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女强人 作者:炎曦-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侠之士就是这么一个群体,在游侠大量出现的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其行为特征的是刺客,比如荆轲。
到了汉初,仍然是游侠非常活跃的时期。
在高官权臣所养的门客中,游侠占了很大的比重。
所谓少年和豪杰,也是这一类人物。
这些人不管政治,只忠于知遇之恩,养着他们的人,并且颇具侠义之风。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的。
那些招募他们的人,自然会被怀疑有所图谋。
刘邦让周昌密切注视陈豨的举动,又派人去代国调查。
这一查果然就浮现出一些问题。
陈豨暗中得知消息,知道刘邦怀疑到他,心里很是恐慌,便真的开始具体策划谋反。
在匈奴边界一直伺机而动的韩王信趁机派出说客,游说陈豨造反。
正在陈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接到皇帝的诏令,太上皇崩栎阳宫,令他回关中参加葬礼。
陈豨想着韩信的遭遇,生怕自己这一去,下场会跟韩信一样。
想来想去,都不敢去京城,干脆称病不奉诏。
很快又与韩王信的部属王黄联合造反,于高帝十年九月(前197年10月)自立为代王。
周昌大惊失色,急忙护送着刘如意回京。
刘邦决定御驾亲征陈豨,拜樊哙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自己亲率一军,又带上战无不胜的谋士张良,兵分三路急赴前敌。
刘邦也让韩信随同征讨,韩信称病不从。
刘邦一走,朝廷的政务自然又交给了吕后和萧何。
朝局有吕雉跟萧何掌握着,倒是没出什么乱子。
而此时的吕雉,却从韩信的一个舍人名乐处,得到一个情报。
说是韩信准备伪造皇帝诏令,释放在监囚徒,与自己的奴仆、家人组成一支队伍,打算先杀她跟太子刘盈。
成功得手后,再解除禁卫军武装,在关中举义,策应陈豨。
名乐原本也不想举报韩信,本身他哥哥也在韩信府中当差,因犯了错,被韩信关押,并称要杀了他。
而他为了救出哥哥,只好想尽办法,面见吕雉,将韩信的事情,全部都揭发出来。
吕雉微微叹息,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出现,还以为历史会因为她的介入,变得有所不同。
没想到韩信还是被逼的造反,便秘密召来审食其相商。
审食其也很焦急,但怕吕雉担心,还是沉住气说道:“韩信他跟别人不同,他是用兵天才,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吕雉皱眉说道:“不但如此,虽然他被贬淮阴侯之后并未允许就封,而羁留在京都,手上已没有一兵一卒,但他如果真的造起反来,凭他的本事,很快就能形成燎原之势,到那时局面很难收拾!”


第065章 李代桃僵(下)
更新时间2012…8…9 13:33:52  字数:2169

 审食其点头说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还是召来萧何共商吧!”
“哎,我也想过要找萧何商议,但他与韩信关系,想来很好的!这不是要他为难吗?”吕雉轻叹说道。
“就算是为难,他毕竟是宰相,自然分不清孰轻孰重!”审食其安抚说道。
吕雉便将萧何召进宫,跟他说了这个情况,萧何有些将信将疑,他跟韩信私交甚好,确实不愿意相信韩信谋反。
萧何沉思说道:“臣自认为很了解韩信,他若是要谋逆,早就已经进行。以他的本事,何来刘家天下呢?当日在楚地,那么多人游说他反叛,他都没有听取,如今更是没可能!”
换一个角度说,萧何可以说是韩信惟一的知己。
从汉中追回韩信,并说服刘邦拜他为大将军那时起,两人的交情,便已经很不寻常。
的确如吕雉所言,萧何感到很为难,若是管吧,情分过不去,若是不管吧,万一韩信真有反意,那可就是天下大乱。
为了汉室天下,他只能选择相信,便跟审食其,吕雉商议对策。
时间紧迫,吕雉便当机立断,悄悄跟审食其,萧何说出自己的想法。
便设下一个圈套,将韩信骗进宫里。
假传皇上御驾亲征告捷,陈豨兵败被杀,召集群臣在未央宫庆贺。
韩信接到了邀请,有了上一回被骗的经历,他怕又是一个陷阱,不敢睁着眼往里跳,就称病不去。
称病是个很堂皇的理由,没有这个理由,他就随刘邦上前线了。
萧何一看韩信警觉,根本就不肯来,只好亲自到淮阴侯府去请。
韩信见是萧何,他最信任的人,便只好出来相迎。
萧何便笑眯眯说道:“你虽然有病在身,可皇上亲征大捷,这么大的事情,你总不能一直躲着吧?再一方面,你和陈豨的交情大家都知道,你托病不赴,皇上以后肯定会对你产生疑虑。”
韩信听他说的在理,他都亲自登门,也不好再装下去,便答应说道:“那好吧!”
于是同萧何一起来到长乐宫。
吕后早就安排人埋伏,韩信刚刚一进宫,便立即被拿下,捆缚好押着去见她。
韩信愤怒说道:“我朕后悔没听蒯通之言,现在竟为女子所诈,岂有此理!”
吕雉轻笑说道:“萧何,本来他有谋逆之心,必死无疑!但我偏要改变历史!”
萧何诧异说道:“历史?”
他心底也很难受,心里忐忑,也不知道吕雉打算怎么处置。
吕雉没有应答,却对着韩信说道:“大王承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我吕雉本来可以在这间钟室里杀你!但我现在有更好的主意!”
韩信怒道:“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只要你喝下这碗药,我便饶你不死!”吕雉笑眯眯说道。
韩信鄙夷看着她,哈哈大笑说道:“如今落在你这个毒妇手里,要杀要剐都随便!死我都不怕,难道还怕你下毒不成?”
便真的端起来,咕咚咚喝了下去。
审食其含笑,萧何却很担心的说道:“皇后娘娘,这法子能行吗?”
韩信噗通倒在地上,吕雉对着众位侍卫说道:“你们都先出去吧!”
待众人都出去后,萧何扑过去,扶起韩信,轻声说道:“韩信,你怎么样?”
韩信缓缓醒转,呆滞的目光,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莫名说道:“你是什么人?”
萧何含泪说道:“看来药物真的起作用了。”
吕雉缓缓点头说道:“他从今以后,再也不记得,他到底是谁,更加不会记得你我!食其,接下来交给你了。”
审食其轻拍两声手掌,便有人抬出,一个包在麻袋里的尸体,麻袋血淋淋的,对着外头大声说道:“韩信谋逆,现在已经除去!死在钟室,用的是竹签插死,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
接着便打昏真正的韩信,让人从后门,拿着他的腰牌,悄悄送出宫去。
韩信庙门上曾有一副楹联,谓:“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概其一生。
“生死一知己”,指的是萧何,是萧何将他荐给刘邦,让他这个贫家子弟平步青云;又是萧何最后把他送上了不归之路。
“存亡两妇人”,指的是韩信贫贱时助他一饭的漂母和杀他的吕后。
韩信在老家淮阴时穷困潦倒,常依靠他人寄食。
有一位洗衣服的老大妈见他饿得支持不住,就一连几十天给他送东西吃,让他活了下来,是给了他“生”路的恩人。韩信被封楚王后,找到当年救助他的那位不知名的大妈,赐她千两黄金。
吕后跟刘邦所想并不同,刘邦最怕的是他们谋反,越是到了后期,他的担心越是厉害。
简直到了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的地步。
吕雉担心的是,刘邦身体越来越差,万一他百年后,她能否完全百分百的,驾驭这群位高权重的臣子。
所以能收用的,她一定收用,不能收用的,也得趁早解决。
关于韩信是否真的策划过谋反,历史上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种见解是说,韩信谋反是一桩冤案。
如果韩信要造反,早就付诸行动了,何必等到没有一兵一卒,被“监视居住”时再谋反。另外,他与陈豨的密谈,他人怎么会知道?
另一种观点是说,韩信确实是有谋反行动的。
在他被以“谋反”的罪名从云梦押回洛阳时,他就有了悔意,那时的韩信确无反心,是刘邦一步步把他逼到谋反。
无论是哪种,这个重生的吕雉,都不想杀了韩信,只好选择这种了结。
韩信这个人,本事大,野心也大,而且性格高傲,与刘邦的那些老臣、老将都合不来,他的人缘很糟。
他不去主动交朋友,甚至羞于同那班老臣、老将为伍。
在他被监视居住期间,他有一天偶尔路过樊哙的舞阳侯府第,不知不觉走了进去。
樊哙跪拜迎送,诚惶诚恐,说:“大王肯光临臣家,不胜荣幸!”
出了舞阳侯府大门,韩信却傲慢地说:“想不到我这一生竟然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陈豨虽然也是早年参加反秦起义、追随刘邦出生入死的旧臣,但他又不同于周勃、曹参、樊哙等将领,他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很难得到刘邦的信任。
陈豨善于用兵,有勇有谋,且拥兵重镇,很有实力。
在所有的将领中,惟有陈豨与他算是情投意合,两人能执手密谈,非同一般交情。


第066章 智救彭越(上)
更新时间2012…8…10 12:19:58  字数:2022

 刘邦接到长安传来的消息时,他正势如破竹,节节胜利,陈豨兵败,撤走塞外。
知道韩信已死,他有七分的轻松,三分的怜惜。
他没有理由,认为吕雉做的不好,这么干净利索,这么没有后患,没有违反他当年,立下的规矩,便将韩信这个心腹大患解决。
刘邦心中不是没有欢喜,能这样将韩信彻底铲除,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吕雉在他心中的分量,却开始重新定位,他不知道是该敬畏,还是该厌恶,或是感谢。
韩信是他想杀而不能杀的人,按理说,她帮她除去,他应该高兴才对。
但他觉得开始惶恐,她居然先斩后奏,而且毫不手软。
这样的皇后,若是为了刘家,那自然是好的。
但若是她有私心,那么刘家会否还不如吕家呢?
吕雉的才能,狠辣,决断,都让他忽然变得不放心起来。
刘邦此番御驾亲征,一来有周勃、樊哙、曹参、灌婴等猛将的奋力拼杀,二来有张良的奇谋良策,更重要的还有受铲除韩信这件事的鼓舞,所以所向披靡。
一举收复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代郡九县,陈豨亡走匈奴,韩王信战死阵中,王黄、丘曼臣等叛将相继被捕杀。
韩王信解决掉了,陈豨也算解决掉了,重要的是韩信也解决掉了,刘邦综合琢磨,还是应该高兴的。
吕雉将功劳,都推在萧何身上,说是能解决韩信的事情,萧何功不可没。
刘邦便下诏令,给萧何加封五千户食邑,并给他组织起了一个五百人的卫队,说是要保护他的安危。
按理说,萧何应该很高兴,但他却万分的惶恐,相府门上贺客盈门。
很多人都来向萧相国道喜,这时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道喜,他却吊丧。
穿着孝衣,扎着麻绳,进门便开始嚎啕大哭。
萧何打眼瞧去,居然是召平,此人跟他关系比较好的。
在所有人贺喜的时候,他这是要诚心添乱麽?
萧何虽然觉得意外,但想来此人是有缘故的,便苦笑说道:“先生,这是为何?”
召平叹息说道:“大王此番赏赐,只怕并非是喜事,反而是祸患!搞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特此来吊丧!”
萧何微微叹息,自然了解召平话中含义。
召平做过秦国东陵侯的谋士,是很有韬略的人物。
秦朝灭亡后他成为平头百姓,在长安城外种瓜。
他种的瓜特别甜,当地人誉为“东陵瓜”。
萧何对召平十分敬重,经常向他请教一些事情。
很多时候,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便将他招到书房,单独详谈。
召平淡然说道:“大王在外打仗,尚且还未回到京城,岂非更加凶险?而你在京城,守着大本营,风平浪静,为何要给你派来护卫呢?”
萧何微微叹息不语。
召平冷笑说道:“很简单!大王只怕对您,也开始不放心啦!说是保护,其实是监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现在韩信已除,丞相便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萧何面色寂寥,有些忧郁,默然说道:“以先生之见,萧何该如何做呢?”
召平含笑说道:“丞相只需要回信给大王,就说现在国事为重,本就征战,财力紧张,微臣不能接受五千户加封的食邑,而且准备变卖家产,以助军资,惟愿皇上早日奏凯。”
萧何微微含笑点头,这的确也正是他所想的。
便将谢绝加封的信送上了前线。
刘邦果然大喜,批复了萧何的申请,收回五千户封邑,将那五百人,也给撤走啦。
刘邦美滋滋的回宫,刚回宫便去椒房殿见吕雉。
说了几句好听的,算是哄哄吕雉,然后便问道:“韩信临死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呢?”
吕雉早就想清楚,该怎么回复他。
便恭敬说道:“他说他只后悔没有早听蒯通之言。”
若是说韩信临死,什么话都没说,打死刘邦也不信。
刘邦微微含笑,点头说道:“蒯通是齐国有名的辩士,肯定是他唆使韩信谋反的。”
吕雉轻轻点头,没再说话,她也打算让蒯通吃点苦头,谁知道他跟戚氏有没有关系?
当初戚氏说过,她有在蒯通家里为奴,现在想来疑点颇多,让他吃点苦头,省得日后坏事。
刘邦立即发诏到齐国,要求齐国将蒯通解送长安。
蒯通被送到长安后,刘邦亲自审问,问他是否曾教唆韩信谋反。
蒯通倒是没狡辩,供认不讳,冷笑说道:“若是他当初肯听信我,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刘邦自然很生气,下令要烹杀蒯通。
吕雉知道蒯通识时务,而且能言善辩,未必能死的成。
但相信他以后,也不敢再兴风起浪,便没有让人要他的命。
更何况当初,还有喝过他酒馆的茶。
果然蒯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刘邦居然将他放走。
那个举报韩信谋反的乐说,被赐封慎阳侯,食邑二千户。
韩信被诛后,朝臣们不了解情况,除了萧何跟审食其,都多少对吕雉有些误解。
生怕下一个被诛杀的,会是自己啊。
而张良多次请辞,一直都没成功,干脆就越来越少管朝事,没事就去山上修炼。
吕雉不想改变历史,但也不想做历史的罪人。
她嘴角含笑,早晚有一天,这些老臣子会明白,她并非嗜杀之人。
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这些有用的人,刘邦很想干掉的人,她若是不出手,刘邦早晚也会出手的。
到那时候啊,她相救都没有机会。
所以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表面是杀人,暗处却是要救人的。
她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她,下一个刘邦忌惮的人,应该就是彭越。
彭越是昌邑人,昌邑在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部,字仲,原本是个草泽强盗出身。
他在巨野一带的大泽中聚了一小伙弟兄,一边打鱼,一边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
陈胜、项梁起兵反秦时,很多年轻人劝彭越趁天下大乱,拉起一支队伍来,彭越都没有听取。


第067章 智救彭越(中)
更新时间2012…8…11 11:24:35  字数:2052

 过了一年多,群雄四并起。
巨野大泽里的年轻人已经聚拢了一百余众,他们仍然追随彭越,动员他做头领,彭越还是不答应。
但经不起这群人,天天劝说,便终于尝试着开始。
并与这些人说好,第二天以日出之时为限聚合,迟到者斩。
第二天日出时,大部分人都到齐了。
只有十几个人到得晚了些,其中有一个人,快中午了才赶到集合地。
彭越便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不愿意吧,你们非要坚持,现在呢?我们既然开弓,便要遵守规则!我是你们的头领,若是说话没人遵守,怎么去做大事呢?所以不听话的人,就要去死!但若是杀那么多兄弟,我于心不忍,就杀最后那个吧!”
于是下令把最后到的那个人推到前面来斩首。
有人便说道:“这才第一天嘛,再给他一次机会呗!”
彭越冷着脸说道:“队伍就要有规矩,没规矩,便会一盘散沙。若是散沙,怎么打仗?你们还怎么做大事?”
便亲自拉出那人,很利索的将人砍了,设立祭坛,就用这颗头做祭品,并趁着机会,向大家郑重宣布了军令。
众人便很害怕,没人再敢违反军纪。
没过多久,彭越的队伍,就大约有一千多人。
在陈胜、项梁大规模攻城略县的时候,他仍然大部分时间按兵不动。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奉楚怀王之命,率部西进入关,从砀地出发,北攻昌邑,彭越率部相助。
昌邑未克,刘邦绕道栗县(现在的河南夏邑县),继续西进,彭越审时度势,没有随行。
仍然和他的部队坚守在巨野泽,收集魏国被打散的部队。
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们一直是单兵坚守,不与任何一路反秦义军有过配合的军事行动。
以至于项羽在关中割地分王时,各路诸侯都有了自己的封地,惟独彭越那一万人的队伍仍在巨野泽,没有归属。
但由此可看出,彭越是很谨慎的人。
齐国田荣对项羽分封不满,有了反楚的意图。
他看中了彭越这支力量,就铸了将军印,派人送给彭越。
彭越被封了将军,这支队伍实际上让田荣收编了。
田荣命彭越进军济阴,攻击楚军,彭越才第一次率部开出巨野泽。
他的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很快就成为楚国北部边境的大患。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