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霖拿出了一家之主的威严。 “我这里你就更不必担心了,那可是你姐!”徐祥笑道。 最终白萍倒是心动了,但是此事终究能否成行,那可是得方家人点头才行,她决定回秦西后,与方胜好好地商量商量。 白霖和徐祥对此深以为然,三人就此约定,若是方家人同意,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尽快地运做,争取让方明远可以在三年级的时候转学到京城来。 阴历十三,在白霖、徐祥和方明远的几个哥哥的陪伴下,方明远和白萍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方明远站在车窗前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市,沉默不语。上一世里,再有五年,自己就会转入到这个城市。从此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一世里,自己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怎么了?有些恋恋不舍?”苏爱军从中铺探出头来笑道,“要不要我帮你转学到京城来?或者说,转到奉元也行。”将一大叠陈小二和朱老茂的签名带回家的他,成了家里最受欢迎的人。而苏老爷子在听他转述完方明远与陈小二和朱老茂的交易后,只说了四个字——孺子可教!这个评价对于一向对孩子要求严格的苏浣东来说,可是极其难得的。 “没兴趣!”方明远翻了个白眼道。再好的地方,如果说没有自己展翅的空间,那也只是个牢房。没有了爷爷的庇护,自己连老爹的那一关都不好过。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现在冒冒失失地闯入这些大都市里,恐怕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这些地方的水深,潜伏在水下的大鳄也太多,没有自己展翅的空间。与其那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平川县打好基础,五年后,自己岁数更大一些,能够有更大的自由时再来。 “为什么呢?”苏爱军更是奇怪,小孩子吗,都是喜欢热闹繁华的所在,这小子怎么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说那个海庄镇就那么好? “我想要一个自己把握的童年!”
第一章 转学生
八八年的春节过后不久,新的学期就又开始了。仍然留在海庄镇秦西压延设备厂子弟学校上学的方明远已经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四年的时光,加上营养充足和充分的活动量,方明远的个头已经蹿至了一米五接近一米六左右,在班里也算是高个了。原本稚嫩的面容如今也有点清涩的成熟。他自己向老师要求,坐到了教室里比较靠后的几排。做为年级里连续九次卫冕的尖子生,以年级第一名进入秦西压延设备厂子弟中学的他,这点小小的要求,自然是不会被老师驳回的。 他的四年同桌赵雅如今也已经有一米四接近一米五,只是在进入中学之后,她被分配到另一个班级里。过去的美人胚子,如今也已经长成了小美人,只是这小身材还没有发育起来。 冯倩,那个邻家的小妹,如今也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她父亲在去年转业回到了海庄镇,也是进了秦西压延设备厂工作,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这个小美人,再不用在母亲上夜班的时候,被送到方家来了。 小学的同学们也都随之一同迈入了中学的大门,只是这一次,与上一世相比起来,与方明远亲近的这些人,成绩都明显高于上一世。 方明远侧首望着窗外,如今到了中学的他们也已经搬到教学楼的三层,脑子里依然在回想着春节里前去给陈小二和朱老茂拜年的情景。如今的陈小二和朱老茂两人可是非比以往,八五年春晚他们凭借着三个入选小品的惊人成绩,一举奠定了他们在小品界的NO。1的地位。可以说,演艺圈里,陈小二和朱老茂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小二更挟春晚之余势,在八五年推出的电影《二子开店》也一举成为当年电影票房的举鼎之作。用陈小二的话来说,那就是收入大大的! 八六年的春晚,方明远仍然为他们二人提供了两部小品——《卖羊肉串》和《胡椒面》,同样大受观众们的好评,再一次登顶春晚小品项目评选。而他们所欠下的承诺,也增加到了五个。而这一年,经陈小二和朱老茂的介绍,他又结识了几位演艺圈里的大神,而且推销出去了三个相声的剧本,并且在第二年的春晚上,就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不过陈小二和朱老茂这里,方明远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再向他们提供新的剧本。一来,脑子里虽然还有几个二人的春晚剧本,但是从质量上来说,与这五个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总不能给观众们一种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吧;二来,也是考虑到两人在小品上的地位已然确定无疑,就是没有自己的剧本,也会有足够的剧本供他们挑选。 最终,方明远还是向他提供了两个剧本——《王爷与邮差》和《大变活人》,当然了这其中也根据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给予了修改。但是也通知了陈小二和朱老茂,以后自己手中的剧本,将可能不再适合他们。陈小二和朱老茂对此深表理解,这演员要拓宽戏路,这作者也不可能老给某几位演员量身打造。这有合适的自然最好,没有了也可以期待日后的合作。 也正是在那一年,方明远通过二人结识了也马上要开始走上春晚的舞台的黄弘和宋澹澹,此时的方明远,在华夏的演艺圈里已是颇有名气。尤其是在相声和小品界里,那更是如此。小小的年纪,出色的剧本,以及奇怪的报酬要求都给方明远带上了一顶顶显眼的光环。不过,由于陈小二他们的保护,媒体对其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当然了,有时偶尔看到的记者们,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像陈小二或朱老茂晚辈的少年,会是那个有名的方明远。 而今年的暑期,方明远则是期待着能够与赵丽蓉奶奶的会面。这位无论是演技、戏德、人品皆是上上之选的老太太,可是上一世里方明远最喜欢的女性小品演员。她的每一部春晚作品,都曾经令方明远一看再看。即便是她过世后的那些年里,每当想起她时,方明远仍然会翻出那些珍藏的小品来,重新再品味一遍。 在这四年里,方胜夫妻还有方明远的两个姑姑,在秦西压延设备厂里还是最普通的工人,但是方家在海庄镇的事业已经做大做强,不但包子买卖没有放弃,海庄镇最上档次的饭馆就是方家开的,现在秦西压延设备厂里若是来了什么客人,都是到方家的饭馆里就餐,因为这里上档次,有面子。当然了,在海庄镇这里,想要挣大钱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八八年海庄镇的普通人,下馆子吃饭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享受。饭馆每月的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对于这个饭馆,方胜他们都认为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方明远却坚持将它一直开了下来。 方明远的借书店仍然开着,只是如今它也是涣然一新,三间的平房连成一串,里面的书籍也已经分门别类,如同一个小图书馆一般。由于方明远这里会紧随出版市场,不时地购入新书,所以厂子里的很多人都放弃了厂子里那个五六年都没有采购过新书的图书馆。这里,方明远也雇佣了一个镇上的残疾人,方老爷子只需要不时地来转转就行了。 现在,方明远正琢磨着要不要开个小超市。 方家这些年来积蓄下来的钱财不少,但是都是左手进,右手又花了出去。邮票、股票、收藏品,这哪一项不是吞金的大户?只是这些东西都是账面财富,虽然已经相当地惊人,但是还没有到出手的最佳时机。所以方明远虽然有心,也肯定超市能够挣钱,但是这启动资金却一时间筹措不齐。 “铃……”随着上课铃的响起,在楼道里嬉闹的同学们纷纷回到了座位上。 “听说来了个转学生,他老爹好像是你们厂的副厂长!”刘勇捅了捅方明远道。 “是吗?”方明远倒是听说了,今年秦西压延设备厂的原厂委书记上调到了奉元,原厂长自然是升为了书记,副厂长提为了厂长,又从上面降下来个副厂长来。不过对于厂子里的事情,他这一世并不怎么关心——在秦西压延设备厂里混得再好,也避免不了二千年后,厂子最终被私人收购的命运。除非方家能够以此为跳板,进入奉元或者其他城市里去。不过以方家人的性格、背景,想要在秦西压延设备厂混到副厂级,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随着铃声,一名年青的女老师,带着两个学生打扮的少年少女,走入了教室! PS:很郁闷,三江又被拒了,拒得这份干脆利落,当天申请当天就给了答复。要票票和收藏。
第二章 日本来客
年青的女老师,名叫陈蓉,是奉元师范学院去年的毕业生,被分配到秦西压延设备厂中学任教。今年也就二十出头,相貌中等偏上,但是由于性格温柔,又爱笑,在方明远的眼里颇有几分邻家大姐姐的模样。与这一班的学生这些日子以来相处地也还融洽。 跟在她身后的少年,约有一米五几的个头,在初一的学生中,也算是鹤立鸡群了。脸庞长得倒也算英俊,只是脸颊上的一道疤痕有些显眼。这位脸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让方明远总是不由得想起上一世所见过的那些小痞子。而那名少女……方明远不禁大吃了一惊,不是因为少女的秀丽,而是因为这个少女他认识! 李雨欣,上一世里,她是在小学三年纪的时候转入秦西压延设备厂子弟小学的,成为了方明远上一世里小学里最强悍的对手,方明远至今仍然记得,自然课上,当老师问同学们“是一斤铁重啊还是一斤棉花重”的时候,全班里只有自己和她坚持是一样重,其余人都被老师给忽悠地大叫铁重。而在后来的两年里,两人既是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对手,又是私下里的好朋友。只是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李雨欣就全家转到了潍南去了。而上了初一后,方明远也转学去了京城,此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对方的消息。只是很久很久之后才隐隐约约地听那些留在海庄镇的朋友们提到过,李雨欣后来好像是考上了京城的大学。 这一世里,在三年级的时候,方明远还曾经期待了一把,可惜直到三年级期终考试时,也没有见到她。方明远还曾经因此而感到有些遗憾,感慨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有些太强大了。想不到她居然会在二年后,重新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可是这位曹虎,就属于意外的产物了,上一世里,方明远可是从来没有这么一位同学的。 “大家静一静,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转学生。一位是曹虎,这一位是李雨欣,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和我们一起在这里共同学习,让我们欢迎新同学的到来!”陈蓉笑道。 “哗哗哗……”刚上初中的孩子们还是比较听话的,比进入叛逆期的初三高中学生要好管理得多。 “嗯……”陈蓉看了看班里空着的座位,用手点指着道,“曹虎,你坐那里去。刘勇,你向后错两个位子,李雨欣,你坐到刘勇的位子上去。” 曹虎和李雨欣的到来,在方明远的生活里激起了几点水花,也只是几点水花而已。 刘勇依然是下课后就直扑方明远的书包,不在里面翻找出来两本圣斗士或者说机器猫来是绝不罢休。在这个匮乏的年代里,这种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漫画书,立即征服了一代的青年人,如今方明远的借书店里,漫画已经成为了孩子和少年人最喜欢的书籍,为方家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利润。其实在这些漫画书中,上一世里方明远最喜欢的是城市猎人,那个色色的,却又有着极为高超的技艺的私家侦探,曾经是一代青年人偶像,但是方明远也明白,如果说不想惹麻烦的话,自家的小借书店就最好不要沾惹它。毕竟它里有着太多太多暧昧的情节,即便是删节版也是如此,海庄镇不比京城,就这么点人,谁不认识谁啊?而且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远不如城市,要是在这里城市猎人登陆自家的借书店,赚的那点钱还不够麻烦呢。 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了乱马1/2,这部很快就会登陆中国的漫画虽然风靡一时,但是其中太多的擦边绘画同样也是会给自家的小店带来不少的麻烦的。虽然方明远知道,它可是比圣斗士还要吸引年青的一代,那可变男变女的乱马,可变猪又有些路痴的良牙,还有变鸭子和近视眼的沭丝,幽默好笑的情节,纠缠不清的数角恋,都如同一块块磁石一般吸引着他们。 还有七龙珠,这部在日本已经大红大紫的漫画,日后在华夏更是拥有着大量的“珠迷”。连载十年的《龙珠》也是日后全球漫画单行本销售最高纪录的保持者,全球累积销售三亿6千多万本(一套漫画42本,完全版34本),并改编成动画在全球60多个国家(33种语言)播出,而动画电影(剧场版)也推出了二十多部(目前二十三),创造的纪录直到方明远上一世的死亡仍没有其他任何漫画可匹敌,被誉为日本的“国民漫画”。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游戏以及周边的授权,七龙珠在全球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 方明远倒是曾经想过要不要抄袭一把七龙珠,反正鬼子的钱,不挣白不挣,对于抄袭鬼子的作品,可以说他是最没有心理障碍的了。可惜,一来八四年的时候,很可能鸟山明已经有部分稿件完成了,上交出版社,他掺和进去,势必会引来诸多的麻烦,别鸡没吃着反而惹来一身的骚,那就犯不上了;二来,那个时候,如何从华夏向日本出版社投稿也是个问题;最后,最重要的是,方明远的画技虽然勉强说得过去,但是画速却是完全提不上来。而华夏当时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完善的团体合作体制。按照日本出版社连载的速度,足够将方明远累死在画桌前。 所以最终方明远还是放弃了这一念头,反正上一世里看过的日本漫画、动画足够多,抄不着七龙珠,不是还有别的吗。《幽游白书》和《全职猎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吗。 方明远现在很忙,这四年的时光里,虽然说他不用在小学的课程上花费多少时间,但是他却是在重温着英语和日语的课程。英语还好一点,不管怎么说,上一世里他也是过了四级,后来虽然能够用到的地方不多,但是至少他可以看英文的原版电影了。日语吗,就差了一些,上一世的日语,纯粹是被那些日文游戏生生地给逼了出来的。可惜的是,只能勉强地读写,不能说,也就是后世的哑巴外语。所以,他托家里人在厂里找了一位会说日语的老师,经过这四年的学习,按老师的话说,也算是可以出师了,至少可以满足日常用语的需要了。 “方明远!方明远!陈老师叫你呢?”耳边突然传来了刘勇的声音,方明远这才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 “啊?陈老师,什么事?” 陈蓉心里有些好笑,这个方明远,上课走神简直都已经成为了传统了,一天不走神,那才是怪事了。“刚才有电话找你,我让他下了这节课打到办公室来。下课后记得跟我走。” “嗷,谢谢陈老师。”方明远点点头道,会是谁来得电话?怎么会打到了学校里来了? 打来电话的是白霖。他给方明远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三个月前托白霖送出的《幽游白书》已经得到了日本出版社的认可,并且很快就要派人亲至秦西省与他商榷出版事宜!
第三章 口角
出了办公室门的方明远难以压抑住自己心头的喜悦,这才是渴睡就有人送来枕头,自己正在琢磨如何筹集资金呢,小日本就来送钱了!有了这一笔资金,至少他计划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开展了。如今已经到了八八年,政策面上已经明朗了很多,稀里糊涂掉坑里的可能已经大大的减少,加上自己和苏家的关系日渐亲密,这大树底下好乘凉,方明远也就可以放开一些手脚了。 四年的时光,华夏的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已经接近了尾声,铁路上车速已经由原本的三四十公里时速提高到了普遍八十公里左右,而其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时间里,同一条铁路可以多开行一倍的车辆,这样一来大大地缓解了华夏铁路运输的紧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且还得到了广大的国民一致的好评。而做为始作蛹者的苏浣东,也获取了重大的政治收获,如今他已经是铁道部的第一副部长,只等八八年底老部长退休,就可以正式迈入华夏的正部级官员行列。而且做为铁道部,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部部长,其权力又岂是一般部门所能比拟的。 所以对于方明远,苏老爷子也是一向的青眼有加,视其为子侄一般。前年春节时,方明远去京城时,就曾经主动地提出过,要送他进景山学校读书, 景山学校创办于一九六零年,是宣传部与京城师范大学联手创办的教学改革试验校,享有很大的自主办学的权力,集中了当时全国有名的一批教师。华夏的第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就是诞生在这里。它是全国和北京市的重点学校,更是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新计划联系中心之一。国家领导人邓公就曾经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且它也是华夏境内最早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