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壶农庄-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平对钟伟荣道:“反正我们也没其他合适的人选,那就先请李诚的父亲来试试吧。”

    见萧平接受了自己的建议,钟伟荣也挺高兴,笑吟吟地对他道:“要是真请李诚父亲的话,来的绝对不会是他一个。听说老爷子在原来的厂里人望挺高的,不少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要是跳槽的话。肯定能带一批我们急需的人才过来。”

    萧平喜道:“这是好事啊,要是能拉一批骨干过来,我们也不用为新厂的用人发愁了。为了表示诚意,还是我亲自李老爷子见一面吧。”

    对萧平的这个决定。钟伟荣当然不会反对。他很快就通过李诚,和他父亲约好了时间。于是在两天后的上午,萧平正式在公司的办公室和李诚的父亲见了面。

    李诚的父亲名叫李卫国。今年刚好五十岁,虽然已经过了壮年。但以厂长的标准来说年纪也并不算大。

    李卫国又高又瘦,骨架却非常大。一件大号西装穿在他身上,就象挂在衣架上似的,给人感觉衣服下面空荡荡的。不过萧平在和李卫国握手时,却发现他的手劲很大,显然以前也是干过体力活的人。

    “李先生你好,请坐吧。”萧平请李卫国在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道:“你的情况我已经听李诚说过了,说实话本公司对你的履历和经验都很满意,如果你愿意的话,等新厂完全建成后,欢迎你担任厂长的职务!”

    萧平不绕圈子的说话方式也很合李卫国的胃口,他一摊双手道:“既然萧先生这么爽快,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眼下老厂子已经不行了,过了年我就得失业。现在你给我个新工作,职务还比以前高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愿意呢?”

    听出李卫国也是个直爽的人,萧平也忍不住笑道:“那咱们就说定了,过了年您就到新厂上班,三月底生产线就能进厂装配,到时候就拜托你了。至于工资和福利嘛……先定在经理级别吧,具体的待遇人事部会和您谈的,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没关系的。”

    李卫国摇头道:“工资福利什么的我也没太大要求,和以前差不多也就行了。不过我确实有个特殊的要求,最好还是向你提比较好,我担心其他人也没法拍板。”

    听了李卫国的话萧平也不禁有些好奇,饶有兴趣地道:“您说。”

    “我刚说了,原来的厂子要倒了,这么一来许多工人都没饭吃了。”李卫国叹息道:“其中有不少人都在厂里干了很多年,都是我的相识了。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大家这样,就想向您提个过分的要求,新厂开了反正也需要人手,能不能从老厂里多招些人呢?”

    没想到李卫国所谓的要求就是这个,萧平不禁大喜,忍不住暗暗思忖道:“哎呀,新厂刚开呢,就有人往厂里送有经验的工人,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简直太棒了!”

    想到这里萧平立刻答应了李卫国的请求,就让他去招收自己的老相识们,请他们到新厂来工作。至于工资福利等待遇,则请这些人来公司人事部谈,但萧平做了一个保证,至少不会比以前差。相信有了这样的条件,不少人都会愿意来新厂工作的。

    要求得到萧平的认可,李卫国兴冲冲地回去拉人了。他的老相识基本都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正好是新厂最需要的人才,这样一来也等于帮萧平解决了新厂用人的难题,正可谓是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萧平聘请李卫国的决定非常正确。这位生产厂长在老厂的人望极高,有不少工人的都很听他的话。特别是在眼下厂子就要倒闭,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时候,李卫国突然说给大家伙找到了工作,立刻就有不少人表示愿意跟他走。

    不过短短几天功夫,李卫国就给新厂找来了三十多人。别看三十多人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这些人可全都是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最差的也是在厂里干了多年的熟练工人。有这样一支班底在,就能很快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工人,萧平就可以基本不用为新厂的人员问题操心了。

    这个好消息让萧平和钟伟荣等人大喜过望。为了表示对工厂骨干力量的重视,萧平还亲自和所有愿意跳槽过来的员工们见了个面。

    除了李卫国外,其他人在面对萧平全都有些战战兢兢。大家都知道萧平可是工厂的大老板,没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倒是萧平保持了他一惯对属下都挺客气的习惯,和颜悦色地鼓励了众人一番,然后让他们去人事部商谈待遇问题,办理入职手续等事宜。

    按照之前和李卫国的约定,这些人的待遇不会比以前低,今后要是工厂的效益好了,待遇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对这些眼看就要失业的人来说,这样的条件已经很让他们满意了。所有人都和公司签了合同,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员。

    在签了合同之后,以李卫国为首的几个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立刻就开始上班了。萧平让他们进驻工地,一方面监督改建厂房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提出一些针对厂房的合理化建议,趁着改建工程还没结束,可以很方便地对厂房进行改进。

    李卫国他们不愧是内行,很快就提出好几处修改意见,令厂房的设计变得更加合理。虽然这样一来会让工期延后几天,但总要比等工厂投产以后再改建要好得多了。

    有了李卫国等人的加入,萧平也不用象以前那样经常往工地上跑,又渐渐恢复了以前那种比较懒散的生活。不过这样的好日子过了没两天,他就接到了京城的合作伙伴吴卓行打来的电话。

    “萧老弟啊,我吴卓行啊。”性格直爽的吴卓行一上来就自报姓名,然后很是高兴地对萧平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蔬菜基地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种下的菜种都发芽了,长势大好啊!”

    对萧平来说,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他也忍不住笑道:“呵呵,这可真是太好了,那边的是就麻烦吴老哥你多费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吴卓行大声道:“你给的菜种真不错,菜长得又好又快,我估计春节时第一批蔬菜就能上市了。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翡翠蔬菜真是再合适不过,不但不用担心销路,而且对在北方市场宣传‘仙壶’这个品牌也有很大的帮助。”

    吴卓行这番话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让萧平心中冒出一个新的念头来。(未完待续。)

第396章 春节新品

    “对啊,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了,为什么不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新食材,趁势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呢?”萧平脑中迅速转着各种念头:“不过推出什么食材好呢?想要起到宣传效果,这食材必须要能夺人眼球,越少见越昂贵越好,这倒有些难办了……”

    萧平忍不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就没听清电话那头的吴卓行在说什么,只是随便地应付了几句。吴卓行也察觉萧平有些心不在焉,知道他有其他事情要忙,很快就和萧平说了再见。

    萧平在挂上电话后,继续考虑能推出什么新食材,作为新年期间宣传“仙壶”这个品牌的噱头。

    其实目前农庄的产品种类也算不少了,不过绝大多数都已经面市,就算再包装一下推向市场,也无法造成轰动性的效应了。虽然农庄里专门为春节市场新种植了几种蔬菜,但这些食材明显不够高级,根本不值得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否则反而会让人觉得可笑。

    这个问题真的把萧平给难住了,他苦苦思索了好久,终于想起有样食材可以担此重任。

    “哎呀,怎么把这个好东西给忘了呢!”萧平一面欣慰的喃喃自语,一面加快脚步向鱼塘走去。

    萧平到鱼塘的时候,王小虎正在鱼塘边喂鳗鱼呢。眼下天气渐冷,鳗鱼的食量也渐渐变小了,只有在中午最暖和的时候才会有一点食欲。王小虎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尽量让鳗鱼多吃一点。这样鱼儿才会长得更大更肥,在上市的时候就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见王小虎正在鱼塘边忙碌。萧平没去打搅他。说起来萧平非常欣赏王大炮父子,两人在工作上都尽心尽力。就像把农庄当成是自己的生意那样来照顾。虽然王小虎比他父亲王大炮要滑头一些,但在工作上却是毫不偷懒。萧平已经计划着。等王大炮退休后,就往王小虎接父亲的班,将农庄全都交给他管理。

    很快王小虎也看到了萧平,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只是象萧平示意要他稍等片刻。

    直到把该投喂的饲料全都撒进鱼塘后,王小虎才快步赶过来问:“老板,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事啊?”

    “是有些事要和你商量。”萧平看着鱼塘里浮到水面吃食的鳗鱼问:“天那么冷了,鳗鱼快不吃食了吧?”

    王小虎点头应道:“是啊,这几天鱼塘边都开始结冰了。估计再过上几天就不用喂食了。”

    萧平想了想道:“等鳗鱼不吃食了,就陆续捕捞上市吧。反正还有个把月就过年了,这时候上市刚刚好。”

    “我知道了,没问题。”王小虎先是同意了萧平的安排,然后好奇地问他:“老板,你来找我不是单单只为了鳗鱼上市的事吧?”

    王小虎倒也猜得没错。眼下的萧平好歹也有几千万美元资产的人了,当然不会为了鳗鱼上市这样的小事,就亲自过来跑一趟。

    萧平和王小虎进了鱼塘边的小楼,然后才问他:“小虎。最近咱们一共晒了多少鲍鱼了?”

    自从炼妖壶成功认主之后,萧平经常会从炼妖壶内捞一些新鲜鲍鱼给王小虎,让他将新鲜鲍鱼制成干鲍。萧平决定趁着春节推向市场的新食材,正是已经晒制好的干鲍。

    这些干鲍全都超过两头鲍的标准一大截。有些甚至已经是非常标准的一头鲍了。这么大的鲍鱼本就已经非常少见,再加上王小虎精湛的制鲍手艺,晒成的干鲍只只都堪称极品。

    眼下的市面上。极品二头鲍和一头鲍已经非常稀少,一整年里能见到几十只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萧平能集中推出大量的极品二头鲍。那一定能引起轰动,在大赚一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为”仙壶”这个品牌打了广告。

    说到鲍鱼的事王小虎也认真起来,翻了翻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道:“你总共送来两百八十五只鲜鲍,其中而头鲍两百六十四只,一头鲍二十一只。在其中已经有两百四十只二头鲍、十八只一头鲍已经晒好,全都放在恒温干燥箱里了。其他的都还在晒呢,估计半个月后能全部弄好。”

    虽然萧平现在也算得上家大业大,但这些鲍鱼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就连他也不敢等闲视之。所以见王小虎对晒制鲍鱼的工作如此认真仔细,萧平也暗暗在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他的工作态度十分欣赏。

    王小虎也是个机灵人,一听萧平问起干鲍的数量,就猜到他有什么打算,此时也是忍不住问:“老板,你打算吧这些干鲍推向市场?”

    “是啊。”萧平也没对王小虎隐瞒,站起身道:“走,先去看看那些鲍鱼。”

    干鲍需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为了符合这些要求,萧平买了台恒温保湿箱专门保存晒制成的干鲍。恒温保湿箱能完美地控制保存鲍鱼所需的条件,就放在鱼塘边的小楼里,方便王小虎平时照看这些珍贵的食材。

    两人来到三楼专门放恒温保湿箱的房间,王小虎打开了保湿箱门上的几把大锁,然后拉开门让萧平看他最近的劳动成果。

    所有晒制成的鲍鱼都分别包好,整整齐齐地放在保湿箱里。按照大小和品质的不同,分门别类地放在保湿箱里。

    萧平随手拿出几只,拆开外面的包装纸仔细检查,果然发现这些鲍鱼晒制得十分地道,绝对称得上是极品干鲍。从这点也能看得出来,王小虎平时工作非常认真,没有丝毫的马虎。

    “你的手艺越来越好啦,要是曹老爷子看到这些鲍鱼,一定会十分高兴的。”萧平满意地夸奖王小虎:“这些鲍鱼的都是极品,等卖出去后一定发奖金给你。”

    王小虎和萧平随便惯了,听了他的话立刻搓着手道:“好啊,我正好想买辆摩托车呢!”

    “没出息。”萧平撇了撇嘴道:“奖金肯定够你买辆轿车的,等这瞧吧!”

    王小虎惊喜道:“老板,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我就等着开自己家的新车啦,哈哈!”

    就在萧平和王小虎的玩笑中,推出春节新品的计划也正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孤独、慢跑”,“世界很大我却很孤单”的打赏。

第397章 造势

    在决定把干鲍作为春节新品推向市场后,萧平立刻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眼下离春节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想要让干鲍及时上市并造成轰动效应,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了。

    象二头甚至是一头大的极品网纹鲍,甚至要比白松露更珍贵。对这样珍贵的食材,最好还是以拍卖的方式来出售。一来拍卖更能吸引眼球,二来也能为萧平带来更多的收入。对在哪里举行拍卖会的问题,萧平也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还是把拍卖会放到香港去。

    毕竟相对来说香港的消费水平比较高,鲍鱼在那里卖出高价的可能性也更大。而且香港本身就是极品鲍鱼的集散地,许多商家都会在港岛买卖高品质的鲍鱼。再加上眼下萧平在港岛也算是有了些人脉,象打广告、找拍卖会场之类的事也会方便许多,对一场成功的拍卖会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身为一个行动派,萧平在决定了拍卖会将在哪里举行后,立刻就乘飞机前往香港。和他一起去香港的,还有张雨欣的欣雅广告公司的一位高级职员。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萧平把这次拍卖会的所有宣传事宜,全都交给张雨欣的广告公司负责。萧平当时不是让张雨欣帮忙占她的便宜,而是正经和对方签合同付广告费的。

    不过在张雨欣看来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萧平信任自己,这才是真正让她感到高兴的地方。本来张雨欣是打算跟萧平一起飞往香港。亲自帮他处理这次宣传活动的,这样两人也能多一些单独相处的时间。然而眼看春节临近。张雨欣自己也有很多合作伙伴要招呼,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只能忍痛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手下了。

    被张雨欣派往香港的职员名叫张彦,是欣雅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虽然在他看来这笔业务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本不需要自己这个创意总监亲自出马,但这毕竟是公司老板亲自作的决定,所以也不敢疏忽大意。

    虽然时间紧迫,但张彦还是和香港分公司的同事连续加班,赶出来好几个宣传创意,然后拿去给萧平过目。

    张雨欣的欣雅广告公司在全省都是排得上号的,业务范围还包括申城和港岛。在国内也算是一流的广告公司了。能在这中规模的公司担任创意总监,张彦的水准自然是很高的。萧平对他的几个创意都比较满意,最后选了一个最夺人眼球的拍板道:“就用这一套吧,这一套最有震撼力。”

    萧平的选择也是张彦最满意的那个创意,这让他对萧平的观感也好了几分。不过即便是这样,张彦还是忍不住提醒萧平:“萧先生,眼下已经快到春节了,宣传大战很快就会开始。我担心所有媒体的广告位都已经被预订了,我们的创意再好。没有平台也等于零。”

    萧平当然知道,张彦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对此他倒是信心十足,只是对张彦微微一笑道:“这点你不用担心,带上广告的创意和文案。跟我去和媒体见面吧,希望在周末前后能看在报纸和电视上到我们的广告。”

    见萧平说得轻松,张彦忍不住暗暗腹诽:“说得真轻松。好像报纸和电视台是你家开的一样,真是个外行!”

    张彦这样想也不是没有道理。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的广告,都是需要排档期的。特别是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想要象萧平这样临时插进广告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当张彦带着所有和广告有关资料,和萧平跑了几家媒体后,完全被萧平所受的待遇惊得目瞪口呆。

    无论对方是电视台还是报纸,对来访的萧平都非常客气。几家媒体都是广告部的老大亲自接见萧平,对他要求尽快上广告的要求也都表示没有问题。一家报纸甚至还明确表示,会撤掉原来已经定下来的广告,让萧平的广告先上。

    这样的情况是张彦以前从来都没遇见过的,他终于明白原来萧平在港岛的人脉如此之广,难怪老板会派自己来跟进这项业务。只不过在这点上张彦的推测还是和事实有些差距,要是他知道老板如此重视萧平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两人之间有十分亲密的关系,绝对会更加惊讶。

    张彦当然不会知道,就在他加班设计宣传创意的时候,萧平也拜访了他在香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