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家(种田)-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更奉上,求票票,感谢“皇家蜜儿”,“星月樱雪”,“紫藤妞妞”几位亲的打赏……)
卷一 翩然而至 第一零二章 “爹,大哥,你们动静小些”
第一零二章 “爹,大哥,你们动静小些”
有了种子农具,萧家农庄的佃户们干劲愈发高涨。他们和萧家庄的原住民一起开始春耕,但是进度却远远超过了萧家庄的原住民。等正月过完,到二月上旬的时候,萧家农庄内所有该种瓜的田边地头已经种上了瓜,该点豆的地也都点上了豆。而这时候,萧家庄的原住民们,还在优哉游哉的慢慢磨呢……
到二月中旬,整个萧家庄的人们,总算将新一年的希望全部撒播了下去。原以为可以就此轻松一下,歇息一番。没想到还没等他们喘过气儿来,从县衙官署传来的一纸公文,便将所有人都从农闲的轻松当中拽了出来——抽丁服杂役!
这一纸公文,不仅是萧家庄收到了,整个江南三郡的所有县衙及下属的乡镇,全部都接到了同样的公文。很多地方的地方官员和民众,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已经多年没有抽丁服役的朝廷,为何突然之间又要抽丁?莫非天下又乱起来了么?唯有萧家庄的萧三爷心中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朝廷马上就要对苏南郡的马匪动手了……
虽然想不明白,可江南三郡的民众对朝廷这次抽丁倒也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一来,公文上面写得清楚明白,此次征抽的所有庄丁,不用自带口粮,衣食住行皆由朝廷负责;二来,此次服杂役的时间短,仅仅是两个月时间;第三,没有什么危险性,主要负责运送粮草兵甲等物;第四,本次抽丁的人数并不多,每个千人以上的乡镇,只抽十人;
最重要的是第五点,服役到期之后,根据服役期的表现,将会有一百个幸运儿能够进入护陵军服役,成为护陵军的一员。这一点对民众们的诱惑极大,护陵军啊,那可是看守皇陵的军队。在江南三郡,特别是洪峰洪武洪泽这几个县,护陵军那可是最为荣耀和神圣的存在啊……
再加上这一纸公文来的时间极为巧妙,恰好是在春耕结束之后,很多农村里的汉子正是闲得发慌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个既可以混饭吃,又没有什么危险性,还有可能进入护陵军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因此,公文一到,很快就有不少人争着抢着去挤占名额,因为这样,不少村官里正的甚至还着实捞了不少好处……
但是,这种情况在萧家庄却没有出现。其他地方的人之所以争抢着想去挤占这个服役的名额。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历了去年的大旱,很多地方到现在都还不曾恢复元气,生活条件都还异常艰苦,所以那些闲汉才想着去吃国家饭。
可萧家庄不同,去年的大旱并不曾对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在家中能吃饱穿好,每天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去为朝廷白干活?虽说有个加入护陵军的机会,可这种官面上的事谁能说得准?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存了这些想法,萧家庄内主动报名愿意出杂役的人寥寥无几,布告贴出去两三天了,才仅仅四个人主动报名,其中还有两个是新招募的佃农……
这可就愁坏了萧三爷,公文上写得清楚明白,五日之内,各乡镇的村官里正,必须带着服役的庄丁到县衙报到!可这都过去一大半的时限了,应征的人才一小半。若是到了期限交不出人,到时候县太爷怪罪下来,可够他喝一壶的。思来想去不是个办法,萧三爷一咬牙一跺脚:
“你们这是要逼我出狠招儿啊,得了,大伙儿抓阄吧……”萧三爷恶狠狠的暗自说道……
萧三爷不知道,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去。特别是庄子内的一些年轻小伙子,加入护陵军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同样是充满了吸引力的。只是家中的父亲母亲打死也不同意,他们也没辙。这些年纪大一些的长辈,对于抽丁服役的事情有着本能的反感和恐惧。因为根据他们的父辈甚至爷爷辈流传下来的消息,被朝廷抽丁抽出去的人,大多是九死一生。所以,即便这一次公文布告上面说得非常清楚,并没有危险性,他们依然坚决的反对自家的儿子主动应征……
萧惠生就是这其中的一员,由于这些天他一直忙着照顾刚生产没多久的秀荷,对外界的消息多少有点后知后觉。因此,一直到布告贴出的第三天傍晚他才知晓。萧惠生是一个实诚人,然而,实诚人也有梦想啊。萧惠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穿上护陵军的军装,成为护陵军的一员。所以在看到布告之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冲到宗族祠堂找萧三爷报名,连家中还炖着老鸡汤都抛到了一边……
萧三爷正在屋子里发愁呢,五个,已经过去整整三天时间了,才五个人主动应征。另外五个的缺额,看来真的只能抓阄了。正打算明日召集庄子上的所有适龄庄丁抓阄,院子外面却传来了一阵阵急吼吼的呼唤声:“三爷?三爷?”
萧三爷没好气的在屋子里扯开喉咙答道:“在呢!谁在外面嚎?有啥事儿?说!”
萧惠生被萧三爷吼得缩了缩脖子,莫名其妙的寻思着,三爷这是吃炮仗了?当下不敢多言,直奔主题答道:“三爷,是我,我是惠生,我是来应征的……”
萧三爷在屋子里听见‘应征’二字,下意识的一阵窃喜,赶紧手忙脚乱的从屋子里跑出来。笑呵呵的招呼道:“应征?应征好哇,呵呵,好,应征好……呃……”说到一半却又打住了,瞅着萧惠生盯了半晌才不确定的问道:“惠生,你说啥?你来应征?”
萧惠生点点头:“是啊,三爷,我今日才看到招募壮丁的布告。我愿意去服这个杂役,现在报名还成么?人满了么?”一边说,一边急切的望着萧三爷的脸,唯恐他摇头……
萧三爷心中那个郁闷呐,为何偏偏是萧惠生来应征?他妻子秀荷不是才生产两个月么?萧大成会同意他跑去服徭役?这样想着,萧三爷勉强笑道:
“惠生,那个……你爹同意你来服这个徭役么?”
萧惠生一愣:“服个徭役,还要我爹同意了才成……”
萧三爷笑得无比难看:“惠生呐……那个……你还是先回家跟你爹吱一声吧,看看他怎么说,若是他同意了,三爷我无论如何也给你留一个位置,好么?”这话说得,好像这服徭役的份子像当官儿似的……
萧惠生见萧三爷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知道要是没有自己老爹点头,这事儿恐怕是干不成。只好悻悻的点点头道:“那成,我这就回家跟我爹说道说道,三爷,您可一定要给我留一个位置啊……”
萧三爷微不可查的点着头,心中那个纠结:我这办的是什么事儿啊?一方面巴不得有人来,可人眼巴巴的送上门来了,我却又把人往外面推……但是这个人却不得不往外面推啊,他倒是不打紧,可自己要真是收下了他。他家中的娇妻幼子就少个人照料了,这样一来,他爹娘定然会恼怒自己。那也还没什么,自己身为族长,倒也不怕他们恼怒,可他们那宝贝女儿,自己可是紧张得很呐……
萧惠生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却不是找萧大成商量服役的事情。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还在熬汤呢。这一来一回一耽搁,那锅汤怕是要烧干了。赶紧跑到厨房一看,还好还好,厨房里已经有人在拾掇了,正是她妹妹萧惠欢。心中默念着阿弥陀佛,萧惠涛跑过去一看,但见一锅汤已经只剩下半锅了,想来妹妹也是刚回来不久……
萧惠欢见大哥回来了,一边将剩下的半锅鸡汤从炭炉上端下来,一边开口责备道:“大哥,你干嘛去了?这边熬着汤,那边却不见了人影,你这是打算让嫂子今晚吃烧鸡呢……”
萧惠生咧嘴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可得多亏了欢儿你,要不然今晚你嫂子还真得饿肚子了。我方才在外面看到征召徭役的布告,去找三爷报名,把厨房的事儿给忘了,欢儿,你可不要跟你嫂子和咱们爹娘说……”
萧惠欢闻言一愣,不敢置信的望着自己这位平素里老实本分的大哥:
“啥?你要去服徭役?”
萧惠生点点头:“嗯呐,可是萧三爷没答应,他让我回来问问咱爹,对了,咱爹在哪儿呢?”话音刚落,便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冷哼:
“你还知道我这个爹?”
萧惠生一听就觉得老爹这话不对劲儿,连忙转过身来。没想到身子才转到一半,眼角的余光便看见老爹拿着一把扫帚直挺挺的冲了过来。人未到,声先至:
“我打死你这个不仁不孝的忤逆子……”
萧惠生大吃一惊,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老爹如此生气。萧惠欢心中却跟个明镜似的,她有心上去劝阻,可手里还端着一锅鸡汤呢。只好惊呼着小心的先将手里的鸡汤放下,然后才叫唤道:
“爹,大哥,你们动静小些,当心吵醒了小丁丁……”
卷一 翩然而至 第一零三章 好戏开场了
第一零三章 好戏开场了
小丁丁现在绝对是对付家中众人的杀手锏,怒气冲冲的萧大成和狼狈不堪的萧惠生二人,在听到“小丁丁”三个字从萧惠欢嘴里蹦出来之后,动作瞬间定格。萧大成再也不敢大吼大叫,轻举妄动;萧惠生也再不逃窜,只是满脸委屈和不解的望着自家老爹,好像从他懂事之后,老爹便再没有动过他一根手指头,今日这是怎么了?三爷这样,老爹也是这样,一个个都跟点着的炮仗似的……
眼看着爹和大哥在自己祭出‘小丁丁’这个杀手锏之后都消停了下来,萧惠欢轻呼了几口气。然后走到俩人中间,将俩人隔开,这才平静的转向萧惠生:
“大哥,你说,你想去服徭役,是不是?”
萧惠生老实却不笨,这时候其实也已经隐隐猜到老爹为何发这么大的火了。心中略一沉吟,当即就转变了口风:
“只是去看看而已,那布告上说,服役期间表现最优异者,经过护陵军选拔考核之后,可进入护陵军。欢儿,你也知道的,大哥小时候就最是羡慕那些护陵军的兵丁,每次看到护陵军经过,大哥都会追着他们看个好几里地。如今看到有这个机会,我自然想要去看个明白啊……”
原本,老实人说起谎来更是骗死个人。可这也得看对象,萧惠生这话若是对外人说,外人定然会相信个八九不离十。可他面对的是萧大成啊,那是他老爹,知子莫若父,他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萧大成岂能不知道?因此,他的话音刚落,便听见萧大成闷声闷气的开口道:
“你真的只是去看看么?若不是三爷把你卡住了,是不是两日之后,你就打上包袱不告而别?丢下家中的娇妻幼子不管了?你这个不仁不孝的东西……”说着说着气又上来了,隔着萧惠欢抄起扫把又要开打,甚至不惜吵醒他那宝贝孙子……
萧惠欢连忙又是好一通劝阻,好不容易才将老爹的火气慢慢降下去。然后才转向老爹开口道:
“爹,大哥这不是还没去么?三爷让他回来问您的意思,他这不是也回来了么?只要爹您说不同意,难道大哥他还会忤逆您的意思,强行要去?再说了,我才不信,大哥能舍得下嫂子和小丁丁……”
萧惠生心中腹诽不已:不过才两个月而已,哪儿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可这时候面对老爹的怒火,嘴上却再不敢反驳,连连点头道:
“欢儿说得对,我的确是放不下秀荷和丁丁……还有爹娘也是一样放不下啊,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不去了……”
萧大成见他说出这话,火气终于渐渐消了。将手中的扫帚疙瘩往地上一丢:“真不去了?”
萧惠生心中那个难受啊,这或许是他唯一一次加入护陵军的机会了。可仔细想想方才妹子说的那些话,似乎也有些道理。秀荷才生产了不到两个月,自己的儿子也才一个多月大,若是在这个时候抛开他们,自己跑去服徭役,最终没被选为护陵军还好。要是最后自己侥幸被选中了,那得离开娇妻幼子多长时间啊?这样一想,心中的难受又轻了许多,听见老爹还不太确信的询问,连忙点头答道:
“真不去了,爹!”
看在宝贝孙子的份上,萧大成的气慢慢全部消了。这气一消了,又觉得自己方才有些过分。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语重心长的开口解释道:
“生儿,爹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若是在平时,你要去服这样的徭役,爹也不会阻止,爹又何尝不知道你一直就想着有一天能够穿上护陵军的那身衣服?可是如今,一来秀荷刚刚生产,身子骨弱,丁丁又最需要人照顾;二来,你可知道朝廷为何在此时征兆徭役?那是因为要打仗了!而且要打的正是苏南郡的那些马匪!安全?那是朝廷这样说,实际上真的安全么?我看不见得,你想啊,那些马匪来去如风,又极善于隐匿。若是被朝廷逼急了,难保他们不会干出狗急跳墙的事情来。他们不敢正面面对官军,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拉这些杂役垫背?毕竟这些运粮跑腿的杂役,可要比官军好对付多了……”
萧惠生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干怪刚才老爹骂自己不仁不孝呢。抛妻别子自顾着自己的喜好,这就是不仁;若是真的打起仗来,自己不幸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丢下父母不管,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那就是不孝啊……
一想到这些,萧惠生脸竟然都有些发白,这一次他是真的想通了。恭恭敬敬的转向萧大成,眼看着就要下跪,萧大成见状连忙伸手扶住他:
“傻小子,都当爹的人了,还这般冲动。行了,想通了就好了,快把鸡汤给你媳妇儿端过去,她都念叨了半个时辰了……”
萧惠生连忙走到萧惠欢身边,将那半锅鸡汤用一个瓦罐子装了,又取了一只干净碗和一只汤勺,急匆匆的朝卧房而去。今日险些就犯了大错,他得去好好补偿一番心中对妻儿的亏欠……
等大哥走远了,萧惠欢这才拉着萧大成奇怪的问道:
“爹,您如何知道朝要打马匪了?”
萧大成皱眉看了看自己这个宝贝女儿:“欢儿,你平日里那般聪明,怎么事到临头却犯起了糊涂?朝廷多少年没征过徭役了啊?这要不是打仗,抽哪门子的丁?服哪门子的役?而在咱们这儿抽丁,那说明打仗就是在咱们这一带。咱们这一带除了马匪,就只有护陵军一支军队。朝廷不是打马匪,难道还自己打自己啊?”
萧惠欢这才恍然大悟,再联想到去年钦差驾临时,沈大哥编出来的那一套说辞,萧惠欢心中也终于肯定下来:朝廷这是真的要对那些马匪动手了。再一算算日子,沈大哥应该也正好是在这几天到达京城!好么,好戏开场了……
(求票求票)
卷一 翩然而至 第一零四章 剿匪、遇刺
第一零四章 剿匪、遇刺
萧家庄到最终还是只能用抓阄的法子来决定谁去服这徭役。因为直到第四天,也再没有人主动前来报名。非但如此,先前已经瞒着家里人偷偷跑来报名的一个闲汉,还被他家里人寻死觅活的闹得受不了,不得不跑到萧三爷这里来退了那个名额……
萧三爷最后下了狠心,通知萧家庄全庄,第五日晌午,全庄所有十六岁至四十岁之间的男丁,全部到宗族祠堂抓阄。被逼到要使用这种法子,萧三爷心中亦觉得惭愧,萧家庄的民众们觉悟还是太低了啊……
萧家庄的民众们心中对抓阄却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在心中默念着阿弥陀佛,希望自己能抓中服役阄,这样就能如愿以偿的跑去服役,而且家里人再也没有理由阻拦。因为这抓阄是天公地道,童叟无欺的嘛。这是天意,天意如此,我还有什么办法。这一部分人,大多就是那些被家里人牢牢阻止的闲汉们……
还有一部分则在心里默念着三清老祖无量天尊啥的,虔诚的祈祷着自家的壮劳力不要抽中那六只阄当中的一只。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闲汉们的家中亲人了,萧大成和萧母、秀荷等人,就属于这一部分人当中的中坚……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祈祷,天意是不会改变的。南北两边庄子和新招募的佃农加起来,萧家庄的壮丁数量足有好几百人。从几百人当中抽取六人,抓阄都得抓上老半天。萧三爷在萧惠欢的帮助下,用红豆绿豆的法子抓阄。好不容易才将六个抓中绿豆的倒霉蛋给挑选了出来,结果一看,嘿,巧了,南庄,北庄,萧家农庄,一边各出俩,这也算是分配得挺均匀了……
带着这好不容易才选出来的十名杂役,萧三爷赶紧屁颠颠的跑到县衙。发现他萧家庄果然已经是来得最晚的庄子了,其余村镇的徭役早就已经赶到。此时正在一些官兵的带领下,排成一个个的队列准备出发。
萧三爷仔细的看了看这些官军身上的标识,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左胸上方,都绣有一支小小的利箭。萧三爷仔细的从脑子里面回忆,终于找出了这支军队的名字,这应该便是从朝廷派出来的金箭禁军。听说这支军队最擅长骑射,如今朝廷将这样一支犀利的禁军派来剿匪,看来,朝廷对沈老九嘴里那位子虚乌有的鬼谷子尤为看重啊……
心中这样寻思着,萧三爷多少有些神思不属。将十名杂役交由军队,登记造册之后,那些满脸寒霜的士兵便再也没理他。如同赶羊一般将从各个村镇收来的杂役们混编整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