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著名作家走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时站住了,回过头来望了望李铁林,然后无可奈何地钻进轿车,等到李铁林挤出人群风风火火赶到时,轿车早已没有踪影。这时候,李铁林忽然想到了曾经帮助自己的郝市长,不知郝市长现在干什么,如果郝市长在李铁林就不会受苦。
现在,迫在眉睫李铁林还要陪同其他领导和各界同仁,还有节目需要联欢呢,但李铁林的心里始终有一种委屈压得他乐不出来,他知道著名作家所以早走就是不愿与人浪费时间。联欢会开得很晚很晚那些人还余兴不散,他们就是这样一种人已适应了这种生存方式,直到眼皮打架他们才一个个散去。
四周寂静,偶尔传来一阵汽车的引挚场响,李铁林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重新拿起《风流大书商》细细阅读。他忽然想到了自己以前写出的小说,想到了自己的地位,他为什么就达不到著名作家的感受呢?李铁林猛然意识到他被人又嘲笑了一次,而嘲笑他的不是别人恰巧是他自己,他想给著名作家出书不是绝妙的讽刺吗?那样有名的著名作家怎能到他的公司出书呢?如果不是他和著名作家有交情即使打破脑袋也轮不到他为著名作家出书的,这一点李铁林比谁都清楚。
窗外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李铁林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景色了,他吩咐显丽艳为自己倒杯水,觉得她比以前好多了,也许人都应该大病一场才能大彻大悟。李铁林将水一口气喝干再次拿起《风流大书商》细读,他隐隐约约感到著名作家写的是他也是自己,他应该好好读一读这部小说了,以便完成著名作家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最后思索。
第一百一十七章、夜长梦多
夜深人静,李铁林没有睡,他正为《风流大书商》思索着,他觉得这部小说的人物有些灰暗,暴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如果出版有些不合时节,可是不出书稿已经拿来没有办法退回,为此他颇费踌躇。思索了几分钟后,李铁林抓起话筒拔通著名作家的手机,恰巧著名作家还没有睡,他也在思索,李铁林就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最后才勉强而又小心地问着:“你能不能将调子拔亮一些?我觉得前半截有些黑暗,如果发出去会不会产生坏影响?”
著名作家听了李铁林的话后,知道他有些担心自己的效益,便解释说:“改是不能改的,社会在不断变革,人物形象各种各样,别怕黑,越黑越好,这才是我要的效果。现在中国文坛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作家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在随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写出什么样的人物靠想象是完成不了的,而是靠我们这个社会给作家什么感受或什么思想什么精神才能创告出如此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别看人物灰暗发黑,但这是黑暗中的一丝亮色,是改革开放的成果,给予人类的光辉将会更加灿烂。”
李铁林不甘心,竭力阐明自己的理解希望著名作家修正一下人物,可是被拒绝了。著名作家在电话里有些不满地对李铁林说:“改是绝对不能改的,如果你认为赔钱就不要印刷那么多出版几万册就行了,看看行情,如果行情好了再印刷。再说改起来比较费劲,我与某某出版社签了约没有时间改了请原谅。”
著名作家将电话放了,李铁林忍不住咆哮起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写,难道暴露无遗写黑暗就是时髦吗?如果这样写杀人写抢劫不是更时髦更有读者吗?李铁林将书稿扔在一旁,这时他满面通红,脖子上的青筋绷得紧紧的,似乎每一根血管都将喷射血液。不知什么时候显丽艳悄悄进来了,她将一件外衣披在李铁林身上,怯怯地问:“怎么样李总,有什么不舒服?”
“我哪里都不舒服。”李铁林将衣服摔在地上朝显丽艳狂妄地吼着:“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脑袋有包吗?进水了吗?”
此刻李铁林已无法控制自己了。显丽艳看出李铁林心绪不好知道连日劳累疲于奔命才造成烦恼情绪,她小心地劝告:“你不要太多想也许这是他们的新写实手法,估算有很大销量,我做过市场调查现在的读者讲究新奇味美或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们不在意你写的是黑还是白只要对路子就行。”
李铁林被显丽艳几句话稳定了一下情绪,他长叹一口气又说:“我是担心发行量啊这书需要大量投资稍有不甚就会破产,我以前怎么没有细读呢?光听他讲得精巧忽视了他写出的作品,这是一次沉痛的教训。”
显丽艳见此便安慰李铁林:“你说得对实在不行咱们就不出,过几天我弄几外名星自传,都是畅销书,看看行情再说。”
李铁林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合同签了不出是我们违约,还是要付违约金的。”
显丽艳眼珠一转机灵地说:“那就少印勤销行情好了再多印,你看如何?”
“只好如此吧。不过我还没有看完这部小说等我看完再决定印多少,你等我通知行吗?”李铁林拿来书稿再次读起来,显丽艳见此悄悄退了出去顺手掩好门。
她也够累的,忙碌一天从早到晚没闲着,坐在门口歇息片刻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夜静静的,整个公司没有星点响声,只有李铁林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光。他在紧张审稿,也许这是中国作家共有的敬业精神,他的执著和认真将会给他的公司带来希望和财富,也将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一丝清新的文化气息。尽管李铁林对书稿有看法有异议,但他心中明白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不停地审稿不停地发现人物命运的亮光,然后才能决定投资多少。他的谨小慎微成全了他的理想,多年来他就是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处事的。
当李铁林再一次把书稿细细读过之后不知为什么他沉默了好久好久,他在为人物命运担心,为人物的挫折遭遇而感动不知不觉竟然哭出了声。把正在睡梦中的显丽艳惊醒了,她听到是李铁林办公室内有哭声她觉得奇怪,跟随李铁林这样久了从未见过他流泪,莫非是闹鬼了不成?显丽艳站起来猛地推开门,果然是李铁林在伤感,显丽艳发现李铁林泪流满面上前轻声问着:“李总你这是怎么了?”
李铁林没有回话仍旧在哭泣,显丽艳见他伤感又说:“李总是不是想家了?你如果有事就先回去吧这里有我照看着。”
李铁林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他抽抽嗒嗒地说:“我在为书里的人物哭泣,看出来著名作家的文笔与其他作家就是不一样,他是费尽心机的。”
李铁林伤感地说着书里的人物命运,听得显丽艳情不自禁抹眼泪。但她也明白了李铁林是为书中的人物伤心,从前她只听说有人为《红楼梦》里的人物伤心落泪,没有想到堂堂李铁林也为书中人物落泪看出来著名作家这部小说真值得一读再读。
显丽艳的两眼开始扫视桌子上的书稿,她发现稿子很散乱东一张西一张,她觉得奇怪李铁林以前审稿从来没有这样过,莫非他的精神也受到了刺激?想到此,显丽艳忽然心血来潮为李铁林倒了一杯茶水端到他跟前,声音柔和地说:“李总你别难受如果不方便我打电话告诉嫂夫人让她来照顾你,来,先喝碗茶。”
至此李铁林止住哭泣对显丽艳解释说:“不是这个意思都怪书里的人物怎么与我的经历如此相似仿佛是一个模子里抠出来的,你说有这样的人物命运感动读者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连我这样的人都受了感动,抽空你也读读,真是触目惊心。”
“让你这样一说我还真想读一读这部小说,自从我写出一本畅销书后再也没有读过好书,既然你说好的书我一定要读看一看是什么让李总流下宝贵的珍珠。”显丽艳兴奋地说着,这是李铁林第一次向自己推荐好的书刊,她在李铁林身边坐下来。
李铁林读一页她读一页,可是她嫌这样读稿太慢迫不及待捧起一堆书稿读着读着,渐渐读了进去任思绪跟随人物走了。不知为什么显丽艳一个人读着读着她也感到里面的人物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她奇怪自己的事著名作家他是怎么知道的,她从来没有被他采访过,何况她自己有病从未对外透露过难道说著名作家跟踪过自己?显丽艳想起往日的经历心情更加伤感,不知不觉也流下了同情的热泪。
天亮时分李铁林被一阵抽泣声惊动,他急忙从书稿中拔出思绪,见显丽艳伤感的模样,忍俊不禁地询问:“你怎么也哭了?莫非这书真的如此感人?”
显丽艳伤心地说:“我看见了我自己,衣飞的死与我们有关系,里面的女主人公不是我吗?她病了,我不也病了吗?还有好多人好多事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你说我能不伤感吗?”
显丽艳说着说着泪水又下来了,她就是这种人,遇到感受就流泪水。李铁林受到感染,同情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顺眼角扑扑滚落,他望了望显丽艳,她仍旧十分伤心和痛苦,真可谓是流泪眼看流泪人,这一次两人想到了一块产生了共鸣。
李铁林心里忽然有一个想法,这书应该尽快出版让所有读者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部小说,还有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还有这样一个角落生存着这样一群人。
此时此刻李铁林没有想到这部小说会沟起他这么多的联想,连显丽艳都被牵扯进去动了情绪,这下他才不由自主地赞叹著名作家写出的东西出手不凡。既然这部小说能让两人流泪也会让更多的读者流泪,应该早些印刷才是,想到此李铁林敲了敲桌子严肃地对显丽艳说:“别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了,要为我们公司想一想这部小说什么时候印刷预计印多少册?有没有计划表?”
他这样一说,显丽艳马上清醒了,忙接过话茬说:“计划表过几分钟给你,我建议先印刷5万册,如果市场行情看好我们再加印,如果市场行情不妙我们及时刹车。既不影响投资也不影响信誉,反正你已把预付稿费给了著名作家印多少还不在你的一句话?”
显丽艳抬头看出李铁林眼睛发红,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们唱的是哪一出啊?不仑不类,真是自做多情自讨苦吃。我们现在不是为了出版事业吗?”
说完显丽艳瞅着李铁林发笑,李铁林也忍俊不禁傻笑,片刻,他又叹息地说:“为了作品主人公流泪,这对我还是第一次,记得当年我读《高山下的花环》时就为那张欠帐单流泪,那时流的是正义的泪,流的是同情的泪,现在流的是哪一出泪?是赚钱的泪?还是鄂鱼的泪水?有时我感受到为了赚钱我失去了自己,读这本书时让我想到了自己。”
显丽艳被李铁林充满感情的话激励着,她也是充满感情地说:“现在能让我们流泪的作品不多,几乎极少见。这些年了作家们写东西都是歌功颂德赞颂呀极少有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了,看来著名作家的小说是好写在了点子上,一句话写出新字了。”
李铁林一听张大嘴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显丽艳有如此高见,现在果然有士别三日法刮目相看,于是他顺水推舟地说:“可叹的是有些作家真不觉景还在埋头构思,就没有人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写出沸腾火热的新式生活,写出蓬勃向上的新式人物。可悲可叹呐。”
李铁林以一个专家的目光审视着文坛,对显丽艳发出由衷的敬佩。“是啊,有时我也觉得中国作家可怜,尤其是他们的档次太低让人动荡也让人伤感,可是没有谁站出来反驳他们却要说自己做得对,文人谈钱似乎是小家子气俗人一个,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观念长期下去就会写不出东西作家都成为穷光蛋。”
显丽艳也以一个作者的眼光分析文坛上的现状,他们一致认为作家们该清醒了,应该为钱考虑了别谈钱色变,别一提钱就什么都变味了。何况没钱谁肯为你出书呢?
两人抨击时政把个文坛说得一塌糊涂,最后连李铁林都奇怪他和显丽艳第一次谈得这样和谐。显丽艳看了看墙壁上的石英钟说:“我们别自作多情了,赶紧买几根油条填补肚子,夜以继日的工作我还真有些饿了。”
李铁林恍然大悟,说着:“你这一说提醒了我,别光为别人流眼泪苦了我们自己,这样吧你打个电话让他们把早餐送到楼上,然后再去印刷厂联系这部书稿具体费用过几天我去结算。”
李铁林安排得很仔细,此刻他以为显丽艳病好了就应当多干工作为公司服务。
第一百一十八章、内部处理
吃罢早饭李铁林找地方睡觉去了,显丽艳独自朝印刷厂赶去,她想趁上午没人打搅时把事办完。印刷厂在城南离公司所在地不算远,显丽艳走在街上感受到暖暖的太阳光辉照得她浑身躁热便躲避在树荫下疾走,这时有出租车驶过来司机探出头来询问:〃要车吗?〃
显丽艳不理睬依旧朝前走,司机见此把车开到前方等显丽艳还是不理睬,时不时还要躲着身边的车。不是显丽艳舍不得花车费,而是她没有心情,刚刚哭泣过的眼睛还有些红肿,她想走一走,看看风景,哪怕是走马观花心情也会好一些。否则坐上出租车用不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印刷厂,知道底细的人以为她是为作品里的主人公而哭泣,不知道底细的人误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为这显丽艳不坐出租车气得司机直喊:“要车吗?小姐。”
连续走过几条宽阔的大街,显丽艳看到前方靠街有一个大商场,听印刷厂会计说过了商场再走三条街就可以看见印刷厂,显丽艳忽然觉得有些不安,她心中思忖着是不是找个人谈谈价格。
记得上一次她印了一本书被人提出回扣扒了厚厚一层皮,现在著名作家的书这样重要她怎能轻而易举送给旁人呢?放着钱不赚无缘无故装什么假清高,是不是也有虚张声势的味道?其实对显丽艳来说几千元的回扣还是极其重要的,前方就是印刷厂了她不知该怎么跟他们谈判,是不是直截了当提出回扣问题?还是等他们开口再提出来?可是如果她自己不开口他们怎么开口提出来呢?如果她不提出来这些回扣都将是印刷厂内部来处理,不过显丽艳也担心由她提出来他们肯给她回扣吗?
没有做过这种事的显丽艳有些摸不着北,她就这样想着渐渐走近了印刷厂。这是一个小印刷厂,座落在紧靠街头斜下角的一条小巷里,显丽艳一到这里她就看见街面脏乱差碎纸屑汽水瓶塑料袋琳琳琅琅躺了满地。一栋古老的厂房是印刷车间,离挺远就能听见从车间传出来的沉闷的机器声响,看见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印刷厂字样,她便朝里面走去。
在院子里有块小方牌上面写着厂长室字样,她站在那里想了想便推开门竟直闯了进去。
厂长是个女同胞,三十来岁的样子,她一见显丽艳像几年没有看见似的拉着她的手问寒问暖显得非常亲切。显丽艳一一回答,见答得差不多了便接着说出正题:“又来活了这次是一个大活,没有两个月是不够的,不知你们能不能做好。”
女厂长一听忙说:“有啥做不好的?你有活我们厂就有饭吃,你没有活我们厂就没有饭吃,你是我们厂的大救星。你一来我们就欢迎你呀。”
女厂长说的是实话,现在是市场经济到处滑坡她们的印刷厂也不例外。女厂长这样一说,显丽艳真感觉自己是救世主,只要有钱赚谁都可以高看一眼,如果是一副穷酸相就会遭人白眼,她是明白人对钱的事看得很透,只因为她是文化人显得过于清高每一次都不愿意谈钱,不愿让钱美好的关系全毁了。但这次活大回扣多她不能不重视,而且是著名作家的书销量大印刷数量就会增多回扣也要相应提高,所以她要向厂长说明不然双方都要蒙在鼓里谁也得不到好处。“我们的活这次很多,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你跟我说说比如……”
显丽艳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谈什么回扣,她望着厂长竟不知所措。女厂长见此笑了笑说:“都是老熟人了有什么不好谈的?”
女厂长朝外喊了一声:“小崔,你过来一下。”
片刻,一个叫小崔的姑娘走进来问厂长:“找我什么事?”
“你把厂里的规定对显秘书说一下,具体一些。我先出去办点事回来再谈。”女厂长说完丢下显丽艳出去了,显丽艳知道具体一些是什么意思她望着小崔心里怦怦直跳,她心里在想不要回扣时她一切镇定自如,想要回扣时怎么就说不好呢?由此可见她想到那些张口要回扣的人脸皮肯定比别人厚几倍,于是她对小崔说:“你不用说了过一会儿我与厂长亲自说。”
小崔知道显丽艳艳的意思,进一步解释说:“其实你这批活应该有回扣的,我们这里的回扣是百分之一,不知你这次要印刷多少册成本需要多少钱?”
显然,小崔对这一套业务非常熟悉。
“这是著名作家写出的小说,很有发行量,先印刷5万册,每本需用二十印张,大约四十万字左右,封面是铜版纸一百克,里面还有几幅插图,都是一些很有名气的画家画的。”显丽艳详细地描述着这本书的制作要求,这时她很大方很流利地讲述对这本书的整体构成。小崔认真地听了,然后沉默不语,几分钟后她才不慌不忙按显丽艳的要求阐明自己的观点,她说:“如果按你现有的条件,一本书需要二十元左右,你若印刷5万册就需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