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子-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娘的女儿就是从香港买的引子,发起的面特别香甜,你妈就爱吃这种馒
头。八十多岁的母亲还想着她的女儿。六十多岁的妈妈常说,只要有母亲在,
我就觉得自己不老。我也说,只要姥姥在,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黄毛丫头。

做了主持人,姥姥是我最忠实的观众了,一到星期六,她就张罗着早吃
饭,千万别耽误了“综艺大观”。只是姥姥太偏爱我了,每回都说:“小萍
主持的这个节目比哪个都好看。”可小阿姨告诉我,姥姥也常对着电视里的
我叹气:“三十好几的人了,老这么一个人,孩子也不要,到什么时候才算


个头。。”可是,每回姥姥见了我,又说:“萍儿,你干这个工作挺光荣,
连我都受到人们的格外尊重。”真怪了,姥姥从来没问起过我个人生活,内
心是不是真正的痛苦,莫非她是最理解我的?!

个头。。”可是,每回姥姥见了我,又说:“萍儿,你干这个工作挺光荣,
连我都受到人们的格外尊重。”真怪了,姥姥从来没问起过我个人生活,内
心是不是真正的痛苦,莫非她是最理解我的?!
月 
8日是姥姥八十六岁的生日,
我因为这周有直播,不能回去,特写此文,献给她老人家!祝姥姥生日快乐,
健康长寿!

1995年 
8月 
8日


姥姥(二)

姥姥(二)

——自题

姥姥在她八十八岁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我的家。

临行前她的儿女们都反对,母亲多次给我打电话:“姥姥年龄太大了,
这般年纪的老人了就如同熟透了的瓜,稍稍一碰就不得了。”我真是不甘心,
盼了一辈子了,好不容易有了大房子有了家,却熬到姥姥自己都做不了主的
年纪了。我悄悄给姥姥打了电话:“姥,你自己说,你愿不愿意来?你自己
感觉你身体行不行?”姥姥是个一辈子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我身体倒
是没事,就是去了要忙乎你了。。”行了,我已经听出了姥姥的心愿,姥姥
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她当然想来啊,外孙女家是个什么样,北京是个什
么样,电视台是个什么样,姥姥都惦记,姥姥比孩子还要新奇,姥姥期待着
呢。舅舅姨们经不住我的死磨硬缠,只好答应了。从青岛到北京的特快列车
要跑十六个小时,母亲做好了各项准备,给姥姥带了各种药,各种吃的,一
上车就和列车员打了招呼,并特别说这是倪萍的姥姥。(我做了主持人之后,
家里人从来不打我这个招牌,这次大概实在是怕姥姥路上会有什么意外,不
得已而为之吧。)姥姥确实因为是倪萍的姥姥而受到了列车员的特别关照,
那不大的软卧车厢里不停地有人来看她,餐车上还特别给姥姥做了面条,姥
姥不停地问母亲:“他们都认识小萍?”接站的那天我去得很早,我已经好
多年没有到站台里边接人了,这次接姥姥,又站在了那熟悉的站台口。世界
什么都在变,唯有这站台依如从前。站台是流动的历史,是人类最普通与最
复杂的情感的栖息地,站台是一种感伤,如今对我来说,站台还是那么亲切,
还是那么不一样,似乎只有站在那里,听到火车的鸣叫,脚下感觉到站台的
震动,你才知道相聚、离别是人生最有滋有味的日子。

火车进站了,我的心一阵紧缩,无数次地接送过亲人,惟独这一次不一
样,喜悦是那样地浓,这是接姥姥啊!姥姥是专门看我来的。啊,看见了,
十一号车厢,姥姥和妈妈正趴在窗户上向我挥手。

姥姥下车了,哪儿像快要九十岁的老人,她不要别人扶,也不要人家搀,
愣是自己走出了北京火车站。我们围在姥姥的前后左右,像看护一个刚会走
路的婴儿一样,既怕她摔倒了,又希望她能独立地往前走。我何止希望姥姥
走出北京站,她要能走回西城我的家,我都情愿翻着跟头过长安街。

姥姥终于双脚踩上北京的土地了,这是她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小时候,
姥姥总是说我:“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就走。”我也总说:“姥姥,等我
长大了有了家,你就和我一块儿过。”如今多少年过去了,人都长得不能再
大了,也始终没有一个可以让姥姥来住的家,许给姥姥的诺言一直耿耿在心,
我一直祈祷上苍让姥姥多活些年,不仅能够活到我有个像样的家,而且还要
活到有个重外孙女。

和姥姥住在一起,我便有了牵挂,临出门总要反复叮嘱小阿姨把炉子关
好,把门看好,办公室有事,我也是一天打上几个电话才放心。怕电话有时
挂不好,还特意给小阿姨配上 
BP机。下了班路过菜市场、商店也总是进去搜
索点特别的东西,好让在家盼了一天的姥姥有个惊喜。

我像保护文物一样爱护着姥姥。冬天里的第一次流感来到之前,我就一
连喝上几天板兰根,生怕我感冒而传染给姥姥。靠近年根的时候,也是我正
忙于排春节晚会的时候,姥姥开始打喷嚏了,吓得我赶紧让小阿姨在家里熏


醋,整整六大瓶醋,从早熏到晚,熏得我身上、头上到处都是醋味,可最终
没能让姥姥逃脱这次流感。姥姥开始发烧了。妈妈说得真对,姥姥这般年纪
真是熟透的瓜了,就这么一次感冒差点要了老人家的命。姥姥有多年的气管
炎,天一冷,呼吸就有些困难,这一感冒就了不得了,再加上发烧,而且连
续几天不退,最要命的是姥姥行动不便,在这么冷的天里不能出门,也不能
上医院。看着一口一口地向外倒气的姥姥,我害怕了,我把能想的办法都想
过了,我请赵忠祥老师帮我找离我家最近的一家医院的呼吸科主任。崔主任
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治疗小组,她们认真负责地给姥姥看了病,做了一系
列检查,一次就给姥姥开了一千六百多块钱的药和针。病中的姥姥看着我给
大夫数钱,直向我摆手,我懂姥姥这是心疼钱,但我和大夫在全力抢救她,
她哪懂我的心,真的,再数多少我也不嫌多,只要能把姥姥救过来,只要能
减轻姥姥的痛苦。。

醋,整整六大瓶醋,从早熏到晚,熏得我身上、头上到处都是醋味,可最终
没能让姥姥逃脱这次流感。姥姥开始发烧了。妈妈说得真对,姥姥这般年纪
真是熟透的瓜了,就这么一次感冒差点要了老人家的命。姥姥有多年的气管
炎,天一冷,呼吸就有些困难,这一感冒就了不得了,再加上发烧,而且连
续几天不退,最要命的是姥姥行动不便,在这么冷的天里不能出门,也不能
上医院。看着一口一口地向外倒气的姥姥,我害怕了,我把能想的办法都想
过了,我请赵忠祥老师帮我找离我家最近的一家医院的呼吸科主任。崔主任
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治疗小组,她们认真负责地给姥姥看了病,做了一系
列检查,一次就给姥姥开了一千六百多块钱的药和针。病中的姥姥看着我给
大夫数钱,直向我摆手,我懂姥姥这是心疼钱,但我和大夫在全力抢救她,
她哪懂我的心,真的,再数多少我也不嫌多,只要能把姥姥救过来,只要能
减轻姥姥的痛苦。。

几天针打下去,姥姥还是不见好,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不管姥姥是否愿
意,我一定要送她去医院。专家还对我说:像姥姥这种病,如果吸呼再困难,
痰上不来就要切开喉管上呼吸机。我知道这回我的祸是惹大了,我怎么向她
的儿女们交待,我是对他们做过保证的呀,我附在姥姥身边和她商量:“去
医院吧,去救过毛主席的那个医院(姥姥对毛主席最有感情)准能治好。”

姥姥还是摇头:“不想遭那个罪了,我也活得够本了,来你这个家看看
我就了心事了,也就能闭眼了。”

“姥姥,你别老说闭眼,你不答应过要帮我看孩子吗?为了我,你也得
使劲儿挺过来。。”我守在姥姥床边急得直哭。

“看你,还是小时候的毛病,动不动就哭,快擦擦,姥姥最见不得你掉
泪了。”姥姥把她那洁白的小毛巾递给了我,我却用它擦去了姥姥眼角的泪
水。

“那赶快打电话叫舅舅姨他们来北京吧!”姥姥坚决不同意:“快过年
了,别叫他们,我要是能这么闭着眼睛睡过去就算是有福的了。”

那一夜,睡梦中姥姥开始说胡话了。真是破天荒,第一次我自报家门给
医院打去电话,他们很快派了两位专家到家里来给姥姥看病。不知为什么,
两次姥姥病危我都是找的部队医院,事后姥姥自己说,她儿子曾在部队当过
兵,她是烈属,总觉得是儿子把她救活的。

感谢上苍垂怜,姥姥度过了年关,我也直播完了春节晚会。年初一,我
病倒了,望着躺在床上的我,姥姥格外心疼:“都是我把你累的。”我说:
“姥姥,都是你把我吓的。”

姥姥病愈后精神比从前更好了,穿上我给她订做的深灰白线格背心,表
妹说姥姥像冰心老人,姥姥说我要是能像人家那样识文认字的就好了,只可
惜像个睁眼瞎子,守着这么多书都看不了一本。我姥姥不认字却最爱惜书,
每天起来都忘不了两件事:一是浇花,二就是给书掸灰尘。有时我看见姥姥
一个人在书架前立半天,很是好奇,姥姥常常说:“钱花在这上面最值了,
有多少书就有多大出息。”没有文化的姥姥常说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我猜想


姥姥她一定为自己不曾读过书而懊悔,要不,她在那么穷的年代怎么会让她
的儿女们去城里读书呢。姥姥爱护书,也爱护读书的人,我们家那间书房,
不管谁在里边读书,写字,姥姥总是放轻了脚步走,而且还安排小阿姨炖一
锅好汤,在她的眼里,凡是读书就一定费脑子。姥姥年纪大了,没事坐在椅
子上,就常常睡着了。但是倘若给她念上一段书,多长时间也不瞌睡,我们
说姥姥是“唯有读书高”哇。姥姥说:听旁人念书,脑袋清醒。

姥姥她一定为自己不曾读过书而懊悔,要不,她在那么穷的年代怎么会让她
的儿女们去城里读书呢。姥姥爱护书,也爱护读书的人,我们家那间书房,
不管谁在里边读书,写字,姥姥总是放轻了脚步走,而且还安排小阿姨炖一
锅好汤,在她的眼里,凡是读书就一定费脑子。姥姥年纪大了,没事坐在椅
子上,就常常睡着了。但是倘若给她念上一段书,多长时间也不瞌睡,我们
说姥姥是“唯有读书高”哇。姥姥说:听旁人念书,脑袋清醒。

也许是离开家太久了,一个人闯荡的心太累了,所以和姥姥一块儿过的
日子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是因为姥姥的到来,我那本来只能算是一个住的
地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多年不吃的饭菜又都捡回来了。一日三餐,顿顿
都有新花样,朋友,同事来吃饭都夸姥姥,八十八岁的姥姥又催着我把日子
过起来了。星期天得空了,还常常开车带着姥姥去那些大商场逛逛,逛累了,
再带姥姥去尝尝那些京城小吃。在姥姥面前,我拥有得那么多,却总觉得什
么也没有,什么都是虚的。我认得那么多字却赶不上姥姥的知书达礼,我总
在想,到底什么是文化?谁又能说姥姥没有文化?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演了,我和友人去看了,觉得很不错,回到
家里吃饭时还觉得眼睛涩涩的,我劝表妹抽空去看看。我们的对话被姥姥听
见了,姥姥放下饭碗,自言自语地说:“雷锋这孩子要是活到现在也是快六
十的人了,也准是有儿有女有孙子的人了。”姥姥说得那么伤感,那么动情
的原因只有我知道:她是想起了和雷锋先后差不多牺牲的小儿子。是啊,小
舅舅如果活着也是快六十的人“姥姥,你是不是又想小舅了?”我看着愣神
儿的姥姥。

“雷锋有福啊,他是到那边找他爹妈去了,人家孩子不孤单啊,哪像你
小舅,孤零零地一个人,他这个不疼孩子的妈还不快去找他,我活这么大岁
数有什么用。。”

我宽慰姥姥,“人一旦升入天堂他就转世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了,小舅早
就活了。”“好哇,愿他再转世生在一个好人家,享享福,上上学,你小舅
舅可聪明了,家里几个孩子就数他念书好。。”

那一晚,姥姥一直在说小舅,说雷锋。都说时间是医治伤痛最好的良药,
可对于母亲来说,儿子离去的伤痛只有生命才能医治,母亲不存在了,伤痛
才会随着生命而消失。

姥姥真是让我读懂了人生的一本连环画,虽然线条那么简单,字义那么
直白,我却从中领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知道终有一天,姥姥要离我而
去的,生老病死我怎么能够抗拒?我只是祈盼姥姥能活得再长一些,和她一
生所受的穷苦相比,她的好日子过的实在太少了。我和表妹努力地使姥姥过
得快活,多忙的日子,我们也会定期陪她打会儿牌,多晚回家也要上姥姥屋
坐一会儿,凡是姥姥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们都尽量买给她,贵的东西我们都
说成很便宜,为的是姥姥吃起来不心疼。

生活在姥姥身边,越来越感到姥姥是一座桥。这座桥飞架于溪水之上,
轻盈而刚劲。它把我的过去和今天的两岸连接起来了,姥姥这座桥千姿百态,
她一直以不同的方式与我的或快乐或苦闷的行程相伴,她保佑我从此岸走向
彼岸,她拉着我的手相互勉励,相互信赖地超越自己身上所有的平庸和龌龊,


使我能心安理得地走到永恒的真情面前。


雨伞

雨伞

——自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希望是一种清醒的梦境。”

我一直希望有一把母亲那样的雨伞,伞很大,伞布很厚,伞柄是竹子的。
小时候,只要下雨天,我就希望母亲领上我,不是为了去哪几,而是躲在那
雨伞下面看看雨水。青岛的路多是上下坡的石头路,不管下多大的雨,雨一
停,雨水就不见了。“它们都流到哪里去了呢?”这是我常常想问的问题。
我还特别喜欢听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那声音是天籁。

单身的母亲一直尽她最大的可能给我和哥哥以快乐。下雨天,只要她不
上班,总是撑开那把雨伞带上我出去走走,有时雨大了,母亲把伞偏向我这
一边,回到家她的裤子就全湿透了。后来我长高了,母亲即使是把雨伞都偏
向我,也不能完全阻挡风雨对我的袭击时,母亲就给我买了一个脖子上系带
的雨衣。我对母亲说:“要是花一样的钱还不如买一把小雨伞。”母亲说:
“你还太小,小孩子打着雨伞,万一来了台风,伞就会借着风的力量把你带
走了。”于是我一直穿着那件小雨衣,可心里也一直惦记着母亲那把大伞。
我常想,什么时候下雨能让我一个人出门呀!我急等着长大!

为了伞我常常渴望下雨,只有下雨,母亲才把它从很高的柜子上面取下
来,下班回来她也不会立刻收起来,而是要放在走廊上晾干,也只有在这个
时候我才有机会,趁妈妈不注意,我把伞举起来,到院子里走一走。邻居奶
奶总说:“孩子,晴天打伞的孩子不长个儿。”老奶奶的话自然要听的,于
是,我赶紧把伞收起来。

我喜欢母亲的那把雨伞,还因为它的颜色特别明亮,土黄中带有橙红的
调子,这在那个时代就格外地漂亮了。我总问母亲:“我们为什么不穿像伞
那样颜色的衣服?”妈妈说:“这是过去的老货了,现在哪有?”年幼的我
自然不懂为什么老货比新货好,为什么老货现在没有了。但妈妈没有正面回
答。

好几次我央求母亲:“等我长大了,台风不会刮走我的时候,你就把这
把雨伞给我吧。”母亲答应了。于是,我就觉得那把黄伞属于我了。下雨天,
母亲带走时,我总担心风太大了,会把我的雨伞吹破了,我嘱咐妈妈,“等
风小点儿再出门吧。”母亲一定特别感激,每一回都冲我摆摆手:“上班哪
能迟到啊!”风雨中母亲和伞一起走了。下班时我会不听哥哥的劝阻到路口
等母亲,其实也等那把雨伞。有时,我还在同学面前,说我有一把雨伞,那
伞有着太阳般的颜色。可雨天,我又总是穿着雨衣上学,于是,同学中就有
人说,她吹牛!听到同学们议论,我决定瞅个机会把我们家的雨伞带到学校
去,让伞给我露露脸。

青岛的海洋性气候,下太阳雨是常有的事儿,俗语说:岛上的天像孩子
的脸说变就变。那天中午,天空突然暗了下来,我知道要下雨了,太好了,
我高兴地跑回家,踩着凳子取下了我的黄雨伞,一溜小跑地到了学校。上课
的铃声已经响了,我故意把脚步放慢,我是最后一个进教室的,我手里拿
着的那把明晃晃的大伞全班同学都看到了,我得意地坐回我的位子,一边听
着课,一边看着窗外,我希望雨再下大点。

放学了,同学们都挤在学校门口等着雨停,只有我撑起了雨伞挤出人群,


走出了学校。那一份优越和那副自豪劲儿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