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全)-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应该随随便便就把马王爷的尸体挖出来,说不定就要惹出什么大祸了,但事到如今,只好强打精神,他让手下人壮着胆子把白帛剪掉,看看里面裹的到底是何物。

  马王爷的几个儿子也是奇怪不已,急于想看看马王爷的尸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不等旁人动手,就赶忙找来剪刀,七手八脚地连剪带扯揭开裹尸帛,待看到其中一大团乌黑的事物,众人都禁不住惊呼一声,那白帛中所裹的,既不是马王爷的尸首,也不是什么怪鱼,而是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超出了众人常识的一个……“东西”。

  面对那一大团生满黑鳞模糊不可辨认的“尸块”,罗司令突然想起自己手下有位军师——瘸了一条腿的“花蛤蟆”,此人祖上是仵作出身,仵作就是验尸官,家学渊源,他家那套堪尸验骨的本领在省里是很有口碑的,正好这次下山“花蛤蟆”也跟在身边,于是便把他叫到前边,让他过去瞧瞧这白帛里裹着的尸块到底是个什么,是不是就是马王爷尸身所化?

  “花蛤蟆”不太情愿,但把头的话怎敢不听,也只能领命行事,战战兢兢地蹲下身检验尸体。他平生虽与各种怪异的尸首打过交道,却也没见过马王爷这样死后肿胀全身生出鳞片的诡异情状,用竹签轻轻拨开几片黑鳞,越看越是觉得匪夷所思。

  罗司令早已按捺不住性子,连珠炮般地催问:“我说蛤蟆,你他妈究竟看明白没有?”

  “花蛤蟆”听“把头”问得甚急,只好擦了擦满头的冷汗,指着尸体头顶对罗司令颤声说道:“罗把头,我说出来怕您不信,这个……连我也不敢断言,我看马老爷八成是要化龙了。”“花蛤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到那尸首上除了遍体生鳞,而且大约位于头顶的地方,还绽出一个坚硬的肉瘤,分明就是龙角的雏形,鳞角悉备,不是尸体要化龙又是什么?

  众人听闻此言又是一阵大乱,低声议论起来:“看来马王爷观山指迷的本事真不是吹出来的,这堂屋太师椅下端的确是处藏真之穴,把死人埋下去竟然能够化为黑龙,不过现在此穴被破,龙也死了,马家祖坟的风水气运算是完了……”

  罗司令对“花蛤蟆”的话不置可否,只是连连摇头,他不太信死者化龙这些荒诞之事,虽说龙这东西人人都知道,可又有几人亲眼见过?正疑惑间,只听有人叫道:“不对不对,这不是龙,只有一个短角,应该是惯居淤泥烂土中的鲮鳖。”

  一言点醒梦中人,大伙这才恍然大悟,确实极像是鲮鳖,那是当地阴水臭泥中所产,壳上生有鳞片的一种老鳖,很多富户喜欢用其煲汤,据说能滋阴壮阳,但谁也没见过这么大个的鲮鳖,而且也想不明白马王爷怎么变成了这样。有人就猜疑是成了精的老鳖附在马王爷身上,想借马宅的风水穴躲避雷火天劫,但冥冥中自有天意,四十九天不到就被人从土中掘了出来。

  也有不少人认为不是鲮鳖成精,他们猜测马王爷一生最善奇术,一定是在生前有非分之想,可没积下那份德行,却想死后能成大道,终归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也没能化龙,其术虽精妙,但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来被帛丝所缚挣脱不得;二来又在白昼被人从地下掘出,终于难逃劫数。

  反正说什么的人都有,真相如何难以定论,最后经过反复磋商,决定把这东西一把火烧个干净是最好的办法。为了不让这事传扬出去,就在院中点火焚烧,烧到最后剩下一大堆鳞片怎么烧也烧不化,便找来器械捣碎,把所有的灰烬渣滓都远远找几处乱坟岗子抛掉。

  马家仍旧在堂屋里又为马王爷重修了处衣冠冢,还期望着日后家门中能够人丁兴旺、财源茂盛,可也许那场焚烧妖物的大火,烧掉了马家的兴旺之气,在马王爷死后不到两年时间,马家的家境便一落千丈,从此衰败了。

第一章 墓中寻龙 厉种
《谜踪之国3神农天匦》里有个吃死人肉的“老蛇”,其原形来自解放以前,河南开封附近的一个怪人。此人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形貌伟岸,筋骨虬结,身材恰似半截铁塔,面相极为凶恶,颧骨凸出,眼窝深陷,两眼已盲。他每天都在街上摆摊为生,往往顶着布伞,竖起一根旗幡,那旗幡上画有一只巨鼠,他自己抱着个大木箱坐到下边,那些过往的贩夫走卒老幼妇孺,见此人举止奇异,忍不住都会停步观看,瞧瞧此人是变戏法还是卖野药。

  这壮汉摆摊却不卖东西,也不会耍戏法,他是善食生鼠,也就是吃活的大老鼠,观者赏他一枚老钱,他就吃上一口生鼠肉,若给得钱多,就捉来巨鼠,直接放到嘴里,当众咬食,只听鼠类在他嘴中吱吱惨叫,鲜血顺着他嘴角往下流淌,那情形很是残忍,胆小的都捂上眼不敢去看。他所携带的木箱里,装得满满的,全是巴掌大小的活鼠。谁要抓来蜥蜴、蜈蚣,只要肯给钱,他也愿意当面吃下肚去。

  大伙都以为这汉子是吃毒虫老鼠吃多了,致使两眼失明,然而只有少数本地人才知道,这汉子眼盲与食鼠无关,而是吃人吃的。

  据说此人平生最嗜之物,就是小孩。那时候他血气方刚,住在哥哥嫂子家里,哥哥有个儿子,年方三岁,白皙肥嫩,非常招人喜爱,这人佯装呵护幼侄,夜里带着小孩同睡,转天早上起来,床上却只剩他自己了,哥哥一看被褥中沾染血迹,还有许多残存的头发,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自己这兄弟自小就喜欢吃活物,家人除了呵斥几句,谁也没太当回事儿,没想到这厮丧心病狂,现在竟吃起活人了。当哥哥的也知自己这兄弟体魄出众,难以力敌,因此没有声张,趁其不备,拿生石灰投到他眼中,然后抡起菜刀就剁。谁知这厮两眼都被石灰烧瞎了,但还悍勇绝伦,居然抢过刀来,劈死了兄嫂全家,然后逃至外省避难。等大清国倒了,天下改换了朝代,他才重新回到开封,由于废了一对眼睛,只能依靠在街头食活鼠度日。

  街上围观的人们听说了真相,无不切齿痛骂,那汉子却没半分悔意,声称两三岁小孩之肉鲜嫩无比,世间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为小孩的肉有种天然香气,世人所谓“乳香”是也。他每次接近小孩,一闻到这股乳香,都会忍不住馋涎欲滴,吃过这世间至味,搭上两个眼珠子又算得了什么?说罢咧嘴大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吓得观者相顾失色,再也不敢多言,或许这个人就属于天生厉种,其行为不能用常理解释。

第一章 墓中寻龙 驴头狼
《谜踪之国3神农天匦》中,主人公探险的地点在神农架,那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处在鄂西腹地,又恰好位于北纬30度地带,围绕着这一纬度,存在着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团,失落的亚特兰蒂斯,以及壮观的金字塔、百慕大魔鬼黑洞,全都出现在北纬30度。

  自古有神农四宝之说,被称为“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根笔、七叶一枝花”。那是指神农架林海茫茫,古木参天蔽日,生长着许多珍异药草,甚至溪水都有药性。每当春雷过后,下到山溪里舀起一碗水,便能治疗跌打、风湿,头顶一颗珠能治头疼,文王一根笔能表热解毒,七叶一枝花更是具有奇效,堪称“疑难杂症一把抓”。所谓“七叶一枝花”,顾名思义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特征是有七片叶子,在山里随处可见,诸如阴寒热毒之类的症状药到病除,相传乃是神农老祖所留,山区那些抓不起药的穷苦人,便以此物救命。

  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更有无数珍禽异兽出没,除了恐怖的野人传说,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相传这种怪物驴头狼身,当地山民将其称为“驴头狼”,体形和驴子差不多大小,头部很像驴,却长着四条狼一般的利爪,尾巴又粗又长,行走如飞,生性凶猛残忍。在找不到食物时就伤害牲畜,甚至吃人,单想想“驴首狼身”的模样也足够可怕,那些相关传说,更像笼罩在深山里的迷雾,面目模糊诡异,令人望而生畏。

  据说在六十年代初期,还曾有猎人在山里打到过驴头狼,可惜尸体没有保存下来,甚至连张照片都没留下,所有关于驴头狼的传说,仅存在于目击者的口头叙述上,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实它的存在。

  这些传说听似荒诞,可往深处想想,却又合乎情理,有考察古生物的科学家认为:驴头狼的外形特征,与上新世的史前生物“沙犷”非常接近,但由于神农架的特殊地理和生态环境,动、植物群类非常丰富,与“沙犷”一起生活在上新世的动物如金丝猴、苏门羚等,在别的众多地区都已绝迹了,但在神农架却依然生存着。因此我们也就同样有理由认为,可能有少数残存的“沙犷”也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了下来,仍然栖息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密林之中。

我在长篇探险小说《谜踪之国》中,设定了一个核心秘密,其背景源自前苏联的“地球望远镜计划”。顾名思义,人类设制造了天文望远镜,可以通过它用肉眼来窥探宇宙星空,但人的眼睛却不能穿透地面,因为向脚底下探索要远难于向头顶上探索。人类已经可以到达太阳系的边沿,但很难打出超过三千米深的深井,所以才将穿透地层的深渊称为“地球望远镜”,意指直通地心的洞穴。

  该计划的原型是早在六十年代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这两大阵营,受到冷战思维支配,将大量财力、物力投入到无休无止的战备竞争当中,军事科研也以近乎畸形的速度突飞猛进,双方竭尽所能开发各种战略资源。当时苏联国土的南部和东部幅员辽阔,环绕着山岳地带,天然洞窟和矿井极多。为了比美国更早掌握地底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未知世界,苏联人选择了贝加尔湖中一个无人荒岛为基地,动用重型钻探机械设备,秘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挖掘。这一工程耗时将近二十年,他们挖出的洞穴,垂直深度达到一万两千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已知洞窟。因为涉及高度军事机密,所以“地球望远镜”计划始终都在绝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内幕。

  关于苏联科学家通过地球望远镜发现了什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传说,内容非常离奇恐怖,有种说法是深度钻探挖掘到一万两千米左右,就再也挖不下去了。虽然钻头的熔点几乎等于太阳表面的温度,可有时候把钻头放下去,拉出来的却只剩下钢丝绳,而且钻井中传出来了奇怪的声音。电台里会收到大量从地底发出的诡异噪音,那简直像是恶魔的怪叫,没人能理解这些来自深渊的信息,也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现场人员都以为他们挖通了地狱。随着深度的增加,难以置信的奇怪现象越来越多,最后因为各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因素,这项工程被迫冻结。

  据说美国宇航员,也在外太空接收过与之类似的“幽灵电波”,近年来被科学家证实是宇宙微波辐射,如同电视机里出现的雪花,或是电台中的噪音干扰。从遥远的过去到无尽的未来,自然界中始终存在着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电磁波,或许地底深渊里的可怕现象同样是电磁作用,不过这些情况还有待于科学家继续探索。至于小说《谜踪之国》中,那个深埋在地心的秘密又是什么,也留到小说里再作分解。

第一章 墓中寻龙 康小八
《谜踪之国》里提到的绿林盗贼康小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清代光绪年间,土匪盗贼特别猖獗,其间尤其以当时北京城的康八、康九两兄弟最为有名。

  那时在城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通州一带,有一对兄弟,因为穷苦出身没个名号,兄长称做康八,弟叫做康九,哥俩都以偷盗为业。兄弟二人纠集了一些当时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组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组织,专门对旅客、行商进行敲诈勒索,毒害一方。这兄弟俩不止偷盗行窃,还特别好色,据说那时在路上见到一个稍微有些姿色的妇女,这伙人就尾随其身后,只要趁人不备,就会绑到隐蔽处将其奸污,或者绑回去做了压寨夫人。如遇到更漂亮的,也一样绑回山上,然后再将先前所抢来的妇女用绳子勒死。

  兄长康八早年是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出身,认识他的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康小八”。因其厌恶了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所以自己弄了辆骡车,专门运载京津两地行人、货物,赚点运费糊口。但一段时间下来,每日入不敷出,连基本的饭钱也挣不到,所以铤而走险,收钱替主顾报仇杀人,又因惧怕官府知道后抓其正法,才干脆逃到山里落草为盗。

  做了盗贼后的康八害怕官府缉拿,常常更改自己的姓名,变换着装衣束,出没于京津两地为非作歹。有一天,他行至天津,忽然想变换一下容貌。见不远处有一理发店刚刚开张,便一头走了进去。师傅见有客人进来,连忙招呼康八,甚是热情。准备工作就绪后,师傅拿起剃刀为康八剃发,和照顾别的顾客一样,边剃边与康八闲聊。

  师傅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康八回答:“从北京来。”师傅又问道:“客人要是从北京来的话,可曾听说过康小八这个人吗?听说他是个匪盗,凶残之极,弄得行商和旅客都不敢两地通行。虽然朝廷下令要抓其正法,但是捕头派出去若干,也搜查了好一阵,就是抓不着。你说这小子狡猾不狡猾?”

  康八装作没听见一样,继续闭着眼剃发。等到剃好了头,康八起身对师傅说:“今天我身上带的钱不够,你跟我去取,我就住在不远处。”师傅点头应允后跟着康八出了门。俩人走到一个曲折隐蔽的小巷中时,康八突然转身掏出洋枪对着剃发师傅,冷冷地问道:“你也知道康小八?你看我像康小八吗?”师傅立刻明白,原来见到了真人,吓得呼救的力气都没了,跪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求饶。康八坏笑一声,开枪打死了剃发师傅,转头扬长而去。康八虽然狡诈凶悍,但坏事做绝,到头来也终究难逃法网,被五城练勇拿住,剐在了菜市口。

第一章 墓中寻龙 猫城
猫是一种十分神秘,又非常有趣的动物,自古驯兽里唯独没有驯猫,它们与人类的距离,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众所周知,猫在古埃及被视为神明,在中国却从来没有拜猫仙的习俗。古时曾有动物八仙和五大家的传说,老鼠是其中一家,却始终没有猫的一席之地。但在东方,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泰国等地,都将猫视为神秘的灵物,比如“老猫会讲人话,但因为犯忌而不敢说”之类,都可当做很有趣的故事来看。

  我在《贼猫》里描写了一座灵州城,地处水陆要冲,热闹繁华,还是大群野猫聚集的“猫城”,因为城里的人都喜欢猫,甚至是崇拜猫仙爷。曾有很多读者问我灵州城的原形,是不是苏州城?其实灵州城的地理位置虽在江南,但其本身的背景和猫仙之说,都是完全架空虚构的,中国历史上没有“猫城”。我最近到厦门鼓浪屿,发现岛上有许多人家养猫,还有的商家用猫做宣传,也有出售一些与猫相关的精美纪念品,不过还没到那种每走一步都能看见猫的程度。

  真正名副其实的“猫城”,位于马来西亚古晋。“古晋”在马来西亚语中的意思就是“猫”,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当地人从不养狗,但家家户户都要养猫,这里除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长屋和人猿,最出名的居民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的猫了,在沙捞越河两岸,至今还留存着古老的猫形浮雕壁画,近代的雕塑更是惟妙惟肖。如果不算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古埃及,古晋大概就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了,这里甚至还有个“猫博物馆”,再加上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留下了大量欧陆风格的建筑,这些奇妙的文化和古老的传说,使古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距离古晋城区很远的山里,还有座古寺,幽静偏僻,隔绝外界尘俗,去到那里的游客也少,寺庙中常年居住着很多猫,它们既非四处游荡的野猫,也非寺里特意养的家猫,而是属于两者之间,而且跟寺中的和尚混得很熟,每当有游客到来,和尚就会用饼干招呼群猫过来,表演钻圈的把戏,但那些猫对饼干没什么兴趣,却往往为了钻圈的先后顺序打成一团。后来游客走了,和尚有些寂寞,猫咪们也懒得继续打架,便又爬到墙上晒太阳去了。

第一章 墓中寻龙 怒晴鸡
《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的冒险地点在湖南,实际上这个故事里出现的怒晴鸡,其原型来自河南的民间传说。

  据说很多年以前,在嵩山一带,每逢春天惊蛰时分,住在山里的居民夜里常常会看见两道红光围绕在少室山巅,一条大约六七尺长,另一条大约四五尺长,蜿蜒起伏,就好似两条火龙一样。到了天明,报晓鸡打鸣之后,就会逐渐消失了。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