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集中起来,组成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成立‘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由过去的农民找上门咨询,改为送科技下乡。老百姓在实际生产中碰到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科技人员就会马上赶到现场为他们排忧解难,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干部、群众的关系融洽到了鱼和水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江州市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先解决燃眉之急,不然的话,全市百万果农当前的除虫灭病、保果、壮果、夺丰收这场大会战,势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是吗?”李劲松听到张国梁这样说,觉得在理。
“对!”张国梁紧接着说,“老百姓要‘闯关’就等于蛇无头不行。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种养业必须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按照李新民生前的方略,说服、动员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等一批先富裕起来的,而且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的党的先进分子,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以公司+基地+农户+客商为经营模式的果业集团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老百姓在党的指引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迅速地营造起一个有利于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平台’,组建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营造好产品销售的‘平台’,花大力气搞好江州市的荔枝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但是,您能做得通朱国亮的思想工作吗?他会把您放在眼里吗?”
李劲松听了张国梁的话,觉得自己几天来的思考是正确的,更加坚定了心中的计划。他心里想道:朱国亮是个关键人物,当然要想办法,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张国梁也是一个人才,又是江州人,如果能说服他回到江州市工作,那才是最好不过了。可是,又一想,他张国梁是一个外企的副总,月薪15000元,他能丢下这一切已到手的利益回到江州市工作吗?
李劲松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把他弄到手又着实可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江州市能够将这样的人才弄到手,将是造福于人民。
怎么办呢?李劲松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是聘请张国梁担任果业集团公司的名誉董事。
李劲松认为,一个企业能够聘请得到一个政治经济学博士担任名誉董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效应,也可以说公司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再加上张国梁本身的地位和工作便利,在将来公司的产品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也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李劲松想到这里,心生一计,不动声色地说:“老同学,中国现在有很多人在国外取得了博士学位,但真正能像中国的原子能研究之父、华罗庚等科学家那样忠心报国的人有多少?”
张国梁是何等乖觉之人,未待李劲松说完,就懂得了他的言外之意:“应该有很多,但也有不少定居国外,为他人服务的,这与当今的用人政策、物质待遇也有一定的关系。”
张国梁说到这里,清了清嗓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后,人们对人才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学习到知识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报答党的恩情,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实行市场经济后,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才的价值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中,越来越显得格外重要。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间学校,甚至于一个学生,谁拥有技术学识,谁拥有人才,一个杰出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名利接踵而来,公司也许因此而财源滚滚。正是在这种市场竞争机制下,不少的国之栋梁,流落海外,流落到外企公司,为他人服务。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记得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国内有一个县的县长公开亮相辞去职务,到一个中外合资公司去当一名总经理。当时有记者问他,这样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县长毫不忌讳地说:‘这是体现人才的价值!证明人才的价值!确切地说,我当县长年薪不到一万伍仟元,现在公司给我的年薪是十万元,外加公司3%的股份。’诚然,作为一个谋求职业的人,这样讲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县长,这样讲就是错误的。试问:共产党的宗旨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的行动准则是干什么的?”
“但这也不可能说他这样选择的动机是错误的。”李劲松听到张国梁说出这样的话,感到很吃惊,他自己行动的本身不也是这样的吗,只不过他不是县长罢了。于是更加认真地说:“其实,这个县长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他认为,出任这间公司的总经理,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国家创造财富,为人民造福,同时也可以促使国家在用人方面,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不断的改革,完善。从而向国人警示:人生的价值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具备了多少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技能。如果你不学无术,将会被社会淘汰,那种,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招数,在当今的社会再也没有市场了。”
张国梁见李劲松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着实感到吃惊,心里想:你李劲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竟站在这个县长的立场上说话?于是说:“不可否认,他的这种动机是对的,但从一个县长、一个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县长的嘴说出来,我认为着实有点太丢党和政府的面子了。”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李劲松接着张国梁的话茬说,“他这样选择也有他的道理,但这间公司利用这样的手段挖国家的人才,其实也是一种商业竞争战略手段,一来,他获取了人才,二来,他的公司通过这件事的新闻效应也可以一下子提高了很大的知名度。试想,一个共产党的县长,辞去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去担任一个公司的总经理的消息在中国,在海外传开,惊动了多少人?不管这个县长现在能不能当好这个总经理,但这个公司的名声却是大振了,这个新闻效应带来的收益想必也是可以想象得到了的。反过来,现在如果有一个市能够从一个外企公司挖回一个年薪十几万元人民币的高级人才,同样也会产生极大的新闻效应。这个新闻效应也必将会给这个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老同学的言外之意莫非是想打我的注意?”张国梁听李劲松的口气,心里早已明白了几分,但他觉得脱离公司,回到江州市工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与公司老总的女儿恋爱上了,两人已经到了难分难舍的境地,况且公司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庞大的产业能丢得开吗?公司的将来,公司的前途命运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这怎么可能呢?张国梁想到这里,遂将自己的情况告诉李劲松。
李劲松听后,皱了皱眉头,心生一计:“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合作?”
“什么方式?”
“请你出任集团公司的名誉董事。”李劲松说到这里,笑了笑,说,“我们现在要的是新闻效应,提高知名度,为将来向国际市场进军打下基础。”
“这事可以考虑。”张国梁想了想,“农业、种养业,向企业化发展,是实现‘科技兴农’的一个新的尝试,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江州市有没有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肯站出来做领头人,关键在于政府给予怎样的支持,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也许还是第一家,至于将来发展成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此举是真正代表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然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学子,没有党的培养,也没有我的今天,江州市是我的家乡,理应尽一份薄力。”
“好!一言为定!”李劲松怕张国梁变卦,逼了一句。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劲松这时候的心里乐开了花,欢喜之余,心里又打开了另一个算盘:如果张国梁答应出任公司的名誉董事,公司尚可以说服江州市三大支柱产业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为公司名誉董事,并利用他们现在的社会效应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增强社会竞争力,在国内、国际市场搞营销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现有的一套销售网络人员给果业集团公司带来诸多便利。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的到来真是天助他也。
他兴奋得一点睡意也没有,与张国梁谈了很多、很多,一直谈到凌晨三点多钟了才离去。
送走了李劲松,张国梁和衣躺在床上,一点睡意也没有。
他这次出差,顺路回到家乡,本想第二天就走的,后来听到村里的父老乡亲说起李新民牺牲的经过时,被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他吩咐村里的乡亲帮他买一些纸钱、蜡烛、生果、鲜花等祭品,带他到李新民坟前拜祭了一番,回来的时候,又从乡亲们的口中知道了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原来是自己大学时的同学,于是决定留下来,会一会老同学,看看能为家乡出点什么力。
后来,他拨通了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市委办公室主任刘海知道张国梁是李劲松的大学同窗后,将李劲松已经到了青田镇检查工作的情况告诉了他,并告诉了李劲松乘坐的轿车的车牌号码。
所以,张国梁在通往张家镇的三岔路口上守着,终于如愿如偿。
今天晚上,在同李劲松的交谈中,张国梁觉得李劲松具有一种政治家的大气魄和谋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心里装着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自己与他比起来,心里确实感到很惭愧:自己处处为的都是公司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尽管在为个人和公司谋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有所贡献,但与李劲松比起来实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
张国梁想到这里,庆幸自己遇到了李劲松。他感觉到:一个人,生在世上,只为拥有个人财富而战是不足取的,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的酒囊饭袋罢了。
他翻身起床,打开皮包,取出随身带来的信笺,给李劲松留下一封信。他决定天亮后离开江州市,返回公司,同时决定在公司开业前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一个惊喜。
话分两头,且说李劲松回到宿舍,回想起与张国梁的交谈,又得到张国梁的许诺,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他决心以最快的速度,点燃他到任江州市的“第一把火”。
他将闹钟的时间定在凌晨五点钟后,倒头便睡……
“铃!铃……”
李劲松按时起床,洗漱完毕。一看,离天亮还有半个多小时。
于是,坐下自己起草一份关于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的文件。
他决定抽调300人以上的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开赴江州市农业生产最前线,点燃起他出任江州市委书记的“第一把火”!
但是,这300个科技特派员的技术素质能够适应当前农业、养殖业、荔枝果业生产的需要吗?
李劲松在心里打了个问号,心里想道:这些东西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他决定今天再到下面去走一走,看看大会战的情况再说。
这时,天将破晓,东方露出了一点鱼肚白,江州中学的校园里随着一串清脆的铃声响过之后,一曲深情、豪迈、嘹亮的歌声越过田野,飞过天空,传到了李劲松的耳朵里:
总想对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
我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导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让我告诉世界,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
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导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
李劲松被这深情豪迈的歌声吸引住了,这歌声不仅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对共产党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决心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豪情壮志。
李劲松走到窗边,推开窗门一看,整个江州市随着这深情、豪迈,嘹亮的歌声,沸腾起来了。
通往江州市政府大院的中兴大道,已经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虽然这座新兴的美丽城市,早已实行机动车辆禁鸣喇叭制,但各种大小车辆行进中发动机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人们的欢笑声,商贩们的叫卖声,早晨校园里飘出来的悦耳、豪迈、嘹亮的歌声,琅琅的读书声,人行道上一群群上班族匆匆忙忙的脚步声,远处工厂传出来的机器运作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而又有秩序的景象。
它使人们感到骄傲;它使人们感到自豪;它使人们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享受这样一个民主、和平、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奋勇前进,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千年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李劲松望着这一派令人感到自豪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更加明白了李新民的良苦用心,他想起了李新民的一段日记:江州市一百二十万人民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达到小康的水平,除了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而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惟一法宝又是以科技为动力,把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大力推广,成功地大规模地投入生产,转化为经济成果;然后再引导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为这些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商标,扛着品牌闯市场经济大潮;把大量的丰硕的生产成果转化为资金,又再把资金投入再生产,只有这样不断的“闯关”,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农”的国策,把农业、种养业,尤其是把荔枝果业生产搞上去。
李劲松每当想起李新民写在日记本中的这段话,心里就更加感到沉重。
李新民为什么锁定“科技兴农”的国策是惟一使江州市人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呢?李劲松从这几天来的调查研究中得到了答案。他觉得李新民书记在日记中检讨了自己的失误后,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江州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就了江州市百万亩荔枝产业基地,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尽管由于自己的失误,给果农带来了诸多麻烦,但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一定会改正过来,李居安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李劲松觉得李新民说的没有错,但怎样才能完成他的遗愿呢?李新民在自我检查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李居安的名字,看来李居安所走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要想打赢这一仗,必须详细了解李居安,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现在,了解他对未来的设想,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劲松想到这里,决定今天再进张家镇,一来检查今天全市的情况;二来和李居安好好合计一下,这科技特派员该怎样组建才好;三来,为今天晚上再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点燃“第一把火”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
“嘟!嘟……”
李劲松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一看,是张国梁打来的。他告诉李劲松,他要马上返回公司,有关事情他已写在信上,交人送过来了。
李劲松知道其去意已决,遂不留他。于是叫高志扬开车送他到车站乘车,然后到市里接他,再进张家镇。
突然,李劲松心中想了一条妙计。他觉得必须如此这般,才能促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得以顺利组建。于是指示秘书小刘,要他带几个同志按此安排,务必于天黑之前回到市里,小刘依计而去。
话分两头,且说水果局长李新成自从那天晚上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被李劲松委以重任,负责全市的荔枝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这可累坏了他,两天来,他吃不下,睡不安,生怕在节骨眼上出了差错。
他的未婚妻林青青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可是也拿他没办法。
她知道,这李新成是个工作狂,一旦遇到什么重要的工作,需要加快完成的时候,他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直到完成为止。
林青青,人长得很美,身高1。63米,生得细皮嫩肉的,性格活泼开朗。在北方人来讲,算是娇小玲珑一族,但在中国南方江州人的眼里,却也并不觉得是归这一族的。
她与李新成是同一届毕业于省农学院的高才生,一个学的是水果栽培种植技术专业,一个学的是水果保鲜技术专业。
毕业后一起分到了江州市水果局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去年被市委任命为水果局的正副局长。
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他俩相爱了。虽然将近三十岁了,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不把江州市的荔枝果业生产搞上去,绝不结婚。上个月,李新民笑着对他俩说:“今年荔枝大丰收是无疑的了,你俩的喜糖不会飞了吧?”
当时,李新成和林青青也没有一点害羞的样子,高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