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其它乡镇买的,再加上黄宝顺不分青红皂白就跟他发脾气,连粗口话都出来了。怎么说他都是30几奔40的人了,给黄宝顺这么一说,当然脾气也就上来了。
尽管知道是自己搞误会了,但是怎么说许术乡农技推广站还是仪阳市农业局下面的基层单位,就是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黄宝顺也可以说得上是领导了,再说这段时间来黄宝顺一直仕途顺利,难免有了些小脾气,跟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的站长这么一冲,顿时脾气更大了。
他站起来用手一指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站长的鼻子:“怎么了?说你两句说不得啊?你许术乡还是不是仪阳市农业局管的?别的地方搞反季节蔬菜推广搞得轰轰烈烈的,可是你们许术乡怎么样?就这么一个大棚,还滥竽充数,你都不脸红,亏你还是农技推广干部!”盛怒之下,黄宝顺都不知道他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我怎么了?我好歹还种过几天地。哪像某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写了两篇破问咋和那个就了不起了。尊敬我叫你一声黄组长。要不然。我地级别也不比你低多少。有本事你让东平县农业局免了我。我二话不说!”
大家一看两人吵起来了。连忙劝地劝、拦地拦。虽说不乏想看热闹地地。但是样子活还是要干地。
大家出面劝阻让黄宝顺和站长都有了住口地理由。其实谁都知道。不管谁对谁错。但是他们怎么说都是干部。这样地事情让上面领导知道了。肯定要受批评地。不过场面话还是要留下地。无非是都要向上级汇报云云。
本来仪阳市农业局一帮人还打算在许术乡农技推广站吃了午饭再走地。可许术乡本来就没有什么大棚。自然谈不上什么反季节蔬菜地推广了。再说负责带队地黄宝顺又跟许术乡农技推广站地站长吵成这个样子。这饭自然是没法吃了。再说黄宝顺心里也憋了一肚子气。还想早一点回到仪阳市农业局跟刘世豪局长汇报一下许术乡以次充好坑害农民地事。于是一帮人一商量。干脆。大家直接回仪阳市得了。
说是要走了。可眼看到了中午地时间。怎么着都得吃点东西。好在这次来地人不多。连负责开车地张师傅都算在内。一共就是5个人。正好一辆吉普车坐满。
许术乡也没有什么特别地东西。无非就是大盘羊肉。大家坐下以后。黄宝顺先是拿了包烟散了一圈。接着说道:“这次还真对不起大家了。我这个人脾气急。看到那大棚成了照顾样子心疼。所以管不住直接地嘴巴。搞得大家都得跟我上小饭店来吃饭。没什么说地。今天这顿我请了。当是给大家道歉。”
正常情况下,市农业局到了下面的单位,怎么说都能混顿饭吃,这也是惯例了,今天闹成这个样子,按理来说,要是一同来的着几个人里面有一个是想帮黄宝顺的,那么肯定会等大家歇一口气以后说合两个人,就算心里再怎么不高兴,面子上总得过得去。可是一来黄宝顺是从造纸厂出来的,本来因为老婆、孩子户口的问题就属于比较受排挤的,再说他原来也没当过官,一直是搞技术出身的,对搞关系很不在行。这回又传要去上党校,多少让别人妒忌,再说出来这么久了,大家都有点觉得黄宝顺太积极,搞得大家受累,所以看到他跟许术乡推广站的站长闹翻了,大家都假装不知道似地,一个两个装哑巴。
其实黄宝顺也清楚这个情况,但毕竟他不太善于跟人搞关系,,只能用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关系,不管怎么说,大家抬头也不见低头见的,要是搞僵了多不好。
别看跟黄宝顺出来的都是仪阳市农业局的一般干部,但是随便一个也比黄宝顺混机关的时间长,这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听黄宝顺这么一说,大家连忙别客气别客气的说着,顺便声讨一下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的站长。一顿饭吃得还算热闹。
大家都不知道,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许术乡农技推广站来了几个农民,一下子就把农技推广站给围上了。
原来,这几个农民正是刚才黄宝顺他们看过那个大棚主人同村的,多多少少有些亲戚关系。许术乡本来就穷,很多人也不是不知道搞大棚的好处,可是建大棚得有钱,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许术乡农民哪来的钱建大棚?就这唯一的一个大棚还是东拼西凑借钱建起来的。眼看着地里蔬菜长起来了,谁知道那个大棚这么不堪,让牛蹭了了一下就垮了,大棚的主人第二天一早到地里一看,当时就急的病了。谁知道他前脚刚被抬回家,后脚黄宝顺他们就来了。黄宝顺一生气,有把大棚的预制件给踢断了好些根。
大棚主人同村的几个人听村上的孩子说农业推广站的人带人把大棚的预制件又搞倒了好些根以后,当时就急了。这个大棚他们就是从仪阳市农业局的服务公司卖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找上门去,这边农技推广站的人又找上门来搞破坏,他们当然不干了,一下子,一帮农民拿着家伙就找到了农技推广站想要要个说法。
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的站长本来就一肚子的火,哪知道这帮农民又找上了门来,当然不高兴。他转念一想,与其让这帮农民找自己的麻烦,不如让农民找黄宝顺的麻烦去。于是一推二六五,顺便还把黄宝顺他们吃饭的地方告诉了这帮农民。
黄宝顺他们是不知道这个事,几个人吃完饭以后剔着牙,上了吉普车准备回仪阳市,哪知道车子刚转出发动起来,几个农民手里拿着棍棒铁锹就把车给围上了。
“刚才是你们去把我们家的大棚给踢倒的?”一个农民手里拿着锄头,指着吉普车上的众人问道。
黄宝顺是组长,当然坐在前面,一看这架势,虽然心里未免有点害怕,但是还是觉得不能连累了车上的几个人,再说那大棚跟本就不能用,他觉得解释一下应该没问题,于是手抠车把手,准备下车跟几个农民解释一下。
“小黄,别下车!”坐在黄宝顺身后的农艺师李天明一把拽住了黄宝顺的衣服。李天明在农业局呆的时间很长,经常跟农民打交道,他知道有时候农民蛮起来是不讲理的,看着现在这个架势,黄宝顺下车肯定吃亏。
黄宝顺本来就有点怕,现在被李天明一劝,也觉得不下车安全一些,于是拉开小窗,冲着外面说:“我们仪阳市农业局是搞农技推广的,你们的那个大棚有问题,质量很差,很危险,要是继续使用会出问题,你们还是找一下卖这个大棚给你们的人,让他来处理一下。”
黄宝顺这话不说还好,农民们一听说是仪阳市农业局的,顿时火冒三丈,提着锄头对着车窗就砸了过来,一边嘴里骂着:“你们这帮混蛋,大棚就是你们卖给我们的,不找你们找谁?”
其他几个你们一看这边动上了手,顿时不客气起来,一帮人照着车子就砸。
司机张师傅一看这个架势,根本不用交待,挂上档,一脚油门就踩到了底,吉普车才地上滑了一下,一下子冲了出来。幸亏那些人也不傻,听见吉普车家有的声音,原来站在车头前面的两个人一下跳到了路边,要不然还真是危险。
在看看吉普车,包括前面的挡风玻璃在内,几个车门边上的有机玻璃窗全给砸坏了,李天明他们坐在后面还好说,一看见到动了手,全都趴在了椅子上,黄宝顺坐在前面就没有你们好运气了,一块碎了的档风玻璃一下扎在了他的头上,顿时血就飚了出来。
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的站长本来是跟着看热闹的,但是一看这个情况不对,马上跑回了乡政府。他当然清楚,这要是真的闹出事来,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为了洗清自己,他不得不干会给仪阳市农业局打电话汇报这个事情。
毕竟这个事情算是个大事了,电话一下转到了刘世豪局长的办公室,刘世豪一天是着个事情,顿时大吃一惊,他吃惊的不是黄宝顺他们被打的事,这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他关心的是大棚预制件的问题。刘世豪当然知道,到目前为止,整个仪阳市农业系统所有的大棚预制件全都是自己的四儿子刘卫国和王军搞的,一旦大棚预制件质量出了问题,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哼哼哈哈放下电话以后,刘世豪想了一会,伸手又拿起了电话,将电话打到了家里。接电话的正是刘卫国。
“你给我呆在家里,什么地方都不准去,我马上回来!”
……
正文 第十七章 风起云涌-3
“你跟王军是不是把大棚预制件里的钢筋给换成铁丝了?”刘世豪等不到下班时间了,挂上电话以后就直接回到家里。进屋一看,刘卫国正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呢,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想想心里就有气,进屋以后二话不说,劈头盖脸的就问。
“是啊,用钢筋成本太高,再说了,那些钢筋可都是计划内的调拨的,一转手又是一笔钱,你不知道,这里外一算,一个大棚我们差不多能挣一千块钱。这要是这批大棚干下来,您就什么事都不用管了,带着妈成天外面旅游去,什么北京、上海、苏州、桂林,高兴了咱也搞一本护照,出国去玩一点时间,那个时候……。”刘卫国这段时间整天就忙着计算着他的构件厂的效益了,这会正得意着,哪顾得上看刘世豪的脸色。
“行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瞎咧咧,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放心一点啊!”刘世豪本来是满脸怒气的,不过刘卫国的即兴发挥让他的脸色变得好看了许多。不管怎么说,这孩子总还是记得要孝敬父母的。
“怎么啦?出什么事了?您别着急,坐着说。”刘卫国一听刘世豪这口气,顿时感觉不妙,连忙开口问道。
刘世豪叹了口气坐到了沙发上,看到刘卫国正准备去帮他倒水,摆了摆手:“别忙乎了,老老实实的给我坐在这,我有事问你!”
刘卫国这会也觉得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了,态度乖巧了许多,老老实实的边上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到底怎么了?”
“刚才我接到许术乡农技推广站的电话,黄宝顺他们从许术乡回来的路上,吉普车给人家砸了,人也给打伤了,事情出得不小。”刘世豪白了儿子一眼。
“该不是我们的大棚预制件出来问题吧?按理说不应该呀?我们里面放的铁丝够多的了,用几年没问题。”刘卫国知道自己的父亲不会没事干瞎说这些事情的。不过他总觉得自己生产的东西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么久了也没见谁来找麻烦。
“没问题?没问题黄宝顺就不会挨打了!这事闹起来不得了。你搞的那个东西,给牛蹭一下就断了,你还说没问题?这样的东西你到底生产了多少?”刘世豪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关键是得赶快搞清楚转狂,想办法补救。
“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改用铁丝了,现在已经卖了好几千套了。现在怎么办哪?”刘卫国一听老爷子的口气,知道这件事情问题大了,顿时也慌了神。
“你呀!你也太不争气了!本来这个事挣钱就不少了,没准今年还会有财政补贴,我正在想办法争取,在这个节骨眼上,你搞了这么一手,你说你怎么净干这些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刘世豪气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怎么知道这些事?您又不跟我说!您干脆直说吧。要我怎么办?”刘卫国这会心里也后怕了。不过他知道。刘世豪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地。毕竟是自己地父亲。什么时候也不会害自己地。
刘世豪站起来转了几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你现在马上搞一套合格地预制件送到许术乡去。不管花多少钱。先把农民地嘴给堵上。千万别让他们闹起来。我这就给许术乡农技推广站地站长去电话。让他先帮你做一下安抚工作。对于那个有问题地大棚不要动。万一有什么事还可以往黄宝顺身上推。谁让他踢断了别人地大棚。但是一定要告诉那个农民。别牵扯到咱们农业局。黄宝顺那里我去做工作。先让他住院修养一段时间。到时候等他上党校回来。想办法把他调到下面县里去。另外你们地预制件马上改回来。别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听明白了没有?”
刘卫国这会还有什么好说地?当然立马答应下来。父子俩迅速行动。处理善后事宜。
黄宝顺头上给玻璃划了一条口子。别看血流得挺吓人。其实问题不大。但是这么大冷地天开着一个没有挡风玻璃地车跑一百多公里。就算没问题地人也受不了。
本来黄宝顺他们还打算到县里面报案地(许术乡也有派出所。但是谁还敢在那个地方呆)。可是打电话回局里面跟刘局长汇报以后。刘局长却不让报案。说是事情还没有搞清楚还是等调查清楚再说。既然领导上这么安排。黄宝顺他们几个只好找了一家医院随便包扎了一下。然后硬撑着先赶会仪阳市再说。
毕竟头上有伤。尽管回来地这一路上黄宝顺都尽量躲在后排座上。可是吹了几个小时地冷风。到底还是坚持不住了。回到仪阳市地时候。黄宝顺感觉非常不舒服。再说刘局长也早有安排。吉普车直接开进了仪阳市人民医院。
接下来几天,农业局的几位领导都到医院看望了黄宝顺,刘世豪局长特意安慰黄宝顺说,他被打的事情局里面正在调查,事情也基本上清楚了,但是考虑影响问题,局里面考虑不追究几个农民,毕竟农民的素质比较低,在那种情况下,冲动一点是难免。当然了,对于黄宝顺受伤的事,工伤是理所当然的,局里面还会考虑给与适当的补偿。当然,交代黄宝顺好好养病,千万不要担心家里和工作上的事是每个领导来了都必定交代的话。
有那么多局领导的关心,局长还特意解释了情况,黄宝顺本来并不善于当官,一时间都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然是领导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这事在黄杰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其实当他知道仪阳市农业局准备大范围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时候就想到了大棚预制件的生产上,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多想,毕竟这个事情谁都知道,绝对是一个挣钱的活,按理来说,仪阳市农业局作为主管单位,这样的东西是不会随便放手的,所以也没有多问。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因为伪劣产品受伤进了医院,这下,黄杰不干了,他得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搞出来的伪劣产品。
仪阳市农业局定点采购的事整个农业局里没有人不知道的,谁都明白这是一块肥肉,可是刘世豪是局长,就算眼红有能怎么样?黄杰不费吹灰之力就搞清楚了情况,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这里面有问题,仪阳市农业局怎么会轻易就放过几个敢袭击政府工作人员的农民?
黄杰这几年都没有什么动静,关键是看来到自己的年纪太小,动作大了太骇人听闻,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打算放过这件事情了,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直接受害者。
偷偷摸摸的,黄杰在家里写了两个晚上,一篇《警惕假冒伪劣农产品坑农》的文章正式出炉,在文章中,黄杰没有直接点出是刘卫国生产的大棚预制件有问题,而是直接引用了刘世豪的说法,有一批不法造假者,打着仪阳市农业局的旗号,制售假冒伪劣的大棚预制件的问题,提醒农民朋友和想关部门注意。在文章中,黄杰还列举了不少假冒伪劣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质量问题等,关键是,黄杰在文章中陈述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是我们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多年以来,农民工作都是我们国家社会基础工作的根本。一小撮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人不但伤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政府形象,重要的是他们会造成农民的不稳定,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坚决打击。
黄杰可没有想着在这片文章上属上自己的名字,这对他一点意义都没有。他用的是黄宝顺的名字寄到报社去的。趁着上医院看黄宝顺的机会,黄杰将自己写的东西献宝一般的交给了黄宝顺,告诉老爸自己试着写了一片文章,已经用黄宝顺的名义寄到报社去了。
这么多年下来,黄宝顺早就已经习惯了黄杰比一般的孩子能干的得多,再加上这次的事情伤到了自己,黄杰的这个举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黄杰写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黄宝顺当然没说什么。在黄宝顺看来,就算黄杰写的东西发表了,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黄宝顺没有想到的是,黄杰第二天又拿了一片文章来给黄宝顺看,说是已经寄出去了,文章的标题是《警惕59岁现象》。这篇文章可把黄宝顺吓到了。黄杰在文章中主要谈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政治领域里的“59岁现象”,黄杰给它的定义是“最后捞一把”现象,是指领导干部在即将离退休前夕,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肆贪污受贿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心态的作祟:首先,存在着“权力即是金钱”的心理,其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再次,一层侥幸心理。即:只要屁股擦干净,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