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官途1-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力把工作做好!”

    放下电话,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他想,暂且不管赵记为什么不同意他们召开新闻布会,但在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赵记已经先一步暗示新闻布会的事了,先一步把他的嘴堵住了。他再怎么争取,赵记也不会改变主意。

    回到常委会议室,李向东没开口,黄已经从他的神情看出了结果。他问,赵记还是不同意?李向东说,没必要再请示了。再请示,就没弯转了。黄愣了一下,他有点明白李向东的意思了,他并没有请示赵

    记,他想装糊涂,我行我素地召开新闻布会。

    钟市长说:“这不好?”

    三人心里都明白,如果硬要召开新闻布会,李向东就有把责任硬推到黄身,说黄没有及时向他汇报地级市的意见。

    李向东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黄说:“我到无所谓。只要对抢险救灾有利,我个人损失倒没什么。”

    李向东说:“这可是要摘乌纱帽的。”

    黄笑着说:“该有人做出牺牲的时候,还是要牺牲的,反正这乌纱帽是你给我戴去的,摘就摘!”

    他说,这阵,我总在后悔,后悔当初怎么就答应你跑来当这个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自从,我坐在这个位子后,成天就只有忙,忙得天昏地暗,如果不坐这位置,我倒觉得是一种解脱。

    李向东说:“你别给我扮轻松。没有哪个人去后,会舍得下来的。”

    钟市长说:“我认为,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办法。”

    李向东问:“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钟市长说:“他不让我们开新闻布会,我们就不开。我们可以寻找一种类似的形式,召开一个不是新闻布会,又貌似新闻布会的会议。”

    李向东问:“我们不向记者布消息,又向谁布消息?谁最关心这次灾情?”

    钟市长双眼一亮,说:“当然是老百姓。我们召开新闻布会的最终目的,不正是希望通过各新闻媒体让老百姓知道内情了解现状吗?”

    黄说:“总不能召开一个群众布会?”

    钟市长说:“我们可以

    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这次灾情,接受他们对我们抢险救灾工作的咨询。”

    黄笑着说:“在这个咨询会,邀请各新闻媒体记者列席参加,移花接木地把会议主角转变为配角。”

    钟市长也笑了起来说:“就是这个意思。”

    黄说:“钟市长,你这招可够阴的!”

    李向东说:“别管它阴不阴,好用就行。”

    他说,这主意不错,我们就这么办。就召开一个灾情通报会,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市委市政府抢险救灾的工作情况。

    他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外说,灾情生后,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纷纷向我们了解情况,因此,我们不得不召开这个会议。

    这么说,他心里却“咚”地一跳,想这钟市长不会是吃一堑长一智?当年,我李

    向东利用人大选举的伎俩把他“推到”市长的位置,今天,他竟也学会用这一招来应付级领导了。

    然而,他觉得,钟市长这一招用得妙!弄这种伎俩,他李向东本该是师傅级人马,但匆忙间,竟没想到这一招。

    最后,李向东决定,这个会议由他亲自主持召开!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一四四章 不好的感觉

    李向东很清楚,赵他们为什么要开那么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会,即使,你能找到千万种理由,说得自己如何万般无奈,但赵你那是在演戏。他表面不能奈何你什么,这笔帐却会记在心里。大记心里记着你一笔帐,还会找不到机会跟你算?

    因此,李向东对钟市长和黄说,你们就不要抛头露面了。他说,黄是肯定不能参加这个会的。他说,赵我们这是在耍他。所以,钟市长你也不要参加。你们都尽量躲得远一点。他说,由我和老邝主持召开就行了。老邝一直都在下面忙抢险救灾,不知内情,赵记应该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钟市长说:“我同意黄不参加。不但不能参加,还要装不知道有这么个会。但是,我认为,我还是要参加,由我和老邝主持召开这个会更合适。你是一把手,最好还是不要出面。”

    事情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钟市长还要求主持召开这个会,可见他已经考虑清楚了,不在乎这个会后

    ,赵记会对他有什么看法。他是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过来,不想让李向东再担风险。赵记对李向东已经有太多看法,他不想李向东再闹出事把赵记急了。

    然而,李向东怎么能让钟市长去承担这责任呢!

    他说,正因为我是一把手,才要主持召开这个会。

    他说,不管谁主持召开这个会,我这一把手不可能不知道。你们召开这个会,不可能不请示我擅作主张。这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也摆脱不了干系。既然,我摆脱不了干系,就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好了,没必要再把你搭进去。

    他说,赵记要秋后算账,就让他找我算账!反正他对我也没什么好感。

    黄说:“既然,会导致这样的后果,我们是不是退一步再考虑考虑?一定就要召开这么一个会议吗?我们总不能拿鸡蛋碰石头!”

    李向东笑了笑说:“要你承担

    责任,你可以挺身而出,我来承担责任,就要考虑了?如果,不召开这么个会议,怎么向记者又好又快地反馈我们的意见?”

    他说,不用再犹豫了,就搞这么个咨询会。

    既然都认为,召开这么个会议是最好的办法,就应该大胆去干!这时候,李向东已经豁出去了。他再不去考虑这会对他有什么影响,或许,他觉得再怎么考虑也没用,再怎么小心翼翼,赵记对他的看法也不会改观。那么,他又为什么不从更有利于工作出呢?

    李向东对钟市长说,就当我还你一个人情!

    钟市长当然知道,李向东说的又是那五百万的事。都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他说,即使是假戏,我们也要真做,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我们是在做戏。他说,我们要立即组织动参加这次咨询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事由我来负责。他说,黄常委负责草拟几个记者关心的问题,然后,我们特色几个得力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借他们的口把记者关心的问题都提出来。

    最后他说:“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动员几个企业家的政协委员,在会捐款支持灾区老百姓重建家园。”

    黄说:“这个主意好。我们把这个咨询会搞得轰轰烈烈,让赵记更加找不到借口。”

    李向东感觉到了一种集体的力量,感觉到,一个团结的集体心往一处使所散出来威力。他想,如果让他一个人去思考这么一大堆事情,可能几天几夜也想不出来,也不可能设计得那么完美。

    他不禁有些儿自吹自擂地说:“真是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

    各就各位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会的时候,李向东在办公室给杨晓丽打了一个电话。杨晓丽还是口气很硬地问,你还打电话给我干什么?李向东笑了笑说,想听听你的声音。他说得轻松,心里却很复杂。咨询会一召开,赵记对他就再不会客气了,就有可能想办法把他从今天这个位置挪开了。此时,他想告诉杨晓丽,你不是成天叫我好好

    工作,多为老百姓干实事吗?现在,我就是在听你的教诲,就是准备这么去干了!杨晓丽还不知道市县山区生山体滑坡和地陷的事,哪知道李向东打这个电话的真正用意?

    她说:“你少嘻皮笑脸的。”

    李向东问:“还没睡?”

    杨晓丽说:“关你什么事?”

    李向东又问:“市县出大事了,你知道吗?”

    杨晓丽说:“出什么事也与我无关!”

    这么说,她也不容李向东再往下说,便把电话挂了。

    杨晓丽正在思考自己的事情,正在考虑明天就要举行的手工艺展的每一个细节。即时,各级领导嘉宾都要莅临指导,各新闻媒体都会前来采访报道,江边市各界群众都会踊跃观看。她可不允许因为自己的疏忽生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她想,市县能生什么大事?再大的事能比你李向东跟枝子有一脚大吗?

    她想,我还真恨不得就生比这事再大的事呢?生能把你李向东撸下来的事呢!那时候,市县人民还不载歌载舞,喜庆胜利?你李向东不再担任市委记,对市县人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有你这种社会败类当市委记,对市县人民来说,是一大祸害!

    杨晓丽把李向东臭骂了一顿,心情不但没好,而且还更郁闷,于是再不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事情了。她便很烦燥地想,你个李向东,人家好端端的,你打电话来干什么?你把人家的心情都搅乱了!

    她打电话给杨晓明,想问一问,这个李向东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搞得他们一家人骨肉都不亲了。她还要告诫杨晓明,别再想在李向东那里得到什么好处。李向东再不可能给你任何好处,从些,他再不是你姐夫,你杨晓明只能靠自己。

    她是打杨晓明的手机的,自从杨晓明

    在市县城区当党委后,似乎有许多事要忙,有时候,晚也不在家。然而,杨晓明的手机却提示,机主不在服务区内。她想,这杨晓明跑哪去了?市县城区的手机信号非常好的,他怎么会不在服务区里?

    突然,杨晓丽心里跳了一下,想这杨晓明不会是跑到什么地方去鬼混了?要知道,一些酒店、桑拿按摩室的房间由于进行封闭式的装修,往往会出现手机信号弱的状况。

    杨晓丽最担心杨晓明的就是这一点,在学校当老师,成天只是对着那些学生,人的思想再怎么复杂,也会逐渐被童化,也会单纯得不会有太多坏念头。但进了机关,还挂着个党委的官衔,接触面广了,什么复杂的人都要相处,谁知道在这大染缸里会把人染成什么样?杨晓明能抵档得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吗?李向东不是就抵抗不了诱惑吗?不是就跟枝子搞在一起了吗?她真有点儿后悔,想当初真应该坚决反对,不要让李向东把杨晓明从学校调出来。

    她想,如果,杨晓明还呆在学校,李向东生这种背信弃义的事,他一定会是她杨晓丽忠实的支持者,一

    定会帮她劝服他们的父母把李向东扫地出门。李向东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是市委记又怎么样?你还不是住在我杨晓丽购买的房子里?

    杨晓丽打电话给弟媳,这才知道市县山区生的灾情,才知道,杨晓明被抽调参加了抢险救灾队奔赴山区了。

    有那么一刻,她真想打电话给李向东。

    她打电话给李向东可不是想要跟他说什么?她跟他有什么好说的?她只是希望他看好杨晓明,别让他出事。她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仿佛这个晚要出点什么事。她才不管你李向东死活,只是关心她的亲弟弟杨晓明。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一四五章 主动请缨

    本来,城区前往山区抢险救灾的人员名单里并没有杨晓明,但他找到城区党委记主动请缨。他说,他是党委里最年轻的,这种突击任务交给他更合适。他说,他参加工作后,一直呆在学校,没有吃过什么苦,这次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很应该让他去锻炼锻炼?杨晓明很清楚,以他和李向东的关系,只要做出三分努力,比别人十分努力还顶事,因此,他不能放弃这样一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时机。城区党委记见他那么坚决,想李向东也交代过,对杨晓明要一视同仁,因此,便答应了他的请缨。

    从城区抽调的三十多个人与市直几个局抽调的人员划归为第三组。他们这个组共有一百二十人,可想而知,这个组在编组时,老邝就已经考虑到要把他们放在重灾区的镇了。

    第三组组长曾在某镇担任过镇委记,有着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大家还在前往灾区的路,他就已经把第三组再划分为八个小组。八个小组长都由各单位的领导担任,因为杨晓明是城区党委,便由他担任第七小组的小组长,手下十几个人都是清一色城区抽调来的年青

    干部。杨晓明很满意这个安排,由于来自同一个单位,大家会更团结,更听从他的指挥。

    这次城区共派出三辆十二座面包车前往灾区。分好组后,杨晓明便用手机联系,把他的组员们调整集中在同一辆车,他要趁前往灾区的路做一番动员,向大家提出各种要求。

    大凡当过老师的人都喜欢正儿八经,有始有终,总喜欢像以前在学校时对待他们的学生一样,大家去干某一件事时,都要把事情说清楚,把注意事项交代明白,把责任分到每一个。恰恰正是这种工作思维,与机关工作方法很吻合。因此,这些曾在学校当过老师的人有机会调到机关工作后,总能在指挥协调方面胜人一筹。

    不可否认,在担任领导干部中,老师出身的比例也比其他行业的高许多。

    当然,这些人先要能改掉那种孩子气,要意识到,不能再用指挥协调孩子的办法瞎乱来。

    杨晓明有他独到的优势。他担任城

    区党委以后,不仅有机会向周围的人学习,还有机会向市委记李向东请教。老爸老妈几乎每星期的一次聚餐,就是杨晓明向李向东请教的时候。一个市委记把自己的指挥协调能力传授给一个小党委,只要学到一半,也足够他更胜人一筹了。

    他环视车这一群年轻的组员们说:“这次行动,我本来是没份的,第一次报名单时,并没有我的名字。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争取参加这次行动吗?为什么要投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吗?”

    他自问自答,因为我很清楚,这次行动是考验我的时候,是我立功的时候。我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个机会,我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让这个机会一纵即逝。

    他说,在平淡的工作中,想要表现自己,是非常难的,漫长的时间会淡化你的努力。而在一种特定的环境里表现自己,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表现自己,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现在,只要在这次抢险救灾中,不怕危险,勇猛向前,出色地完成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很容易就会在领导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考虑培养接班人时,就会想到你,就有可能让你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杨晓明说:“这是我的想法。我想,也是我们在坐各位的想法。你们总不愿碌碌无为?总不希望成天被论资排辈束缚,总希望从那些工作时间比我们长,资格比我们老的人中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不要能当衰仔没胆败类,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充分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永往向前,争取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立大功!”

    他的话在年轻人的心中激起了共鸣。

    有人说,我们要冲破论资排辈!

    有人说,我们决不当衰仔没胆败类种!

    有人说,我们听杨党委的,争取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立大功!

    杨晓明见大家的干劲鼓起来了,便开始交代注意事项,他说,按他的估计,我们这个组

    基本是统一行动的,比如说,统一去抢救某一个村的村民,统一行动去劝说村民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他提醒大家不要擅自行动,要三人一组,互相有个照应,如果某一个人出状况,其余两个人可以相救。他说,三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如果遇到一个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可以三个人合力解决。这样,他就又把他的组员分成若干个小小组。

    他对大家说,我们要立功,但不要伤亡。他说,如果命都没有了,立功有什么用?当烈士躺在石碑下什么用?

    于是大家便都笑了,都说杨党委真逗。说杨党委,以前我们怎么没现,你原来那么能说?当老师的是不是都很能说?杨晓明听了心里很得意,便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放松放松,别太沉闷了。我们轮流说说玩笑。

    有的问,什么笑话都能说吗?

    有的说,我只会说笑话。

    杨晓明说:“只要好笑,什么笑话都能说。这车又没女

    孩子,越黄越好。”

    大家“哄”一声笑起来。

    有人说,杨党委带头。

    有人说,杨党委先说一个笑话!

    ……

    虽说现在镇镇路通车通,但分赴灾区抢险救灾队走得不是一条路。杨晓明他们这路人马,出了城区便了高公路,过了海边镇,下高公路,再往山区拐。相比而言,这条路并不显得近,只是路途顺畅,车跑得快,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车一进山区,他们便钻进了瀑雨里,就听见雨点密密地拍打车身出的“叭叭”声,车头灯的穿透力立时显得弱了,车不得不慢下来。

    杨晓明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