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家公司答应了由刘浩独立投资,拥有独立版权,这家公司只负责发行和宣传,按照三七开分成(刘浩七,公司三),因为刘浩不想让别人插手自己音乐的事,也不想因为这些音乐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家公司之所以爽快的同意,是因为他们计算了一下,设备是现成的,再除去发行成本,按照刘浩的协议,他们比以前赚的还要多很多,他们一看就知道刘浩不懂行,所以爽快的签订了协议。
这十首歌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但是刘浩为了唱的心安理得,又用了一天时间,把那些歌的名字和部分歌词改动了一些,在录音棚练了一晚上歌,第二天就开始录音了。
这家公司的录音棚里用的都是进口的罗兰键盘和音效合成器等先进器材,刘浩虽然很长时间没唱歌了,但是参加原创歌曲大奖赛的时候可没少下功夫,所以在歌词和曲子熟悉的情况下,很简单的练习了一个晚上,就找到了感觉,又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加上他超强的学习能力,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录好了十首歌。
刘浩支付给该公司三百万元制作和宣传经费,让他们第一期就按照这三百万做预算,最好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发行和宣传工作。
那边抓紧时间灌录唱片,这边刘浩配合公司在杭州的著名景点拍摄宣传海报,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六十九章 江湖八卦
虽然前世刘浩也来过杭州,但是那时候他很小,根本不会欣赏这座城市的美,现在他心情极佳,今天广告的拍摄地又在西湖上取景,让他颇为感慨。
他头戴逍遥巾,身穿原白色镶金边汉式长袍,边洁白的长衫配上他白皙的肤色、剑眉如墨、鼻梁挺直、嘴部不是很阔但很有形,手拿折扇,加上他修长的形体,挺立船头,的确像一个穿越时空、容貌轩昂、风姿俊爽的才子。
刘浩也许是演戏久了养成的习惯,他挺立船头,看着周围的西湖美景,恍惚中入了情景,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初春游西湖的书生,手敲着折扇,轻吟昨天才看过的一首词:“西湖烟水茫茫,百倾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时候摄影师和岸边的游客一起喊:“好”,摄影师早就在刘浩吟诗的时候看出了他眼神里的变化,知道他入境了,所以连按快门捕捉几个很到位的动作之后,忍不住和围观他们拍广告的游客一起给刘浩喝彩。
刘浩刚沉浸在那种玄妙的时空错乱之感中没几秒钟,被人带出了那种情境,于是不耐烦的问摄影师:“现在可以下船了吗?”摄影师对他举了一个ok的手势,刘浩一脸木然的回到岸上休息。
这个平面广告是唱片公司集体的决定,因为刘浩专辑里的几首主打曲,采用了很多诗词和半文半白的歌词,有些唱腔还模仿了戏曲的腔调,所以公司研究决定,把刘浩打造成古代才子的形象拍几幅照片,印制成海报宣传画和cd内页,而且经过化装后的刘浩的确有古代才子的范儿,他自己感觉也不错。
刘浩以为拍个照不是很简单的事吗,可实际上他现在感觉脸都快麻木了,刚才摄影师不光让他摆pose还让他做各种脸部表情,一会微笑,一会蹙眉,一会冥思,几个助理还要在旁边补光,他就像个牵线木偶,任由摆布,他刚刚对周围的景色有了感应,结果摄影师又打断了他的兴致。
休息了一会儿,又拍了几张照片,摄影师才说收工,可是忙了一上午刘浩还真没好好欣赏西湖美景。
此时正是初春,万物复苏之时,湖边的杨柳已经发出了嫩绿的芽,静静的湖面和远处山水园林构成一副很美的画,美景当前,收工之后刘浩刚才消失的兴致又被调动了起来,突然想就穿着这身行头,漫步在苏堤上。
因为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太紧张了,总是一个人打拼也感觉太沉闷了,突然心血来潮想搞怪,放松一下心情,而且他觉得苏堤是个有故事的长堤,从古至今不知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他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看看自己以这身另类的装扮能不能遇到点什么。
问过随行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只要你不觉得这身衣服另类,太搞笑的话,我们也没意见。
于是刘浩和他们约好在苏东坡纪念馆集合,他们刚才泛舟湖上的照片是在曲院荷风附近拍的,刘浩就穿着这身衣服就近踏上东浦桥。
很多游人纷纷侧目,不知道刘浩演得这是那一出戏,幸好他长相出众很对得起观众,人们只是对他报以善意的微笑,并没有围观他。
刘浩享受着人们的注目礼,惬意的浏览湖光山色,缓步当车,过了压堤桥,过了望山桥,下了鋭澜桥,还是没有遇到什么故事发生,只不过引起来更多人的关注而已。
这一路走来就像在画中穿行,心情格外轻松,本来刘浩以为没什么故事发生了,想加快步伐赶紧走过花港观鱼再过映波桥就可以和大部队汇合了,下午还要拍几个室内镜头,明天他就可以回去了。
正在这时刘浩看见从花港观鱼处走来一个导游,后面跟着一队二三十人的游客,这些游客立刻被刘浩那身打扮吸引了目光,队伍里有四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先是嘀咕了几句,然后向刘浩走来,其中一个可爱的小萝莉拦住刘浩说:“你是刘浩吗?”
刘浩心想,我还没出唱片呢怎么就有fans啦,笑着说:“是我,请问这位美女你是怎么认识我的?”
那个小萝莉皱着眉头说:“你长得很帅,还会写歌,为什么要借着樊兵兵的名气炒作呢?”另外三个女孩也唧唧喳喳的随声附和。
刘浩心想我冤不冤啊,我什么时候借着樊兵兵的名气炒作了?
于是又问那个小萝莉:“美女你为什么这样说,我这几天都在杭州录歌呢,怎么会和樊大美女扯上关系?”刘浩说这话,还扯了扯自己身上的古装。
那个小萝莉笑着说:“现在的八卦新闻真没法信了,是这样的,我们今天早上看到娱乐报上说,你和樊兵兵正在封神剧组姐弟恋呢,还有你和她穿着古装的照片呢,你要不穿古装我们还认不出来你呢。”
刘浩心想炒作啊,这些娱记们是不是闲得无聊了,怎么把我和兵兵姐扯到一起去了,真是奇怪,这不是无稽之谈吗,幸亏我不在横店,否则还不知道张姐(樊兵兵的经纪人)会不会找我麻烦呢。
刘浩更没心情在这里闲逛了,于是对那四个女孩说:“你们眼见为实,要相信我的话。”说完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留下几个女孩子在那里议论:“他比照片上还帅呢,我们应该支持他,今天晚上我们几个上网发帖子反驳那些无中生有的人,哎呀忘了要他的合影了……”
刘浩今天一早就出来拍广告了,哪里知道这些消息,而且他穿着古装根本没带手机。
急急忙忙来到苏轼祠门口和摄影师他们汇合,上车后,拿过手机一看只有馨儿打来电话,于是他下车给馨儿回电话。
刘浩:“馨儿,那个传闻是假的,你知道我在杭州录歌,怎么会有那样的事呢,等我调查出是谁造谣生事,我绝不饶他。”
馨儿说:“阿浩,你不用解释,我相信你,这样的事我以前也碰上过,只要保持沉默就行了,如果娱乐圈里没有八卦新闻,就不是娱乐圈了,中外都一样,你一定不要做出什么过激的言论,现在对你来说很关键,一定要低调,听我的没错,另外你就是忙完了也别回横店,暂时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对你来说是好事。”
刘浩心想,幸好我有一个做过明星的女朋友,要是以我的性格,我非告那家媒体不行。
不过这件事还真是麻烦,馨儿这边没问题了,还要让家人和司马静以及她的家人相信才行,于是刘浩连饭都没吃,换了衣服让唱片公司的人把他送回酒店,他要尽快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传闻,好给家人解释。
他打开笔记本,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娱乐新闻,没想到好几个网站都转载了他被樊兵兵潜规则的新闻,还说樊很懂演艺圈的潜规则,她本身就是靠潜规则出名的,现在出名了居然又潜规则刘浩,把刘浩出名的原因全部归功于樊的潜规则,连刘浩听了都觉得义愤填膺,可想而知樊兵兵是什么感觉吧,虽然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这件事他也是当事人,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这件事明显是诋毁樊的,他也不担心樊的经纪人找他麻烦。
刘浩看完这些无聊的八卦新闻,觉得应该能说服司马静相信,于是给司马静打电话,结果司马静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她说:“你在这上海呆了半个月,这才回去几天呀,怎么可能呢,这是诽谤,如果你要是气不过,咱们就诉诸法律,放心吧浩浩我会给家里解释清楚的。”
刘浩又给家里打电话,他母亲说:“只要静静相信你,我们就放心了,你爸说了,让你别当回事,谣言止于智。”
于是刘浩下午又回到唱片公司继续拍摄室内广告,等忙完了广告的事,刘浩给他的特约经理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留在杭州专心打理发行唱片的事。
第二天网上就出现了樊的经纪人张小姐的声明,说这次事件纯属无稽之谈,还说她已经把这件事交给公司的律师去调查了,如果该新闻对樊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我们随时会对该媒体提起诉讼。
刘浩看了彻底放下心来,但是他正在考虑,如果今后自己出名了应该怎样应付这些无聊的言论。
第七十章大红大紫(上)
对于网络炒作的事情刘浩前世就非常熟悉,那时候他只是个旁观者,所以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自己成了炒作的对象,才知道原来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对当事人来说是深恶痛绝的,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它会使得人的心情变得恶劣,始作俑者绝对是不道德的,所以除非自己主动愿意配合,否则谁也不愿被卷到这样的事件中来,刘浩由于是被动卷进这场炒作之中,所以他打算听馨儿的不进行追究,在低调中度过炒作期。
刘浩在杭州的一个星期里,又发挥了他的超强学习能力,对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番了解,才知道自己在签合同前摆了个乌龙,cd的灌制其实成本很低,他相当于自己拿钱包揽了所有的制作费用,发行风险自担,卖出去赚钱和唱片公司共同分享利润,卖不出去亏钱是自己的,与正常的由娱乐公司买断版权的出版发行是两个途径,怪不得人家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但是也有好处,就是这些唱片的版权是独立的,是属于他个人的,不属于任何唱片公司和娱乐公司,他配合杭州唱片公司,顺利的完成唱片发行工作,由于时间所限和公司的生产能力,一个星期只能做出20万张cd,而他投资的300万费用仅用去100多万元,这里面还包括发行费用和制作成本,以及广告费用。
基于刘浩对自己唱片内容的自信,刘浩在回横店之前,要求唱片公司不再追加广告投入,用剩下的钱在一个月之内再做80万张cd全部投放到市场上。
杭州的唱片公司根本不相信,像刘浩这样低成本的制作,还不投入广告费用的唱片,能够取得什么好的销售业绩,但是他们又不折本,所以只能答应刘浩这个看似抠门的决定。
刘浩回到横店之后,那些等了一个星期,想要爆料的媒体立刻盯上了他,想从他身上挖掘出更大的新闻价值,得知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去录制唱片了,于是把这个当成新闻给发了出去,让刘浩感到高兴的是这些新闻等于间接的给他的唱片,做了免费的宣传。
还有一些记者想要搞清楚他和樊大美女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暧昧关系,刘浩实话实说,跟樊大美女根本就不熟悉,仅仅是拍戏时说过几句话,并且告诉媒体樊大美女在剧组拍戏很认真、很努力、演技也很好,是值得他学习的榜样,虽然媒体很失望,但是范大美女的经纪人却打电话找到他,转达了樊大美女的谢意。
他的唱片发行第三天就出现了火爆销售的场面,简约的包装,江南美景里一个丰神俊朗的书生形象,十首脍炙人口的现代风格歌曲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乐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记者不再关注刘浩之前的版权案和他近期的绯闻,反而更想知道他是怎样一夜之间从一个临时演员华丽丽转变成流行歌手的。
刘浩现在是整个横店除了那些大牌明星之外,人气最旺的娱乐新人,关注他的媒体日渐增多,以至于他回来一个星期才真正的演了5个小角色,与之前每天演三四个小角色的成绩相去甚远,主要是他只要一出现在公共场合就会被媒体和熟悉的人围追堵截,根本没有时间演戏。
他又没有经纪人和助手挡驾,人们只要看见他的银色奥迪就知道他来了,所以很容易被那些记者拦住,有次一个记者竟然在他开车门的时候硬挤进车里要求采访。
所以刘浩这几天光酒店就换了三四家,东躲西藏和那些记者躲猫猫,他已经和演员公会解除了合约,月底拍完封神剧组苏全忠一角的几个镜头,他打算暂时离开横店,虽然他出名了,但是仍然没有剧组和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他也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出名太快,又没有自己的班底和所属公司,老是形单影只造成的。
他打算暂时离开这里,去寻找一个有名气的演艺经纪公司,找一个能真正帮助他的经纪人,因为现在他感觉一个人很容易顾此失彼,即使他努力的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可是自己还是疲于应付,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给自己找一个靠山。
3月27日,刘浩的20万盒新专辑已经告罄,杭州的唱片公司,才知道捡到宝了,加班加点的灌录cd,新的20万盒cd已经发行,随着媒体的关注,销售异常火爆,看势头四月初突破50万大关不成问题。
刘浩根据和封神剧组的临时协议,于28日又回到了该剧组,再次见到和他有绯闻的樊大美女,两个人都没感到有什么尴尬的,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八卦,再加上媒体更关注他在歌坛上的表现,所以很顺利的拍完几个要拍的镜头,他就全部结束了在这个剧组的拍摄任务。
临离开剧组之前,樊兵兵和她的经纪人找到刘浩,对前一段时间传出的绯闻表示歉意,然后落落大方的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说如果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联系她,她的经纪人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强调了她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步步出名的,让刘浩感觉这个大姐姐做事很光明磊落,跟媒体传闻的形象大相径庭,加之刘浩对她的第一印象也不错,亲切的交谈几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就离开了。
刘浩晚上又宴请了自己在这里结交的几个朋友,第二天就回上海了,他又一次在媒体的面前消失了。
那些想采访刘浩的媒体,只好采访刘浩的那些朋友,所以刘浩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横漂传奇故事却经常见诸报端,喜欢他歌曲的粉丝们把他的新闻报导收集整理起来,在网上建立了一个浩哥吧。
刘浩回到上海仅仅和司马静低调的生活了半个月,他又成了媒体关注的对象,因为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陈洁巨额偷漏税案已经全部查明,将于4月13日开庭审理,由于陈洁现在只是在羁押期间,她仍然是宜而德娱乐公司的法人,所以在审理偷漏税案之前,先审理她和刘浩的版权案,严律师已经通知刘浩做好出庭准备。
刘浩没有让家人来陪伴他一起出庭,因为陈洁现在是去了势的母老虎,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他只让司马静陪着他去。
4月13日的版权案审理的相当顺利,因为事实确凿,证据充分,陈洁也没有提出疑义,所以刘浩顺利的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版权,还得到100万元的经济赔偿。
接下来的偷漏税案也审理的很顺利,陈洁偷逃税金额巨大,一审判处陈洁有期徒刑7年并处相应罚金。
刘浩走出法院大门的时候,一帮记者赶紧把他围住,有的恭喜他打赢了官司,有的问他下步的打算,有的问他还打算继续拍戏吗,有的问他身边的司马静是不是他的女朋友,反正各种问题都有,但是刘浩一个都没回答,这段时间他学习了很多应对媒体采访的方法,而且他正在考察那些演出经纪公司,至今还没有选中一家合适的,既然毫无头绪,所以他只能缄口不说话。
截止到4月20日,他的专辑已经突破了80万张销售大关,回笼资金1200多万元,也有几家国内的大型唱片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刘浩,想要和他签约,但是刘浩知道自己的底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原创型歌手,他只是篡改了前世的流行歌曲,总有江郎才尽的时候,所以他没有答应这些公司的签约要求。
每拒绝一家大型唱片公司,刘浩的名字都要见诸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