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学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没什么想法,以后多向老教师学习!”
还是少向那些老油条学习的好,但这话没说出来。
“以后多自己思考,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可以写些小文章吗。”
“写文章发表很难吧,”她羡慕地说,“我们只能在师专学校报纸上或广播台发表文章。”
罗锦玉见他们聊得紧密,便不插话,静静听着。
“慢慢练习吧,谁天生就会写文章呢?关键在于要动笔。对于学中文毕业的人来说,文笔基本功夫应该过关了,写起论文来好多了。文笔功夫过关,这是第一步。然后,要掌握基本的搞教育科研的方法。”
“有哪些方法呢?”
“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要学会查资料,尽量阅读一些教育原著,掌握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掌握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下子讲不清。总之,先多看看书,多联系现实教育实践想想问题。查资料的好处就在于,通俗一点说,就是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
“到哪里查资料呢?我们毕业时没有写过论文,不知道怎么查资料。”
“主要查一些学术期刊和报纸如《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教育报》等,可以发现人家想了些什么问题,问题思考到什么程度了。”
“有些我们订了,有些还没有。以后多订一些。要是能上网就好了。我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网》帐号和密码。据说,上网可以找到很多资料。”
“看一些理论书有那么大用吗?理论和实际有很大距离呢。很多老师不学什么教育学心理学,书不一样教得好吗?”
这个小姑娘倒很有个性的,提到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一下子噎住了。
“怎么说呢。理论和实际当然有距离。但是,没有理论来指导实践那不是瞎搞吗?当然,瞎搞也有歪打正着的。……这个题目太大了,可以做一篇硕士论文甚至博士论文了。”
其实,这个问题他也不清楚呢,只是觉得应该有理论来指导实践。
他发现,胡恬还拿了笔记本出来,有时候还记上几笔。
“笔记本就不必了吧。”但心里还是蛮高兴的。他本来想随便说几句话就走的,说到兴头上,想想回屋去也就一个人孤灯枯坐的,不如几个人聊聊天呢。
“候娟老师回家了?”他转移话题。
见校长不再讨论学术问题了,胡恬把笔记本收起来,并进屋去把收音机打开,调到了BBC。并把灯打开。马上,一些小虫子涌进来了。她随手拿了一本《英语世界》想拿来赶虫子。
吴大伟说:“把灯熄灭,自然没有蚊子。”
“哦,我明白了。”果然,把灯熄灭了后,屋里安静了许多。
“你不是学中文的吗?学习英语很感兴趣啊?”
“随便看看。以前英语比较好,大学时英语没有落下,或许以后有用呢。”
吴大伟想想自己,考了几次研究生,都是应为英语差几分,没上线,有一次,英语竟考了48分,那一年单科线偏偏是50分。要不然,研究生都毕业了。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还想象不出在大城市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有一些考研的战友考到了北京和上海,还有一些到了广州,杭州也有。其实,考不上研究生,主要还在于自己的愿望不是非常强烈,没有那种非考出去不可的决心。也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学习英语。虽然,对于大城市的生活他不怎么了解,但,他总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凭着自己的信心,总觉得在乡村也能干一番事业的,甚至是比那些考到城市里生活的战友更大的一番事业。
难道这个小姑娘也想通过考研离开这里吗?但,他觉得作为校长与下属讨论考研的问题似乎不妥,便没说什么。
再聊了会儿,想想该回去了。便说道:“胡恬,我给你两个班的初二语文,怎么样?”本来这种事情归彭老师管的。
“校长,我还是从初一带起吧。”
“我一直想找一个比较有探索意识的新老师带这个两个班。以前,李文华老师带这两个班,全年级成绩最好的。他现在带初三去了。”
见校长这么说,只好算了。
“如果你时间顾不过来的话就等以后再做班主任吧。”
“没关系的。我很喜欢学生。”
“学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胡恬笑了笑说:“我知道。”见她笑了,他也笑了:“当然,学生不坏的。不过,有学生欺负你的话,你不要在大家面前哭鼻子啊?”
“我会吗?”
“难说。”
“不过,真的哭鼻子的话,你可不要笑话我。”胡恬见校长很随和的,说话也就顺畅了许多。她没见着校长时,以为校长会是四五十岁的,说话一把正经的。第一次看见吴大伟,没想到他就是校长,后来人家说他是校长觉得有点意外,这位校长看起来这么年轻,帅气。
回到屋里,月华如霜,不用开灯。胡恬身上的幽香还在身边回荡。刚才说话的兴奋感逐渐消退。
他提出一桶下午打的井水,在靠窗子的角上冲凉。角上有一个水池,一根水管将水流到下面地上。
洗完后,窗前坐了很久。拿出女朋友的信来,信来了几天了,还没有回复。他反复地读那几句话:“伟,我们的关系还是暂时冷一下,让我们再多考虑考虑。我知道你一定会有大出息的。但我更渴望每天下班后,家里会有人迎接我的那种温馨。”
女友蒋雯雯以前在峰海中学教书。四年前,她刚毕业,不久两人就好上了,开始谈恋爱的。那时,郎才女貌,众人眼中的一对金童玉女。后来因为一个亲戚帮忙,再加上她的不懈努力,调到市五中去了。五中给分她一个小套房子住,一室一厅。调过去不久,她就说,“我们还是结婚吧。”他总说,不急,等事业有一点基础后再谈婚论嫁。后来,每当他来的时候,她就依在她怀中说:“只有你在这里,我才有安全感。门边总有一些男老师,很怀的,老唱歌。……我们还是结婚吧。结了婚,就没人来烦了。”他对她说:“这正是考验我们俩的关键时候。爱情要经得起考验的。”后来,一次电话中,她告诉他,有人追她,说怎么办?他没放在心上。他相信自己的魅力。
过了许久,回信酝酿好了。他感到如释重负。
四
第二天,吴大伟分别找在校的一些教师及班主任了解了一些情况。并召集教务、总务、德育以及各个年级组长以及老教师开了一些会,讨论这个学期学校一些重大问题及决策。会上,开始大家都不说话,等他说。他说叫大家随便说,他不提看法和意见,当一些教师发牢骚时将话题叉开太远时,他只提醒一下,让会议重新回到主题。说了一阵子,一些话题引起争议,而校长任他们说下去,参与的声音越来越多,会开完了,他还没有什么意见发表,只是叫他们在达成共识的问题上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写出具体的方案出来,并说就这些方案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予以讨论。
各位老师有一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新校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往开会,只是校长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教师发表一两句话,有可能被校长把话题叉开。校长开会要么一字一顿读文件,要么布置任务,下达指示,而各部门领导人只要带好笔记本就行。
会开完后,有些话说得多的老师又有一些后悔,万一是“引蛇出洞”呢?有些老师说:“就发了几句牢骚而已,又不是针对他吴校长的,怕什么?还能把我怎么样?把我组长撤了也没什么!”
开完会后,他叫上薛老师,说到医院看看。
从山坡上下来,不到100米的距离,就到了镇赶集的地方,那是一条沙子铺的,能容一辆大客车通过的马路。自从那条柏油路修好后,也没有什么车子过来了,很少发生赶集时交通堵塞的情况。说是集市,其实就是马路两边依次开了几个小卖部和一个小吃店,最近开了一个理发店,有几个穿着短裙的姑娘在忙活。逢二四六赶集,马路两边用两张凳子和几块木板临时搭起一些摊子,摆些东西。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到这里买些必需的物品。以前,这里是镇政府所在地,人更多一些,周边乡镇做生意的小贩都来这里摆摊。现在,镇政府搬到距这里三里外的那条县里交通要道上去了,并在那边建了一个农贸市场,说把这边集市搬过去。但是,那边人很少,附近农民还是到原地方赶集,商家只好继续来摆摊子。还有一些单位没有钱搬过去,如合作社,医院,中学,其他如邮电局,信用社等都随政府搬过去了,都已人去空楼。
接着往前走几步,薛老师说医院到了。我看见过这里,但不知道是医院,因为没看到某某医院的招牌。看病的人都是一出生就住附近的人,当然知道医院在什么地方,也许只有像吴大伟这样的陌生人才会发现这里没有招牌。
一幢破旧的两层的砖木结构的房子竖着摆在眼前。房子前面摆着几张长条木板凳。
“这里只有赶集时才有生意。以前,这里是县第三人民医院,县里著名的结核病医院,主任医生都有的。”
另外几幢同样外形的房子围绕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院子。
“这里住的人不多吧?”
“还有几个看守医院的医生,靠卖一点中药以及感冒药、保健药什么的维持。后面还有一幢很大的房子,专门的结核病医院,与这里隔开了可能有50多米。”
“院长姓周。叫他找人带我们看看。”
周院长亲自带吴大伟薛老师到后面看房,说:“这里很荒凉的。”
往前面一看,有一幢两层的楼房,看起来比前头的房子要高大结实些。但是眼前乱草丛生,辨不出路来了。每人路边拣了根枯枝,开出一条路来。窗子上有些玻璃完好无损,窗台上长出了一些杂草,随风飘摇。周院长说,少有人敢来偷东西,也没什么东西好偷。一些医生还放一些不值钱不常用的东西在这边,如果要租的话那是十二分的愿意。说着话,好不容易把锁打开。这扇厚重的木门徐徐被推开,吱呀吱呀的声音在门两边阴森森的长长的走廊中久久回荡。周院长说,白天医院里也没人一个人敢来。吴大伟心里激灵打了一个寒战。走廊两头南北各自相对都有房间,门都关着。打开几扇门看看,里面除了几块破玻璃,几根破木条,几个破柜子,没什么东西。
吴大伟说,到楼上看看。走在木板楼梯上,发出沉闷的“噔噔”的声音。楼上,有几个房间上了锁。其余都与下面的一样,但是灰尘少一些,打开门进去,里面亮堂一些,还有些房间放有一些满是灰尘的仪器。周院长说,下面以前是病房,上面上办公室和手术室,要多少房间给多少房间。周院长指着楼后面黄土坡上隐藏在杂草和乱枝的一幢低矮的红砖房子说,“那是厕所。”并指着周边这些杂草丛生的空地说,“后面山上还有十多亩空地,如果要租的话,这些空地也可以一并给你们。”
“如果要种点什么东西,水从哪里来?”吴大伟看看四周的黄土,这里原来在一个山顶上,山下面有一条附近农民赶集的要道,人声偶尔传来。
“这个不用担心,前面一点有一口水井,后边还有一口水井,可能附近有暗流,水非常丰富,可以装水泵抽水,能满足几百口人的用水问题。”并一起看了一下。
吴大伟与薛老师商量,这个地方除阴森一点外,其余条件倒是很好,也便于管理,距学校两百米也不到。薛老师说,叫镇政府出钱,把这幢房子先租下来。吴大伟说,开学后安排学生大搞劳动两周,用镰刀杀出一条路来,并把这里彻底清理一遍。再安装水泵,用石灰简单粉刷一下,装上电灯,把做好的床铺搬进来,就可以使面目焕然一新了。并说与镇里领导吃饭时把租金及装修费用问题解决。
第四章:狂风暴雨
我们学校是由普昭寺改建的。这座寺庙昔日香火缭绕,四周古柏参天,经过破“四旧”后,连大殿都给拆了,只剩下一棵古柏,枝干桶粗,据说有好几百年的树龄了,后来被一场雷电击死了,古树成了一棵枯树。屹立在我们学校的校门口,道还是一道风景。
一年暑假完后,我回到学校,古树不见了。听说是当地一个叫懒哥的老婆死了,懒哥穷得叮铛响,懒哥就砍倒了那棵古树,给老婆做棺材了。这个懒哥是当地的一个混混,成天只知道耍,好吃懒做,就连他老婆死在床上,他都还在街上喝酒。听说他从前是某大首长的警卫员,我估计是警卫排或警卫连的兵。
砍倒一棵枯树,本不该有什么事,偏偏有人反应到张县长那里,说懒哥砍倒那棵古柏是活的,有可能明年发芽长枝。张县长非常生气,今年的林业工作不力,受到上面的批评,气还未消下去,古柏竟被人砍了,要是反应上去,他怎么交待。张县长把办公室李主任叫来,严厉地对他批示:“你讯速去调查并处理此事!”
李主任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开车下去,哪料肚子不争气,可能是昨夜在仙客来多吃了一些海鲜。李主任的肠胃常犯这毛病,一旦有动静,是万万不能离开厕所百米的。他下不去了,只得另外安排人去了,李主任叫来小谭,用严肃的口气说:“你到普昭乡把懒哥的事调查清楚,要严肃处理!”小谭应声走出了主任的办公室去开车。此时,传呼响了,是女朋友打来的。小谭回电话,那头说要他赶紧去她家,她母亲病了要车送医院。小谭没法去了,就一下把电话打到普昭乡政府。接电话的正是何乡长,小谭很简单地告诉何乡长,把懒哥的事严肃处理一下。
何乡长放下电话,有些莫明其妙。心想:一个懒哥会有啥子事?于是,就把这事给撂了。
过些日子,张县长到乡上检查工作,突然想起懒哥的事,问何乡长:那个懒哥的事,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何乡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口说了一句:“就按你的意思处理的。”
张县长想想,有点记不清了,拍了拍脑门说:“那就好!那就好!”
读你
平淡的日子
读你
你就象家乡的小溪
清澈,幽远,欢快
烦恼的日子
读你
你是会讲故事的老人
娓娓道来
让我的心情
重新活跃在快乐的阳光里
很多时候
读你
你是一位渊博的学者
让我拥有
智慧,品德,修养
断树
残而不废的生命
在滴血的心上
又燃起绿色的梦
欣然捧出一片新绿
绿的枝条,绿的树叶
都在笑,笑那狂风暴雨
儿子的孝心
妈,
你一个人孤孤单单,
我想把你接去,
可我那儿太窄——
儿子说。
妈道:
我不去,
媳妇太辣。
儿子又说:
爸走了,
我本该好好的孝敬你,
可我没办法。
妈笑了,而后又哭了。
给诗友
我的诗友
今天是双休日
你不应该
躲在家里睡觉
你看
外面阳光灿烂
你应该开上车
约几个诗友
转转
把你的欣喜
传染给他们
古城颂
凭着望丛二帝的灵气
你生育了多少惊世才子
孕育了多少历史精英
在古城随便拣一片化石
就能拣到历史的回音
在古城顺手摘一朵花
就能摘到浓浓的乡音
稻麦是字,土地是书
记录了历史悠悠的艰辛
这里的阳光很美
洗浴出壮美的风情
这里的土地肥沃
盛产独特的乡音
啊,古城
吟着你的名字
热泪便沾湿衣襟
你纵有千变万化
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城遗址
存在了多少年
谁也说不清
就连那棵铁树也说不清
刨锄钩开了历史的灰尘
山锄挖开了历史的沉淀
洋镐铲开了历史的年轮
呵,古城
露出了你真实的容颜
你那铁柜子的传说
你那银白免的传说
至今,还在人们心中萦绕
故乡
故乡是一条小溪
总在我心头哗哗流淌
故乡是我年轻的女郎
总令我如痴如醉
故乡啊
是我缕缕的思念
故乡
曾经熟悉的茅屋,小路
已随岁月的流逝
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今,我兴奋无比
你重塑了动人的容颜
柏油路,电话
光纤,天然气
通到了家家户户
居民点高楼林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片片花园色彩斑阑
多少回在你身旁留连忘返
常常梦中把你思念
呵,教师
攀登者选择了绝顶
一览众山小
跋涉者选择了荒漠
探索原始的风情
雕刻家选择了顽石
创造艺术的精灵
我选择了
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在洁白的纸上耕耘
一支粉笔,画出真理的彩虹
一张讲台,解读寰宇的文明
一块黑板,记载希望的年轮
呵,教师
塑造了攀登者跋涉者雕刻家的灵魂
河道
干涸的河道
生命一片死寂
只有守望的灵魂
当河道涌进了水
河道的生命
才会流溢出绚丽的光彩
心约
茶楼的一角
默默地坐着一位她
桌上放着两杯茶
一杯绿茶,一杯菊花
一颗湿漉漉的心
象是在寻找
她的初恋
不,她在心约
心约一位已故的恩师——
是他
把一棵绝望的心
拯救回来
20061119
湖中小景
雨帘象串串珍珠
落在湖中
一对情侣
荡起爱情的双桨
船篷上,雨点
奏出生活的乐章
船篷下,淋不湿的是
甜甜蜜蜜的悄悄话
和醉人的笑声
疾驰的列车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