势与坚固的城墙,苦苦地抵挡凤翔步兵军团一波又一波如潮的攻势。但总算挟制了凤翔进攻的脚步,将其主力牵制在卡罗尔南部,使其无暇北顾。
而在失去凤翔步兵军团的策应之后,两万七千名骑兵组成的天龙帝国第三骑士团也不敢贸然度过洛水进军王国的北部——洛水平原,从而在客观上为李宇轩击败阿特伯里军,统一洛水平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帝王历173年12月6日,在得知巴斯尔骑兵在克菲尔德城下惨败给凤翔的消息后,李宇轩开始感到形势的险恶与时间的紧张。
特别在得知克菲尔德争夺战中那支七千人骑兵队伍的神勇表现后,李宇轩更是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一直担心的问题终于浮上了台面。
天龙帝国真的开始动手了,而它的第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大陆南部。而且从这几天传回的情报和种种迹象都表明,天龙帝国和凤翔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以至于连天龙骑兵都被投入到凤翔的对外扩张战争中。
李宇轩非常清楚,一旦落叶城失守,整个王国的南方都将落入凤翔的手中。而凤翔接下来要做的,肯定就是渡过洛水,扫平北部——洛水平原,达到占领整个卡罗尔的战略意图。
而素以攻守城池而闻名整个大陆南部的凤翔“铁甲步兵”,一定不会留给自己太多的时间,落叶城能坚持到12月的月底,就应该算是一个奇迹了。
在这种局势下,李宇轩惟有行险一搏,以图在凤翔步兵军团攻下落叶城之前击溃阿特伯里的入侵军队,占领整个的洛水平原。到那时,自己或可凭借洛水之险阻止凤翔军队渡江。
当日深夜,李宇轩连同其手下将领李放,苏米,唐旭,李宇扬,郎**六人在苏府召开秘密军事会议。
会议由黄昏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六人待在一座小苏上始终未曾下楼一步。
在小楼周围还布置了层层守卫,李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