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景治:你的笑呀。两次见面你都面若冰霜,我就象被扔进了冰箱冷冻起来一样。你这一笑,裹在我身上的冰层化去不少。
黄晓婉:不至于吧,我这人就这样,木讷,不会和人交流。
刘景治:噢,尤其不想和我这样看似呆滞的人交流,对吧?不过,我内心并不象我外貌这样呆滞,否则就不会留在学校误人子弟了。
黄晓婉:你很幽默。(黄晓婉第一次认真的看了一眼刘景治。)
刘景治:是嘛,我可以理解为这是称赞我智商高吗?
黄晓婉:不会吧。(黄晓婉又一次被刘景治逗乐了。)
刘景治:幽默是智者的工具,不是所有人都懂幽默,都能欣赏幽默。可见我们还真是知已。
黄晓婉眼里含着笑看着他并没有说话。刘景治读懂了她的眼神。
刘景治:晓芳……我知道,这十来天你不见我,不完全是因为忙。说吧,你有什么话总应该让我知道呀,做事应该善始善终,我不喜欢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做事。
尽管当时天色已晚,但是黄晓婉似乎感觉到了刘景治那过于沉重的心境,她明白原来刚才的轻松都是为这句话做铺垫,她心里有了几分不忍,她知道她没权力让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承受什么,就象自己不愿意承受父母的包办一样,她艰难的说:
黄晓婉:不是,真是因为忙,刚忙完球赛,厂里又要搞歌咏比赛,所以事多一点。
刘景治:工厂不搞生产就搞娱乐呀?那拿什么开资呀?
黄晓婉:(又笑了)就象学校不是每时每刻都上课一样,也得有课间休息不是。
刘景治(注视着她):比喻的恰到好处。不说不懂的事了,就说我们吧,怎么样,还那么看不上我?
黄晓婉:哪有呀,要是真反感……我就不会来了,我这不是来了吗,至少说明我还能面对你。
刘景治:天呐,我怎么也沦落到至少……还只能是面对这一地步!我就真的那么差?
黄晓婉:让我说实话吗?
刘景治:当然,反正说完了心里踏实,平时工作中也许大家都是相互忍着才不说的。
黄晓婉:呵呵,那我就实话实说了,你是那种让人初见很踏实,但很闷的那种人,不过谈过后才感觉你是内功不潜,很有亲和力。
刘景治:谢谢你的夸奖,也就是说你并不讨厌我了?这就好,晓婉人与人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我的优秀品质你只有给我时间才能让它闪闪发光;才能充分体会到和我相处不后悔。我必须承认我很喜欢你,我不想放过这段还没开始就要结束的感情。
第29场
这会佟海波正在和黄晓婉说话,高新走进来。
高新:晓婉,昨天光吵吵了,给,这是厂里发的。(手里拿块黑布料)
黄晓婉:厂里发这个干吗呀?
高新:比赛时要求下身都是黑裤子,上身随意。
黄晓婉反复看着手中的布料。
高新:看啥呀,哪儿不对吗?
黄晓婉:没有,我忽然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高新(坐下来)啥想法?
黄晓婉和高新同时说话:咱厂有多少人?——2000多人。——2000多人每人一块料子,这意味着什么?——什么,麻烦呗。——为什么?——都得自己做呀。——正是。——什么正是?——商机,外面做一条裤子多少钱?——10到15吧。——咱要是每条只收10元是什么概念?——两万?——就打有一半人在咱这做,也有壹万吧。——咱上哪找人,缝纫机什么的呀?——咱车间人多,女工多,又没活,空地也不少,还会缺什么吗?可以以团支部名义做,方便职工,我想谁也不会为这么块料子跑出去还得多花钱。——要是都张罗起来,没人来咋办呀。——先给车间内部人做,裤型弄好点,应该不是问题,等咱们觉得行了再向全厂发通知。这样可以贴补车间呀,还可以提高声誉。
佟海波:(兴致勃勃)我看这招行,那帮小姑娘一定有会做的。我第一个报名。
高新:真行呀,那我就去张罗张罗?
佟海波:那你还想让我们去呀?(说完笑了,黄晓婉也笑了,高书记走了。)
佟海波:晓婉你怎么想到的呀?
黄晓婉:懒呗。
佟海波:我们也懒,料子发下来好久了都放在这儿没想过做不做。
黄晓婉:我也只是忽然有的,也许和看那些管理书有关呀。
佟海波欣喜地看着黄晓婉,黄晓婉也觉得这个大姐格外照顾她。
第30场
两天后,二车间更衣间,临时改为服装铺,三台缝纫机,两个工作台变成了两个裁剪面。六个女工、高书记、邹建民、徐春丽、黄晓婉、佟海波都在场,
高新:今天就正式开工了,就看你们几个的了,另外账也要记好了。谁先来。
佟海波:我吧,我不早就答应拿我做试验吗。
黄晓婉:也算我一个。
高新:那开始吧,动手呀,量好了,才能剪好,然后才能做好。
女工1:书记你就放心吧,我都学多长时间了,保证做出来有型有样的。
邹建民、徐春丽也都让女工帮着量尺寸,一时间二车间为职工做裤子的事很快就传遍全厂。看热闹的有,来要做裤子的也有。
第31场
下班前二车间三个领导不约而同的都回到主任室。
邹建民:今天咋样,做了多少条,有外面的吗?
高新:今天一共做了九条裤子。一人三条,还行。收了不少,主要是车间内部的。还别说小佟和晓婉的裤子还真做的不错。
邹建民:你也不看看,她俩体型也好看呀。哎,今天我走到哪人家都问我,老邹要发大财了,能不能让厂长批呀。
高新:咱又没违反厂规,再说我已经和书记说这事了,他同意了,说是好事呀。
徐春丽:这黄晓婉人不大招还不少,我看以后咱车间不见得能留住她。这才来几天呀,咱厂大概没谁不认识她了。
邹建民:到是读过书的,素质在那儿呢,留不住也跑不出咱厂子,怕啥呀。到时咱也是功臣,是二车间这个平台让她成才的,我想这点她应该是清楚的。
第32场
上班不久黄晓婉和同事正在闲谈时高新走过来。
高新:晓婉诗歌写咋样了?(同事都停下手头的事注视着黄晓婉,那眼神中有一种担扰。)
黄晓婉:写完了,我想改一改再给你看。
高新:你先让我看看吧,也许你改的还不如不改呢。(看着书记那么急黄晓婉也不好说什么,从抽屉里拿出几页稿纸递给她。)
屋里人都静静地看着高新。高新二话没说拿了手稿走出技术组。
第33场
中午车间正在练习大合唱,那边裁剪裤子的女工更是忙碌着,现在已经有好多其它部门的同事来做裤子,女工们认真的量、剪、做,(请镜头交替出现,突出忙就好。黄晓婉和邹建民在主任室时练他们朗诵,不时的两人还在交流。)来等做裤子的同事手里拿着布料站在门口看着二车间的排练。
第34场
快下班时高新急急忙忙走进技术组,这让在场人不免一惊,
高新:晓婉呀,你说咋办吧,这两天做裤子的人越来越多,她们也忙不过来呀,眼看没几天就要比赛了,这可咋办呀。
黄晓婉:书记这两天我也注意了一下,当初我只想到有利可图却不知道做一条裤子要那么长时间,是我想的不周到。
高新: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也怪我没头脑,一时跟着发热。
黄晓婉:我到有一个办法,不知道您和主任能不能同意。
高新:说吧,都急死我了。
黄晓婉:看看车间还有哪些职工或者家人会做裤子,不行就一条裤子我们给人家三块钱,今晚拿回去明天上班就必须交回来,这样尽管利润少点但还是有,而且也不至于让咱们车间和形象受到影响。
佟海波:我看这办法行。
高新:那我和他们商量一下,不行就只好这样办了。
第35场
晚上刘景治和黄晓婉一前一后的走出饭店,刘景治站在黄晓婉面前说,
刘景治和黄晓婉共同说话:吃好了吗?——嗯,挺好的。——那,现在去哪?——回去吧(黄晓婉看看表后说)。——(刘景治也看看表说)这么早就回去呀,不如我们散散步,——明天没课吗,我是怕你为了陪我太辛苦了。——哎,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呢,放心吧,就是现在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和你在一起让我开心。这样,我们往你家走吧,反正也不远,全当是饭后散步了,顺便送你回家好吗?——那好吧。
刘景治大方的拉起黄晓婉的手,黄晓婉多少有点心悸,她怯怯的看了他一眼,这时刘景治也正好看她,两人目光对视的瞬间心里都有种冲动,但却都没有表现出来,于是,他们就那样手拉手地消失在渐暗的街道上,留下的只是他们走过的身影。
第36场
几天后的中午全厂职工被集合到厂门前空地上,筹备了许久的庆国庆歌咏比赛已经正式拉开帷幕。台上的在表演,台下的人边看边议论,气氛很热烈。二车间有大合唱刚刚结束,邹建民和黄晓婉走下台就站到旁边等着出场。这时就听主持人在报幕,
主持人:下面出场的是二车间的诗朗诵《母亲河》。表演者,邹建民,黄晓婉。
邹建民和黄晓婉一前一后走上舞台,邹的魁梧和黄晓婉的窈窕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俩刚一站好,台下就笑声一片。
黄晓婉和邹建民先后朗诵:翻开历史的长卷,我嗅到了你的波涛凶涌的瞬间。——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呀,你孕育了代代华夏子孙。——35年,那是怎样的一瞬!——35年,那是弹指轻轻的一挥之间。——母亲河,你一路走过贫饥,走向辉煌。——而今,……(请镜头拉远,打在职工身上,突出一个全神贯注的静。偶尔也有窃窃私语。表演的声音可以淡化)
职工1:哎,那女的是不是打球那个?别说,念的还有滋有味的。
职工2:像那么回事,老邹也跟着粘光了。
职工1:别瞎说,要是让老邹听到人家小姑娘就惨了。
职工2:不会吧。他有那么小心眼吗。
职工1:也说不准,谁愿当绿叶呀,何况还是刚刚来的小姑娘呢。
职工2:也是,少说吧,别害了人家。
职工1:这阵子二车间在厂里弄的挺热闹,篮球赛第一不说,这次又为职工做裤子,那个高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职工2:妇女大队长出身,干这个最拿手了。
不知道谁大声的说了一句:哎,谁知道她有没有对象呀。就这句话台下一片哗然,台上的黄晓婉忙向台下看,邹建民心里一急憋着的那口气也懈了,他竟然也忘了往下念,黄晓婉只好一个人继续朗诵,邹建民呆呆的站在台上,那尴尬的场面引起了台下职工一片哄笑。这一笑到提醒了邹建民,他很快接了上去,这点花絮让他们的诗朗诵博得热烈的掌声
演出在热闹中继续着,请把镜头转出,在红星厂各车间转,反映工厂的精神面貌和经济的发展。再拉回时演出结束,正由党委书记宣布获奖名单。
党委书记:获大合唱表演奖的是:一车间党支部,二车间党支部,技术科党支部,机关党支部;获诗歌创作奖的是:机关党支部,二车间党支部。获诗歌表演奖的是:机关党支部,二车间党支部。
演出在人们兴致勃勃中结束,散场大家还在不停的议论着。
第二集
第二集:夜班
第1场
喧嚣过去后一切都恢复了往常,黄晓婉上班还是那样,每天没事时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最近她常和叫刘景治的人约会,几次见面后她觉得自己并不烦他,今天他们刚刚约会,回来时已经很晚了,她倒在床上,辗转难眠。脑子里一会出现她与刘景治看电影兴高采烈地一同大笑的情景;一会又是俩人一起吃饭时的谈笑风生的片刻;一会又是俩人手拉手地在街上闲逛……一会又在脑子里有个模糊的影子围在身边。她就这么尽管很累却睡不着。她在艰难的忘却中渐渐地接受了给她欢笑,给她快乐的那个男人。
第2场
今天是十一休息日,黄家人起来后并没有出行的打算,因为未来的儿媳,黄晓婉的大学同学王秀娟要来。黄晓婉的母亲在做着各种准备,黄晓婉则躲在自己的屋里看书。黄晓婉的父亲在看报,家里静极了,这时王秀娟手里拎着大包小裹地敲响了黄家的门。黄晓婉的母亲从厨房走出来开门,这时黄晓婉和父亲也都从屋里迎出来。
黄母:这孩子来就来呗干嘛拿这么多东西?
王秀娟:阿姨应该的,只是这段时间琐事多了点没来看您。
黄父:秀娟来了,快进来,拿那些东西累了吧,进屋休息一下。小婉你快点呀,让秀娟进来呀。
黄晓婉:(装作生气的样子)爸爸你太偏心了,噢,秀娟拿点东西你就心疼了,对我总是批评再批评,指正再指正,就因为她是你儿媳妇呀,我可是和你共同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亲生女儿!!
黄母:这孩子,秀娟你别理她。说着黄母拉着王秀娟的手走进屋子。
王秀娟:晓婉是在和您二老撒骄呢,我还不了解她,在外人面前她可是做事很体面的。
黄晓婉:还是嫂子明白我。
黄母:是吗,我只知道她总是得理不让人,丝毫看不出她的体面。
黄晓婉(鞠躬行礼地对母亲说)母亲大人请给我们一点私人空间可好。说完自己先笑起来。也引得家里人都笑起来。
黄母:你别跟着掺合,我还有话要和秀娟说呢。
黄晓婉:完了你,老婆婆要收拾你了,别看我,我可帮不了你。要是受不了就做回我同学吧,那时我就能帮你了。
在场的人又被黄晓婉逗乐了,家里的气氛很好。
第3场
十一过后的第一天上班,二车间主任室里三位领导正在研究试生产的事。
邹建民:咱们开个小会,商量一下试车的事。
高新:又要试生产了?
邹建民:是,这回是批量试车,检验机器连续工作性能 ;技术参数可行性研究;材料过不过关,如果都不行可能就要和日方就有关问题谈判要求赔偿,所以厂里这次非常重视这次的试车。刚才把相关部门的领导都找去作了布置,咱们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厂子的利益也关系到双方合作问题。这就要求咱们认真对待每个工作环节。我先分一下工吧,书记你和小佟、白启上白班;徐主任你和孙保国上4:00班;我和黄晓婉上零点班,这样就都搭配开了,书记白天有事可以多和他们俩商量,不行就找厂里,你们看行不行?
徐春丽点头表示没意见,到是高新开口了。
高新:晓婉上夜不合适吧?一来,这段时间她也够累的,咱们也得为她着想;二来,她刚来什么也不懂,就让她跟白班吧。
邹建民: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想让她多锻炼一下,尽快适应车间工作。就让她跟我吧,年轻多压点担子是好事。
高新:我还是认为她和我在一起比较合适,春丽,你说呢?(说完她把目光投向徐春丽,她是想搞少数服从多数,邹建民也把目光投向徐春丽。)
徐春丽:(一看这架式,不好开口了,她明白那两位是在较劲,都想让她站自己的一边。她很看不惯他们俩的做法,于是,她面无表情的说)怎么着都行,我没意见你们定吧。
这下三个人僵到那了,屋子里静极了,都能听到挂在墙上钟表滴答滴答的响声。有那么两分钟左右,还是邹建民面色冷冷的开口了。
邹建民:书记你就让步吧,我心里有数,生产上的事你还是听我的吧。
高新:按理说生产上的事我不该多管,我也不是不听你的。只是我觉得咱们应该多照顾人家刚来的孩子,况且她以后能不能继续在咱们车间也说不定。何必让她上夜班,毕竟夜班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你说是不是?
邹建民:你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但是我想她是有专业的人,不从事本专业就可惜了,我是想让她尽快能独当一面工作,所以咱们别争了,就这么定了,行吗?
高新:(木然)那先这样吧。
邹建民:那一会就召开车间大会,做生产准备。
第4场
在厂后院篮球场边上高新,黄晓婉正在进行着严肃的谈话。
高新:晓婉,今天我必须和你好好谈谈。
黄晓婉:怎么了书记,这么严肃?
高新:我想问你将来是想从政还是想从事技术工作?
黄晓婉不解地看着高新,没吱声。
高新:从政呢,我准备让你当咱车间的团总支书记,如果我猜想不错的话不出两年,你就能当上厂团委书记,这样你就很有可能成为厂党委书记的接班人;从事技术工作就得在车间忍受寂寞,不知干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现在还行呀,等你结婚有了孩子你还愿意上三班倒吗?即使你愿意你的家行吗?有很多实际问题,你考虑过没有?我是真不想你就这样下去,等你上过三班倒你就明白了,所以,你今天就应该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黄晓婉:书记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关心我,我刚来什么也不懂,我就听你的吧,你怎么安排都行,我没意见。
高新:真的?(高新见黄晓婉只是点头,就信心十足地拍拍她的肩膀,)你放心吧,我不会猜错的。我马上召开支部会通过一下。
从那次谈话后,黄晓婉就不自觉的站到了高新的编队里,这是当时黄晓婉并不知道的事。
第5场
今天是黄晓婉第一天夜班还是零点班,她父亲不放心就送她来上班,他们差几分钟十点时到了厂门口。她父亲看着女儿走进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