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相比,简直是有天壤之别。
这次期中考试,我的成绩名列班级第16名,年级第97名,破天荒的头一次挤进年级前百名的行列。要知道这是重点高中,光高一就有600多人,14个班,考试高手如云。这个消息着实让我自己和老爸老妈高兴了一把。也正是因为如此,我老妈承诺,如果这次期末考试,我能考进年级前50名,将会提高我50%的零花费,另外每天给我1…2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让我差点蹦了起来。
而且更让我高兴的是,为了奖励考试成绩好的新生,学校还组织了一次特殊旅游,组织期中考试成绩前100名的学生去临近的风景区——青湖山去旅游。
第四章 旅游
星期六早上,当第一缕阳光从窗户里投射进来的时候,我准时从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中回复过来。经过这两个月的练习,我发现我生物钟越来越接近大自然的时间频率了。每天早上几乎都是按照太阳升起的时刻准时从身体和大脑的深度休眠中醒转,而且觉得自己的身体正在一天天的变轻,体力和精神也越来越好。甚至,连我自己也没有感觉到,我的外貌气质也正在一点点的发生变化。
当我骑车赶到学校的时候,发现校门口早已停了5辆豪华巴士。我知道这就是今天要载我们去旅游的交通工具了。我在车棚停好了车,直奔阶梯教室(惯例,学生所有集体外出活动都是先在那里集合的)。
果然,阶梯教室里已经坐了很多人,这些应该都是我今天的“游伴”了。
如果你不是二中的学生,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拥有2千个座位的阶梯教室,百来个人却奇怪的分成“花瓣式”的4块。因为这4堆人的中心,正是刚刚由高一、高二、高三的所有男生一致票选出的高一五大美女:一班的叶思云,四班的肖曼妮,八班的楚婉儿,十三班的苏雪和我们六班的苏雨。
五位美女都各有各的性格与胜场。叶思云属于那种智慧型美女,一班班长,学生会副主席,除了考试成绩始终稳居全年级榜首外,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更是连老师都叹服,征服这种女性会使男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肖曼妮是中韩混血儿,魔鬼般的身材加上天使面孔,开放的穿着和作风几乎会让所有男人为之疯狂;楚婉儿,人如其名,是属于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她的外貌、谈吐无一不体现出江南水乡那种大家闺秀的婉约气质;苏雪和苏雨是一对姐妹花,可奇怪的是两个人的性格迥然不同,姐姐苏雨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大方,而妹妹苏雪安静少言,给人一种冰雪般的清纯与冷艳。不过以上这些,都是我从本班有“小灵通”和“福尔摩斯”双料头衔的周大民那里听来的。到底事实是不是这样,那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绝对肯定的是,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五位MM都各自拥有了至少两位数以上的粉丝团,而且听说人数还在以几何倍数增长中。
不过,人贵有自知之明,对于美女来说,既然平凡如斯的我对她们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我又何必硬挤进追艳的行列呢。正像《秋水》开篇所说,把精力花费在无谓的事情上,也就是间接地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虽然每个男人都喜欢美女,我自然也不例外(食色——性也),但男人的自尊心还是有的。既然人家美女连鸟都不鸟你,你又何必自讨没趣。
想到此,为了减少麻烦,我选了离他们较远的一个角落坐下来。
一会儿,有着猪头小队长之称的教导主任王森和一班的班主任灭绝师太Miss刘走了进来。(这两个光荣称号听说是住校的一群“鬼才”私下里无偿给他们颁发的)。先是由猪头小队长在教室前面“简短”地强调了一下今天出游的纪律,然后是灭绝师太来宣读分组安排表。
“下面,我来说一下今天的分组安排。今天出游一共分成5组,每组20人。每组都会选出一位同学来担任组长,等下分散活动的时候也是按照小组来活动。组长要负责召集和管理自己的组员,防止有的同学走散了……”在罗里罗嗦一大套之后,终于开始宣布名单了。除了苏雪苏雨两姐妹外,其余3位美女被分到了不同的组担任组长。剩下的两组,一组组长自然非苏雨莫属,另一组组长则由灭绝亲自领队,猪头自然也就由“小队长”晋级,当了这次旅游的“大队长”。而我则被分到了楚婉儿一组。
上车的时候,为了图个耳根清净,我径直走到巴士的最后一排长椅上,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本来一辆大巴士坐20几号人是非常宽敞的,可由于佳人在前,而导致前半截车厢爆满,车厢后面却显得异常空旷,我也乐得清闲,干脆把身体放平躺在座位上,并且将两边窗户都打开,好让空气流通。
当车子开到了郊外,虽然车子变得颠簸起来,但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清新,微风中渐渐充满了在城市中根本闻不到的混合着稻谷味儿的泥土气息。在这大自然的气息里,我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无我的境界当中。随着我均匀、绵长的呼吸,车厢前面的喧嚣、吵闹、嬉笑声仿佛离我越来越远,至乎后来已然听不到了。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不过正当我舒服的享受这份满足的时候,“嘎吱”一声刹车,车子停了。
“下车了,下车了!”猪头大队长大声喊着,“所有人都带好自己的东西下车集合。”
我起身下车,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自己站在一个码头停车场上。前面的大概便是青湖了,一阵风吹来,湖面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犹如少女的百摺裙。在湖面中间,有两座山紧紧相偎,好像恋人般亲密,我想那应该就是今天的目的地——青湖山了(其实应该是青湖岛才对)。
当所有的人都集齐以后,猪头讲了一下旅游的路线。先由码头坐轮渡去对面青湖山的山脚码头,然后分组登山。到达山顶后,观光景区入口处解散,然后是自由活动、参观或购物,但是在下午4点之前必须由组长领回山脚的码头,集中返校。
虽然青湖山并不是赫赫有名的观光游览胜地,相对来说还是一片处于半开发状态的景区。但是它的景色却绝不输于那些名号打得响亮的“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湖”之类。加上10月下旬适宜的温度,秋天特有的天高气爽,也许是练了《秋水》的缘故吧,这样纯自天然的景色竟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感动。看着前面一群“蜜蜂”始终围着佳人跑前跑后的谄媚相,我不禁产生了一丝鄙视,试问一个人的美丽又怎能和大自然的美景相比,这些人有些舍本逐末了。
自从我练习《秋水》以来,我越来越喜欢安静和独处了,人也渐渐的习惯和喜欢孤独的感觉,也许这种心境就是来源于庄子的那种“遗世而特立”的道家思想吧。因此我并不去理会那些人,一个人远远地跟在队伍的后面。
很快到了山顶的观光景区,想不到游人还不少。环顾左右,这小小的山顶之上竟然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七星塔,朱雀祠,太阁楼等等许多依山而建的古老建筑,加上周围石壁上众多的有名、无名题字,使人一见就知道这里在几百年前就是文人骚客喜欢流连的好去处。
第五章 洗心池
楚婉儿把队伍在七星塔前集中了一下,然后每人发了一张门票,宣布解散,但要求3点之前一定回到这里集中。我看了下手表,现在才刚过11点,还有足足4个小时,我可以好好欣赏一下大自然为我们所带来的美景了。
那些自认为有些长相或才能的男生们自然不肯离开楚婉儿的身边,而出于妒忌的心理,其他女生也不愿示弱,也都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最后的结果是必然的,只有我是真正“解散”了,做了一名“单身游客”。而我也不以为意,反而是乐得耳根清净。
我兴致勃勃地独自逛遍了景区的所有景点,但还是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便继续沿着石阶向景区后面走去。
当转过一块巨石后,前面的景色让我吓了一跳。四条粗如儿臂的铁索搭成一座吊桥悬在空中,铁索经过了长期风雨的侵蚀,显得锈迹斑斑,吊桥上的木板也已经有些腐坏的痕迹。吊桥的那一头通向对面突出的一块岩石,下面是80多米高的悬崖,湖水从距离40多米的两个岛中间穿过,洗刷着两边已是磨得十分光滑的岩体,发出轻柔的刷刷声。
吊桥旁边立了块牌子,用红油漆刷着几个大字,已经有点班驳陆离——“此桥年久失修,危险!游客止步!”
本来我准备往回走了,可是又舍不得对面山上的风景,而且回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做。我鼓起勇气,两手抓着上面平行的铁索,慢慢地提步踏上吊桥。脚一踏上吊桥,木板便发出不堪重负似的嘎吱嘎吱的声音,着实让我非常紧张,双手不由得抓的更紧,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但同时探险的刺激又使我的心更加兴奋。
当走到吊桥中间时,桥身摇晃地更加厉害,吓得我停了下来,长长地深吸了一口气。当新鲜空气进入我的肺泡,通过血液循环为大脑带来了新鲜的氧气时,我心中安定了下来。我试着运用已经练习的很熟练的吐纳方法进行呼吸。果然,我的心境开始渐渐平复下来,那种离开地面后产生的恐惧感逐渐减弱。然后我按照一定的频率和节奏迈动脚步继续向前走去,居然很平稳地过了吊桥。待双脚踏实地面,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吊桥,一种征服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我看了看时间,已经中午12:30了,3点前要回去集中,时间还有。为了彻底征服这座山峰,领略山顶的无限风光,我决定继续登顶。
我从身后的背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和一袋面包,补充完体力后便沿着崎岖的山道拾级而上。山道明显经过人工开凿的痕迹,但由于山体陡峭,施工难度大,所以石阶很窄,大概只有1尺来宽。加上常年无人行走,上面布满青苔,很是湿滑。为了保障我生命的安全,我两手抓着岩壁上的藤蔓,侧身贴靠着山岩缓缓而上。这回我学乖了,先用吐纳法让心中安定下来,按照呼吸的频率和节奏来攀登。
幸亏这座山不是很高,没1个小时,我就顺利登顶了。
等我走完石阶,呈现在眼前的景色让我大吃一惊。山顶上并非我所想象的那样树木繁茂、怪石嶙峋,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直径20米左右的天然池子。更奇怪的是,时值下午,池面上还冒着一层雾气,水蒸气的灼热感扑面而来。我环顾四周,在池子左边的一块岩石上用刚劲的楷书写着“洗心池”三个大字。
莫非这是温泉?好奇心促使我继续走到近前去观察。越往池边走,湿热的雾气就越来越浓,周围的景色变得似幻似真起来。我凭着感觉和模糊的视线走到了池边的一块石头上,准备弯腰用手试试水温,但是由于长期雾气的熏蒸,使得池边的石头上都长满了厚厚的苔藓。我一弯腰,由于重心向前,脚下一滑,扑通一声地跌入了池水中。周围灼热的泉水烫得我大声喊叫,恨不得蹦上岸去,但我却忘了这是在水里,身体根本无处着力。此时我才记起自己并不会游泳,便大喊着救命。喊了几下,终于知道这是徒劳。我试着手脚并用,想划到岸上去,却只能在水中拼命扑腾。在喝了十几口水后,我的身体就像秤砣一般迅速往下沉去。我又只好发挥阿Q精神,努力祈祷这池子不会太深,可是很快我的感觉又让我绝望了,这池子的深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足以淹死100个我这样的旱鸭子。
水很快淹过了我的嘴,漫过了我的鼻子和头顶,我知道没有希望了,终于放弃了挣扎。洗心池,看来我就要寿尽与此了,虽然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尝试过,觉得不甘心,但又没有办法,最后又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命运。
慢慢地,我的意识渐渐模糊起来。真要死了吗?我问着自己。死就死吧,像我这种人早死早投胎。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真有来世吗?对了,如果有来世,我要……我要做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
我的身体越来越轻,眼皮却越来越重,最终我只有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第六章 重生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好像做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的梦,当意识重新回到我的身体时,我慢慢地睁开双眼。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所有感官了,因为我正悬浮在水中,而我却根本感觉不到一点呼吸困难,反而觉得非常舒服。只感觉一股气流缓缓流动于自己的经脉之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突然记起秋水的呼吸吐纳口诀,这是否就是“由外而内”的境界呢?我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心境先回复到物我两忘的状态,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自己的思感竟然很自然地向四周延伸开去,凭借着池水,我感觉到了池水中水流的搅动,池底温泉泉眼中缓缓向外流动的水流……接着,我的思感继续往外延伸,池子周围景象渐渐像360度投影一般映射在我的大脑中,只要我加强哪个方向的精神力,那个方向就会变得清晰起来,但其他方位就会变得比较模糊,很有点看立体电影的味道。
当我继续将思感向更远距离延伸时,却无法办到了。我猜想这可能是我的精神力还不够的缘故。
不过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没想到神识这种高级的内力运用法门竟在无意间让我掌握了,但是这种需要付出生命才能领会的精神境界,代价真是太大了。如果不是意外,就算告诉我这种方法,我想我也不会去做的。
“糟了!”我突然记起集合的事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不会在这水里睡了好几天了吧?”
我急切地想往岸上划去,但是才一动手,鼻子和嘴巴里就立刻呛了几口水。我突然醒觉这还是在水里,如果乱动,内呼吸一紊乱,很可能真的会被淹死。于是我闭起眼睛,让身体尽快恢复到内呼吸的状态,同时将思感延伸出去,感知离自己最近的池岸在什么方向。
在找准方位以后,我按照感知到的水中暗流流向,选择了一条最省力的登岸捷径。借助暗流,我轻划双臂,很快便到了岸上。随着周围刺眼的光线射入我的瞳孔,我的鼻腔和呼吸道又重新接触到了饱含着水蒸气的新鲜空气,不由狠狠得吸了个饱,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赶紧看了看防水手表,上面清晰的显示着:“10/23 PM2:34”。咦,还是今天啊。那说明我在水中只呆了大约1个多小时,怎么好像几百年那么长呢?
“啊!”完了,还得集合呢,只剩下26分钟了。我上山花了大约1个小时,这样下山怎么来得及啊。如果迟到了,我还不得被猪头小队长玩死。
管他的,现在也只有赶快跑了。我马上站起来,并赶紧扔掉自己身上所有无用的东西(小子,你也太不环保了吧!),也不管自己身上仍然湿答答的衣服,迅速地向来的方向跑去。这一跑起来,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风呼呼的从自己的耳边狂刮过去,两三米宽的沟壑一脚很轻易的就跨过去了。
踏上窄窄的下山石阶,我停了一下,深吸了两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尽量以最快速度走下去。说来奇怪,自己的脚总能以最合理的角度准确踏中台阶最合理的位置,在别人看起来我仿佛是在一溜小跑。下山的时间只用了短短12分钟,连我自己看了也不相信。
到了吊桥边,有了上次过桥的经验,没了恐惧感,几乎没费任何力气就过了桥。
有了这十几分钟的缓冲时间,我身上的湿衣服也差不多全干了。虽然是最后一个到集合地点,却也是在规定时间内“安全上垒”,有惊无险。只是在集合的时候,楚婉儿盯着我还留有水渍的衣角和袖口看了数秒,眼中闪了一下疑惑的神色,但最终我还是因为自己毫无吸引力的脸而获得免于被盘问的“幸运”。
回程的路上,我依然是闭起眼睛一个人躺在最后,但是我的思感告诉我,总有一双目光偶尔注视着我。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有什么用意,不过我并不以为意。
回到家,吃完饭,因为老妈答应我让我今天休息一天,我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回房间翻开《秋水》,继续我的练习。
我把书翻到了第二页,上面什么字也没有,只有一幅图。
这是一幅人体平面图,上面人的姿势很奇怪,类似于寺庙里那种睡罗汉的体态,在身体上画了一条红黑两条线,并且有箭头表示走向。我出于好奇,也模仿着书上画的姿势那样躺卧着。奇怪的事发生了,当我的眼睛看着书上那幅图中的箭头时,我的下腹部丹田内也顿时窜起了两股细细的气流,沿着图中箭头的方向流动起来,在身体里绕了两个大圈后,又回归到自己的丹田中。
这种练气方式让我觉得全身像被按摩一样舒服,我舍不得撤去姿势,继续保持着这种姿势躺着。大约3分钟后,刚才回归气海的两道气流又沿着刚刚各自相反的经脉倒流回去,转了两圈又回归丹田。我依然没有动,我想继续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现象。果然,一会儿,这两股气流又沿着各自第一次的经路跑了一圈,可是并没有回归丹田,而是冲向了我头顶的百汇穴,但却像是遇到了什么阻碍一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