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每感觉自己很有些贪婪,心“扑扑”跳地注视这景观时,那定是荷尔蒙很强烈地在体内作祟了,定有一种擦枪上膛浴血奋战的激昂了。他想,这个晚上定是个不眠之夜!他想,明天那个论证会说什么也不参加了。
当然,李向东也有说得出口的理由,不想见副省长就是很好的理由,也是大书记可以理解的理由。
都把视线收回来的时候,李向东知道该自己表态了,该自己说一说看法了。自从知道副书记要搞这么一个仪式后,李向东主要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的,现在,他要从有利于大书记的角度去考虑。
你要让大,你李向东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大书记的利益。你参与这事,是完全是因为利于你李向东,也有利于大书记。
他说,开始,我也想到要制止他,也想到让他继续搞下去。最后,我还是觉得改变一种形式,像现在这样搞一场论证会才是上上之策。
他说,制止他,他必然会认为,我们在故意刁难他,不让他当青山市市长。他把这个形式看得很重,似乎这个形式成功了,他就能当市长一样。因此,后果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会处处给我们设障碍,当然,不会有什么大障碍,小障碍却会不断。我们摆出一个把他扶上去姿态,他上去了,会感谢我们,上不去,也还会感谢我们。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
他说,让他继续搞下去,经济损失是肯定的,追究责任的话,他当然逃脱不了责任,但我们得到什么好处?一点好处也没有。石市长已经落马了,副书记又败走麦城,我们成什么人了?就像是跑到青山市来搞事的。我整天搞事名声已经够臭了,但青山市这二、三把手,都在我之上,没有你大书记的支持,我哪有势力作掉一个又一个?石市长还可以说是罪有应得,副书记却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出的事,你还要连带着承担领导责任。
李向东说:“权衡这利和弊,我觉得最稳妥的办法还是让他搞下去,换这么一个形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大书记说:“我不否认你分析的这些利弊关系,也认为分析得非常对,但是,这家伙狡猾很,他马上又变招了,且是顺着你的思路变招了。”
他说,你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大局,他是按你的路子走的,其实,他是顺势而上,借尸还魂!
他说,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请示我的吗?吃晚饭的时候,他说,这是你们联手一起干的,主意是你出的,具体工作由他组织实施,通知已经下去了,会场已经准备好了,专家也已经到位了。明天,副省长来,要我无论如何抽时间参加,陪陪副省长。
他说,你看看,这请求的时间,你听听,这说话的口气,这是请示,还是知会还是通知。他市长还没当呢!就已经指挥我这个市委书记了!
李向东搞明白大书记为什么那么晚才打电话给他,征询他的意见了。原来副书记担心大书记反对他的作法,对大书记采用了先斩后奏的策略,他一边拖着不汇报,一边密锣紧鼓地开展工作,直到拖不下去了,不汇报不行了,才汇报。
说是汇报,却更像是知会和通知,这是我和李向东的意见,我们也已经干得七七八八了。不是请示你应不应该做这件事?而是问你来不来参加?当然,我们非常希望你来参加!
大书记说:“他的真正阴谋是什么?”
他说,他要论证他推出的青山市展构思,让专家来肯定这个构思,让各县(市)、各部门单位去实施他那个狗屁“三足鼎立”。这是不是胁迫我这个市委书记也围绕他这个展思路转呢?
他说,他这完全是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凌驾以我之上,能力水平比你李向东更高一筹!
这可是李向东没有想到的问题。他问自己,大书记是不是考虑得太多了?他副书记不过是想当市长,并没想要凌驾以你之上啊!
如果,他当了市长,再有这欲望或还有点道理,但目前这种状况,他应该还不会傻到跟你大书记斗!
他想,副书记那么晚才通知大书记,似乎也情有可原,如果,你大书记反对不让他干,他就没弯转了,想搞也搞不了了,因此,他只得跟你玩那么一点小技巧。
他想,如果,副书记真要跟你大书记比高低,要凌驾以你之上,在这之前,说什么也不会那么热情地邀李向东去聆听那几个专家预论。如果,那几个专家太突出个人,把副书记凌驾以市委和大,李向东听了绝对不会同意。
他想,或许,副书记先斩后奏的作法激怒了大书记,他才把副书记想得过于可怕,过于强大了。
有时候,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分析问题的角度便也不一样!
李向东心跳了一下,想这不是大书记送给他的又一个机会吗?如果,把大书记的想法告诉副书记,要他尽快解除大书记对他的误会,副书记不又得感激他李一番?
大书记说:“这个论证会不能让他搞下去,要搞也要降低档次。”
他说,一个副书记谈什么全市的展构思,什么时候轮到他管这事?要谈也是我大书记谈,要搞也是我大书记搞。
他说,他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得知道他自己是干什么的!他要谈就谈林业。论证会只能局限林业这个话题!
如果,只谈林业,就没必要要求一把手参加,各县(市)分管林业的副职领导参加也足够了。这么低的档次,副省长和大书记还有必要参加吗?
这副书记岂不是枉费一番心机?
正文 第1429章 分工安排
v这一天,用“天昏地暗”形容副书记的忙,一点也不过。昨晚,在林县回市区的路上,他就通知市委办、林县、林业局有关领导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由于市委秘书长是市委常委,他只通知了一位副秘书长。林县来三个人,木书记、县长和分管林业的副县长。林业局全体正副局长参加,会议地点设在林业局。
他要求大家要有打硬战攻难关的思想准备。
他要求大家要有“一盘棋”的思想,既要有明确分工,更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他要求大家不准强调客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副书记把论证会的工作分解成三大块,由三个部门单位负责实施。
市委办,一是负责下通知,确保指定参加论证会人员到齐。原则上不准制度,特殊情况,要他们直接向我请假。二是协助林县做好现场布置,包括主席台和观众席的布置。三是必须的文字材料均要把好关。起草领导讲话、审核专家论证的论点,甚至于观众在现场向专家提出的问题。
有那些观众提问,一定要事先安排好,一定要把提出的问题事先交到专家手里,确保问题提得深刻,专家又能回答得体到位。一句话,既做到现场气氛热闹,又不能乱。这件事,是三个部门的事,林业局出问题,林县物色提问人,市委办负责与专家沟通。
林县,负责好“两大现场”的布置,一是示范点现场还要进一步加强,要有新内容,不要让副省长觉得他来视察和没来视察都一样。要让他感觉到,因为他的到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插彩旗,悬挂宣传标语,安置大型宣传画,虽然这么做有点形式化,但能让领导知道,我们非常重视他的到来。这是态度问题,对领导尊不尊的问题。
二是论证会现场要布置得端庄,却又不能死板。我们论证的是一个非常严肃论题,但思想要活跃,思想不活跃,谈什么展,谈什么改革开放?因此,现场要有别以平时的会场,但也不能花哨。具体该怎么搞,你们去想办法,集思广益。
有两点要注意,副省长视察经过的线路要确保顺通无阻,不仅要警车开道,事先还要进行检查,不要以为以往没事,副省长来视察也没事。如果,碰巧就遇到什么事呢?突然有一块山石松动,有一块松土滑坡呢?就可以及时处理。特别要注意,人为制造的阻滞,要防止恶意事件生。现在的群众上访手段层出不穷,也经常听到,群众半路拦车上访的情况。
副书记说:“我不希望在我们林县生这样的事件!”
说着,他很严厉地盯着木书记,片刻,才把目光转到县长和分管林业的副县长脸上。木书记虽然刚被副书记骂得狗血喷头,这会儿,心里还惶恐不安,但他必须迎着这目光,你不能低头,不能左顾右盼,你要让他感觉到,你依然忠诚于他,已经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了。
副书记说:“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与会者食宿的问题。论证会下午召开,有人可能会提前去林县,午饭午休必须安排好,晚饭必须安排好。这些你们都很有经验了,我就不详细说了。但副省长的接待必须精益求精。从副省长到林县开始,就要有一个周密的安排,我希望周密到几时几点视察什么地方?几时几点在哪吃午饭在哪午休等等,连菜谱都要事先准备好。”
林业局,负责邀请省里知名专家,制订这次论证会的议题。我们要论证什么?希望专家说些什么?一定要让专家们知道。我们搞论证会当然希望听到专家们的真实意见,但是,既然是我们搞的,更应该让专家听我们的,绝对不允许出现专家提反对意见,跟我们唱对台戏。我们不能当傻瓜,不能化钱请人家来否定自己。
专家又都是些清高的家伙,未必会听我们指挥,因此,我希望,你们要做好大量细致工作。要跟专家们解释清楚,我们非常需要这个论证会,非常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因此,希望他们能为地方多做些牺牲,明天就把他们接到青山区来,专心为我们准备这个论证会。除了后天的论证会外,必须要搞一次预论,这样,我们心里才更有底。
当然,这些牺牲不是无偿的,是有回报的,足够的回报。不要担心多化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专家多得是,不配合我们的专家一个不请,请到的专家一定要听我们安排帮我们说话。
副,时间非常紧,大家可能会有些怨言,可能会觉得市委太不近人情,甚至于太没有计划,这么大型且高规格的论证会,从准备到举办,还不到两天时间。
他说,我们必须理解,时间是不能变更的,前期我们也为副省长的到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按原计划,工作也完成得七七八八了,任务也基本完成了,但是,市委主要领导突然改变了主意,认为我们原来的计划还有欠缺,时机还不成熟,因此,暂时提出了这种形式,我们怎么办?反映困难,提反对意见?
他说,我们只能跟着领导转,跟上领导的步伐,按领导的指示精神去干,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干,不但要干成事,还要干得更好!”
副书记话里提到的“市委主要领导”是谁?不明说,大家都清楚,大书记的指示精神谁敢不执行?我一个副书记,忙上忙下那么久,还要全盘推翻自己,坚决执行,你们又算得了什么?
因此,整个会议由始至终都没有人提出半句该不该搞这个论证会,是不是时间太急。会不会降低质量等问题。大家的议题高度集中在应该怎么搞好这个论证会。
有人提出,三足鼎立,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正式提出,现在就论证这个话题是不是为时过早?是不是应该在技术上处理一下,适度谈化这个论题。
副书记很不高兴,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还用论证吗?正是市委市政府还没决定,我们才要论证,才希望通过这个论证会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有人提出,示范点搞彩旗悬挂宣传标语没问题,但要设置大型宣传画是不是有点过,领导看了会不会认为那是花架子,人力财力没用对地方?
副书记说:“什么才是用对地方?有钱人都不把钱用在装点自己上,让自己像个叫花子,像路上乞丐,这是用对地方吗?宣传画不但要搞,还要有多大搞多大,这反映的是我们对林业大展的信心和决心!”
有人提出,是不是让宣传部门加入进来?他们搞惯了各种活动,经验足,搞这么一场论证会,对我们来说,很有些难度,但对他们却是小菜一碟。
副书记说:“不要太迷信经验,许多问题不是出在没有经验,而是出在太有经验。”
他说,宣传部门都是些什么人?嘴巴就像小广播,一传十,十传百,天还没亮,全青山市都会知道。这对我们的保卫工作非常不利,这反而让一些上访群众看到了机会,不想上访也都跑来拦路上访了,说不定,全青山市想上访群众都跑到林县去集中了。
他说,这个关一定要把好!没有任务的闲杂人士,不能向他们透露副省长来我市视察的消息。
正文 第1430章 脑神经紧张
副书记也算是一个干事就要干到最好的人,事情没办妥,他觉也睡不好。把任务都布置下去,本可以睡个安心觉了,但感觉这个论证会对自己太重要,感觉时间的确太紧急,很多事情要在这一两天里完成,于是,便忐忑不安,便考虑要做的事情有多少?虽然,自己在分工会上说得非常清楚,但再清楚也还是有疏漏,也还是有说得不够具体的地方,那些家伙把任务领回去,是按他说的一样一样落实呢?还是先综合一下,细细地理清头绪?
前一种作法是他最担心的,领导不是全能高手,不可能样样都帮你考虑到了,还必须要你们下面人再层层过滤一下,层层现要贯彻落实领导的精神,自己必须做哪些工作?包括副省长午休的房间是否吵杂,床垫是否睡得舒服等等。
这才叫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他想,那个木书记是这三个部门单位中,最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一个,想自己应该多为他想想,替他考虑清楚他必须要干哪些事?
虽然,今天对这个家伙有了新的认识,但想那事件也没造成太大影响,想那家伙挨了那一顿骂,也总该有点清醒了。想这么多年的上下级关系,为一件没造成多少影响的事也不该闹得太僵,闹得不欢而散。
毕竟,还是有些特殊感情的。
毕竟,这中间还隔着一个李向东,你就能保证他不添油加醋?
副书记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怕影响了老婆,就跑到客厅去了,坐在沙上,点着一支烟很认真很仔细地想。他也没有开灯,烟头那点火,便一会儿暗,一会儿红红地亮。
老婆让他翻来复去弄得也没睡着,开始以为他上厕所,好一会还没见他回来,就出来看他在干什么?见在坐在黑暗里吸烟,便知道他心里有事睡不着,但还是问,怎么还不睡?还是回去睡吧!老婆说这些话的时候,让他感觉到她想要让他干什么,便跟在老婆后面回房间了。
这似乎已经是一种习惯。老婆自认为是治愈他失眠的最好办法。他不就是精力太过充沛吗?让他在床上折腾折腾,让他把精力都消耗了,他还不倒下就睡?这个办法虽非屡试不爽,却也经常见成效。
开始,两人都很努力的,他也很想让自己把力气都耗尽,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努力了一把,感觉渐入佳境时,自己反倒不行了。老婆还在努力,很快也感觉不对劲,便问他怎么了?他苦苦地说,提不起精神了。于是,老婆更努力,所有的招都使了,越到后面他越感觉自己软弱无力。
副书记很沮丧地坐起来,说:“算了,算了。”
他觉得自己那火得很没来由,你谁的火,老婆哪一点做得不好?这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他放缓了口气,说,你睡吧!
这一整夜,他都没合一眼,想完了林县的事,又想林业局的人,想林业局长办事倒是很有办法,但这人,有时候对自己要求不高,可别在邀请专家这个环节上降低标准。于是,便替他考虑,应该与哪些专家联系。
副书记搞林业那么多年,在省里还是认识一些专家的,他想,以前来过青山市的专家就不能请了,熟面孔说得再好,也会有人怀疑那是你的托,是在帮你说好话。他想,可以通过以前那些专家的关系,介绍几个新面熟。天蒙蒙亮,副书记就再按捺不住,打电话给林业局长了。他想,这天一亮,林业局长就会先电话联系那些专家们,应该让他先知道自己的想法。
上午,副书记一直呆在林业局,那些负责制订论证会论题的笔杆子们想出的一个个论点,要么被他否了,要么还需要补充。因为他对林业工作的熟悉,那些笔杆子们根本别想随便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唬弄他。他还要求那些笔杆子,不但要把问题提出来,还要把答案弄出来,专家们会不会用你的答案,那是另一回事,但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